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老城区调研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6 05: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济南市老城区规划专题调研报告 杨晓 201000201028 于金发 201000201030 张本纪 201000201031 孔山山 201000201010 目录

前言

一、济南老城区调研背景 1、济南老城区现状 2、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二、济南老城区规划历程概况 1、济南的历史

2、济南老城区格局概述

3、总体规划对济南老城区规划的目标与指导原则 4、本次调研区域 三、济南老城区规划特点 1、建筑形态 2、功能结构与形态 3、布局特色 4、交通状况 5、居住环境 6、公共空间 7、市政基础设施

四、分析研究济南老城区规划 1、老城区规划的不合理现象 2、老城区规划需要遵守的原则 3、城市现代化与延续历史文脉相结合 4、国内外老城区改造成功案例的启示 结语

前言

在济南这座城市生活了三年了,和同学游走于济南的街道和广场,曾思考过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个性。还记得一个同学曾说过,如果一个城市能够让人一眼识别出来,那么它就是成功的。从城市特色与文化传承上来讲,确实是这样,正如中国苏杭,意大利罗马,它们真正做到了独一无二。

当下,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急剧膨胀,城市建设都被贴上了现代化的标签,然而追求形式上的现代化导致的是文化的缺失。

因此,老城区在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底蕴上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盲目的城市扩张和改造,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导致的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得我国许多古老城市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也造成了老城区和传统民居的毁灭性破坏,大大削弱了城市特色及文化底蕴。

济南老城区是泉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突出矛盾,如何在居住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过程中,维护好城市的个性特征,是目前济南改造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济南老城区调研背景

1、济南老城区现状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人文昌盛,古迹众多,众多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分散在老城中,亲切地表达了古城的浓厚韵味。老城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遭到了房地产业大面积的破坏性建设,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却将载有历史文化符号的大片历史街区永远地从济南市的地图上抹去了。

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带来了惨痛后果,济南老城区作为济南市历史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其历史遗存逐渐分解、流失。城市新景观取代了老的、低的、密集的历史景观和肌理,成片的传统街区大面积减少,著名的历史遗迹虽然得以保留,但也陷于现代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失去了原有的历史环境。 这一现象直接带给济南的负面影响是削弱了城市特色及文化底蕴,降低了城市吸引力。

再就是老城区的交通拥堵不堪,基础设施状况陈旧落后,导致了老城居民一方面对自己的老房子充满感情,一方面也有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其次,从整个城市的范围来看,大量破旧没有保留价值的民居的存在,会影响整体城市形象,给人以落后、不发达的印象。保

留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街区,有鉴别、有步骤地拆除没有保留价值的破败的民居,对老城进行改造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发展的必然

要求。

可以说 老城区人们闲适的生活场景,与现代化的城市新区相比,老城区更 加人性化,更具亲和性

2、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济南老城区作为济南发展的历史遗存,历经千百年风雨,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是济南历史进程的产物和泉城文化的载体,是城市历史活的见证,是城市特色和传统的集中反映。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但不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遗产,反而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破坏和消失,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后人。

因此对老城区的调研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是为了了解老城区的历史和现状,更是为了在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对于济南这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拥有足以反映泉城特色的历史街区,是至关重要的。尊重和保护济南残存的有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和历史街区已迫在眉睫。我们十分需要在建设的热潮和成绩面前做一些冷静的反思,认真总结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和城市化背景中济南城市文化没落的各方面原因,探寻济南城市文化特色的复兴之路。

二、济南老城区规划历程概况

1、济南的历史

济南是文化名城,北依黄河,孔”,集“山、城”于一体,“山水城之美在“山济南的脊,

的魂。泉成为济南的文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活力。

昔日泉城,水在城中绕,清泉石上流。在七十二名泉中,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众多泉子似颗颗珍珠散落老城,大明湖如碧玉镶嵌在泉城,千佛山像绿色屏风伫立城南,登高远眺,山下景致尽收眼底,诗情画意、钟灵毓秀,构成一幅天然的中国山水画。

国家历史南临泰山,毗邻“三泉、湖、河、是典型的市”。济南水“。山是水是济南

1904年在古城西开辟商埠。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以省府东、西街为古城中心和以大观园商场为商埠中心的双中心城市格局逐步形成。

在古城区的西侧,又容纳了体现西方近代风格的商埠区。采用棋盘状道路布局的商埠区,与铁路或平行或垂直,明显地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的用地平面形状。济南商埠的兴起,使得风格各异的西式建筑在泉城大量出现,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

