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

更新时间:2023-05-01 12: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

析版)

1.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很多城市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B.有些国家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了深埋或者倾倒入大海处理

C.不少地区正在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

D.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来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锰等,回收处理防止污染,A符合;煤炭燃烧产生CO2、SO2等污染气体,新能源干净,符合可持续发展,C符合;聚乙烯等塑料垃圾难以降解,深埋或倾倒入大海,导致二次污染。

考点:化学与环境保护

点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内容也成为了高考考查的知识点,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难得较低。

2.Ca(OH)2的摩尔质量是

A.57g B.57g/mol C.74g D.74g/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7×2=74,摩尔质量就是以g/mol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因此Ca(OH)2的摩尔质量是74g/mol,故选D。

考点:考查了摩尔质量的相关知识。

3.下列图标与回收内容不能对应的是()

A.玻璃 B.瓜果壳 C.电池 D.剩饭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瓜果壳不是可回收物,与图标不符,B正确。

考点:常识。

4.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生物化学领域的两位科学家:美国医学家罗伯特·J·尼科威和美国生物学家布莱恩·克比尔卡。对于两位科学家所做的研究,美国化学会主席巴萨姆·萨卡什里说:“这是向人类智慧的一次伟大致敬,它帮助我们了解在人类的身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复杂的过程。”下列选项属于2012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原因的是

A.准晶体的发现

B.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C.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D.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贡献,美国的罗伯特·J·尼科威、布莱恩·克比尔卡共同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B项正确。

考点:考查STS等相关知识。

5.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D.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衣料中的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蚕丝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分别是I和Fe,B正确;C.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C错误;D.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仍然会造成空气污染,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

6.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B.Al片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H)3+3H2↑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并加热:NH4++OH-△

NH3·H2O

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2MnO4-+6H++5H2O=2Mn2++5O2↑+8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氢氧化铁有氧化性,氢碘酸有还原性,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不仅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2Fe(OH)3+6H++2I-=Fe3++3H2O+I2,错误;B.Al 片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同时产生偏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错误;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石灰水并加热,发生反应产生氨气、水和碳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NH4++HCO3-+Ca2++2OH-NH3↑+2H2O+CaCO3↓,错误;D.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双氧水反应产生Mn2+、O2和水,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是:2MnO4-+6H++5H2O2=2Mn2++5O2↑+8H2O,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的知识。

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再加硝酸钡溶液

B.向混有碳酸钾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其中的碳酸钾

C.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答案】B

【解析】A.不能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42-,应先加硝酸钡溶液,再加硝酸银溶液

B 能碳酸钾和适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钾、水、二氧化碳

C 不能应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D 不能乙醇能以任意比和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C.铁制容器可以贮运稀硝酸

D.雷电为自然界固氮提供了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氧化钠不能做供氧剂,A错;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化合价的改变是特征,B错;铁会与稀硝酸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可以贮运稀硝酸,C错;有雷电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氮元素从单质变为化合物,实现了氮的固定,D对。选D。

考点:过氧化钠的用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氮的固定。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4 g C3H8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目为0.1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中含有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

C.25 ℃时,1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02N A

D.1 mol冰醋酸和1 mol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 A

【答案】A

【解析】A项,一个C3H8中含有10个共价键;B项,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体;C项,不知Na2CO3的浓度,无法计算Na+的数目;D项,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答案】A

【解析】氧化产物是N2,还原产物是SO2,注重概念的把握。

11.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 2C(g)在定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⑥⑦⑧ D.⑤⑥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说明反应到平衡。正确。②生成A和生成B都是说明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错误。③浓度不变,可以说明反应到平衡,正确。④因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当总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到平衡,正确。⑤因为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若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可以说明反应到平衡,正确。⑥没

有说明反应速率的方向,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错误。⑦分子数的比值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错误。⑧因为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错误。所以选B。

考点:平衡状态的标志

【名师点睛】化学平衡的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两大类。

一、直接标志: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向和逆向。同时要注意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二、间接标志

1、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2.、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3、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

4、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

5、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6、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1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答案】B

【解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其核外电子数是相等的,即a-3=b-1=c+2=d=1。其中W和X属于金属,位于同一周期,X位于W的左侧。Y和Z属于非金属,位于同一周期,且位于W和X的上一周期,其中Z位于Y的右侧。A不正确,应是c<b。非金属性是Z大于Y,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是H2Y<HZ,C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B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不正确,应是X>W,答案选B。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O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B.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C.Cl-的结构示意图:

