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 201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11-11 04: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 四、教育研究的分类p7-13

基础性研究:认识取向(提高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涉及教育哲学和教育史的研究),回答“为什么”;理论指导

应用性研究:实践取向(改进教育活动,主要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有关),回答“是什么”及“怎么办”;丰富、修正、深化理论

定量研究:采用量化、演绎方法,以验证假说为目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注重实验—设计—控制,强调预先设计和标准化研究程序

定性研究:采用质性、归纳方法,详细记录每个个案,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解释主义,注重观察—参与,强调应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宏观研究:对教育内部相对较大范围的教育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有较强的指导性、方向性和长远性

微观研究:立足教育教学的前沿问题,对某个特定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研究,注重对教育体系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有较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单一性

中观研究:介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通常是在一个领域、一个部门中进行的研究

文献研究:也称书斋式研究,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思辨加工而获得研究结论;古老而富有生命力

田野研究: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亲自进入研究场景,通过直接观察、访谈、情境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并进行加工分析提取结论的过程

实验室研究:按照某种假设,通过人为控制一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分析现象的变化及产生的结果,进而论证某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有高度控制性

描述性研究: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并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规律和特征;有目的、计划

探索性研究: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并为日后更为周密、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可能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

历史研究:对教育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制度、政策、理念、流派的发展演变的研究和对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实际活动的研究等

现实研究: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基本特证进行的研究,研究当代教育的发展情况 超前预测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及现实情况,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面向未来

教育价值研究:以教育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理性思辨的方法,回答“应该是什么” 教育事实研究:以教育研究中的事实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回答“是什么” 第三节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p18-19

1.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①设计阶段的方法 ②实施阶段的方法 ③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 2.以问题性质为标准:①理论方法 ②实证方法 ③实验研究方法 ④历史研究方法 3.以数据分析为标准:①量化研究方法 ②质化研究方法 ③混合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研究过程

第二节 如何选择教育研究问题p30-38

1.确定研究问题的重要性:选择问题是科学研究过程的起点,确定了研究问题,就确定了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决定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①从自身的研究兴趣所产生的问题;②课程学习或听讲过程中产生的研究问题;③在阅读书刊、收看节目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④和同学及老师讨论所产生的问题⑤课余兼职过程中产生的研究问题

3.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4.选题的步骤:①确定研究领域;②查阅相关资料;③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④陈述研究问题 第三节 如何设计研究方案p38-52

1.建立研究假设 4.确定研究变量 2.选择研究方法 5.形成研究计划 3.选择研究样本 6.研究方案的论证 第三章 教育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一、文献及其类型p68-69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等手段将人类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 根据文献内容加工程度分为:零次文献(某些事件、行为、活动的当事人所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如个人日 记、教师日志、手稿、信件、笔记、自传等)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一级文献,直接记录事件、活动、行为经过的研 究成果、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有很高的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二级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或摘录内 容要点,并按一定原则、方法或体例编排的系统的便于查找、检索的文献,包括 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的特点)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三级文献,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 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如动态综述、专 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综述全面, 信息量大,具有综合性、概括性和参考性特点) 根据文献来源分为:图书类文献、期刊报纸类文献、论文集类文献 根据文献呈现形态分为:印刷物类文献、影像类文献、电子类文献 第四章 教育调查研究

第二节 问卷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p110-118

1.问卷调查研究的特点:高效性、客观性、统一性、广泛性、定量性 2.问卷调查研究的步骤:①确定研究问题、内容 ②编织问卷

③试测与修改问卷 ④正式施测 ⑤数据统计分析 ⑥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p118-125

1.访谈调查的特点:灵活性、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深入性 2.访谈调查的步骤:①确定研究问题、内容 ②准备访谈提纲 ③选择访谈对象 ④访谈工具的准备 ⑤试谈与修改访谈内容 ⑥正式访谈

