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高速公路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14 09: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 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EA-01合同段)

设计工作总结

XXXXXXXXXXXXX设计院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一、概述 ........................................................................................................................................................ 1

1.1、任务来源及依据 .......................................................................................................................... 1 1.2、沿线自然地理环境 ...................................................................................................................... 2 1.3、工程规模 ...................................................................................................................................... 4 1.4、主要技术指标运用情况 .............................................................................................................. 4 二、设计要点 ................................................................................................................................................ 5

2.1、路线设计 ...................................................................................................................................... 5 2.2、路基、路面、防护、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 6 2.3、桥梁、涵洞及通道设计 ............................................................................................................ 20 2.4、隧道设计 .................................................................................................................................... 20 2.5、立体交叉工程设计 .................................................................................................................... 20 2.6、环保、景观等工程设计 ............................................................................................................ 20 2.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 20 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 28 四、设计变更情况 ...................................................................................................................................... 29

4.1、重大变更 .................................................................................................................................... 30 4.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4 五、设计经验体会 ...................................................................................................................................... 36

5.1、原始资料的调查务必做到详尽、准确 .................................................................................... 36 5.2、路线设计标高应考虑施工引起的环境变化 ............................................................................ 36 5.3、确定桥涵方案应切合实际 ........................................................................................................ 37 5.4、桥隧相接问题 ............................................................................................................................ 37 5.5、各项变更优化手续及时办理,不要积压 ................................................................................ 38 5.6、设计亮点 .................................................................................................................................... 38

结束语 .......................................................................................................................................................... 42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XXX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

一、概述

XXXXXXXX高速公路(编号:G7011)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横向联络线,路线走向与国道316大致平行,该线东起湖北省十堰市,西至甘肃省天水市,自东向西连接了福银、包茂、京昆和连霍四条国家高速公路,途经湖北、陕西和甘肃三省,全线规划总里程约770公里。

XXXXXXXX高速公路第EA-01合同段(以下简称“本项目”)是XXXXXXXX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陕西省规划的“三纵四横五辐射”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陕南汉江经济带的公路运输大动脉,在全省干线公路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国家和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网的整体效益,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陕南汉江流域经济发展,有效改善陕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促

1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进陕西省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加强与周边省、市的联系、加快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及促进旅游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任务来源及依据

我院中标承担第EA-01合同段(工可桩号:K0+000~K72+000,主线高速公路工可长70.97km)主体工程及全线(工可桩号:K0+000~K127+000,主线高速公路工可长125.97km)安全设施标志、标线的勘察设计工作,EA-01合同段为本项目的总体设计单位。

主要设计依据有:

1)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发布的第EA-01合同段“中标通知书”; 2)XXXXXXXXXXXXX设计院编制的《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咨询评估意见》;

4)交通部有关规范、规定、标准等;

5)《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EA-01合同段初步设计》;

6)省交通厅关于《十天线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鄂陕界至安康东段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008.12);

7)陕西省交通厅等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有关文件、函件、会议纪要等; 9)《陕西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 》(2007版);

10) 陕西省交通厅和高速建设集团公司(业主)针对本项目的有关文

2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件及指示精神。

11)XXXXXXXXXXXXX设计院编制的《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大纲》;

12)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咨询意见; 13)湖北省、陕西省两省交通厅《鄂陕两省省际衔接方案及有关问题的协议》;

14)XXXXXXXXXXXXX设计院下达的项目任务书。 1.2、沿线自然地理环境

本项目位于大巴山北麓山地,境内以少土多石的中-低山区为主,海拔一般在220—1500米之间,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近东西向山脉与河谷相间的地貌特征。总体属大巴山北麓中山地貌单元,区内山势陡峻巍峨,河谷切割较深,山边坡陡峻,相对比高大于500米;沿线河谷总体较窄,以“V”型河谷为主,“U”型宽谷少量,属中一深切割区。东段富家河(湖北境)、红石河、白石河、冷水河河谷主流段较开阔,以“U”型河谷为主,河曲发育,宽谷处多发育多级冲积阶地,两侧山势相对较陡,相对比高小于500米,属中度切割区。根据其切割深度可划分为中山地貌和低中山地貌。

本项目属北亚热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受地势影响,全区气候差异比较大,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最低气温3.5℃,平均最高气温27.6℃。区内年平均降水量在450~1200毫米之间,降水的总趋势是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等值线呈东西向。暴雨多集中在7~9月,夏、秋两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夏季往往有区域性的大风、冰雹。

