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施工方案 改

更新时间:2023-04-16 16: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页眉内容

东原·时光道一期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编制单位: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砖砌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建设安全检查评定标准》JGJ59-2011、《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05G7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成都市青羊区东原时光道一期工程9--15楼及地下室工程设计图纸。

4.成都市青羊区东原时光道一期工程9--15号楼及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成都市青羊区东原时光道一期工程9--15号楼及地下室工程现场情况。

二、工程概况

成都市青羊区东原时光道一期工程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一段左侧,本项目由成都东原致方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包括5栋高层住宅加底部商业,2栋楼高层商业业组成的建筑群,地面下设2层地下室。9、11、12号楼,地上21层,主楼下设2层地下室,房屋高度为69.400米;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及独立基础。10号楼,地上22层,主楼下设2层地下室,房屋高度为66.650米;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及独立基础。13号楼,地上19层,主楼下设2层地下室,房屋高度为63.600米;采用框架-抗震墙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及独立基础。14、15号楼,地上5层,主楼下设2层地下室,房屋高度为23.95米;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基础。设计使用年限50年。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MU5多孔砖及MU10的页岩实心砖、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掺合料、拉结钢筋、木砖等。

(2)施工机具

搅拌机、手推车、磅秤、施工电梯、砖笼、胶皮管、筛子、大铲、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砖夹子、扫帚等。

(3)作业条件

1、砌体施工应弹好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砌体的砌筑控制边线、门窗洞口平面位置线,经有关技术部门检查复线,确认合格,方可施工。

2、砂浆由试验室做配合比试配。

3、测量标明水准高度,根据设计要求的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设置皮数杆,标明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4)技术及工艺的准备

1、砌筑施工前,一些前期相关施工的隐蔽验收手续必须办理完毕,并具存档备案,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需植筋部位必须植筋完毕。

2、砌筑施工前,必须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计量的准备工作。

3、砌体施工前一天,应将砌体与原结构相交处浇水湿润,确保砌体粘结;砌筑砖块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水湿润,湿润后空心砖的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5%~8%。不宜采用即湿即用。

4、首皮砖应根据水准高度抄平施工,当抄平层厚度大于20mm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5、在砖砌体施工前,所有植筋部位均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植筋完毕,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经检测单位对植入钢筋进行拉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砖砌体施工。

四、砌筑的工艺要求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1)砖墙留槎要求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不应超过1.5m;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斜槎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高度的2/3,并拉线砌筑。接槎时,应清除槎内的松散砂浆、尘土,并浇水润湿,要求砂浆饱满、砖块平直。

(2)工艺流程

弹线→找平→立匹数杆→排砖→盘角→挂线→砌筑。

(3)各工序作业要点

1)弹线要求

砌筑前应校检轴线,并弹出墙的中线与边线以及门窗洞口隔墙、隔断的中边线,以便留槎和安装木砖、铁件等使用。

2)找平要求

墙体砌筑前应按设计标高要求,用砂浆或细石砼将墙基表面找平;在墙体第一步架砌完之前,应在高出设计楼面+500的墙面弹出水平线,以控制墙体细部(门窗洞口、过梁、预留孔、埋件等)的标高。3)立匹数杆要求

砖的平均厚度,应由现场在同一砖厂的砖堆中随选砖十匹;以算术平均值作为砖的平均厚度;在匹数杆上应标明砖、水平灰缝的厚度,门窗、过梁、圈梁、楼板等的竖向位置;匹数杆应立于墙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墙面变化较多的部位,其间距不大于12m,采用外脚手架时,匹数杆设在里面,反之设在外面。

4)排砖要求

砖墙砌筑前,均应排砖,排砖应整齐、对称,应根据图纸尺寸,门窗位置,砖的模数,灰缝宽度,选定组砌方法,进行排摆底,经试排合格后,作为向上施工的标准。

5)盘角要求

盘角的位置应在转角处或交接处;每次盘角不应超过五层;每层盘角砖的标高必须与匹数杆相符合。

6)挂线要求

厚度为一砖及其以下的砖墙应单边挂线,厚度一砖以上都应双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面挂线;窗台、挑檐等应先砌两端挑砖,检查无误后再挂通线砌筑;隔墙应挂水平线与立线。

7)砌筑要求

砖墙的砌筑应达到上下错缝,灰缝饱满,横平竖直。墙体组砌采用两平的砌法的组砌方式,其竖向灰缝的错缝长度不小于砖长的1/4砌层应使用整砖,不得使用断砖,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匹砖、梁或梁垫下面应以“滚砖”砌筑。

五、对墙体砌筑要求

(1)构造柱设置要求:

1)在200mm墙体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沿高方向间距每500mm 在墙、柱上设置2Φ6.5拉接筋;100mm墙体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沿高方向间距每500mm在墙、柱设置上1Φ6.5拉接筋.植筋锚固于钢筋混凝土中长度不小于100mm,伸入墙体内不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少于1000mm。

