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升高二衔接班·化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0 17: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目录 ............................................................................................................................................................. 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中和热 燃烧热 ........................................................................................................................................... 7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 13 化学平衡 ................................................................................................................................................... 18 弱电解质的电离 ....................................................................................................................................... 24 水的电离和pH值的计算 ...................................................................................................................... 28 盐类水解 ................................................................................................................................................... 33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39 原电池、化学电源 .................................................................................................................................. 44 电解池 ....................................................................................................................................................... 50

第 1 页 共 54 页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反应热 焓变 1. 定义: 2. 符号: 3. 单位:

4. 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 ; △H为“-”或△H<0时为 。 5. △H计算的两种种表达式:

(1) (2)

6. 常见放热反应:

7. 常见吸热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需注明反应的 和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3. 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三、盖斯定律

第 2 页 共 54 页

1. 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___无关。 2. 意义: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对于反应:C(s)+

O2(g)=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

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无法直接测得,但我们可以测得C与O2反应生成CO2以及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热:C(s)+O2(g) =CO2(g);ΔH=-393.5 kJ/mol CO(g)+

O2(g)=CO2(g);ΔH=-283.0 kJ/mol

例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 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5O2(g)?8CO2(g)?9H2O(g);△H=-48.40kJ/mol 225B.C8H18(1)?O2(g)?8CO2(g)?9H2O(1);△H=-5518kJ/mol

225C.C8H18(1)?O2(g)?8CO2(g)?9H2O(1);△H=+5518kJ/mol

2A.C8H18(1)?D.2CH(1)?25O(g)?16CO(g)?18HO(1);△H=-11036kJ/mol

8182223.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第 3 页 共 54 页

4. 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由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ΔH,但可测出CH4燃烧反应的ΔH1,根据盖斯定律求ΔH4

CH4(g)+2O2(g)=CO2(g)+2H2O(l);ΔH1=-890.3kJ·mol-1 ① C(石墨)+O2(g)=CO2(g);ΔH2=-393·5kJ·mol-1 ② H2(g)+O2(g)=H2O(l);ΔH3=-285.8kJ·mol-1 ③

C(石墨)+2H2(g)=CH4(g);ΔH4 =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3.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4. 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H3OH(l)+

3O2(g) 2CO2(g)+2H2O(l) ;ΔH=+725.8 kJ·mol-1 2CO2(g)+4H2O(l) ;ΔH=-1 452 kJ·mol-1 2CO2(g)+4H2O(l) ;ΔH=-725.8 kJ·mol-1 2CO2(g)+4H2O(l) ; ΔH=+1 452 kJ·mol-1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

第 4 页 共 54 页

B. 2CH3OH(l)+3O2(g) C. 2CH3OH(l)+3O2(g) D. 2CH3OH(l)+3O2(g)

5. 已知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

的1 mol N2 和3 mol H2 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 一定大于92.0 kJ B. 一定等于92.0 kJ C. 不能确定 D. 一定小于92.0 kJ

6.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7.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H=-25kJ/mol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47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H=+19kJ/mol

写出FeO(s)与CO反应生成Fe(s)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8. 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1)(2)

(s,白磷)+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填“高”或“低”)。 课后作业

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2.1 g炭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需吸收10.94 kJ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H2O=CO+H2 ΔH=+10.9 kJ/ mol

B.C(s)+H2O(g)=CO(g)+H2(g) ΔH=+10.94 kJ/ mol

第 5 页 共 54 页

C.向盛装酸溶液的烧杯中加碱溶液时要小心缓慢 D.测过酸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

2.在298 K、1.01×105 Pa下,将22 g CO2通入750 mL 1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x 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 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 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 kJ·mol-1 D.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 kJ·mol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可以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若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 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 已知Ⅰ:反应H2(g)+Cl2(g)===2HCl(g) ΔH=-a kJ·mol-1; Ⅱ:

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 kJ·mol-1 4.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的差。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kJ·mol-1) C—H 414 C—F 489 H—F 565 F—F 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 ) A.-1 940 kJ·mol-1 C.-485 kJ·mol-1

