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中学三年发展规划(试行)

更新时间:2024-07-03 08: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丹徒区石马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2年9月—2015年8月)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丹徒区石马中学背倚十里长山,西临雄伟船山,是一所有50多年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3136平方米,绿化面积近7千平方米,建筑面积6676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450人,在编教职工5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率占90%,中学高级教师9人,市区骨干教师5人。

学校有比较齐全的教学设施。学校微机房、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以及音乐、美术等各类专用教室及设施比较齐全。图书室有各类藏书2.4万余册,电子阅览室,拥有20余万册电子图书;师生阅览室内各类期刊杂志近80种;学校率先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各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且接入了宽带局域网。

最近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受到地方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镇江市丹徒区文明单位”、“镇江市绿色校园”、“镇江市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镇江市平安校园”、“科学发展先进集体”、校教职工团委被区团委授予“区青年文明号”、连续四年“镇江市无流生学校”、“镇江市数字化校园”、“镇江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优势

1.有一支充满热情,有责任心、事业心的年轻教师队伍和团结实干的班子团队。目前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33岁,较为年轻,且大多数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已有部分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责任心、管理能力及教学能力较强的势头。

1

学校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6岁,年龄、学科结构较为合理,团结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

2.学校创建了数字化校园,装备了微格教室,重新改版了校园网站,学校网站资源得到不断充实。教务管理、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教育资产管理等校园管理办公系统俱全,基本发挥了服务于教、服务于学、服务于管的功能。

3.有良好的教育外围环境(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地方政府等)好。学校近几年教育管理、办学业绩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家长满意,社会各界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学校美誉度不断提高,为下阶段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三、困难与挑战

1.现行学校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需求 目前学校管理还是以控制式管理为主,还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的学校内部民主、自主的管理制度,缺少明确的岗位考核评价方法。在绩效工资实施的背景下,学校也出现少数教职工职业倦怠和由此带来的“高原现象”,影响了学校发展。学校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即由控制式管理向教职工的自主管理、目标管理转化,提高管理效益,以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骨干教师比例不高。

学校有一支有热情、有活力、有责任心的年轻教师队伍,也有部分教师脱颖而出,但总体上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专业化水平还不平衡,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差距比较大。骨干教师人数比例不高,真正名师梯队还未形成,为学校实现新一轮整体式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3.课堂教学策略和效益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由于年轻教师多,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引领学科的骨干教

2

师少,又缺少相对统一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有效乃至高效课堂就受到影响。目前就需要提炼一种能提高教学效益的课堂基本模式,引领教师们规范教学程序,克服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及评价单一,忽视学生的差异。 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显得简单、单一,在注重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扶。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方式也很单一,要实行多元评价、跟踪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

5.学校特色建设还未彰显。

在现今“一校一特”的要求背景下,我校还需集教师智慧,挖掘符合学校实际,适合师生,发展师生的特色项目来精心打造。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树立质量意识,依靠全校教师,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

二、办学理念

我校坚持“以人育人,共同发展”为办学理念。

“人无完人”,“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我们(包括学生、教师、家长)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

3

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理想、情操、人格、行为、能力等方面都良善发展。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教师敬业,质量稳步上升,办学特色初步彰显,师生喜爱,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区内知名度较高的现代化初中。

2.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具备后续发展学习能力,掌握一定体艺技能的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二、具体目标 1.学校管理目标

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准绳,凝聚集体智慧,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各项制度,从而建立健全一套既适合我校发展需求,又能得到广大教师认同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常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发扬民主管理,改革现行管理机制,逐步改变控制式管理向自主管理和目标管理转化;制定并完善岗位职责,建立考核和评价制度,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2.队伍建设目标

以“三名”活动为载体,建立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精,服务意识浓,执行能力强的管理队伍;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德育意识强,奉献精神好,工作效益高的班主任队伍;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群体。三年内力争培养出市区级骨干教师10名以上;本科学历教师达到95﹪以上,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在读达8﹪。

4

3.德育工作目标

以“德育为首,全员参与,面向全体”为德育工作宗旨,形成一支优秀德育管理队伍;以活动为载体,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实行多元、跟踪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教学及科研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以“导学案”为载体,积极探讨“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课堂”参与率打100%,合格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到60%;各年级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5.后勤管理目标

形成一支服务意识强,能干事、肯干事的后勤服务队伍。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达90%以上;创建“江苏省平安校园”;建成镇江市Α级以上中小学食堂,并获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评定的镇江市Α级以上中小学食堂称号;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四轨一类标准。

6.办学特色目标

集教师大家智慧,根据本校多年的办学经验,挖掘并打造适合本地本校、适合教师学生、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校本教材特色。

第四部分 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优化学校管理 1.坚持科学和民主决策

牢固树立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通过行政办公会、教师代表大会、校情通报会、教职工座谈会、校务公开、校长信箱等形式完善学校的议事规则、知情渠道和决策程序,形成在校长领导