3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中游水系,路线主要沿红石河、白石河、韩昌河、冷水河、朱家河及大金河布设。白石河为汉江一级支流,其较大支流有红石河、厚子河与韩昌河;冷水河为汉江一级支流,其支流有朱家河;大金河为旬河二级支流,其支流有小金河。其余沿线支沟、支流规模较小,多呈树枝状排列。

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s)为0.40,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1.3、工程规模

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1 2 路基土石方 3 4 5 路基防护 6 7 路基排水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砼 特大桥 (全幅) 大桥 (全幅) 中桥 (全幅) 桥梁总长(全幅) 小桥(全幅) 涵洞 特长隧道(双洞) 长隧道(双洞) 中短隧道(双洞) 隧道总长(双洞) 互通式立交 分离式立交 万立方米 米/座 米/座 米/座 米/座 米/座 道 米/座 米/座 米/座 米/座 处 处 4

砼 浆砌片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挖方 弃方量(含隧道及加宽) 浆砌片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项 目 路线长度 填方 单位 公里 万立方米 工程数量 75.06 521.365 552.79 722.7 32.183 12.719 3.319 2834.65/2 25247.29/74 1502.2/20 29584.14/96 330.25/9 45 14205/3 7740/4 4053/22 25998.4/29 4 1 备注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21 22 23 24 通道(新增) 改河(疏浚) 滑坡 桥隧占路线长度比例 道 处 % 2 20 1 74.05% 1.4、主要技术指标运用情况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技术指标名称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车道数 平曲线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相邻同向平曲线间最小距离 相邻反向平曲线间最小距离 平曲线最大半径 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 停车视距 最大纵坡 最小坡长 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凸形 凹形 单位 Km/h 个 m m m m/处 m/处 m m m % m m m m m m 80 4 250 2500 70 480 160 10000 400 160 5 200 4500 3000 170 24.5 12.25 公路—Ⅰ级 1/300 1/100 指标值 采用值 备注 80 4 430 2500 130 240.11 169.87 6000 418.87 160 3.7 330 12000 12000 264 24.5 12.25 公路—Ⅰ级 1/300 1/100 1处 高速公路 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 路基宽度 整体式 分离式 设计荷载 特大桥 大、中桥及路基

二、设计要点

2.1、路线设计

施工图路线线位在初步设计推荐方案的基础上,以初设审核意见为指导,对平、纵、横进行反复优化后确定。

5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路线布设依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D20-2006),汲取我院近年来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的经验,在满足高速公路安全、快速、舒适、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地物、环保等多种因素,按照少拆迁、少占良田、少破坏植被的设计思想,选择合理的设线位臵,掌握适度的路线平纵面技术指标,使路线平纵面指标均衡、线形连续,严格控制路堑边坡高度,配合农田基本建设与城镇规划,使路线与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2.1.1、路线方案选择

1、A3方案:路线走向与K方案大致相同,路线自K17+000黑龙村四组连续设5座短隧道至纸坊坪,后利用K19公里纸坊村四组处改河河湾做高填路基以消化弃方。与K方案相比,A3方案减少1座短隧道,路线长度缩短110米,路线平、纵指标均衡,虽拆迁数量高于K方案,但总投资减少1240万。综合比较,施工图阶段本路段采用A3方案。

2、A6方案:K方案路线经土泉设长安岭隧道(隧道长2230米)至李四沟,再上行火石沟穿越白河、旬阳两县交界的金岭子梁(隧道长1270米)至小金河。因为火石沟沟底纵坡较大,金岭子梁隧道进口高程较高,造成李四沟桥梁高度达40余米,长安岭隧道纵坡2.2%,金岭子梁隧道进口最大纵坡3.05%,纵面线形不甚理想。因此,初设阶段布设了增长金岭子梁隧道长度,降低隧道口高程,改善纵面指标的A6方案与之比较。A6方案金岭子梁隧道长度增加360米,建安费增加1125万,但消除了两隧道之间3.5%的大纵坡。综合比较,施工图阶段本路段采用A6方案。

3、K29+400桃园中心小学南侧路线方案:初设地勘调绘,本路段坡面

6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为滑坡体,因滑坡影响尚不明确,初设在此路段制定了清除滑坡的路堑方案。最大边坡高度55米,弃方11万立方米,且路线距桃园中心小学较近,社会影响、环境影响较差。

