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试讲教案

更新时间:2024-02-03 18:09: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特点,品评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我们学过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中的“大树”指的是谁?板书(季羡林) 2、是的,季羡林先生就是那棵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树。他精通12国语言,被称为“中国语言大师”。1935年,季先生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 1980年,满头银发的季先生再次踏上这片阔别三十五年的土地,感慨万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引读课题:谁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读)有诗意、优美地齐读题目 【讲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温馨提示:(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3、检查字词:(渐渐小下去的声音说明同学们已经读完,能把自己没读完的地方坚持读完,这是一个极好的品质)下面我检查一下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颇、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

(1)谁来帯读一下?(读的又对又响,真不错!) (2)重点点拨:

A、脊梁,字音念轻声,是什么意思?人的脊梁在哪里?课文中指什么“脊梁”? 花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花朵的反面。

结合图片理解。生:花的枝干、花的叶子、花瓣的背面。 字形:特别提示“脊”字的写法:上半部分先两边后中间。

B、莞尔一笑:念wan,它还有另一个读音,念guan,东莞是广东的一个地名。 C、在书写上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应接不暇”是“日”旁,你教教大家怎么记住它?(中国汉字是形音义结合体,记住了它的义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记住它的形)“暇”是指空闲,“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就是说: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他还有两个形近字呢!谁会组词,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请同学们拿起笔把比较难写的生字在生字表傍边写2遍, 准备听写 5、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6、再次来到德国,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默读课文,用“﹏﹏”画出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老师板书:奇丽景色、奇特民族 【活动】精读第3段,感受“奇丽的景色”

1、师:正是这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深深的吸引着季老先生。下面让我们跟随老先生先去欣赏德国的奇丽景色,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德国奇丽景色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反馈,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 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3、师: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花美

(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花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齐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看到这两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种景象呢?“花团锦簇”的“簇”怎么讲?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花多而茂盛:课件出示一簇花的样子,有高有低,有疏有密,学生从中体会到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的感觉。) “一簇”是这样,“一簇簇”呢? “花团锦簇”又是什么样子?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花多、花茂盛、侧重写花的形态。) “姹紫嫣红”呢?花的颜色有哪些?(体会花五颜六色、十分艳丽,侧重写花的色彩。)

(3)多美的景象!(出示鲜花的图片)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就可以称之为___,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_____

(4) 像这样描写花美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两个吗?(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

(5)老师也找了一些,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花儿的美丽和绚烂。出示:(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娇艳欲滴), (6)读的真美,让我们用这种感觉再美美地读读课文?

(7)引读:展开想象的翅膀,什么时间,什么人会走过街头,抬头向上看到这么奇丽的景色? 预设:

生交流:早上,孩子们背上书包,穿过街头,他们抬头向上看,只见__________; 傍晚,人们下班回家,走过街上,他们抬头向上看,只见________ ;年轻的留学生季羡林初到德国,走在街上,他抬头向上看,只见_________ ;四五十年以后,季老再次踏上这块土地,他抬头向上看,依然是只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25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