5

下以行政会议决策为核心既统一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学校管理体系。

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工会的监督、保障作用。继续发挥教代会对重大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在教书育人、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广泛征求接受家长等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民主监督工作。

2.积极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改革现行的“控制”管理模式,代之以教师和教师团队的自主、合作、目标激励等管理的新机制。未来三年,我们要以“激励、服务”为出发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形成一套指导教育、教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规范性文本,使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建立以目标管理的机制,即起初给出目标,期末对照目标,自主评价与学校评估相结合,从而创设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与机制。

3.深化校内考核评价机制

在教职工评优评先及职评等工作中,根据评定原则,坚持自下而上的推选评议,将业绩考核、同行评估、学生评议等基础性指标与协同配合等动态性指标有机结合,真正让在教育、教学、服务等不同岗位上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反映好的教职工代表获得荣誉、受到表彰,以此树立示范榜样,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在教职工聘任制度上,坚持双向选择、按岗设臵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继续完善中层干部竞聘制、班主任竞聘制、任课教师双向选择制;按上级要求健全教师流动机制,保证教师队伍竞争、进取的战斗力。

6

在校内分配制度上,坚持绩效优先的原则,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责重者倾斜,向绩优者倾斜”,从重数量的考核向重质量的考核过渡,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优化队伍建设

1.健全组织机制、强化目标管理。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分管校长、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把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和对象分解给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主动领任务和学校分解任务相结合,把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放在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首要地位。

2.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在未来三年中,学校将坚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在师德师风的建设活动中,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树立新型的师德观和育人观。开展主题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反思、写作、交流,促进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继续开展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内容的叙事性演讲等为载体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强化激励导向机制,通过每年的“我喜爱的教师(班主任)”评选活动,打造典型,弘扬师德,引领教师自觉以优良的风范和人格力量教育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育德能力。

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促进班主任素质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高资考核细则》等制度。同时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开展以优秀班主任、文明班级、特色班级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优评先活动。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和班主任双月经验交流会,使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研究、分析、探讨、学习,大家集思

7

广益、群策群力,努力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同时组织班主任理论学习,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培养一支懂得教育规律,善于管理,敢于负责,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4.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推进骨干教师梯队建设。

依托“三名”活动的开展,我校将教师队伍分成四个层次推进,即合格教师、校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以全区义务教育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为契机,完成合格教师的评定,在此基础上筛选各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规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要求骨干教师组织实施校本教研,引领学科发展;优先保证经费,让教师走出去进修学习、对话,以扩大视野;努力创造条件,让培养对象参加一些省、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校也将创设骨干教师成长环境,给培养对象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接受专家指导,逐步提高知名度。

三、扎实开展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领导及德育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班主任工作会议;完善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制度;开展班主任培训,加强学习、研究、交流,遵循学生心理及个性发展需要。

2.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镇江市中小学行为示范校》标准要求,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实施多元评价、跟踪评价。

3.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全面围绕“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校园网、黑板报、文化长廊、升旗仪式、团队活动、节日活动等载体,精心创设教育氛围,构建富有特色

8

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继续把感恩教育、关爱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德育工作中,构建德育新模式。精心组织好校园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校本课程开设、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友爱、集体荣誉,展示自己,享受成功和快乐。

4.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加强家校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学校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家长学校,做好家长培训和沟通、共建工作;尝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开学典礼、总结大会、艺术节等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用好“家信通”这一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学生信息。通过家访、约访、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力求通过家校交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

5.实施体艺“2+1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制定实施体艺“2+1项目”方案,以此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效落实课外体育、艺术活动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的体艺项目,激励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内外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升教学及教研质量 1.加强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省厅的“五严”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导处切实抓好教师的教学“五认真”指导、评价工作,每月有评估,有反馈。重点推进备课环节改革,在完善集体备课基础上,做好导学案的使用工作,用三年时间,拿出一套符合实际、操作性强、教学效果明显的导学案。

(1) 制定并实施《丹徒区石马中学教学工作常规》、《教研

9

组活动常规》、《备课组活动常规》等。

(2)开展“推门听课”和“研讨评课”等活动,定期检查备课本和作业本,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调控,提出整改措施。

2.探究与构建“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健全学校校本教科研制度,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以导学案为抓手的“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活动。“两分”即分课型、分层次;“四步”即定向自学、展示讨论、拓展迁移、回练检测。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整体推进,分阶段重点突破,力争形成具有校本特点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升,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开展以构建我校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的各项研究活动,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通过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竞赛课、各种汇报课、研讨课等活动,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研讨、改进、完善,从而形成具有石马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大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的力度

质量调研做到期初有计划,命题有针对性,检查有反馈,补救有措施,后续跟踪有保证,特别是组织好期中期末两次质量评估,全面了解教学现状。完善双周练,在布臵的内容,批改的质量,反馈订正等方面进行过程化管理。部分学科实行“错题集”制度,让学生拥有一本“错题集”,帮助学生查找犯错的根源,向课堂要质量,为学生减负。控制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确保中考成绩让家长满意。

4.规范课题管理,提高教科研能力。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2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