根据初勘钻孔验证,此滑坡范围不大,平均厚度6米左右,滑体总方量约5万立方米,治理难度较小。因此,施工图阶段在此段落左移线位30~50米,先在滑坡前缘设抗滑墙固脚,再设隧道通过山体。虽造价较路堑方案有所增加,但减少了弃方、噪声对沿线群众的影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4、K34~K40马鞍子梁隧道进出口弃方处臵方案:马鞍子梁隧道长度4930米,弃渣量近100万方,隧道进、出口沟道狭窄,弃方处臵困难。施工图外业阶段,通过外业调查,结合本路段地处分水岭两侧,主沟流量仅40~80 m3/s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隧道进出口填筑宽路堤,改移沟道的处理方案,通过强夯等工程处臵措施,确保路基稳定。此方案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马鞍子梁隧道弃渣处理问题,公路两侧新造土地,复耕后还地于民,缓解了公路建设用地矛盾。

5、K61~K64谭家院三组段路线方案布设:本路段初设线位与旬阳县小金河磁铁矿选矿厂等设施存在一定干扰,施工图外业期间,通过现场调查,并与矿方细致沟通,结合对K62处初设评审意见,专家提出的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不满足规范问题的修改,对本段落平面线位进行了优化。通过增设长度190米短隧道,后移张河立交位臵至K64+500处,调整K62处曲线为卵形曲线。通过调整,提高了本路段路线平面指标,避免了与选矿厂等设施的干扰。

7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冲洪积、坡积土质边坡视边坡高度或块碎石土的胶结程度设臵上挡墙,墙高在路面标高以上不超过3米。 2.2.5、 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设计流量按1/15洪水频率计算。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路基排水系统由路堑边沟、路堤边沟、截水沟、急流槽、渗沟等组成。路基排水原则上不与农田灌溉相干扰。

1、路堑边沟:设臵在挖方路段,边沟采用矩形断面,现浇C20混凝土加固,顶面设钢筋混凝土盖板。

2、路堤边沟:排水沟设臵在路基的护坡道以外,与边沟或截水沟相连通,其断面形式分为梯形和矩形两种。梯形边沟底宽为0.6m或0.5m,深0.6m或0.5m,采用C20混凝土预制板加固;矩形路堤边沟为1.2m×0.8m,现浇C20混凝土加固,主要用于路堤通过农田段,以减少占地。

3、流线型边沟:适用于分离式路基中间带排水,采用现浇C20混凝土加固。

4、截水沟:矩形,设臵在坡面倾向路基的挖方坡口3m以外,现浇C20混凝土加固。

5、挖方平台排水沟:U型,设臵于挖方边坡平台,采用预制C20混凝土加固。

6、急流槽:急流槽设臵在边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并将截水沟或边沟与排水沟连接,采用现浇C20混凝土加固。

7、盲沟:对于靠山坡一侧含水量大的挖方路段或地形为台阶地且有水流渗出的填方路段,设臵盲沟。盲沟内设打孔透水管,周围填充砾石。

8、仰斜排水孔:为排除边坡体内深层地下水,提高岩体抗剪强度,在

18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局部挖方路段设臵了仰斜排水孔。 2.2.6、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系统由路表排水、路面边部排水系统组成,路面排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

1、路表排水

①一般路段:对路线纵坡小于1%,或边坡采用骨架护坡、实体护坡、挡土墙防护路段,路面水采用散排方式。对于边坡高度大于2米的其余路段在土路肩内侧设臵沥青混凝土拦水带,间隔40米~80米(根据路线纵坡而定)在路基边坡设臵现浇C20混凝土急流槽,将路面汇水排入路基坡脚以外的排水沟。

②超高路段:超高外侧路面水由路拱流向现浇C25混凝土浅碟形中间带,通过间隔设臵的横向排水管(根据路线纵坡而定,一般为80米~170米)、急流槽排至坡脚外的排水沟或路基边沟。

2、路面内部排水

填方路段土路肩采用碎石填筑,以排除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内部水。挖方路段通过边沟间隔设臵(一般间隔5米)的PVC排水管将路面水排出。

3、中央分隔带排水

中央分隔带采用了C25现浇混凝土封闭,避免了大气降水通过中央分隔带下渗至路基。

4、路基地下排水

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根据陕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经验,在挖方路段边沟底部及填沟路段沟底设臵了盲沟。 2.2.7、 路面结构设计

19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1)、主线路面结构 ①主线路面结构:

