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对口单招联考期中调研测试卷(高二语文)

更新时间:2023-07-22 14:25: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对口单招联考期中调研测试卷

高二语文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页至9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4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项目。

2.用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媲(pì)美 炽(zhì)热 黯黮(dǎn) 锱(zī)铢 ....B.桀骜(ào) 麾(huī)下 杜撰(zhuàn) 梁枋(fāng) ....C 桑梓(zǐ) 氛(fân)围 立仆(pū) 干(gān)练 ....D. 白桦(huá) 执著(zhuï) 瓦垄(lǒng) 廊庑(wǔ)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在工商文明下,无论是谁,都可以注册兴办企业,成为一名符其实的企业家。 B.下午变得到恶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

C.只有大多数这些富有诗意的词和我们的大自然有着关联这一点是无可争辨的。 D. 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的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

A. 以暴制暴(制造) 不欺暗室(昧心) 振聋发聩(耳聋) ...B.长治久安(治理) 试尝辄止(就) 久经风霜(经过) ...C. 沉沦之渐(沾染) 谁解相怜(同情) 左睇右盼(看) ...D. 天作之和(配合) 长歌当哭(当作) 大彻大悟(彻底) ...4.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

( )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 )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 )经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A. 至于 虽 虽 而 B. 至于 虽 虽 却

C.但是 虽 而且 却 D.但是 虽 虽 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2个百分点,必训实行切实鼓励政策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 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

B.大家听蔡先生这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C.我完全可以说,那是一次神秘的经历;好像是自己心里的歌被别人发现,好像是一直藏在记忆里的声音被别人碰响

D.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7.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固为推机杼,顶了变了形,又粗、有短,指甲也短了(夸张)

B.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比喻)

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渍,八国联军的惩罚学生的武力,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D.我少年时任意游荡的田野,万木复苏的春天,集体扫墓薄雾的清晨.(排比) 8.下列作品、文体国籍及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 )

A.《贵在一个“新”字》 议论文 中国 王梓坤 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诗歌 苏联 巴尔蒙特 C.《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科学史论文 美国 乔治 .萨顿 D.《五月的鲜花》 随笔 中国 李皖 9.下列各项中表达有误的是( )

A.拜见客户是,要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迅速融洽双方关系。寒暄时适当地赞美可以获得对方好感。

B.协商必须遵循平等、真诚、互动、妥协的原则。

C.商业广告词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随文三个部分,有的广告词还有广告语。 D.调查报告在写法上,要具体,不要空洞;要议论,不要叙述;要有点有面,不要笼统浮泛。

10.对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寻梦者》中诗人选择了“金色的贝”与“桃色的珠”作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深得现代诗歌意象的启迪。

B.《采矿》这首诗境界阔大、意象鲜明、用语奇特,读后令人感感奋和深思。 C.《贵在一个“新”字》采用淡恬的方式,侃之而谈,自然亲切,平易通倍。有些议论具体而微,实用性很强。

D.《亡人逸事》写的虽事是“逸事”,是“一些不太使人伤感的断方”,但许多“能够表达人物的精神志趣”的细节描写,很是传神。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一)

笛卡儿是法国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哲学家,是解析几何的首创人。他可以算是历史上最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一了。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他的成就:“数学本身由于研究变数而进入辩证法的领域,而且很明显,正是辩正法哲学家笛卡儿使数学有了这种地步。”(《反杜林论》)还在少年时代,笛卡儿就有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成绩优秀,数学尤其出类拔萃。除了学校中的功课外,他还阅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可是,在总结学习成绩时,他毫不自慢,甚至犹豫了,以致怀疑自己学得的东西是否可靠。他说:“当我完成了一般的学习过程之后,就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从这些疑难和错误里,除开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以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收获。”例如,“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而其他的科学又都从哲学里取得原理。”(《方法论》)因此,在笛卡儿看来,疑问是无处不在的。这说明在他的脑海里,独立思考的火焰正在炽热地燃烧。在一度彷徨之后,他忽然大彻大悟了。他说,他所得到的最好教训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那么,怎么办呢?他提出了四条思维的法则:

