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说课稿 2

更新时间:2023-03-18 16:18: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扁鹊治病说课稿

执教者:永和实验小学 许娇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扁鹊治病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扁鹊治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该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多次拜见蔡桓公,并劝诫他及时医治自己的疾病,但是蔡桓公坚信自己无病,不肯从医,导致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催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想法。

(3)练习勇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整体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里,和病情发展的情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理解感受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哲学,运用于生活中。

5、课时安排

因为它是一则寓言故事,通俗易懂,所以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代讲,把读贯穿于课文的始末,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通过重点词语分析句子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比如通过:一会儿、病在皮肤、病在皮肉之间、病在肠胃、在骨髓、只看了几眼、扭头就跑等来体会扁鹊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精确的断定病情反应他是名医,通过:热水敷烫、扎针、服汤药、等死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蔡桓公的病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等。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1、《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朗读、分析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引发他们的思考,让学生在“读、思、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一个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它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通过扁鹊生平介绍和传说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也为学习课文、分析人物特征埋下了伏笔。名扬天下、有“起死回生”之术的名医和结尾蔡桓公病死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

2、分析课文共分为四个环节:通读课文、总体感知---品读句子、感悟人物---桓公之死、追溯原因---穿越时空、体味寓意。其中“品读句子、感悟人物”和“桓公之死、追溯原因”作为教学的重难点。

①《扁鹊治病》一文中主要人物有两个,扁鹊和蔡桓公,主人公是蔡桓公,课文讲了他病死的过程和原因,侧面反映了扁鹊的高明医术。从“名医”一词入手,从

扁鹊的言行中去体会名医的医术高明,再从蔡桓公的态度中感悟蔡桓公的固执己见和名医的医德高尚。

②品读扁鹊和蔡桓公各自表现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征,体会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设计自由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理解、体会句子,从而把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理解、体会句子的过程也就是指导朗读的过程。

③ 通过对“扁鹊逃跑的解释”的分析,体会扁鹊为什么连小小的皮肤病没有治好,是因为扁鹊每次都是劝说蔡桓公治病,不是扁鹊治不了蔡桓公的病,而是蔡桓公根本不让扁鹊给他治病。

3、设计小练笔:

蔡桓公死之后,我想对蔡桓公、还有自己说些什么,读写结合。目的让学生能说和写统一起来,把想说的通过笔写下来。引出文章的寓意,移用到生活当中。

4、板书设计,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特征,清晰地展示了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

扁鹊 蔡桓公

医术高明 固执己见

医德高尚 自以为是

不听劝告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3d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