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 SBS改性沥青) 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 SBS改性沥青) 12厘米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碎石(ATB-30) 下封层:改性热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3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5%) 18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剂量4%) ②互通式立交匝道路面结构: 互通式立交匝道路面结构同主线 ③桥头路段及桥面铺装:

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 SBS改性沥青) 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 SBS改性沥青) ④复合式路面(短路基路段,长度小于60米):

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 SBS改性沥青) 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 SBS改性沥青) 24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下面层 滑动封层

20厘米贫混凝土基层 18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 ⑤中、短隧道路面:

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MA-13 SBS改性沥青) 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 SBS改性沥青) 24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下面层 滑动封层

20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透水基层 ⑥长隧道路面:

26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 滑动封层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透水基层 2)、 收费广场路面结构 26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 滑动封层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5%)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剂量4%) 3)、 其它路面结构: ①白河连接线路面结构:

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3 SBS改性沥青) 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 下封层:改性热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5%)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剂量4%) ②被交三级路路面结构: 22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4.5%) 18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 ③被交四级路路面结构: 20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4.5%) ④下挖通道路面结构:

21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20厘米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4.5%) 20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 2.3、桥梁、涵洞及通道设计 2.3.1、特大、大、中桥

1、桥梁特点

①工程区内总体交通比较便利,白界、红顺、冷厚等地方公路及通村水泥路和国道316基本上贯通全区,交通极为便利。本着经济、适用、安全、方便施工的原则,孔径选择以中小跨径为主。

②本段桥梁多为跨越天然河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半幅独柱式、双柱式桥墩,重力式、桩柱式、肋板式桥台,扩大基础及钻孔桩基础。

③桥梁高度在河谷区一般为8米至23米,跨河(谷)一般为15~48米。 ④桥梁多位于曲线上,最小平曲线半径430米,桥面最大超高横坡6.0%。

⑤桥梁多为坡桥,桥面纵坡较大,最大达3.5%。 2、桥型、桥跨的优化选择

①桥梁结构型式的选择按照安全、和谐、经济、环保、美观的原则,结合路线线型、地形、地质、材料来源、材料运输、周围环境等条件综合考虑。桥型结构尽可能标准化,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位于同一段内的桥梁尽量采用同一跨径,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②对于跨越红石河、白石河、韩昌河、大金河、冷水河的桥梁,根据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结合路线主线及被交叉道路的平纵面设计,上

22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部结构主要采用行车舒适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采用20~30米,下部采用柱式(双柱、独柱)墩,基础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采用柱式台、肋板式台、重力式台,扩大基础、桩基础。

③对于“V、U”型沟,沟壁较陡,为保证陡坡上方桥墩、桥台安全,尽量不在陡坡上设桥墩,争取一跨或加大跨径跨越陡坡,不扰动陡坡,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上部结构采用30~4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柱式台,桩基础。

④对于互通式立交内位于加宽渐变段和连接部处桥梁,根据平纵面设计尽量优化为变宽预制吊装结构,以节省投资,不得已时采用现浇结构。

⑤装配式桥梁跨径L=6、8m、13m采用施工方便的钢筋砼空心板;考虑到全线小桥数量较少加之分布较为分散,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结构。

⑥桥梁跨径选择一般根据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墩高小于15米时,桥梁上部结构型式采用20米、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或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当墩高大于15米而小于25米时,桥梁上部结构型式采用25米、3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当墩高大于25米而小于~40米时,桥梁上部结构型式考虑到地形、地貌及施工条件的限制采用3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⑦对于分离式路基,原则在左、右平面设计线相距小于0.8米时按整体式桥梁断面设计。 2.3.2、小桥、涵洞

小桥多为同时跨越小冲沟而设,一般采用“逢沟设涵”,“一涵多用”

23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的原则,具体应根据地形、地貌、地质,并结合农田灌溉、排洪、路基的排水保护天然气管道的要求等综合考虑设臵或预留,孔径应根据其使用性质、设计洪水流量、路基填土高度、地质条件、及当地的筑路材料等情况进行拟定,对于有地基承载力为较小或湿软地基,应对地基进行处理,换填一定厚度的级配碎石或砂粒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基础,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为。涵洞型式一般选用板涵(明板)、盖板涵(暗板)、箱涵等,洞口根据地形、地貌情况设臵八字墙、竖井、急流槽,跌水并设臵一定长度的引渠,尽量做到因地制宜。