12B.+1 940 kJ·mol-1 D.+485 kJ·mol-1

5.已知Zn(s)+O2(g)===ZnO(s);ΔH=-350 kJ/mol,则1 g Zn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

第 11 页 共 54 页

热量约为( ) A.5.4 kJ

B. 350 kJ C.3.5 kJ

D.8.5 kJ

6. 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

(3)把温度为15.0 ℃,浓度为0.5 mol·L-1的酸溶液和0.55 mol·L-1的碱溶液各50 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反应物 HCl+NaOH HCl+NH3·H2O 起始温度t1/℃ 15.0 15.0 终止温度t2/℃ 18.4 18.1 中和热 ΔH1 ΔH2 ①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ΔH1=______,ΔH2=________。 ②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HCl+NH3·H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2 页 共 54 页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含义: 2. 表示方法: 3. 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4. 规律: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是可以不同的,其数值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 之比,等于各物质变化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各物质变化浓度之比。

【注意】①化学反应速率为 值,且表示的是 而不是瞬时速率;

②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个定值,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③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中,要转化成同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并注意统一单位。

二、有效碰撞理论

1. 概念: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 的碰撞。 2. 发生条件:① ② 3. 活化分子:能够发生 的分子

4. 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部分,图中:E1为_________,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______,反应热为________。(注: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

5.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越多,反应速率 。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 内部因素:

2.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任何反应的速率都 。降低温度,任何反应的速率都 。

(2)催化剂:由于降低了反应的 ,增加了 ,催化剂能成千上万倍地 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 13 页 共 54 页

(3)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 。 (4)压强:实质是改变体积而使浓度发生改变来实现反应速率的改变。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体系压强,反应物的浓度 ,反应速率 。 【注意】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个定值,增大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 例题:

1. 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3mol的H2和N2,发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用N2、H2、NH3分别表示反应的化学反应速。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浓度的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3.对于反应A + 3B = 2C + 2D,下列数据表示不同条件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相等的是( )

A. v (A) =0.7mol/(L·S) B. v (B) =1.8mol/(L·S) C. v (C) =1mol/(L·S) D. v (D) =1.2mol/(L·min) 4. 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t1 ℃时,反应C+CO22CO ΔH>0的速率为v,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 C.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6 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水、CH3COONa溶液或NaNO3溶液

第 14 页 共 54 页

D.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温度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6. 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4NH3(g)+ 5O2(g)

4NO(g)+6H2O(g)

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现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结果是( ) A.容器内压强增大 B.原平衡不受影响 C.正反应速率增大 D.NO 浓度降低 7.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 + B(g) xC(g) + 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 : c(B) =3 : 5,v(C)=0.1 mol·L-1·min-1。则: (1)x=

(2)前5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 = (3)5min末A的转化率为 课堂练习

1.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④2 s末,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3.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 A.v(A)=0.5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0 mol·L-1·s-1

4. 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④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B.升温时不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

C.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量,可向

第 15 页 共 54 页

其中加入KNO3溶液

D.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min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1 min末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NO)=0.06 mol·L-1·min-1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升高温度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再增加CaCO3固体,反应速率不变,但把CaCO3固体粉碎,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D.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课后作业

1. 铁片与足量1 mol·L-1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采取的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

①加入4 mol·L-1的HNO3溶液 ②加入少量CuSO4固体 ③加入少量铜粉 ④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⑤加热 ⑥向溶液中通入HCl气体 ⑦将硫酸改为18.4 mol·L-1的浓硫酸 ⑧将铁片改为铁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t1 ℃时,反应C+CO22CO ΔH>0的速率为v,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B.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不变 C.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6 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水、CH3COONa溶液或NaNO3溶液 D.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温度发生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3. 已知反应4CO+2NO2 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CO)=1.5 mol·L-1·min-1 B.v(NO2)=0.7 mol·L-1·min-1 C.v(N2)=0.4 mol·L-1·min-1 D.v(CO2)=1.1 mol·L-1·min-1