2)当墙体净长大于5m,需在墙体中部增设构造柱,洞口大于2.1m时,需增设构造柱,构造柱顶部、底部均植入4Φ12锚固筋。洞口大于1.5m小于等于2.1m时需增设边框,边框顶部、底部均植入2Φ8锚固筋。构造柱上下端楼层处50Omm高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100,构造柱配筋如下图:

3)构造柱钢筋绑完后,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砌砖时预留马牙槎,先退后进,构造柱GZ和墙体连接采用沿墙体高度每500设2Φ6.5水平拉结筋,钢筋锚入墙内1000或伸至门窗洞边,锚入柱内250。砖砌体在转角处应同时砌筑。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冲洗,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2)圈梁设置要求: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页脚内容

14

当墙高大于4m 时,需在墙高中部增设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内墙圈梁宽度同墙厚,高度120mm 。外墙圈梁宽度见建筑墙身剖面图,高度180mm 。圈梁宽度b ≤240mm 时,配筋上下各2 C12,,6.5@200箍筋;b>240mm 时,配筋上下各2C14, ,6.5@200箍筋。圈梁兼作过梁时,应在洞口上方按过梁要求确定截面并另加钢筋。

(3)过梁设置要求:

门窗洞现浇过梁两端伸进墙的长度要不小于240mm ,过梁截面、配筋如下图:

门窗洞口宽度

≤1200

>1200且≤2400

>2400且≤3600

断面b ×h b ×150 b ×180 b ×300

配筋墙厚

b=150

2C12

2C12

2C16

2C16 2C20 2C20 150

2C12

2C16

2C16 2C20 2C20 b=300 3C12

3C12

3C14

3C14

3C16

3C16

页眉内容

(4)砖砌体组砌施工:

1)先砌筑样板间,砌筑完成经过监理、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将严格按样板间进行大面积施工。

2)砌筑前要对砌筑用砖先行湿润,禁止干砖上墙。

3)砖墙厚度为3/4砖时,采用两平的砌法。砖墙厚度1/2砖时,采用全顺砌法。各房间踢脚部位均加砌180mm高实心页岩砖。

4)砌筑内墙用活动脚手架,砌筑外墙用双排钢管架,砌筑是要求每皮进行拉线,灰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并用2m靠尺经常检查平整度,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5)砖墙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实心砖墙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阳槎,并加设拉接筋,拉接筋的数量按每12cm墙厚放置一根6.5mm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cm,末端应有900弯钩。

6)待隔墙和填充墙砌筑完毕后七天砌筑后塞口,后塞口用标准实心砖封顶为斜砖。斜砖角度为60~75度,在分皮时准确留出斜立砌的高度,保证顶砌挤密。

7)梁及梁的下面,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的挑出层(挑檐、腰线等)应用丁砖层砌筑。

8)当墙长大于5m时,墙顶部每1.3m设置一根8mm拉结筋,如下图: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9)砌体的灰缝应做到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铺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不得低于90%;严禁用水冲浆灌灰缝。砌体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直灰缝的宽度应控制在8~12mm内,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均匀度及砂浆饱满度应随时检查并校正所发现的偏差。

10)砌筑灰浆采用M5混合砂浆,稠度一般控制在7-9cm为宜,当气候异常时可适当地加入减水剂、塑化剂等。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混合砂浆应在4h内用完。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抽检数量:

11)在每一楼层或250m3的砌体中,对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一组试块,如砂浆配合比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以备检查。 12)雨天施工应有防雨措施,不得使用湿砌块。雨后施工前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

13)砖砌体与构造柱采用四进四退,收口6cm的留搓形成。

14)墙体施工时,水电等配套工作必须现场跟踪配合,对应预留的洞口必须准确留设,严禁砌后凿打,破坏墙体整体结构。

15)当空心砖遇门窗洞口时,空口采用配砖组砌。

16)厨房、卫生间防水层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上翻至侧墙1500,卫生间墙根部做C15现浇混凝土高度不小于150mm止水带。

六、模板施工:

(1)质量要求:模板的安装支设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

2)要保证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3)模板的拼(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2)质量控制要点

1)根据控制线确定模板位置

2)根据马牙槎粘贴双面胶带,防止漏浆。用墨线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3)模板加固,用步步紧在墙体的竖向灰缝穿过,作为固定拉结,模板龙骨用50*80 和方木,在穿墙及拉结时,注意对墙体保护,不得拉动墙体变形

4)合模前要检查构件竖向接茬出面层混凝土是否清扫干净。

5)模板应涂刷脱模剂,结构表面需做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6)在进行上部模板加固时,要搭设脚手架或用板登,不得随意用方木简单搭设。

七、混凝土施工

(1)构造柱、过梁、圈梁、门边框、止水带均采用C20混凝土,混凝土配制应用磅秤计量,按配合比由专人进行配料

(2)混凝土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应先加水空转湿润后再行加料搅拌,开始搅拌第一罐混凝土时,宜按配合比少加一半石子,以后各罐均按规定下料。加料程序是:先加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3)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