D.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O原子的2s能级的2个电子的运动方向应该相反,A错误;B、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NaCl只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B错误;C、氯离子的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正确;D、Ca的电子排布式应是1s22s22p63s23p64s2,D错误。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

14.下列各离子组中,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AlO2-、SO42-、Cl-、K+

B. Al3+、Ca2+、HCO3-、Na+

C.Fe3+、NH4+、SO42-、SCN-

D.H+、Cl-、Na+、HS-

【答案】A

【解析】A 能大量共存

B Al 3+、HCO 3-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

C Fe 3+、SCN -不能大量共存

D H +、HS -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A

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 )

A .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 2+2HClO 3=Cl 2+2HIO 3,说明I 2的氧化性比Cl 2强

B .某雨水的pH 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 2

C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

D .灼热的铂丝与NH 3、O 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在溶液中可发生的反应I 2+2HClO 3=Cl 2+2HIO 3

反应前02I ,反应后5

3H I O +,2I 被2Cl 氧化,这表明2Cl 的氧化性比2I 强;故A 错; 雨水的pH 小于5.6,说明呈酸性,则雨水中可能溶解了SO 2,也可能是其它酸性气体,比如22,NO H S ,故B 错

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可能含有24SO -,也可能是Ag +,故C 错;

灼热的铂丝与NH 3、O 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16.(7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S ),发明于1889年。现有一个碳酸盐燃料电池,以一定比例Li 2CO 3和Na 2CO 3熔融混合物为电解质,操作温度为650℃,在此温度下以镍为催化剂,以煤气(CO 、H 2的体积比为1:1)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极发生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此电源电解足量的CuSO 4溶液,阳极产生气体0.56 L (已换算为标况),则阴极产物的质量为 g 。电解后溶液体积为1 L ,溶液的pH 约为 。

(4)电池中的电解质碳酸钠形成的水溶液体系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解析】

17.双酚A可用于制造多种高分子材料。现有如下转化关系。

(1)双酚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有机物Y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0%,含氧的质量分数是氢质量分数的2倍,质谱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峰,则Y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Y→Z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由苯酚与X反应制取双酚A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由双酚A制取聚碳酸酯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羟基

(2)CH3CH(OH)CH3

(3)CH3CH(OH)CH3CH2=CH—CH3↑+H2O

(4)

(5)

【解析】(1)根据题给双酚A 的结构易知含氧官能团是羟基。(2)有机物Y 中含有碳原子数为6060%12

=3,则氢、氧原子质量和为24,又含氧的质量分数是氢质量分数的2倍,即w(O) =2w(H),60w(O)+60w(H)=24,则氢原子数为8,氧原子数为1。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种峰说明有机物Y 中有3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结合双酚A 的结构和转化关系可以得出Y 的结构简式为CH 3CH(OH)CH 3。(3)根据Y 的结构方程式易得:CH 3CH(OH)CH 3CH 2=CH —CH 3↑+H 2O 。

(4)由Y 推知X 的结构简式为反应方程式为

(5)根据题给已知信息若要得到聚碳酸酯,需要写一个缩聚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化学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防护措施,实验现象是锌电极不断溶解,铁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_____。

(2)某学生认为,铁电极可能参与反应,并对产物作出假设:

假设1: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

假设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3+;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假设1、2,他采取如下操作:

①取0.01 mol/L FeCl3溶液2 mL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②取操作①试管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K3[Fe(CN)6]溶液,未见蓝色沉淀生成;

④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KSCN溶液,未见溶液变红。

据②、③、④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原理可应用于防护钢铁腐蚀,请再举一例防护钢铁腐蚀的措施_____________。Ⅱ.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电解50 mL 0.5 mol/L的CuCl2溶液实验。

实验记录:

A.阳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提示:Cl2氧化性大于IO-3);

B.电解一段时间以后,阴极表面除有铜吸附外,还出现了少量气泡和浅蓝色固体。

(1)分析实验记录A中试纸颜色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①___ _______;②__ _________。

(2)分析实验记录B中浅蓝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答案】Ⅰ.(1)Zn-2e-===Zn2+(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和Fe3+

(3)正极附近溶液不含Fe2+和Fe3+(4)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Ⅱ.(1)2I-+Cl2===I2+2Cl- 5Cl2+I2+6H2O===10Cl-+2IO3-+12H+

(2)Cu(OH)2

【解析】

试题分析:Ⅰ.(1)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 -2e-===Zn2+。

(2)根据假设1、2进行分析,得出假设3为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和Fe3+。

(3)从②分析得出①的试管中含有Fe2+;③现象说明不含Fe2+;④现象说明不含Fe3+;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正极附近溶液不含Fe2+和Fe3+。