2、济南老城区格局概述

中国古城建设格局一般都是方形,在围起来的城墙上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门两相对应,南北城门之间的道路形成中轴线,与东西之间的街道相交,形成一个十字路口。济南老城也修有中有一个上看,东西对,形成了门不对”的济南城里心的十字于军事目南城区的

四门,因为老城大明湖,从位置南北门都不相“四

城市格局,使得没有处于城中路口。清末,出的的扩建,使济面积增加了数

倍。开埠前济南城的规模大体为今天的历山路、文化西路、大明湖北路和顺河街所圈起的范围。

历史上,济南的城市发展是以老城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式扩张的。1860年开始修建外

郭圩子墙,将这些区域圈进城来,于是形成了

内外两道城防,但内、外城墙所构成的格局不是“回”字形,而是在北城墙,也就是今天得大明湖北岸一线互相重合,形成“两圆相切”格局。

古邑济南,有数以百计的古街老巷,纵横交错,勾勒出泉城特色的名城风貌。至于街巷的具体数目,每个时代各有不同,济南旧有“九街十

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这不过是极言街巷之多,并不是一个确切统计结果。

3、总体规划对济南老城区规划的目标与指导原则

按照济南新一轮城市规划“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济南将初步形成“一城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千佛山、古城、黄河为主线,串联泉水密集区及大明湖等重要自然、历史、人文要素形成的历史传统风貌带为骨干,形成保护性的景观网络,连接各个片、区、点,充分发挥山、

老济南火车站 泉、湖、河、城及人文景观交融一体的城市风貌,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济南老城区基本位于泉城特色

风貌带的区域范围内,风貌带位于城市中心,东至历山路,西至顺河高架路,南至千佛山,

的济南府北至黄河,南北长约 10 公里,东西宽约 4 公里,总用地约 27 平方公里。老城区规划面积 3.6 平方公里,范围为:北至大明湖北路,南到黑西路,西至趵突泉北路,东到黑虎泉北路。

济 南 市 城 市 空 间 在城市建设的洪流中,济南众多的街巷胡同大部分

已经不存在或面目全非了,传统意义上济南城“一带一片三街坊,五十二点一个网”的古城风貌已基本消失,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或者正在面临湮没的威胁。济南山、城、湖为一体的自然山水格局本来是济南唯一的也是世界唯一的特色,却不幸被寻找“特色”而林立在湖边的高楼群所破坏。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他说:“据我了解,济南的古街巷拆得很多,剩下的己经很少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拆旧建新之前必须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要知道,这样一拆就永不再生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不是保护得太

多,而是太少了,济南则更是‘太太少了’!看国内其它一些城市,凡是文物保护好的,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那些乱拆乱建的,往往会后悔。”

这是对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状况的一种宏观描述,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为了留住“老济南”远逝的步伐,在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 年—2020年)》时,明确要求保护现存 8 处历史文化价值比较高的历史街区,有三处位于老城区内。分别如下:

(1)芙蓉街-曲水亭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老城区中心,南至泉城路,北至明湖路,东至县西巷,西至贡院墙根街和省府前街。将芙蓉街、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曲水亭等街区,统一划定保护范围,该地区总面积约 47 公顷,是济南传统民居、泉池园林等特色精华所在,是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地方特色的代表区段。保护重点是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传统风貌,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

济南老城区用地规划图 (2)宽厚所街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 13 公顷,位于老城东南侧。东至黑虎泉北路,西至舜井街,南至黑虎泉西路,北至泉城路。该街区东南与解放阁遥遥相对,南面有济南七十二泉中著名的黑虎泉。保护重点是浙闽会馆以及现存价值较高的传统民居建筑和街巷格局。 (3)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 26 公顷,位于老城西侧。东至寿佛楼后街,西至西城墙根街,南至将军庙街,北至明湖路,保护重点是题壁堂和将军庙天主教堂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存、有价值的四合院民居和大量的泉池、水系等人文自然景观。

4、本次调研区域

本次所研究的区域范围为济南老城区,即由泉城路、黑虎泉北路、趵突泉北路、大明湖路所界定的范围内,是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芙蓉街——曲水亭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宽厚所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是济南明代府城的大致范围,是济南历史文化街区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具有极大代表性,是济南老街的精华。