第四节 四、测量调查的实施p130-131

1.确定测量目标:用于确立和检验假设,诊断、评价,考虑选择测量的类型,明确测试对象与目标 2.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性能(客观性、标准化、效度、信度);价值(测验符合研究需要的程度) 3.按标准化测验的要求施测 4.客观、准确地记录被试的反应 5.合理解释测验结果

6.测量调查的注意事项:①遵守测验的职业道德 ③施测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②严格保密测验题目 ④确保测验过程的标准化 第五章 教育实验研究

第一节 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含义p150-152

教育实验研究是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尽可能地控制无关变量,操控实验变量,观察与此相伴随的因变量的变化,用以揭示教育因果关系,深入认识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研究需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2.教育实验研究需要对实验变量进行控制;3.教育实验研究需要对因变量的变化予以观测并收集资料;4.教育实验研究需要合理控制无关变量;5.教育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六章 课堂观察研究

第一节 二、教育观察的基本类型p190-192

自然情境观察:观察者对观察场所不作任何事先安排,对观察对象的行为或活动内容不作任何控制,观察对象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的情境之中,观察者如实记录观察到的行为或活动;较耗时间和精力

实验室观察: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场所作为可加控制的实验室,事先安排教学环境,观察并记录被研究者在行为或活动上的变化,获得研究所需材料;实施较为困难

直接观察:观察者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者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可靠性、真实性

间接观察:借助实物或一定的仪器设备间接地对某种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研究资料,扩展了观察的深度与广度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 结构式观察:根据观察的目的,事先确定好观察的内容、项目,制定出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设计好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要求,没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和范围,没有具体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也没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而是采用一种弹性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而有选择地进行的观察 第二节 三、观察记录工具的开发p202-205 两个阶段:1.分析设计阶段 2.试用修订阶段 第七章 课例研究

第一节 一、课例研究的含义p224-227

课例就是用于研讨教学或观摩学习的课堂教学案例,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呈现,是师生课堂生活的真实记录。课例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是教学理论与课堂生活的纽带与桥梁。呈现方式:以课堂实录文本形式呈现、以生动的实景课堂视频录像形式呈现

一个完整的课例呈现由四方面构成:1.主题与背景。主题是课例的关键要素

2.课堂情境与描述。学科课堂教学是课例的载体 3.问题与讨论 4.诠释与研究 课例与教学案例的区别:教学案例是课例的特殊化

课堂教学案例是对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比较详细的叙述一段具体的教学情节或一件发生过的事实,向人们提供人物、场合、过程、结果,引发大家的分析和思考;呈现特定的问题,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思考,希望引发讨论,从中体现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一个完整的课例呈现由四方面构成:1.真实而复杂的情境 2.典型的事件 3.问题的呈现 4.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是通过一群教师聚焦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透过课堂观察,在不断行为自省、调整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课例是课例研究最终形成的成果表达形式。 第九章 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一、个案研究的含义p290-291

个案研究: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机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较为长期的跟踪研究,弄清研究问题的现状、原因乃至如何进行干预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 教育行动研究

第一节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p319-320

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三种:

1.教育行动研究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2.行动研究者在自身所处的教育情境中,通过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后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实施,从而改进实践、提升实践知识并达到专业理想的过程

3.行动研究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运动。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呈现

第三节 教育研究学术论文的撰写p360-367 1.教育研究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主论、结论、引文或参考文献 2.教育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拟定题目、编拟写作提纲、论文写作、推敲修改、署名和致谢 3.学术论文的撰写

学士学位论文的架构:论文标题、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绪论、本论、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后记

本科生学位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①选择合适的题目(1.教师事先根据一定原则拟定一些课题或方向 供学生选择;2.学生根据一定的特殊情况确定的课题;3.根据自己的知 识能力与爱好自拟的课题,征得指导老师同意) ②搜索积累素材

③引言的写法(1.提出课题的情况与背景;2.本课题的性质、范围 与重要性,并突出研究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3.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评 价)

④论文的附件(注意参考文献的标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0s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