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

更新时间:2023-09-21 23:46: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2012山东)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反应前 34.3g 反应后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分析:根据制取氧气的知进行分析,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根据物质的质量差可以求得氧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以及过氧化氢的质量,从而求得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A、随着反应的进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逐渐减小,故反应速率逐渐变小,故A的结论不合理;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3g-32.7g=1.6g,故B结论合理; C、设生成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68 32 x 1.6g

6832? x1.6gx=3.4g

所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10%=34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4.3g-34g=0.3g 故C结论合理;

36 32

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6:32=9:8, 故D结论合理; 故选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4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