三、济南老城区规划特点

1、建筑形态

济南老城区的特征聚落即属经典的院落式民居,厚重大气的构造形式堪与北方建筑相媲美。但这里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泉文化,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枕水而居的街区,她的民居院落又融入一派江南风情。散布于老城区的传统民居承袭了山东合院的基本特征,如平面不严格中轴对称,正房三、五间加一侧厢房,双坡、硬山、泥苇扶顶,砖木或块石混合抬梁在济南的民居院落中,也存在着与长幼尊卑、风水堪舆相关的居住秩序,但绝没有北方四合院严格苛刻。这就从根本上,使形制摆脱了两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更多的是明清以来社会逐渐开放的印记,以及历经近代的变革。

人们思想的解放已经直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得到充分的反映。但这里毕竟还是老城的“贫民区”,正如上海旧城的“棚户区”,规划建造的意识薄弱。种种历史、社会的现实原因,迫使济南民居院

落的形制虽然

从属于大方面的建筑形式,但街区拓展还是很随意的,限制的因素比较少。

2、功能结构与形态

老城区包括沿街商铺、购物广场和步行商业街,其中还包括有政府机关和居民居住区,是一个功能齐全并且充满特色的区域。老城区的传统商业街是众多商家的聚集地,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的形成。因此,特定的商业环境促成了济南独特的商业文化和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发展。

泉城路有独具特色的雕塑、喷泉、绿化座椅和设施标识,芙蓉街有安静美丽的芙蓉泉,泉乐坊有内街潺潺流动的泉水、古香古色的木栈道和青石板。这些颇具特色的环境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济南新建的项目结合原有街巷、道路格局、建筑立面和建筑形式设计、建筑高度控制,抽取提炼出了区域特色要素以及

功能定位,并据此统筹布局整个片区景观环境和设施布局。

3、布局特色

济南老城区的景观特质之一就是“泉、河、湖”

交相辉映的城市环境。在城内,河以线的形态穿越城

市,似带似网,使整个城市空间联成一体,形成以“线”为线索串联而成的水景整体环境;

泉与湖以点的形态布置在城内,形成视线的焦点,并以其多变的形态,营造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环境。

泉水是济南老城区布局特色形成的重要背景。济南七十二名泉多贯穿于街巷院宅之间。水本来就是一种通透而又流动的东西,于是,与之相融合的民居也就形成了温润清新、轻巧而又灵秀的特色。院落依着青石板铺筑的小巷建造,深

灰的瓦顶,粉白的墙壁,漆黑的大门,青石板下流出汩汩清泉,造就出济南老城区独有的街区空间。

处于老城区城中心的芙蓉街——曲水亭街地区更是泉水密布,许多建筑依泉而建,泉水穿流于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街道顺应河道的方向,住宅位于两侧,建筑多为外向式布局,住户自家的户外空间与公共街道空间自然分割开来,街巷尺度宜人。

芙蓉街——曲水亭街空间布局

4、交通状况

济南市从 2001 年以来,明湖扩建、县西巷拓宽改造等处于济南古城区的中轴线位接壤,如芙蓉街、高都司巷、西巷、宽厚所街等,根据城市路周边打造成了全市商业中因此进行了更新改造。

启动了泉城路改造、大多项工程。由于泉城路置,恰恰与多个古街区省府前街、县东巷、县总体规划的定位,泉城心,众多的历史街区都

老城区的交通如右图红线所示。改造之后的老城区,可以从图中看出以大明湖路、泉城路、趵突泉北路、黑虎泉北路为主干路,主干路之间的支路和街巷错综盘结,共同构成了老城区的道路系统。其中纵横交错各种街巷,其中有很多老街区是无法开车行驶的,在内部只能步行,如芙蓉街、曲水亭街。这一带街道空间网络为“鱼刺状”布局,街道走势不同于传统北方地区典型的方格网布局,而是随泉水流势呈现自由的形态。曲水亭街作为老城区内比较重要的街道,是贯通泉城路至大明湖的必经之路,相对空间比较开阔,线形空间与节点空间相结合。

老城区的这些老街,都十分适合步行,尺寸十分宜人,走在其中感到特别的舒服,而这也正是老城区所吸引人的地方。而泉城路与周边商业中心的建设,为老城区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吸引了大量人流,对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5、居住环境