4. 对于反应COCl2(g) CO(g)+Cl2(g)。改变下列条件:①升温 ②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Cl2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①②⑤ C.②④⑥

B.①③⑤ D.③⑤⑥

第 16 页 共 54 页

5. 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得用Z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是( ) A.1 B.2 C.3 D.4

6.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  6A+2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7.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 CO(g)+H2(g) ΔH=+131.3 kJ·mol-1 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反应温度

③随时吸收CO、H2转化为CH3OH ④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CO(g)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 CO2(g)+H2(g),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1 2 650 900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H2O 2 1 CO 4 2 H2 1.6 0.4 CO 2.4 1.6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5 3 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第 17 页 共 54 页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1. 概念: 2. 表示方法: 3. 特征:① ② ③ 4. 不可逆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 1. 化学平衡的建立: 2. 化学平衡状态: 3.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 直接依据: 2. 间接依据:

混合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压强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气体密度 温度 颜色

四、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 勒夏特列原理 2. 浓度 3. 温度

第 18 页 共 54 页

4. 压强 5. 催化剂

五、化学平衡常数 1. 定义:

2. 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 3. 意义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正反应进行的程度________。 (2)K只受_______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①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②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例题

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分别是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 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 (g)均为0.15mol/L D.SO3(g)为0.4mol/L

2.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3.

3.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B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C、D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 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 + x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为P%,若此时A的转化率为a%,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第 19 页 共 54 页

A.若x=1,则P>a B.若x=2,则P<a C.若x=3,则P=a D.若x=4,则P≥a

5. 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60% D.70%

6.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 mol A和2 mol B,发生反应:

3A(g)+2B(g) 4C(s)+2D(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4(C)·c2(D)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3

c(A)·c2(B)B.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反应物B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课堂练习

1. 在平衡体系2NO(g)+O2(g) 2NO2(g)中通入18O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18O(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NO2中 C.只存在于O2和NO2中 D.存在于NO、O2、NO2中

2. 可逆反应H2(g)+I2(g) 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I2、HI的浓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

3. 将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第 20 页 共 54 页

A.①④⑥ C.①③④

B.②③⑤ D.②⑤⑥

4. 恒温、恒压下,1 mol A和1 mol 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 mol C。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一定是1︰2 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1

C.若起始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则达平衡时生成3a mol C D.当v正(A)=v逆(C)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

5. 反应X(g)+3Y(g) 2Z(g) Δ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φ(Z)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 )

6. 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B(g) 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1

B. 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C. 给乙容器升温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 甲和乙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课后作业

1. 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aQ(g)。2 min

第 21 页 共 54 页

时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8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2 mol·L-1·min-1

2. 已知反应A(s)+B(g) C(g)+D(g)的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化学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C?·c?D?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A?·c?B?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单位时间内生成B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3. 在一定条件下,能说明可逆反应X(g)+Y(g) Z(g)+W(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X、Y、Z、W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C.X的消耗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D.c(X)·c(Y)=c(Z)·c(W)

4. 在可逆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 B.K越大,反应程度越小 C.K的大小与反应程度无关 D.升高温度,K增大

5.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2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左移动

第 22 页 共 54 页

700 1.7 800 1.1 830 1.0 1 000 0.6 1 200 0.4

6. 苯乙烯(C8H8)是生产塑料的一种重要单体,它以苯乙烷(C8H10)为材料,其反应原理是: C8H10(g) C8H8(g)+H2(g) ΔH=+125 kJ·mol-1

Ⅰ.某温度下,将0.40 mol苯乙烷充入2 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定不同时间该容器内物质的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n(C8H10)/mol n(C8H8)/mol 0 0.40 0.00 10 0.30 0.10 20 0.26 n1 30 n2 0.16 40 n3 0.16 (1)当反应进行到20 min时,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________。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0.40 mol H2(g)和0.40 mol C8H8(g)合成C8H10(g),当有30 kJ热量放出时,该反应中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