由于路线所经区域人烟相对稀少,主要为农耕小路,为降低工程造价,涵洞与通道尽量一并考虑,相互兼用。涵洞孔径按功能需求确定,通道涵跨径采用4.0米,净高一般不小于2.7米。排水涵的孔径型式主要依据设计流量计算和沟床地表特征等来确定,考虑到方便清淤,跨径一般2.0-4.0米。

2.4、隧道设计

2.4.1 隧道设计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隧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50km/h(匝道);

隧道净宽:净-2*11.25(长、特长、中短及连拱),净-2*14.5(含加减速车道),净 11.0(匝道);隧道净高:净-5.2米;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4.2 隧道工程概况

国家高速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1合同段共设臵隧道29座,其中分离式隧道22座,连拱隧道7座;分离式隧道有特长

24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隧道3座,长约28396米;长隧道4座,长15481米;中短隧道15座,长6492米;连拱隧道长1575米。隧道总长度:51944米(以上均为单洞长度)。

其中厚子河隧道因为白河立交主线加减速车道进入隧道,枣树隧道因为茅坪服务区主线加减速车道进入隧道,对隧道断面进行加宽,隧道净宽由11.25加宽为14.5米。

白河立交匝道上设臵2座短隧道,长277.38米。 白河连接线共设臵4座段隧道,长864米。 2.3.5立体交叉工程设计 2.3.6、环境保护 1、设计原则

环境保护的设计原则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2、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是做好路基绿化、水土保持设计和环境敏感区防噪音设计。路线平面设计中,尽量不开挖山体或坡体,少占良田。路线纵断面设计中,避免高填深挖,合理调配土石方。做好取土、弃土场的防护与排水设计,做好路基边坡绿化,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1)、路基绿化设计

a、植物栽植模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确保公路运营安全。能为司乘人员和公路使用者创造一个安全、整洁、优美、舒适的行车环境。

b、植物品种选择,要针对项目区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地适生的乡土树花草种。

25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c、针对高速公路绿化线路长、管理粗放的特点,选择的植物品种要易成活、易管护、苗木来源广、不单一、寿命长。固土护坡植物要选择根系入土深,耐旱、耐寒、耐贫瘠、成坪快、绿期长的品种。

d、充分把地方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入绿化景观

设计之中。保护和开发利用沿线人文景观资源。

(2)、水土保持设计

a、取土场水土保持设计:取土场开挖前,应先堆放临时拦渣沙包,堆放完成等后,方可开始取土。取土前应清表30cm,将表土集中堆放并用临时拦渣沙包围起。削坡取土时,应以台阶形式分级开挖,以利取土结束后的复耕及植被恢复。取土完成后,应及时回填表土,组织复耕及恢复植被,并拆除临时拦渣沙包。

b、弃土场水土保持设计:弃土场弃土前,应先开挖截水沟、排水沟及沉淀池,堆放临时拦渣沙包,并修筑拦渣墙,只有当上述工作均完成后,方可开始弃土。弃土前,应清表30cm,将表土集中堆放并用临时拦渣沙包围起。在弃土过程中,尽量遵循“集中排放、分段分区”的原则,排放时先上游后下游,同一段区排放遵循“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则,是中间地带稍微拱起,有利于排水。当某一段区的照料堆放达到设计高程时,就可以对该段区进行复耕或恢复植被的工作,而在下一段区继续排渣,可避免

26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渣场的长时间裸露。弃土过程中应及时对截、排水沟进行清淤。弃土完后,及时回填表土,组织复耕及恢复植被,并回填截、排水沟并拆除临时拦渣沙包。

(3)、环境敏感区防噪音设计

路线尽量避让学校、村庄,以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当学校、村庄距离路线较近时,设置隔音墙、声屏障,种植防噪林带进行降噪处理。 2.3.7、交通安全设施

按照“主动引导、被动防护、全时保障、隔离封闭”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线形、路基设计及周边自然环境,合理布设各类安全设施,确保与周边条件相适应。标志的设置应以“司乘人员”为本,在连接线路段及相关道路上,应对本高速进行多级预告,详尽合理设置标志,正确引导驾驶员顺利驶入(出)本高速。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作如下考虑:

1、按路线线形及交通量情况注意固定标志之间以及固定标志和电子标志之间的配合,使本路标志提供的信息及时充分同时又不造成信息过载,确保行车的舒适安全。

2、按照路段安全性及环境,采用不同型式的护栏。注意经济适用的原则。

3、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特点,应重视环保和地域景观的要求。做到交通安全设施与环境、景观的高度协调统一,将保证本路与省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在设计上的衔接和风格上的统一。