作为济南泉水文化的重要载体,老城区的居住环境与泉水紧密联系,泉水与院落的结合作为最小单元,营造了属于老城区的特色私密空间。

“院落”与“泉水”是老城区居住环境构成的主要要素。

泉水空间的魅力在于即使是小空间范围的泉水也是形态各异,院落相互结合时也有点、线、面的差异。“泉水”空间成为空间的组织者,而院落成为载体。这其中最为吸引人的是起凤泉及周边院落创造的居住空间,整个住宅由内院和外院两个院落空间组成。外院是由厢房和对面住户建筑外墙围合而成,两家的界线就是宽约一米左右的曲水河,曲折蜿蜒,使得院落空间由宽到窄发生变化,引导空间进入到内庭院。内院是一个三合院,起凤泉位于院落中心位置,是两米见方的石砌泉池,为家庭生活取水使用。点与线的结合,完成两个院落空间层次的叠合。这是的泉水具有景观和界面的双重功能。并且,泉水呈现动态,变成空间的活跃因素。

6、公共空间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老城区域建筑高度的控制近乎处于失控状态,济南护城河沿线出现了较多体量巨大的建筑,破坏了整个护城河区域

小尺度建筑及景观元素组成的老城空间,使这条历史长河拥挤不堪。随着护城河周边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致使河周边老城居民大量迁出,与河水和泉水关系密切的市民生活方式逐渐消失,泉水文化从此僵化而失去了“人气”,河域的人文环境遭到深度破坏。 同时繁忙的城市交通也严重破坏了老城区的宁静与悠闲,使原本和谐闲适的休憩空间质量大打折扣。

作为继承城市文脉、构成城市意象的历史遗存,老城区已成为

泉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护城河共同构成泉城意象的重要景观界面。围绕老城区和护城河塑造优美的城市滨水环境,保护提炼老城区历史地段的传统记忆,继而形成具备很强的可识别性的公共空间,这对于重塑泉城特色,激发地区及城市的经济活力,促进整个城市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7、市政基础设施

老城区的路面铺设考虑到了街区的使用功能和视觉形象,在街区内因使用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特色及自然环境的不同,街区较为宽阔的路面多采用40×60的大块青砖,保证步行的质量和环境,

在空间较窄的街巷多采用较20×40的小块青砖铺路,根据街道的走向和空间面积搭配铺砖

的形式,使街道空间富于变化。在曲水亭街北面的小型广商采用现代的铺地砖进行铺装,根据地砖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合理的、艺术的穿插铺装,实现区域的划分、人性化的活动空间。在地面铺装的细节处理恰到好处,下水道的盖子采用了艺术的处理手法采用形式感极强的花纹作为装饰,提高了街区的空间质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

老城区的公共设施较为落后,数量和质量都急需改善。如缺少有地域特色的垃圾箱,公用的电话亭,照明系统。公共厕所的

标示不够明显,有的地段环境杂乱,缺少管理。有的变压器裸露在墙角,不符合使用规范,电线纵横杂乱,有火灾的隐患,影响了老城区的形象。好的公共设施能够促进人们与环境的互

动性老城区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好场所,基本的公共设施是必须具备的,如座椅,垃圾桶、公共厕所、室外遮风避雨的休息空间,这些不仅要具备,更要体现该街区的文化性。

四、分析研究济南老城区规划

1、老城区规划的不合理现象

目前老城区的规划存在着三种不合理现象: a. 拆迁

目前我们不少城市正在进行剧烈的改造。成片的街巷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现代建筑。大面积拆迁旧房,将旧城区的老宅旧居全部拆除,然后在空地上建新的建筑。这样做,

济南老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途径工作简单,见效快,老百姓也许会满意,但把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历史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都抹掉,由此也就割断了城市历史文脉。旧貌换了新颜,却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风貌。 b. 模仿

为了体现城市的“传统特色”,有些地方仿照传统风貌建设各种仿古建筑、仿古街、仿古风貌区,给人以不真实、假古董的感觉。城市设计与建筑艺术不应是古代建筑形式的模仿与组合。单调的模仿只能叫人感到乏味,难以谈得上保护。而传统对于现代的价值也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c. 拆新保旧

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非常注重传统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为了体现所谓的“原汁原味”或“反映某某朝代的风格”,不加选择地保留所有的传统建筑,完全拆除周边的当代建筑。其实,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停留在某一时间点上。