第一,任何东西在未认清确实是真的以前决不能认为是真的。也就是说,必须小心,避免轻率和偏见。我所接受的,应当是我认为十分明显而又清楚,绝对无可怀疑的东西。

第二,我要探讨的疑难问题,应当尽量加以划分,而且是怎样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便怎样划分。

第三,有秩序地进行思维,首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按部就班地往前进,以达到最复杂的问题。甚至在实际上没有先后关系的事物中也要假设出一个顺序来。

第四,不论在任何地方,搜罗必须齐全,观察必须广泛,直到自己相信没有遗漏时为止。

以上是笛卡儿的思想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独立思考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他的缺点是独尊理性,否定感觉和经验的作用,怀疑得过了头,以至怀疑一切,甚至连他自己是否存在也认为大可怀疑。幸亏他发现:“我正在思考”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不必再怀疑了,由此才推论出自己的存在,于是写下了他的名句—我思故我在。今天我们对此未免觉得好笑,它却作为笛卡儿哲学的代表作而流传下来,看来还会流传下去,因为它简洁,当然也因为它富含哲理,传起来特别容易。如果有500字,就困难多了,所以我们的思想必须明确精练。

11.下列对笛卡尔能取得卓越的成绩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他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疑问无处不在,他对自己的现状也有批判意识,不满足自己的成就。

B.因为他有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遇到问题时总是有朋友的帮助。 C.因为他的疑问很多,有些自己就解决不了。他的老师就会帮助他解决。 D.因为他对出现在生活中的问题都很细心的去解决,但他相信这些问题不需要他解决,也还是会有其他人解决的。

12.下列对笛卡尔提出的四条思维的法则,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必须小心,避免轻率和偏见,任何东西在未认清确实是真的以前决不能认为是真。

B.要对自己所要探讨的疑难问题按照怎样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进行划分。 C.要有秩序地进行思维,对在实际上没有先后关系的事物不需要假设出一个顺序来。

D.不论在任何地方,搜罗必须齐全,观察必须广泛,直到自己相信没遗漏时为止。 13.下列对青年时代的笛卡尔学习成绩优秀,可是他总结成绩时,反而犹豫了的原因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对自己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B.因为他对真理和哲学不信任。

C.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而他之所以能发出疑问.和他的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是有关系的。

D.因为他认为自己平时所看的书都是没有的,自己还是很无知的。

14.结合全文.下列对“独立思考”、“质疑”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不应该质疑科学,否则就不会有创新。

B.一个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会质疑,也很难有新的发现,就不会创新。 C.对于不同的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独立思考对创新而言,也不是那么重要。

D.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会质疑.就不会有发现,也就很难有创新。

(二)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陇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

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

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突出了。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是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15.对下列艺术形式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音乐是一种从头到尾持续重复的艺术。 B. 舞蹈通过重复表达出某种思想情感。 C. 绘画以各色各样的重复控制着观众的感受。 D. 建筑以重复和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16.下列对选文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介绍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 B.相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 C.乐曲的作者通过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独特性。

D.《清明上河图》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短的“持续性”。 17.对选文第二段划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题中有固定不变的节奏,而节奏又离不开主题,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B.主题中有层出不穷的节奏,而节奏离不开主题,它们是不统一的 C. 主题中有层出不穷的节奏,而变奏又离不开主题,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D. 主题中有固定不变的节奏,而变奏又离不开主题,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8.下列对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核心是要谈建筑,先从音乐和绘画谈起,从而引出建筑的空间表现中也与前两者一样,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统一。 B.文章围绕中心论点选材,例证典型,过渡自然。 C.第1段是全文的总纲,也提出了中心论点。

D.先从音乐和绘画谈起还打开了视野,让读者驰骋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艺术中重复与度化统一的普遍规律。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

A.须臾(yú) 跬(kuí)步 合从(zîng) 乐(lâ)毅 ....