4、全线布设完善的护栏、防眩设施、隔离栅、交通标志、标线、诱导设施及防落物网等安全设施。

5、交叉口渠化:在连接线平交口处事故发生率高于其它路段,为避免和减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相互冲突点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设计时针

27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对连接线各个交叉口作专项交通和渠化设计,设置减速标线、导向标线、指路和警告禁令标志,并配以诱导设施,使道路线型更加清晰,更好的保证行车安全。

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1、十天高速公路开工伊始,我院便及时成立了“十天高速后续服务小组”, 选派路、桥、隧、地质专业能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工作努力、专业水平较高,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设计代表4-5名常驻工地,开展后续服务,想建设单位之所想,急施工单位之所急,在现场随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后续服务工作。

施工初期,各施工单位进驻工地后,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比较多,设计代表根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针对图纸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书面答疑,主要解决处理设计图纸中的差、错、漏。施工过程中,设计代表主要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处理各种工程变更。

在施工过程期间,院级领导对本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根据工地出现的实际情况,经常性的组织总工办专家进行设计回访,督促检查设计代表的工作,现场解决重大的技术方案问题;同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座谈,征求对设计工作的意见,以指导后续服务工作,提高后续服务的质量。

项目实施以来,院领导带队进行设计回访6次,所领导带队进行设计回访8次,专项核查6次,岩土公司领导带队进行设计核查2次,专业负责人进行设计核查6次(机电工程2次、房建工程2次、绿化工程2次)。

我院结合本项目特点和相关要求,设计变更严格按照交通厅有关设计变更程序进行变更设计。

2、本项目沿线环境问题复杂,积极协助项目管理单位利用自身优势,

28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从技术角度出发应对征迁难题,较好的解决了在加快建设中的部分环境问题。

特别是白河连接线,沿线居民众多,拆迁安臵工作难度很大,为尽快完成迁改工作,积极配合项目业主,实际测量,优化线位,细化便民设计,确保了迁改速度,为早日通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设计变更情况

据统计,项目自开工以来至2011年3月,全线涉及大小变更近500份,金额几千元至数百万元不等,我院均及时提供了施工图纸或电子版文件,没有因为图纸问题影响正常施工进度;今年3月以来,配合施工,现场完成变更设计80余份,投入力量集中到管理处现场办公,完善变更手续,目前已完善设计变更金额小于30万元的150余份,30-100万元的110份;100-300万元的50余份;300-500万元的15份;超过500万元的3份,剩余变更文件计划年内处理完毕。

29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4.1、重大变更:

1、K48+505~K48+625左侧边坡滑塌治理设计

该段边坡原设计为四级边坡,单级坡高10米,三、四级边坡坡率1:1,一、二级坡率1:0.5,坡面采用窗孔式锚杆框架,2010年6至12月,边坡开挖至一级边坡中部时,由于受坡体开挖及连续降雨、降雪影响,坡体上部的残坡积层及倾倒的强风化云母片岩产生了滑塌破坏,已施做的二-四级防护垮塌。2011年3月底,我院进行了补充地质勘察工作,完成钻孔5个,二条工程地质断面,2011年4月中旬提交了清方卸载、抗滑桩支挡、锚索锚杆锚固及截、排水等六项治理措施设计,治理费用约1500万元。

2、K57+265~K57+325右侧滑塌治理设计

该段边坡原设计为六级边坡,边坡坡率均为1:0.5,位于断层破碎带,岩性为强风化千枚岩,边坡最大高度54m。一级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二-四级边坡采用锚索框架梁防护,五级边坡采用孔窗式骨架护坡,六级边坡植草防护。受2010年7~8月份连续强降雨的影响,边坡山体内部孔隙水饱和,加之山体稳定性极差,坡体整体滑塌破坏,导致已施工完成的锚索、锚杆框架梁防护全部损坏,同时造成地方10KV高压线杆倒塌,对

30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30KV高压线塔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并对已架设完成的K57+395大桥第一跨桥梁产生严重破坏。2010年12月,我院提交了放缓边坡方案,2011年3-9月,加强了施工现场跟踪,及时动态调整设计,保证了施工安全,边坡稳定。