Ⅱ.工业上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不参与反应),C8H10(g)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的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4)由图1可知,T1________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由图2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 23 页 共 54 页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电解质 1. 电解质: 2. 强电解质: 3. 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1. CH3COOH2. 电离平衡: 3. 电离平衡的特征: 4. 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 ① 温度: ② 浓度: ③同离子效应:

三、电离平衡常数 1. 定义:

?-2. 表示方法: K?c(A)?c(B)

电离 CH3COO-+H+

c(AB)3. 特征: 例题

1. 试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CO3 (2)H2S (3)NaHCO3 (4)NaHSO4

第 24 页 共 54 页

(5)HClO

2.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气的水溶液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②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碳是电解质。③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但是硫酸钡是电解质。④氯化钠溶液的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A.①③ B.③ C.①③④ D.都不正确 3. 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大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适当升高温度 B. 加入NH4Cl固体 C. 通入NH3 D. 加入少量盐酸

4. 在0.1mol/L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 25℃时,50mL 0.10mol/L的醋酸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H3COOH如下改变,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

(1) 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__ (2) 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平衡将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 (3) 加入少量0.10mol/L盐酸,平衡将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

(4) 加入20 mL 0.10mol/L的NaCl溶液,平衡将______,溶液中C(H+)将_____ 6. 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OH-]/[NH3·H2O] B. [NH3·H2O]/[OH-] C. [H+]和[OH-]的乘积 D. OH-的物质的量 课堂练习

1.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决定于( ) A.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C.溶液的体积

B.溶液的浓度

D.电解质本身的化学性质

第 25 页 共 54 页

NH4+ + OH― ,若想增大NH4+的浓度,而不增

CH3COO―+H+ ,对于该平衡,

CH3COO―+H+。若分别作

2.下列方程式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 )

A.HCO3-+ H2O

H2CO3 + OH-

B.HCO3-+OH-==== H2O + CO32- C.NH3 + H+ D.NH3·H2O

NH4+ NH4+ + OH-

3.100mL 6 mol/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度,但又不

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CH3COONa(固体) 4.在0.1 mol/L的CH3COOH中存在着下列平衡:CH3COOH变条件,请把相应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

改变措施 升温 加水稀释 加冰醋酸 加浓HCl 加醋酸钠 加少量NaOH 加Zn 课后作业

1.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 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 C.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下降

D.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 2.已知HClO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反应Cl2+H2O中HClO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光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固体NaOH D、加水 3.将0.l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第 26 页 共 54 页

H+ + CH3COO?,按下表所示改

平衡移动方向 C(CH3COOH) C(CH3COO) C(H) —+溶液的导电性 HCl + 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平衡体系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4. 在18℃时,H2SO3的Kl=1.5×10-2、K2=1.0×10-7,H2S的Kl=9.1×10-8、K2=1.1×10-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亚硫酸的酸性弱于氢硫酸 B.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 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 D.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二步电离决定

5. 某制药厂尾气中含少量SO2气体,一般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以防污染环境。分别用0?1 mol / L的NaOH溶液或同浓度的氨水处理相同量的尾气,两种方法所需吸收液的体积关系是( )

A? 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氨水 B? 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氨水 C? 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氨水 D? 无法判断

6.c(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⑤盐酸里有锌剩余⑥醋酸里有锌剩余

A ③④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⑤⑥ 7.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 B.电离平衡常数(K)与温度无关

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为Ka1

第 27 页 共 54 页

水的电离和pH值的计算

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1. 水的电离: 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室温下:Kw = (2)影响因素: (3)适用范围:

二、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 温度:

2. 水溶液里的酸碱: 3. 如何抑制水的电离:

4. c(H+)和c(OH-) 与溶液酸碱性、pH的关系

三、水电离产生c(H+)和c(OH-)计算的5种类型

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总是相等的,有关计算有以下5种类型(以常温时的溶液为例)。 (1)中性溶液: (2)酸的溶液: (3)碱的溶液: (4)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 (5)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四、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①c(H+)>c(OH-),溶液呈____性,25 ℃时,pH____ 7。 ②c(H+)=c(OH-),溶液呈____性,25 ℃时,pH____ 7。 ③c(H+)