B.中(zhîng)绳 驽(lú)马 崤(yáo)函 氓(mãng)隶 ....C.锋镝(dí) 幽壑(hâ) 万乘(shâng) 行(háng)伍 ....2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虽然) B.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C.揭竿为旗(举) D.渺渺予怀(思念) ..2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 B.举酒属客 C.杯盘狼籍 D.度长絜大 2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B.而今安在哉 C.伏尸百万 D.凌万顷之茫然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率疲弊之卒 D.乌鹊南飞 24.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B. 驽马十驾 C.才能不及中人 D.渺沧海之一粟

25.下列各句中“以”字用法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然后以六合为家 D.挟飞仙以遨游 2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

A. 荀子(约前313---前228)名沉,战国后期赵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世称“荀卿” B. 古代将跨出二脚称为“跬”;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C. 贾谊(前200----前168),东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其主要著作有散文与辞赋

D.《赤壁赋》将写景、抒情、说明有机结合,全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当、生动。

D.逡(qūn)巡 酾(shī)酒 愀(qiǎo)然 枕藉(jiâ) ....

第II卷

四.简答题(本大题7小题,共20分)

(一)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27.“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3分)

28.为什么说“结在那儿”的“稻束”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3分) 29.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将“诗”和“思”结合起来的.(4分) (二)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30.“无恶意的闲人”与“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2分)

31.文中“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有什么含义和感情?(2分) 32.文中“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一小块”各有什么比喻意义?(3分) 33.文段中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五.文言文简答题(本大题共有四小题,共10分) 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⑴而绝江河 ⑵-用心一也 ..

3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什么句式?(2分) 36.翻译(4分)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六、口语交际(8分)

38.假定你是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负责电话接待。有一天,一位消费者所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打来投诉电话。你将如何接待。请设计接待投诉电话过程中的对话。

要求:简明得体,符合语境,不少于三个回合。 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9.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指出: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成为许多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度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材料反映出一个什么现象?(2分)

(2)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三个问题。(6分)

八、40.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求职意愿,按求职信的写作要求,为自己拟写一封求职应聘信。不少于200字。(10分) 九、41.作文。(50分)

请以“镜子”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试 卷 密 封 线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七校联考期中调研测试卷

高二语文 答卷纸请各位同学将第一卷的内容填写在下列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第 I 卷(共 44 分)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 II 卷(共 106 分)27. “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3 分)

28 为什么说“结在那儿”的“稻束”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3 分)

学校:

29. 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将“诗”和“思”结合起来的.(4 分)

县(市)区:

30‘ “无恶意的闲人”与“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2 分)

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11 页 共 16 页

31.文中“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有什么含义和感情?(2分) 32.文中“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一小块”各有什么比喻意义?(3分)

33.文段中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3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⑴而绝江河 ⑵用心一也 ..

3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什么句式?(2分)

36.翻译(4分)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六、口语交际(8分)

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

(1) (2)

① ② ③ 八、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求职意愿,按求职信的写作要求,为自己拟写一封求职应

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14 页 共 16 页

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第 15 页 共 16 页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第I卷

第II卷

27. “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3分) “金黄的稻束”,是收获的象征,是金秋的田野里表现出的成熟的美丽。由此向前延伸,诗人又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是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28.为什么说“结在那儿”的“稻束”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3分)

站在那儿的稻束是静穆的,但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29. 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将“诗”和“思”结合起来的.(4分)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 30‘“无恶意的闲人”与“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2分) 一般庸俗的市民 指陈西滢等人

31.文中“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有什么含义和感情?(2分) 中国的反动统治者视民众如草芥,暴虐至极。饱含愤激之情。 32.文中“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一小块”各有什么比喻意义?(3分)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残酷的流血斗争 前进一小步 33.文段中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真挚感情。 3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⑴而绝江河 横渡 ⑵用心一也 专一 ..

3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什么句式?(2分) 状语后置 36.翻译(4分)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3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学不可以已

其它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3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