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07: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 题 13、古诗两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教学要求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重、难点 教学准备 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瀑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2)指名读一读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评议,他讲得怎样?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7、指导背诵。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动态添加 1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2、背诵课文 望庐山瀑布 绝句 日照 香炉 生 紫烟,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板书设计 遥看 瀑布 挂 前川。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近景 飞流 直下 三千 尺,【壮美山河 】 窗含 西岭 千秋 雪, 舒畅愉快 疑是 银河 落 九天。 门泊 东吴 万里 船。 远景 课 题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要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

一、导入: 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作业设计 动态添加 3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 (一)、第1、2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1)指名读(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 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生齐。 附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读好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 过渡: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第3--4小节: (出示沙漠图) 指名读3、4小节 板书:( )沙漠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 4、交流:(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 齐读句子。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4小节。 5、读好3、4小节:(1)分角色朗读。(2)评读。(3)再分角色读。 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 (三)、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自豪\。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四、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2、指名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 题 15、水上飞机 教学反思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4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文章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飞机是在哪里飞行的?水上飞机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二、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去拼音,读生字。 (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讨论问题。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茫、佩、输、援”并范写。 3、用钢笔描红 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5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出示:①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能告诉我们吗? 指名说,师归纳出示: ②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③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 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 二、导学课文 导学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截然不同??)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6、指导朗读第1段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 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 出示①“喂,船大哥,你好哇!” (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 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喊喊看——喂> “船大哥,你好吗?”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 ②“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注:这一句话是谁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 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 ③“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④“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6

(注:“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 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3、练习对话 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 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 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 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 导学第8段 1、指名读 2、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 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A、“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 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 C、指导朗读 (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 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 导学第7段 1、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 2、自由读 3、引导理解 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 指名说(附板书) 4、指导取名 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5、师小结指导朗读 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 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 5、师小结 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7

反教思学

课 题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教学要求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有关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和台风的知识。 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体会它们的用法和表情达意的作用,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准备 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知趣。明白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定胜天。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 指名读 正音。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2、出示词语,指名读: 盯住 厉害 监视 狂怒 泄气 跟踪 舒展 猛然 港湾 怒吼 狂暴 蹦跳 嘲笑 疯狂 行踪 气象卫星 谈笑风生 波浪滔滔 猛扑过来 暴跳如雷 3、那些词语你通过预习已经了解了? 检查课文朗读。 精读感悟一二段 1、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的绘声绘2、交流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出示句子:“哈,”小卫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 教师相机板书:时刻 过渡:卫星说道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盯 哈 监 怒 厉 吼 设 疯 牢 泄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 8

过渡:还有一些词语同学们暂时还不明白,不过没关系,只要认真学习课文,肯定能搞清楚。 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台风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2、这几个该怎么写呢?先在写字课本上试写,再告诉大家书写的秘诀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3、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范写生字) 4、填上合适的词 竟 竞 (1)小蝴蝶( )敢落在我身边的花朵上。 (2)春天来了,花儿( )相开放。 作业设计 指导完成生字的书写和写字课本的相关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盯住 厉害 监视 气象卫星 狂怒 泄气 跟踪 二、学习课文 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额?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提问: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台风的资料。 谁来读读台风的话? 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根据回答板书:偏偏爱 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对话该怎么读呢? 指导朗读 过渡:台风会善罢甘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过渡: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台风吗? 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 出示: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去掉“无意”和“仍然”可以吗?为什么不好?(“无意”说明卫星在巧妙得跟踪,不易被台风发现。“仍然”说明卫星一直在跟踪台风,从没有放弃。) 10:出示:“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11、我们都嘲笑他,台风是不是就老老实实了?它又想干什么?它成功了吗? 出示:“哈!这里的人们早知道你就要快来了。”卫星自豪地说,“每隔25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抓“自豪”。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板书:每隔25分钟 人们早知道台风回来了。 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象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的夸夸自己的本领吧! 9