第 28 页 共 54 页

五、pH值 1. pH值得确定:

2. pH值得计算: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室温) ,pH=—lg c(H+) 例题:

1.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为:KW=c(H+)·c(OH-),所以KW随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同一个物理量 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 2.25 ℃时,KW=1.0×10-14;100 ℃时,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时,pH=10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B.25 ℃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0.2 mol/L HCl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C.25 ℃时,0.2 mol/L NaOH溶液与0.2 mol/L CH3COOH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D.25 ℃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3.常温下,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 A.1×10-14 B.1×10-13 C.1.32×10-14 D.1.32×10-15

4.向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或改变下列条件,能促进水的电离,并能使溶液中c(OH-)>c(H+)的操作是( )

①稀硫酸 ②金属钠 ③氨气 ④FeCl3固体 ⑤NaClO固体 ⑥将水加热煮沸 A.②⑤ B.①④ C.③④⑥

D.④

5. 25 ℃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 mol·L-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 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2

6. 同一浓度的强酸与弱酸的pH值的比较,如0.1mol/L的盐酸与0.1mol/L的醋酸的pH值的比较。同一pH值的强酸(如盐酸)与弱酸(如醋酸)的浓度比较:c(HCl)与c(HAc)的关系。

第 29 页 共 54 页

7.下列有关水的离子积常数KW或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C.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pH增大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减小 课堂练习

1.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2.水的电离过程为H2

OH++OH-,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25℃)=1.0×10-14,

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程度(25℃)>(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3.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

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4.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10-12,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2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 mL

5.25 ℃时,两种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c(H+)分别为1×10-14 mol·L-1和1×10-10 mol·L-1。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是( ) A.1×(10-14+10-10) mol·L-1 1×?10-14+10-10?-1B. mol·L 2

第 30 页 共 54 页

C.2×10-10 mol·L-1 D.2×10-14 mol·L-1

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A.相同 B.中和HCl的多 C.中和CH3COOH的多 D.无法比较 7.25 ℃时,KW=1.0×10-14;100 ℃时,KW=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 ℃时,pH=10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B.25 ℃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0.2 mol/L HCl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C.25 ℃时,0.2 mol/L NaOH溶液与0.2 mol/L CH3COOH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D.25 ℃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课后作业

1.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c(O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pH=3的弱酸溶液与pH=11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500倍,稀释后c(SO24)与c(H)之比约为1︰10

D.中和10 mL 0.1 mol/L醋酸与100 mL 0.01 mol/L醋酸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不同

2.常温下,将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 A.1.7 C.12.0

B.2.0 D.12.4

3.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 A.4 C.8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KW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仍呈中性

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固体,溶液的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D.向0.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将减小

5. 已知:pOH=-lg c(OH-),在常温下溶液中的pH+pOH=14,又已知正常人(人的体温高于室温)的血液pH=7.3,则正常人血液的pOH是( )

第 31 页 共 54 页

B.7 D.12

A.大于6.7 C.等于6.7

B.小于6.7 D.无法判断

6.向盛有10 mL 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够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

第 32 页 共 54 页

盐类水解

一、盐的分类

二、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 1. 定义: 2. 条件: 3. 实质: 4. 特点:

5. 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6. 水解平衡常数:

三、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书写形式: 2. 书写规律:

四、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 内因:

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对应的酸、碱越______,就越易发生水解。 2. 外因: (1)温度、浓度

条件 升高温度 反应物 浓度 增大 减小 移动方向 水解程度 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 (2)外加物质:外加物质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取决于该物质的性质。 ①外加酸碱

第 33 页 共 54 页

水解程度的影响 外加物质 酸 碱 ②加能水解的盐:

五、盐类水解的应用

1.明矾的净水作用;2.热碳酸钠溶液的洗涤力强;3.制备氢氧化铁胶体;4.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氢气;5.蒸发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纯绿化铁;6.焊接时可用氯化锌、氯化铵溶液除锈;7.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加少量盐酸;8.泡沐灭火器的反应原理;9.比较盐溶液的PH值大小;10.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11.判断离子是否共存;12.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例题:

