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更新时间:2023-10-20 21: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计划

学校: 小 学

科目: 数 学

班级:五年( )( )班

教师:

2017年春季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92.3,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2.7%; 五(6)班平均分为88.7,合格率为94%,优秀率为90.8%。两个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内容安排为:观察物体;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总复习。另外,还有 2次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图形;打电话。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 修订后,把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和原四年级下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还在教学质数、合数之后安排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内容。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加深对质数、合数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本单元教材分三段教学。第一段,认识因数和倍数,学习在1—100的自然数中有序地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同时认识奇数和偶数。第二段,认识质数、合数和质因数,学习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第三段,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探索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方法。最后安排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分数加法和减法”: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探索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蕴藏着一些重要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方法,经历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第二段,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还在练习题中,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自主领会整数加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尝试进行相应的简便运算。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也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2.图形与几何领域

这部分安排了三个单元,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

这部分内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从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本身也有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将对学生的数学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3.统计与概率领域

这部分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修订后,把单式折线图与复式折线图整合后集中安排在本册进行教学。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例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组数据,例2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表示两组数据。一个单元中同时教学单式与复式统计图时考虑到学生已具备单式条形图与复式条形图的基础。因为只有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才能理解它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蕴含的各种信息才能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进而解决相应的问题。

4.综合与实践领域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探索图形”和“打电话”。

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主动开展实验探究;另一方面则突出了 “回顾反思”的活动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认识水平。

第九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的过程,经历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2)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4)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5)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方面

(1)在观察物体时,积极探索观察的的方法,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基于数据获得不同结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强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活动中,经历克服困难、发现规律、获得结论的过程,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和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用分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及其关系,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等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严谨性,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初步了解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通过探索图形和打电话等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逐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品质。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精心备课。 2.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经历探索——交流体验、感悟——评价反思——应用拓展”的基本过程。(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2r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