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主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3-08-27 21: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主题研究

——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穆棱市下城子镇仁里学校 崔志攀

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信息化作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使本国的教育在世界教育改革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好其他学科,也给学生提供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现代教育技术也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教育领域。

一、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教育观念应“变”

(二)唤起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信息技术课程模式的转变

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 学习的对象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

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机遇。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冲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应当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人都在思索着。现代教育技术也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教育领域。

目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槛,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还包括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发挥和培养创新,如何对打基础的小学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其他学科的教学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各科学习中。一个命题也摆在了教育者的面前,这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一、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教育观念应“变”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去改变固有的教育观。

1、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观。

2、树立“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

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有一句话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所以,教师要教会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3、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人才观,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唤起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能总强调学生记住什么、掌握什么、做什么等,而应该给学生任务,激发学生如何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决定如何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学习完“画图”以后,我布置若干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感兴趣的主题,如庆祝北京举办奥运会、校园中的好人好事等,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收索信息,用“画图”制作出一副画来反映主题。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把握过程评价重于结果评价。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不应过多地着重于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以及作品的优与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不以成败论英雄,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地总结和分析经验教训,使其真正得到提高。 其次,要注意经验的分享。这是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由于条件不同,每个人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不一样的,因而要尽可能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相互间交流的形式,将每个人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间充分发表意见的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让学生吸收到别人的有益经验,而且可以促使大家对问题加深认识。

二、信息技术课程模式的转变

过去,在一些学校中由于教学观念等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往往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结果使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成了打字课、培训课等。现在,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课程模式。

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材料、能量、信息)和资源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不仅要普及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

整合理念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主要有:⑴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教师使用黑板和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能应用于学生的学,要不断开发多种有效的运用形式。⑵使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以系统的观点综合应用传统媒

体和信息技术手段,作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加强指导性教学体验式、探究式学习。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管理各种教学资源,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⑸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

学习的对象。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积极的态度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技

术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信息技术可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好其他学科,也给学生提供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

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 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一个熟悉而又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网络世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0i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