1.CH3COONa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CH3COO-+H2O时,将对CH3COONa水解平衡的影响填入下表:

改变条件 升温 加NaOH 加水 加少量FeCl3固体 加Na2CO3 移动方向 c(OH-) pH 水解程度 CH3COOH+OH-,当改变下列条件

弱酸阴离子 弱碱阳离子 2.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由一价阳离子A+和B+及一价阴离子X-和Y-组成的盐溶液。据测定常温下AX和BY溶液的pH=7,AY溶液的pH>7,BX溶液的pH<7,由此判断不水解的盐是 ( )

A.BX B.AX C.AY 3.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的是 ( )

A.10 mL 0.1 mol·L-1 NH3·H2O溶液与10 mL 0.1 mol·L-1 HCl溶液

第 34 页 共 54 页

D.BY

B.10 mL 0.1 mol·L-1 K2S溶液与10 mL 0.1 mol·L-1 K2SO4溶液 C.10 mL 0.1 mol·L-1 KOH溶液与10 mL 0.1 mol·L-1 KHCO3溶液 D.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与5 mL 0.1 mol·L-1 H2SO4溶液 4.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①HCl+H2O

H3O++Cl-

②AlCl3+3H2O===Al(OH)3+3HCl ③Na2CO3+2H2OH2CO3+2NaOH ④碳酸氢钠溶液:HCO-3+H2O⑤NH4Cl溶于D2O中:NH4+D2O⑥HS-的水解:HS-+H2O

-+

CO23+H3O

NH3·D2O+H

S2-+H3O+

⑦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

⑧NaAlO2与NaHCO3溶液混合:AlO-2+HCO3+H2O===Al(OH)3↓+CO3

A.①②③④⑧ C.②③⑤⑥⑦

-5.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23+H2O

B.①②③⑥⑦ D.全部

HCO-3+OH。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HCO-3?

C.升高温度,减小 -

c?CO23?D.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醋酸钠水解的平衡常数K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0.5 mol·L

-1

醋酸钠溶液pH=m,其水解的程度为a;1 mol·L

-1

醋酸钠溶液pH=n,水解

的程度为b,则mb

-+

C.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23)与c(Na)均增大

D.升高温度,0.10 mol·L-1 Na2SO3溶液的pH降低

E.均为0.10 mol·L-1 NH4Cl溶液和NH4HSO4溶液,c(NH+4)前者小于后者

F.向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证明盐类的水解是吸热的

第 35 页 共 54 页

5.下表是四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式 颜色 Ksp(25 ℃) AgCl 白 Ag2S 黑 AgBr 浅黄 AgI 黄 1.8×10-10 6.3×10-50 5.4×10-13 8.51×10-17 A. 25 ℃时,四种银盐的饱和溶液中,c(Ag+)最大的是AgI溶液 B.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足量0.1 mol·L-1的Na2S溶液,再加入0.1 mol·L-1的KI溶液,则有黄色沉淀产生

C.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25 ℃时,四种银盐中Ag2S的溶解度最大 6.某温度时,AgCl(s) 确的是( )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 C.d点有AgCl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小于b点对应的Ksp 课堂练习

1.有关CaCO3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 C.升高温度,CaCO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CaCO3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纯碱固体,会有CaCO3析出 2.25 ℃时,在含有大量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2(s)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Pb2+和I-的浓度都增大 B.溶度积常数Ksp增大

第 41 页 共 54 页

Pb2+(aq)+2I-(aq),加入KI

C.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D.溶液中Pb2+的浓度减小

3.在某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25 ℃时, Ksp[Fe(OH)3]=4.0×10-38,Ksp[Cr(OH)3]=7.0×10-31,Ksp[Zn(OH)2]=1.0×10-17,

Ksp[Mg(OH)2]=1.8×10-11。当下列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开始沉淀时,所需的pH最小的是( ) A.Fe3+ B.Cr3+ C.Zn2+ D.Mg2+