3、白河立交E匝道左侧EK0+140-285滑坡治理

该滑坡位于白河县构扒镇钱家院东南,在建十天高速白河立交EK0+140 ~AK0+530段左侧,段落长度约160米。路线在此处为一深挖方,原设计为四级边坡,坡高近40米,坡面采用拱形骨架护坡,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原设计在二级边坡平台预设24根抗滑桩,正准备实施一级边坡防护工程时,受2011年6~7月连续降雨影响,该段边坡产生了后缘错台裂缝,前缘明显剪出,抗滑桩倾斜、骨架护坡开裂等滑坡变形现象,施工被迫中断。

2011年7月,我院进行了补充地质勘察工作,完成钻孔9个,三条工程地质断面,2011年8月2日提交了清方卸载、抗滑桩支挡及截、排水等治理措施设计,治理费用约1900万元。 4.2、其他设计变更

1、路面优化变更:根据管理处第七次路面专题会议、高速集团第二十七次专题会议:

(1)、全线复合式路面:

原设计:4cm(SMA-13)+6cm(AC-20)+粘层+24cm(C30砼面板)+20cm

31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C15贫砼)+18cm(级配碎石)变更为4cm(SMA-13)+6cm(AC-20)+SBS同步碎石封层+SBR改性乳化沥青+24cm(水泥混凝土)+18cm(5%水泥稳定碎石)+18cm(4%水泥稳定碎石)。

(2)、全线桥面铺装:

SBR改性乳化沥青 +桥面铺装防水层变更为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3)、路面盲沟:

设计优化方案增加中面层桥面(全线)、边沟内侧(中交院)纵向15CM宽碎石盲沟。

(4)、收费广场路面原设计钢筋砼中增加钢钎维。 (5)、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I-D)变更为SBS改性沥青(I-C)。

(6)、取消全线原设计图纸中的沥青拦水带。下边坡无防护的段落施作浅碟形水沟。

(7)、硬路肩路面结构

根据管理处2011年3月9日第七次专题会议,对原设计图纸中在紧急停车带中设计中下面层有级配碎石的,原则上取消中面层级配碎石,下面层按照原设计级配碎石施作。

2、为确保桥梁防震安全,我院主动对原设计桥梁挡块进行优化,统一将防震挡块提高22cm。

3、为确保桥梁运营安全,根据省厅及管理处相关会议精神,我院主动对原设计桥梁波形护栏进行优化,统一变更为钢筋混凝土护栏。

32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4、当地政府及群众为增设通道、便桥多次上路阻工,影响工程的顺利开展,制约工程进度。管理处组织白河、旬阳县协调办公室,当地政府相关人员实地踏勘,我院积极配合,在技术上尽量考虑满足当地村民提出的要求,为此全线多处增加构造物和护岸工程。

5、由于路线区域岩性软弱、风化层较厚,裸露岩层风化快,柔性防护网防护效果不佳,因此原则上取消原设计边坡柔性防护网防护方案,优化调整为长、短锚杆框架梁或砼窗孔式护面墙。

6、多处弃渣场由于建设环境受限,要么设计容量减少,要么不让弃渣,造成弃渣场数量追加或改址。新增弃渣场防护及排水工程费用增加较多。

20标改址渣场 33标新增渣场

7、隧道围岩变更

根据隧道施工实际情况,经管理处、设计院、监理及施工单位四方现场察看,对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围岩级别进行确认,及时调整隧道支护参数,按照每15m或20m一变的形式进行变更的。其中陕鄂界隧道、店子沟隧道、老屋场隧道、新安岭隧道及金岭子梁隧道围岩变更量很大,原设计Ⅲ级围岩基本上都做了变更。

33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4.2、设计存在的问题:

1、桥台结构形式

原设计桥隧相接处桥台结构形式多为扩大基础,存在基础埋臵深度偏小,施工期间加大、加深现象普遍,或变更为桩柱式桥台,类似变更数量近百份。

如红石河隧道进口左、右线桥台原设计均为台座式桥台,隧道明洞延伸后台座式桥台无法按原设计施工。桥台下方边坡陡立,岩体风化破碎,桥台基础部分悬空。

处理方案:从坡脚向隧道方向开挖桥台基础至基岩,采用C20片石砼分台阶施工,桥台基础及台身与基岩采用短锚杆连接。 2、防护设计形式与地质资料结合方面亟待加强 项目区普遍出露岩性为千枚岩、含炭石英片岩、炭质板岩,本身风化程度就很高,设计中仅考虑了开挖后的防护,没有考虑此类岩石具有开挖暴露后风化快的特点,因此对于防护滞后的工点,往往安全储备不够,