传统形式的招牌和幌子 芙蓉街毫无特色的二层仿古建筑 2、老城区规划需要遵守的原则

济南

老城区的规划需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a.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原则要求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必须是历史原物。虽然在整个街区内允许有一些后人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是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 b. 风貌完整性原则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还要对相关的环境进行综合保护。 作为人文历史遗产,老街老房的价值构成不单单在于建筑文化本身的传承,也同样在于居住其中的人及其生活的特定历史气息。一旦原有的日常生活完全消失了,原有的生活氛围完全改变了,那么整个人居环境的风貌和魅力就难以仅仅依靠建筑本身来承载。 c.保存、更新、延续相结合的原则

历史街区不像文物是纪念物,而是凝固的,历史街区是生活空间,是鲜活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采取保存、更新、延续三大原则,有重要文物价值的不能动,要保存,有些价值不大的房子可以拆,马路可以开,但需要很好的设计,更新后要延续原来的风貌,原有的生活模式也应该延续。像芙蓉街原来是店铺式的商业区,再怎么改也应该是店铺式的商业区,不能改成其他风格的街区。

3、城市现代化与延续历史文脉相结合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讲过:“一座建筑,要想植根于未来,必须植根于历史。”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一样,一个没有老建筑和老城区的城市如同一个全身珠光宝气却没有大脑的人,并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城市。以牺牲城市文脉为代价的“城市现代化”是“伪现代化”,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它使城市充满了回忆和历史细节,给了我们一个咀嚼历史的空间,而且使得城市充满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我们日益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然而,作为城市特色与历史文脉载体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建设的名义下被破坏却成为许多国家的“伤心史”。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可以弥补,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独有的资源而言,一旦遭受破坏,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永恒的,但文化的载体却是脆弱的,她需要人们精心的呵护,在城市现代化不断加快的今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责任和面临的一个难题。

4、国内外老城区改造成功案例的启示

上海新天地

人们这样评价“新天地”:年轻人说它时尚,中、老年人称它怀旧,外国人认为它就是中国,中国人却感到新鲜、洋气。专家则认为新天地既给人以百年前的历史联想,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上海的城市定位十分契合。

走入上海新天地,依旧是青砖步道,清水砖墙,乌漆大门,窄窄弄堂,仿佛时光逆流,重归故里。但石库门里七十二家房客的嘈杂,已换上了优雅的音乐,舒适的中央空调。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国度的人们相聚在露天咖啡座、酒吧、餐桌,在休闲中感受和触摸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利物浦:衰败母港的重生

1715年,大英帝国为满足自身对奴隶贸易和工业品贸易的巨大需求,在西北部的利物浦建成英国第一个船坞。紧要的地理位置和本地人的聪明才智,让利物浦从一个500人的小镇快速成长为当时英伦全岛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都市。不幸的是,刚走上繁荣的利物浦马上遭遇了衰败,这源于航道环境的恶化。转型成为利物浦的唯一出路。

救活一座城如同救活一个人,很难判定是哪种急救方式起到关键作用。利物浦的成功并

不代表它的经验是万能药方,但毫无疑问,利物浦人的聪明才智再次改变了这个城市的命运,一种官助民办、亲如伙伴的融资关系成就了一个崭新的城市管理模式。

利物浦和上海的港口都有作为国际海港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而历史遗留下的港口地区都需

要有前瞻性的再开发。利物浦并没有像上海一样大量拆除古老建筑来为新建筑腾地。相反,利物浦的思路是如何再利用。

利物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重新发掘历史遗迹,保护他们的同时为新世纪的发展创造新的灵感和发展机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保存历史韧性的同时,让古老的城市和现代的居住者们亲密起来。

结语

城市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一个城市个性化的历史经历造就了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城市特色。济南在过去的那个年代,留下了太多值的我们回忆的东西。几乎每一个来济南的人都会背几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请闭上

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然而在今天,我们真的有勇气去问一问自己,如果济南又来了这样一个客人,我们能再留下这样慈善和蔼的印象吗?

保护名城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在济南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建设中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每一代、每一个济南人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济南的老城区如今被周围的现代化的建设所包围,原来美妙的生活气息也在一点一点地消逝。生活气息消失了,那谁也再无从抓住城市特色的尾巴。我们不能再强调表面的现代化建设了,彻底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根据现代人的需要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人们厌倦了毫无特色的高楼大厦的今天,这种老城区所带来的感受无疑是我们最迫切的需求。所以,无论老城区未来如何“修旧保旧”,如何“创新建新”,只要抓住了人心,这里就会是一片好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4d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