动态添加 练读第三段,台风的威力这么大,难怪当他听到卫星说要时刻跟踪他、监视它时会狂怒地叫嚷。 12、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有结束呢,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三、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 这些气象卫星是谁研究出来的?----人类。人类用只会让自然环境带给我们的灾难越来越少,让我们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科技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要求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3、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0

一、揭题质疑 1、 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 问题: (1)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 结果怎么样? 2、 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 要求: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A、指名读词语: 钓鱼 鱼钩 鱼竿 泛起 恢复 平静 赞赏 小心翼翼 低沉 必须 允许 丝毫 情景 铭记 坚定 斩钉截铁 B、理解词语: 涟漪:细小的波纹。 赞赏:赞美赏识。 允许:许可。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过短,毫不犹豫。 三、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四、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学生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并练习描红书写。 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动态添加 一、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1)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 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 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 比较句子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1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 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 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四人小组讨论 (2) 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 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 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 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 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18“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板书设计 汤姆: 惊喜 → 不情愿 爸爸: 赞赏 → 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教学反思

12

课 题 18、狼和鹿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要求 3、理解引号的作用。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4、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重、难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准备 通过诵读,从人们随意杀狼护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师:你们认识狼和鹿吗?你们更喜欢哪种动物? 1、文章中狼和鹿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后会怎么样呢? 2、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语句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句子,选择读音 (1)鹿群时刻要提( )防狼的暗算。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 )在血泊中。 (2)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 )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出示生字词葱绿 捕杀 下毒手 繁殖 枯黄 灾难 妖魔 威胁 传染 悲惨特意 消退 居然 贪婪 狩猎青烟袅袅 哀嚎 蔓延 毁灭 (1)各种方法练读正音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下毒手”、“繁殖”等词语的意思。(或由学生质疑后再集体交流)(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 四、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写了什么?2、你能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吗? (学生边读边画)树 挨挨挤挤 森林 小鸟 枝头 歌唱 鹿 林间 嬉戏狼 下毒手 暗算 (教师可画好样子,学生图色) 3、学生作品展示,你为什么这样画?4、练读,展现森林的美好。师:后来,凯巴伯森林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六、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生字词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13

一、复习旧知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葱绿 枝头 生机勃勃 歌唱枯黄 林间 生儿育女 嬉戏 森林 青烟袅袅 暗算 2、填空:( )的森林 ( )地歌唱 ( )的鹿 ( )地嬉戏 ( )的狼 ( )地暗算 2、齐读第一小节,说说主要意思。 二、学习第二小节:森林在狼被捕杀前后有什么不同? 1、指读第二小节 2、前后的森林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1)狼被捕杀前,森林是葱绿色的。(2)狼被捕杀后,森林变得枯黄了。 (3)你能想象一下枯黄的森林是怎样的情景呢? (4)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样的情景吗?(荒凉、萧条) 3、练读句子(悲伤的语气,出示相关的句子)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4、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得变化呢?(轻声读2、3小节,继续思考) 5、学生讨论后交流6、狼被捕杀前后,森林里的鹿有什么不同? (1)出示:( )的鹿在林间( )。 (2)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7、齐读第二、三小节 师: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轻声读 2、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1)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3、讨论 (1)什么是“功臣”?(有功之臣,对人民对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人)为什么说狼是鹿和森林的“功臣”? (2)“祸首”(引起灾祸的人)鹿怎么会成为“祸首”呢?(人们大量捕杀狼,鹿过多地繁殖,破坏森林,毁坏自己。) 4、小结:文中两处引号所引用的词语都是要引起人们注意的。 5、齐读第四小节四、由事明理学习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必须认识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五、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情况(2)人们捕杀狼(3)捕杀产生的恶果 (4)得到的教训 2、讨论各部分的要点 3、恰当摘引文中语句,帮助复述 4、同桌学生练习复述 六、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 2、找一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拓展知识面。 (2)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板书设计 14

教学反思

课 题 19、放飞蜻蜓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重、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准备 1、 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 2、 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动态添加 一、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 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 2、揭题、读题,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 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 4、初读,理清脉络: (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 弄清文脉。 5、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读。(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 一(1 )捉蜻蜓 二(2—10)谈蜻蜓 三(11 )放蜻蜓 二 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 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 读第三段(11自然段) (1) 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 (2) 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 3、 激起悬念。 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 指导写字 1、 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 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 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15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

