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更新时间:2023-07-17 20: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引导大学生认识世界观、人 生观的含义及其两者关系;明确科学的人生 目的和人生态度;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评 价标准及实现条件;学会以科学的人生观为 指导,正确对待人生境遇,在实践中创造有 价值的人生。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阿波罗神庙箴言 在这座古希腊的伟大建筑里,“人 啊,认识你自己” 是镌刻在德菲 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可 见千年以前,人类就已认识到“认 识自我”的重要意义。“认识自我” 是人类至高无尚的一个思考命题。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关于对“人”的思考

人是什么?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司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早 上是四条腿,中 午是两条腿,傍 晚用三条腿,这 是什么东西?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司芬克斯之谜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柏拉图 :人是“没 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人为万物之灵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中国历史上的人性理论1.性有善有恶论:战国初期世硕提出的 人性思想。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两种不 同的属性,人有善恶如同气有阴阳之分一样 ,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要保持和 发扬先天的本性,在于后天的培养,即“性 善,养而改之则善长,性恶,养而改之则恶 长”。养善性就在于增加阳气,养恶性在于 增加阴气。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2.性无善恶说:战国中期告子主张的人性 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即先天生来的本能为性,食与色是人生来 具有的本能。而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学习 养成的习性为非性。主张人生来的性既不 善也不恶,就象“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 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子 善不善,犹水之无分子东西也”(《孟子· 告 子上》)。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性善论:战国中期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孟子主张 性善,认为人人都具有四种善端:侧隐之心、羞恶 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即仁义礼智。这四 端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 子· 尽心上》)。 性恶论:战国末期荀子的人性学说。荀子认为,人 性是先天而生、不学而能的,人生来就是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这种对物质利 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人之性恶,其善 者伪也”。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他认 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将人不仅 视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 ▲1843年底1844年初马克思在《<黑格尔 法哲学

批判>导言》中指出: ▲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 识形态》再次强调: ▲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中提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 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 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452页)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 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 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 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 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 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第56页)马克思的这个科学论断,为考察人的 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的本质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成为马克 思主义关于人的 本质理论的核心 观点。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自然属性 人的两种 属性(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本能

社会属性

本质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能够制造和使 用工具进行劳动,并且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有 自我意识并创造了社会文化的高等动物。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的自然属性表现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 自然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 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与动物一样,也 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人的 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 件。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1.人是社会的产物: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 人类学、考古学和社会发展史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的,人的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和思维,都是社会 的产物. 2、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从事生产的人只能是处在一 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的人. 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 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 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家庭关系、地 缘关系、业缘关系、道德关系等。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 会属性的烙印,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的本质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 变的

2015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

人生,前面 讨论“人”, 接着要讨论 “人生”。 人生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4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