(4)防护钢铁腐蚀的措施有油漆、电化学保护法等。

Ⅱ.(1)阳极上氯离子放电,有氯气产生,由于2I-+Cl2===I2+2Cl-,该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当氯气过量时,会发生反应5Cl2+I2+6H2O===10Cl-+21O3-+12H+,颜色褪去。

(2)电解一段时间后,Cu2+浓度下降,H+开始放电,溶液pH增大,Cu2+转化为Cu(OH)2。【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与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电化学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的内容为:提供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能否形成原电池,原电池电极名称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提供反应方程式设计原电池、电解池(包括电镀池、精炼池),根据电解时电极质量或溶液p H的变化判断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结合图像考查电极质量或电解质溶液质量分数的变化。解答电解池相关题目时,应从几步入手:①看电极(材料),判断电极本身是否参与反应。②看溶液,判断电解液中的阳离子、阴离子种类,从而判断在阴极、阳极发生反应的微粒。③看隔膜,判断两极反应发生后阴离子、阳离子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断溶液中微粒穿过阴(阳)离子隔膜的方向和产物。

19.(16分)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2)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某同学提出,丙在空气中也可能转化为另一种盐。将丙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为探究其转化产物的成分,他提出如下方案:

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固体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其中方案C首先得到老师肯定,据该方案实验后,若b与a满足关系,则证明

固体是两种盐的混合物。你认为,除方案C外,合理的方案还有。

【答案】(1)Na3N,

(2) 6Na+2Fe2O3=3Na2O2+4Fe

(3) 2N2O2+4CO2+2H2O=4NaHCO3+O2

(4)D

(5)53/84a < b < a B D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知,Na、Fe、N、O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溶于水、可溶于盐酸的红棕色固体只有Fe2O3;在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中,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反应的只有金属钠,单质乙是钠,淡黄色化合物丙为过氧化钠;化合物甲是由Na和N元素组成,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金属钠,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即0.3mol,经计算知Na和N的原子个数比是1:3,化合物甲的化学式

为NaN3,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2)金属钠与红棕色粉末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2Fe2O3=3Na2O2+4Fe;(3)过氧化钠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钠和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2+4CO2+2H2O=4NaHCO3+O2;(4)安全气囊中氧化铁粉末的作用是消耗产生的活泼的钠,选项中能和钠反应的是氧化铜,选D;(5)过氧化钠跟空气接触所得的可溶性的盐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碳酸钠受热难分解,可以用加热的办法来确定成分,C方案: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固体,当固体为碳酸钠时,加热,固体不分解,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a=b;

当固体为碳酸氢钠时,根据2NaHCO3△

Na2CO3 + CO2↑+ H2O知,固体质量减少,b=53/

84a;当固体为二者的混合物时,53/84a < b < a;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能被碱石灰吸收,无法确定混合物的组成;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氯化钠固体,列方程组计算,可确定混合物组成;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碳酸钙固体列方程组计算,可确定混合物组成,选BD。

考点:考查物质推断、混合物计算、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20.(9分)某兴趣小组采用HgSO4作催化剂,使乙炔水化为乙醛(在75℃左右)。但HgSO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2S就是其中一种。现选用块状电石、浓硫酸、水、NaOH溶液、HgO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图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仪器A中盛放电石,B中应装入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仪器D 中盛放水,其作用是_________。

(3)蒸馏烧瓶F 中应加入HgO 和另外两种试剂,若将三者分别直接加入,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包括HgO 在内的各种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

(4)所选用温度计G 的量程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A .0~50℃ B.0~100℃

C .0~200℃

D .50~100℃

(5)检验乙醛已制出的操作、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答案】(9分)

(1)NaOH 溶液 除去混合气体中H 2S 等气体,避免催化剂中毒 (2)吸收生成的乙醛蒸气

(3)氧化汞→水→浓硫酸 (4)B

(5)取D 中溶液少量,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红色沉淀即可证明乙醛已制得

【解析】

试题分析:(1)H 2S 具有酸性,能与碱液反应,如不除去,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所以实验开始时,仪器A 中盛放电石,B 中应装入NaOH 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H 2S 等气体,避免催化剂中毒。

(2)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乙醛,乙醛易溶于水,可用蒸馏水收集,所以仪器D 中盛放水,其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乙醛蒸气。