作业设计 动态添加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了蜻蜓。 3、根据主要内容来设计问题: 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你感受到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给课文第二部分分层。 1、陶先生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蜻蜓、了解蜻蜓的? 2、自由读(2—10节),思考。找出他引导的两句问话。指导分层。 (二)学习(2?—6)自然段。 1、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 2、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相机出示:和蔼可亲热爱孩子循循善诱平等相待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引导学生抓住“拉着”、“坐着”感受。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引导学生抓住“想了一下”、“七嘴八舌”、“抢着说”这此词语,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练习读好孩子们的话。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学生评议。 (二)学习(7—10)自然段。 1、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吃什么,还谈到了些什么?归纳:蜻蜓的尾巴和眼睛2、从他们的谈话中,你对蜻蜓的尾巴、眼睛有了哪些了解? 指导他们了解眼睛、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还可适当补充一些知识: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 3、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陶先生对孩子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 交流:◇说,又说◇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蜻蜓还给翠贞 他让孩子们保护蜻蜓,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引导理解陶先生以身作则,充满爱心。◇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 (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启发小结。 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教师点评)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3、我们已经学习了板报稿的写法,你能结合课文介绍的关于蜻蜓的知识,写一篇板报稿吗? 16

4、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关内容,进行演示修改。 作业设计 放飞蜻蜓 小朋友 陶行知 板书设计 捉 循循善诱 谈 蜻蜓 放 和蔼可亲 思教学反

20、恐龙

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张赟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赏析片段,激趣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精彩的图片。(师演示百度搜索图片----恐龙,展示恐龙世界。)这就是两亿年前地球的霸主----恐龙(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二)、自主探究,感知深入

1、课文到底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呢?请大家快速默读2-4自然段,划出恐龙的名字。 投影展示: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鱼龙 翼龙 霸王龙 (指出鱼龙和翼龙只是恐龙的亲戚,并不是恐龙) 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百度内容片段及图片。 (1) 教学雷龙 看屏幕,这就是雷龙,长得怎样? 书上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庞然大物。)

?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什么叫庞然大物?(很大很大的物体)雷龙到底有多大,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指名同学读一读。)

?大象在我们眼中是很大的动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的。 ?师小结:这句话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谁能读出雷龙的庞大呢? (2)教学梁龙

?(屏显梁龙内容,图片)这就是“梁龙”,它的特点是什么?找书中的关键词。——很长。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出示句子: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字。 ?谁能把梁龙的长给读出来?

17

(3)教学剑龙

?(屏显梁龙内容,图片)这就是“剑龙”。

?它的特点是什么?“两排三角形”告诉我们剑板-----数量,形状。

“四支利剑一样”(出示特写图片),尾刺像什么?(利剑)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尾刺的锋利。 ?自由读一读写剑龙的句子。 (4)教学三角龙

?(屏显三角龙脸部图片)三角龙的脸让我们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请男生读一读,读出三角龙让人害怕的特点。 (5)教学霸王龙

?(屏显“霸王龙”图片)这就是“霸王龙”,用一个词概括你对霸王龙的看法。(凶猛) ?(屏显“霸王龙头部”图片)它的牙齿像什么?文中用什么方法写的?(打比方) ?读读文中的句子,把霸王龙的凶猛表现出来。 (6)教学鱼龙

(屏显“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是恐龙的亲戚。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齐读这句话。 (7)教学翼龙

(屏显“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也是恐龙的亲戚。“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写翼龙的?打比方(板书:轻型飞机)谁来读?

***小结:过渡:课文(2——4)自然段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恐龙的亲戚,以及恐龙吃什么,你们想知道恐龙是怎样出生的吗? (1)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屏显:卵生?破壳而出?)