4.实验:①0.1 mol·L-1 AgNO3溶液和0.1 mol·L-1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滴加0.1 mol·L-1 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 0.1 mol·L1 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5.工业上制取CuCl2的生产流程如下:

Ag+(aq)+Cl-(aq)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溶度积(25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Fe(OH)2 8.0×10-16 ≥9.6 Cu(OH)2 2.2×10-20 ≥6.4 Fe(OH)3 4.0×10-38 3~4 (1)在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u(OH)2中加入盐酸使Cu(OH)2转化为CuCl2,采用稍过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将一定量的硫酸钡放入水中,对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钡固体质量不会改变

第 42 页 共 54 页

B.最终会得到BaSO4的极稀的饱和溶液

C.因为Ba2++SO2所以不存在BaSO4(s)4===BaSO4↓很容易发生,

Ba2+(aq)+SO24(aq)的反应

D.因为BaSO4难溶于水,所以改变外界条件也不会改变BaSO4的溶解性 2.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B.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减小 C.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3.已知下列物质在20 ℃下的Ksp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颜色 Ksp AgCl 白色 2.0×10-10 AgBr 浅黄色 5.4×10-13 AgI 黄色 8.3×10-17 Ag2S 黑色 2.0×10-48 Ag2CrO4 红色 2.0×10-12 (1)20 ℃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c?Br-?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

c?Cl-?

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溶度积常数,设计如下实验。 Ⅰ.取100 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0.1 mol·L-1 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Pb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准确量取10.00 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H+)=3.000×10-5 mol。 (3)在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W=________。

(4)若步骤Ⅰ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水,KW测定结果将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第 43 页 共 54 页

原电池、化学电源

一、原电池 1.概念: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4.电极反应: 5.电子流向: 6.电流流向: 7.离子的迁移:

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3.用于金属的防护

三、化学电池 1.概念: 2.分类:

三、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池 1.一次电池 (1)锌锰干电池:

(2)银锌电池

(3)锂电池

2.二次电池

第 44 页 共 54 页

(1)铅蓄电池:

(2)银锌蓄电池

3.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酸性、中性、碱性)

(2)甲烷燃料电池(碱性)

(3)甲醇燃料电池(碱性)

(4)肼燃料电池(碱性) 例题:

1. 有甲、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乙装置中,Zn的质量均减小 B.甲、乙装置中,Cu上均有气泡产生 C.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D.甲装置中H+移向Zn,乙装置中H+移向Cu 2.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第 45 页 共 54 页

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 ) A.A>B>C>D C.C>A>B>D

B.A>C>D>B D.B>D>C>A

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 8e-=2CO32- + 7H2O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 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  Ni(OH)2 放电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5.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 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 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2- - 4e- == 4CO2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24(aq)-2e===PbSO4(s)

充电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24(aq)

课堂练习

第 46 页 共 54 页

1.下图是某同学做Zn—Cu原电池实验后所做的读书卡片记录,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②H+向负极移动。 ③Cu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④电子流动方向是Zn→导线→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将少量锌与20 mL 0.2 mol·L-1盐酸在烧杯中混合,下列操作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影响生成氢气生成量的方法是( )

①向烧杯中加入2 mL 2 mol·L-1的盐酸 ②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碳粉 ③加入少量CuCl2晶体 ④加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铁棒进行的电极反应式为2H++e-===H2↑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X>Y

4.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

-C.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23+7H2O

D.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5. 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第 47 页 共 54 页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 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 g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实质是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的转移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2.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铜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B.正极反应为:Zn-2e-===Zn2+ 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3.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 铜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4.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下面有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 )

第 48 页 共 54 页

A.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B.碱性燃料电池

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D.熔融盐燃料电池

5.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衡,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 xMg+Mo3S4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充电A.Mg2+向正极迁移

x-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24

放电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

第 49 页 共 54 页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定义: 2.电解池:

(1)构成条件:①有与 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两个电极插入 (或 )中; ③形成 。 (2)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

(3)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 (4)电极判断: (5)离子的放电顺序: (6)电解产物的判断: ①根据电极材料: ②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

(7)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氢气和氯气:

第 50 页 共 5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0a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