(4)混凝土搅拌完后,应及时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现场浇灌地点。运送混凝土应防止离析,或水泥浆流失。如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搅拌或拌合。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

(5)在构造柱位置侧面应预留清扫孔,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构造柱孔洞内的杂物清除,并用水清洗干净,校正钢筋位置并绑扎固定。(6)构造柱、边框混凝土应在砌完一个楼层高度后连续浇灌。浇灌前,应先注入适量的水泥浆,混凝土塌落度应不少于50mm,并应定量浇筑。每浇筑40-50cm高度应捣实一次,或边浇筑边捣实。(7)圈梁混凝土应分段浇筑,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进行,用赶浆法成阶梯形向前推进,与另一段合拢。一般成斜向分层浇灌,分层用插入式振动棒与混凝土面成斜角斜向插入振捣,直至上表面泛浆,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8)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线是否松动、脱落或出现胀模、漏浆等现象,并有专人修理。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9)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适当护盖并洒水养护,常温每日浇水二次,养护时间不少于7d。

(10)每一楼层或100m3的砌体中,对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至少制作一组试块。

八、砌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砌体工程质量程序控制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2)砌体工程质量工艺流程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3)砌体工程质量管理点

(4)主控项目: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1)砖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3)所有砌筑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砂、钢筋、外加剂等应具备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检测报告及合格证,并经过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5)一般项目:

(6)所有砖砌体砌筑应确保:

1)、砂浆饱满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所有接槎必须灰浆密实,缝、砖平直,每接槎处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mm 。接槎留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C、上下错缝必须砖、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墙面无通缝。

3)、构造柱的留设位置必须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4)预埋拉接筋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留置的间距偏差不得超过一皮砖厚。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5)、在墙上留置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c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临时洞口应做好补砌。

6)、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a、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b、过梁上与过梁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c、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d、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E、梁或梁垫下500mm范围内;

7)、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施工脚手眼补砌时,应使用与砌块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

8)、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9)、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

10)、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化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11)、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b、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c、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min~5min。

12)、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

a、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b、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13)、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九、砖砌体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砂浆强度

砂浆强度偏低或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计量不准,或不按配比规定计量,所用水泥过期或砂及塑化剂质量不合格等。由于计量不准,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

预防措施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计量控制。

2)、砂浆和易性

砂浆和易性差,造成沉底结硬。砂浆和易性差主要表现在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合规定,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预防措施是:低强度水泥砂浆尽量不用高强水泥配制,不用细砂,严格控制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加强砂浆拌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罐体经常清理,保持罐内洁净。

3)、砌体组砌方法

砌体组砌方法错误,导致砌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通缝、直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等,影响砌体强度,降低建筑结构整体性。

预防措施是:对工人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组砌,残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

4)、墙面渗水

砌块墙面及门窗框四周常出现渗水、漏水现象。造成砌体长期被水浸泡、腐蚀,影响砌体工程质量。

预防措施是:认真检验砌块质量,特别是抗渗性能;加强灰缝砂浆饱满度控制;杜绝墙体裂缝;门窗框周边嵌缝应在墙面抹灰前进行,而且要待固定门窗框铁脚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5)、层高超高

层高实际高度与设计高度的偏差超过允许偏差。

预防措施是:保证配置砌筑砂浆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且控制铺灰厚度和长度;砌筑前应计算砌筑皮数,绘制皮数杆,砌筑时控制好每皮砌块的砌筑高度,对于原楼地面的标高误差,可在砌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筑时在允许误差内逐皮调整。

十、砌体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2)、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通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施工。

(3)、用小车装砖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倒塌伤人,运送砌块(砖体)、砂浆时应注意稳定,进入吊篮应停放平稳,禁止整车材料倾卸。

(4)、上下脚手架必须走安全通道,不准站在砖墙上进行砌砖抹灰、画线称角、刮缝和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5)、严格检查作业面附近的预留洞口、临边的封蔽、防护设施,严禁在封蔽不符合要求的预留洞口上作业。

(6)、砌砖抹灰的使用工具应放置稳妥,斩砖时应面向墙内斩砖,严禁随意向下扔砖头杂物等。

(7)、脚手架上堆砖,只允许单行侧摆三层,工作完毕后应清扫干净。

(8)、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牢固,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9)、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10)、楼层施工时,堆放砖块等物品不得过多,以防超过其使用荷载。

(11)、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叠加一层,脚手板不允许有空头现象。不准用2×4木料或钢模板作立人板。

(12)、如遇雨天及每天下班时,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使得砌体倒塌。

(13)、同一垂直面上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板防护。(14)、人工垂直向上或往下传递砖块,架子上的站人板宽度应不

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小于60厘米

(15)、施工现场所有接电工作必须有专业电工实施,其他人员不得乱拉乱接电源,同时做好防水措施,以防发生漏电、触电事故的发生。

(16)、井架必须定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页脚内容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0k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