(2)欣赏小恐龙破壳而出的图片,帮助理解“卵生”和“破壳而出”的意思。 (3)请同学们再把这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三)、探究创新,拓展延伸 1.学习第六自然段

文章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两亿年前恐龙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板书:到处遍及)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恐龙的身影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

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至今还是一个迷。恐龙可能是怎样消失的?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短片。小朋友们在课后可以到网上查查资料,以“恐龙消失之谜”为题写一篇文章,下节课我们进行讨论交流。

21、槐乡五月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板书“五月”)

同学们,五月是百花盛开的日子。五月,在一个地方,那儿的槐花开得最美,开得最盛,那就是槐乡(板书,提示写法,齐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槐乡五月。(齐读课题) 槐乡,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因为槐花多而拥有了这个美称。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让我们沐浴着柔和的暖风,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二、初读指导

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老师要看看大家的读书水平。 1、检查初读情况。

A:(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肩头挎走摆出一顿蒜泥味咸

18

niàngchúncùsǎnxuàn

炒芝麻酿出醇香陈醋披散旋儿 qiàojīnxūnjìnwēng 俊俏衣襟熏醉浸泡嗡嗡嗡 liēliewāgǎngruìjiàng

大大咧咧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

B:你能把这些词语都读好吗?自己读读,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白茫茫甜滋滋喜盈盈白生生傻乎乎香喷喷

2、解决了学习课文的“拦路虎”,让我们一起去五月的槐乡漫步。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他那支生花妙笔给我们展示了槐乡槐花盛开的美景。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你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放声读课文,也可以默读,读的时候划出你觉的写得最美的句子或者比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师巡视指导,了解大概并渗透学法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留下思考的痕迹)

3、简单交流: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体说说,相机板书,多,美,香) 4、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印象了,很不错,如果

再读读,印象一定会更深刻的,请大家大声地朗读吧,把你体会到的感觉都读出来。 三、再读感知。

1、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2、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4、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此处再次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观察并说说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情导入,诱情激趣。

师:(引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槐乡五月。

师:今天我们再次沐浴着轻柔的暖风,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 课件展示,整体感知槐乡五月之美。

(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槐乡的美。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品读赏析,沐浴槐香。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2、反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感受槐花之美。

3、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句子,体会槐花的婀娜多姿、芬芳四溢以及槐乡孩子的能干。 a、“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花多、白……)

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花形态美……)

c、“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的可爱、能干……)

d、“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花香……)

19

4、感情朗读。

三、情境对话,其乐融融。

过渡:来到槐乡,看到了美丽的槐花,闻到了迷人香味,感受到孩子们的欢乐,这真让我流连忘返。如果你们就是这槐乡的小主人,你们准备怎么招待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呀!请读读课文第2小节,想想你准备怎样做、怎样说。 生:自由读书,自由练习。

师:指名交流(师生在情景中对话。)

过渡: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作者情不自禁地拿起摄像机拍下孩子们和槐花游戏玩乐的镜头。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第3节,感受他们的欢乐。 1、互相交流小姑娘与小小子的可爱之处 2、有感情地读书——男女分角色读。

五月的槐花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发出赞叹——(出示最后一节)。 四、课外延伸、读写结合 1、小组共创《槐乡歌》。 2、为槐花节出点子。

3、共读美文,表达对槐乡的爱。

(当孩子们对槐乡美景流连忘返,为槐乡风情所陶醉时,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策划一个槐花节,鼓励学生写写邀请函,设计广告词会欢迎标语,也可以介绍槐乡风情等等,这样,巩固和提升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语文能力。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 五、板书设计 22、海底世界 教学方法 (一)注重情境的教学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激发出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环节: ①以录象导入课文,教师又以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奥秘的兴趣。 ②动画、声音的及时展示,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对大自然的喜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以问题引导探究,让学生在信息重组、比较分析、多向开放、合理想象、自由质疑的提问和情境中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平台。问题的解决,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不断钻研,在良性循环中,最终形成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海底生物的特点,了解海洋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许多同学都见过大海,欣赏过美丽的海水,也曾在海边嬉戏,你们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到海底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看海底世界的感受?(指名答) 师:海底世界如此神奇,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二)检查自学情况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1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