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炼油企业“调油黑幕”被央视曝光

更新时间:2024-01-25 09: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地方炼油企业“调油黑幕”被央视

曝光

山东地方炼油企业(以下简称“山东地炼”)再次站上风口浪尖。

3月15日,东营、滨州等地不法厂商利用车用调和油,从中牟取暴利,其“调油黑幕”被央视曝光。一时间,“山东地炼生产不合格汽油”“你加的汽油有毒”等消息传开,矛头直指山东地炼。

“社会调油商和山东地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3月16日,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对此解释。颇有意味的是,此时距离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仅一月有余。《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

在东营、淄博等地政府及地炼企业人员看来,山东车用调和油“黑幕”曝光,与之不相关的山东地炼中枪,其背后两桶油身影隐现。 山东地炼“中枪”

“调油黑幕”被媒体曝光两天后,山东省宣布自3月17日起,在全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车用“调和汽油”专项整治和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行动涵盖了该省范围内所有汽油、所有成品油、所有化工企业和单位,并全面摸排黑窝点、黑作坊、地下生产车间、无证生产企业和单位等,排查所有生产、勾兑车用“调和汽油”的情况。 “山东地炼在该事件中躺着中枪,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李彦对此解释称,社会调油商和山东地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他说,长期以来,消费者普遍存在误区,认为“汽油”和“调和汽油”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词,“汽油”来自正规炼厂生产,“调和汽油”则是来自不正规调和商、山东地炼,而实际上,所有的成品汽油都需要经历调和的过程。

李彦介绍,调和汽油分为简单调和、复杂调和两种,两桶油旗下炼厂和山东地炼多为前者类型,不同的是社会调油商多采用后者类型,这也是媒体曝光的类型。

上述人士亦指出,社会调油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选取多种原料进行调和,调和比例和方法相对复杂,想在油品质量达标的同时,把成本压到最低。这一背景导致不法调油商在丰厚利润诱惑下,不惜采用违规原料。 市场分析师对此印证,此次媒体曝光的非法生产调和汽油的厂商,调油方式属于纯粹调和,该类企业基本没有一次加工装置,均是在外采的半成品90#催化汽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调油料。

山东某大型地炼企业负责人陈亮则介绍,调油成本很高,正规地炼企业一般不涉及该产业,但现实中所有的汽油都需要调和,包括两桶油等央企。

记者获悉,山东将对有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非法人为添加甲缩醛、苯胺类、卤素、甲醇以及含磷、硅、铅、铁等添加剂、化合物生产车用汽油问题;对无证生产和非炼化企业,重点检查非法勾兑车用汽油行为。 与两桶油利益纠葛?

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宣布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在山东业界看来,该《通知》或许使山东地炼企业长期以来“吃不饱”的境况趋于好转。

目前山东省炼化企业共有66家,其中达到一定规模的为20多家,均能生产国IV和国V成品油。陈亮坦言,中石油、中石化在采购山东地炼资源的同时,也相应追加一系列国标之外的检测指标,这意味着山东地炼油品符合国家标准。

采访中,多名地炼企业负责人认为,山东地炼和山东省政府层面在争取原油进口权及支配权等方面,一直积极努力,但遭到了来自国家发改委、中石油、中石化等无形阻力。此前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累计原油进口量2.82亿吨,但非国营进口配额只有2910万吨。 山东一地方政府官员分析称,《通知》有利于山东地炼的加速发展,这正是两桶油等央企不愿看到的,“调油黑幕”事件背后有着他们的身影。陈亮介绍,山东地炼在全国成品油市场占据一定比例,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及两桶油等央企。 李彦介绍,成品油的终端销售单位是加油站,“调油黑幕”事件也让其备受尴尬。他称,2003年之前,消费者信任加油站油品质量,2005~2006年,油品批发竞争进入白热化,批发商开始掺假使假,至2007年产生了第一次信任危机,其后果是近50%的成品油批发商出局或倒闭。2009~2010年趋向平稳,但2010年甲缩醛生产技术瓶颈突破,开始规模生产并被用于调合汽油,2011年开始泛滥,引发了地炼油品的第二次信任危机。

上述地方官员坦言,“调油黑幕”曝光后,当地政府按照媒体报道,查询作为举报人的王姓油企负责人,但其所属区域内并无该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2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