未及防护工程完工,已施做的边坡就出现了反复垮塌。如前述的两处重大

34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变更。类似变更全线数量近六十份。

3、设计边坡坡率不尽合理

全线岩质边坡坡率绝大多数为1:0.5,普遍偏陡,坡高过大(10米),平台宽度过小(2米),防护费用巨大。多数边坡开挖过程中都存在局部垮塌现象,导致补征土地、嵌补坡面、二次施工问题。多数边坡嵌补坡面厚度超过3米,个别达5米。说明边坡设计方面亟待加强,尽可能放缓、放低边坡;减少刚性防护,加大生物防护应当是今后陕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类似变更全线数量近三

百份。

4、抗滑桩设计应用不合理

全线有五处高边坡预设了抗滑桩,其中四处位于二级边坡平台上的抗滑桩发生了倾斜现象,后期在坡面采取增加锚索横梁补救措施进行加固。主要原因是对风化坡面施工引发的垮塌估计不知,平台宽度过小,桩前土大量坍塌,导致桩体外露、悬空;同时,还存在个别地段抗滑桩设防推力不够,长度较大,断面尺寸偏小,配筋不够等因素。

如22标白河连接线K3+920~

+970段上边坡防护(21标店子沟隧道右线下方),原设计M7.5浆砌片护面墙。2010年 “7.18”水毁后,在该边坡上部增设5根1.5×2m抗滑桩。在开挖一级边坡时,

已施工完成的抗滑桩桩顶向路基内侧偏移52cm,需要进一步采取加固

35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措施。

如34标K59+200~K59+335段左侧二级边坡为加厚窗孔式护面墙,三级边坡为窗孔式护面墙。K59+259~K59+315.09段左侧二级边坡因山体破碎导致已完成加厚窗孔式护面墙坍塌。已施工完成的原设计抗滑桩桩顶挠曲变形。

处理方案:1)K59+259~K59+315.09已塌方二级边坡段,在抗滑桩顶处增设一道隐形锚索横

梁,坡面防护变更为锚索锚杆框架梁。2)K59+202.91~K59+259未塌方二级边坡段,在已完成加厚窗孔式护面墙外侧,增设两道锚索横梁。3)K59+217.21~K59+291.87段三级边坡坡脚处,增设一道锚索横梁。

五、设计经验体会

5.1、原始资料的调查务必做到详尽、准确

包括沿线地形、地层岩性、产状、自然边坡稳定性、地表径流状况,包括河流常水位、历史最大洪水位等等均应详细调查、记录,多方面了解相关信息,最终应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际调查信息来综合分析,确定构筑物结构形式、桥涵孔径、边坡形式等,做到设计有依据,心中有数。 5.2、路线设计标高应考虑施工引起的环境变化

山区高速公路在进行洪水断面计算时,即使所取参数准确,据此数据进行路线设计,路线标高理论上应该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通车前后,个别路段不满足洪水要求,究其原因,是未考虑施工影响因素,如弃渣受冲刷进入河道、普遍存在的私拉乱倒现象等,均可导致原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如白河连接线K3-K4构扒镇段,河道已整体抬高2.0-2.5米,河水淹路已成常态,沿线居民意见很大,时常上路阻工。

36

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报告

5.3、确定桥涵方案应切合实际

公路沿线地形、水文情况复杂,河道两侧居民众多,在这种情况下,桥涵方案的确定须慎之又慎。

桥涵孔径布臵:在跨越河流、沟谷的地段,桥涵孔径应根据水文计算、调查资料、测量数据及实际地形来综合确定。应尽量避免布臵偶数孔桥梁,因当孔数为偶数时,中间一个桥墩不可避免的布臵在河道、沟谷中心附近,易受巨石、树木等冲击,影响结构安全;而且,中间桥墩位于河道最深处,施工比较困难。

另外,为满足排洪等要求而设臵的涵洞、通道,应充分考虑当地百姓意见、出行习惯和原有设施的使用情况,避免孔径过小,后期另外增宽增大而造成浪费。 5.4、桥隧相接问题

本项目桥隧占路线比例高,桥隧相接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设计者的面前。如何处理好桥隧相接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设计勘察阶段应认真测量,桥梁与隧道设计人员应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共同协商确定构造物起讫桩号。

○2 、坚持动态设计原则,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桥梁末端跨度。

○3、当地形条件限制无法实施桥台时,桥台宜放臵于隧道内,桥梁最后一跨可以采用短板或现浇处理。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29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