(3)加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浓硫酸和水加入时要注意防止液体飞溅,应将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所以加入的先后顺序为氧化汞→水→浓H 2SO 4 。

(4)由反应所需的温度(75℃),选择量程为0~100℃的温度计较适宜,答案选B 。

(5)乙醛的检验方法是取D 中溶液少量,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红色沉淀即可证明乙醛已制得。

考点:考查乙醛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类、提纯和除杂,乙炔的性质实验。

21.已知①H 2(g)+Cl 2(g)====2HCl(g)ΔH 1=-184.6 kJ·mol -1, 则②21H 2(g)+2

1Cl 2(g)====HCl(g) ΔH 2=-x kJ·mol -1中的x 的值是多少? 【答案】x 的值为92.3

【解析】由于反应②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是反应①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一半,所以,反应热也该是一半。那么x=2

6.184=92.3。 22.下图是一些常见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被略去。A 和B 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 和E 的组成元素相同,I 和K 的组成元素相同,I 在常温下是无色有毒气体,J 是黑色粉末,G 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

(1)A的化学式是。(2)B的电子式是。(3)I和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D是无色气体,且常温下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气体,则G和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8分)(1) H2O2(2)H H

O

(3)CuO + CO

Cu + CO2

(4)3 Cu + 8H+ +2NO3-= 3 Cu2+ +2NO↑ + 4 H2O (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A和B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这说明应该是水和双氧水。A能和二氧化锰反应,所以A是双氧水,B是水,C是氧气。I和K的组成元素相同,I在常温下是无色有毒气体,J是黑色粉末,G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因此I是CO,J是氧化铜,G是铜,K是CO2。D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D可以是NO,E是NO2,所以F是硝酸。另外D 也可以是二氧化硫,E是三氧化硫,F是硫酸。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的有关判断以及化学用语的书写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性质和转化的熟悉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23.(8分)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 且甲、乙、丙3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___。(填写序号)

① A ② B ③ C ④ D

(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

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丁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 2F2+2H2O = 4HF+O2(2)④

(3)第二周期第VA族 ; 4NH3+5O2 4NO+6H2O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甲、乙、丙所含质子数相同,则可初步确定A是氢元素,考虑到B可置换C,可初步确定B是氟元素,C是氧元素,所以,D应该是碳元素或氮元素。如果确定B是氯元素,C是硫元素,则D为磷元素或硅元素,这与“C、D两元素形成丁”和“C单质与丙反应生成丁和乙”矛盾。故A是H元素,B是F元素,C是O元素,D是N或C元素,甲是HF,乙是H2O,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

(1)由以上推断出的各个物质,方程式为2F2+2H2O = 4HF+O2。(2)由以上推断出的各个物质,可知选④。(3)依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判断出丙是NH3,丁是NO,故D是N元素。

A.、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

B.氨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考点:无机推断

24.化合物G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由丙酮合成G的路线如下

(1)写出化合物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②的类型为。

(3)反应①还会得到另一产物H,其分子式为C8H14O2,写出H的结构简式。

(4)反应⑦生成的G会部分转化为另一产物I,I为链状结构,分子式为C10H18O4,写出I 的结构简式:。

(5)一分子G消去一分子水可得物质J,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

(6)以CH3OH、CH≡CH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醇[H2C CH

CH2OH

]

n,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

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

CH2=CH2CH3CH2Br NaOH溶液

CH3CH2OH

HBr

【答案】(15分,除(6)5分,其他均2分一空)

(1)酯基、羟基

(2)加成反应

(3)

(4)

(5)

(6)

【解析】

试题分析:(1)化合物G中含氧官能团有酯基和羟基。

(2)根据A和B的结构的变化可知,反应②是加成反应,。

(3)根据反应①的反应原理,可以发生2份丙酮与乙炔的加成反应,生成。(4)G的分子式为C10H16O3,因为I的分子式为C10H18O4,可知I是G水解的产物,因此I的

结构简式为。

(5)一分子G消去一分子水得物质J,J的结构简式可能是或,分子式为C10H14O2。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表明含有酚羟基;结合②分子的核磁共

振氢谱有2个峰,J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根据逆向思维的方法,合成聚丙烯醇([H2C CH

CH2OH

]

n),需要合成丙烯醇CH

2=CHCH2OH,

根据流程图反应①可知,乙炔可以与碳氧双键加成,因此首先将CH3OH氧化为甲醛,再与CH≡CH加成得CH≡C—CH2OH,再与氢气等物质的量加成即可。

考点:考查了有机合成的相关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1z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