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奔BendLinkEx入门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6 01: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卡宾达树皮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
卡奔BendLinkEx入门
1.软件介绍
本软件的明确目标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油田地质工作者们从繁杂的油田资料的常规整理、分析和绘图中解脱出来,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研究更为重要的问题,而本软件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地质工作者快速认识工区的客观现象和寻找新的油气聚集规律。
第一、能进行地层对比和小分层(储层)对比,生成分层对比数据表,能编制连井沉积相剖面、砂层对比剖面,能形成任意格式的油气藏剖面;帮助油田地质工程师分析剖面上沉积和储层的变化规律、分析油气水的分布规律、判断油藏控制因素、划分油气水系统、储量单元和开发层系。
第二、利用扩展的Windows剪贴板功能实现各类资料加载,可将测井曲线、分层、岩性描述、试油、层段文本和岩心照片等资料加入剖面中;也可以将剖面上数据资料复制到Carbonsoft其它系列软件上。
第三、将编制油气藏剖面和油气藏分析研究溶为一体。典型的对象操作方式,各种对象的建立、复制、移动、缩放、设置等操作非常方便,使你可以轻松掌握,应用自如。
第四、提供多种地层对比方法,包括曲线拖动对比,手动和自动细分层对比、建立连接关系,并实时生成地层对比数据表。
第五、编制的各类成果图还可以Windows图元文件格式输出,嵌入到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便于编写相关的报告和汇报材料。
使用BendLinkEx 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油藏地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有比较强的指导作用,为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2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1用户界面
首先,启动BendLinkEx,进入工作环境(图1-1),启动方法和其它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
启动后最上面出现一幅风景画,为软件封面;几秒钟后该画面自动关闭,或按任意键关闭。
屏幕的最上端是标题栏,标题栏用于显
示程序名和所图1-1 打开
的文件名;标题栏的下面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具栏的下面是编辑窗口(只有打开或新建文件时才有)。当用户选“帮助”菜单的“帮助主题”时弹出BendLinkEx应用程序的帮助窗口(图1-2)。 图1-2
1.2工具栏
工具栏对应某些菜单选项或命令,可以直接用鼠标单击工具栏按钮来完成相应的命令,BendlinkEx包括4种工具栏。
1.标准工具栏(图1-3):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3
图1-3
标准工具栏各工具按钮功能说明见表1-1。
表1-1:标准工具栏介绍 按钮图标
按钮名称 新建 打开 保存
配置层彩色/符号 编辑分层属性名称表 配置岩性方案 剪切 复制 粘贴 撤消 重新执行 显示比例
刷新调整页面大小 置于顶层 置于底层 曲线道内连接 设置打印虚井 拷贝当前图 拷贝当前图 打印 关于
功能描述
创建新的文档 打开一个现有文档 保存活动文档
配置各类层的颜色和各种岩性的符号 编辑分层属性名称表
设置岩性绘制方法、颜色等属性 剪切被选对象并将其置于剪贴板上 复制被选对象并将其置于剪贴板上 插入剪贴板内容 撤消最后一步操作
重新执行先前已撤消的操作 设置当前图形显示比例 刷新调整页面大小 将选中对象置于顶层 将选中对象置于底层 曲线道内连接 设置是否打印虚井 当前图拷贝为图元文件 当前图拷贝为位图 打印活动文档
显示程序信息,版本号和版权
2.剖面图工具栏(图1-4):
图1-4
4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剖面图工具栏各工具按钮功能说明见表1-2。
表1-2:剖面图工具栏介绍
按钮图标
3.对象编辑工具栏(图1-5):
按钮名称 深度比例尺
剖面向导 新建井 插入控制杆 插入海拔标尺 插入断层 新建曲线道 新建岩性道 新建文本道 新建试油道 新建射孔道 分层对比表 建立分层对比表 计算连通率 设定井间距离 对比缩放比例
功能描述
设置深度比例尺大小 打开剖面向导窗口 在当前图中新建一口井 在当前井左边插入控制杆 在当前图中插入海拔标尺 插入断层
在当前井上插入曲线道 在当前井上新建岩性道 在当前井上新建文本道 在当前井上新建试油道
在当前井上新建射孔位置道 分层对比表包含层属性值 建立分层对比数据表 计算细分层对比连通率 按水平比例设定井间距离 设置要对比曲线的缩放比例
图1-5 对象编辑工具栏各工具按钮功能说明见表1-3。
表1-3:对象编辑工具栏介绍
按钮图标
按钮名称 插入线段 插入矩形 插入椭圆 插入文本框 插入表格 插入比例尺 插入图例
功能描述
在当前图中插入线段 在当前图中插入矩形 在当前图中插入椭圆 在当前图中插入文本框 在当前图中插入表格
在当前图中插入比例尺图例 在当前图中插入岩性图例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5
插入图片 对象操作 删除点 插入点 充填颜色 字体颜色 左连接样式 右连接样式 尖灭样式 尖灭样式 尖灭样式 尖灭样式 尖灭样式 命名连接层 按名称左连接 按名称左连接 断开左连接 断开右连接 厚度分类求和 设定界面海拔 在当前图中插入图片 对象操作方式
在当前断层上删除断面控制点 在当前断层上插入断面控制点
设置矩形、椭圆、文本框等对象的背景颜色 设置文本框等对象文本字体的颜色 左连接样式 右连接样式
缺省砂体尖灭样式 河道砂尖灭样式1 坝砂尖灭样式1 河道砂尖灭样式2 坝砂尖灭样式2
将与本层连接的层命名为本层的名字 对选中层按名称左连接 对选中层按名称左连接 对选中层断开左连接 对选中层断开右连接 对选中层按厚度分类求和 设定油气水界面海拔
4.表格编辑工具条栏(图1-6):
图1-6
表格编辑工具栏各工具按钮功能说明见表1-4。
表1-4:表格编辑工具栏介绍 图标
名称 编辑区 字体类型 字体大小 粗体 斜体 居左
功能描述 表格中当前单元格的编辑内容 设置选中区域字体类型 设置选中区域字体大小 设置选中区域字体为粗体 设置选中区域字体为斜体 设置选中区域单元格内容居左
6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居中 居右
单元格合并 增加小数位数 减小小数位数 背景颜色 字体颜色 重新生成表格 设置选中区域单元格内容居中 设置选中区域单元格内容居右 选中区域单元格合并
选中区域单元格数值增加小数位数 选中区域单元格数值减小小数位数 设置选中区域背景颜色 设置选中区域字体颜色
依据连接关系重新生成当前数据表 1.3菜单栏
BendlinkEx菜单栏包括文件、编辑、查看、窗口、帮助等5项菜单(图1-7),执行菜单命令的方法和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一致。
图1-7
1.文件菜单
文件菜单主要包括有关文件的创建、打开、保存和打印等的操作选项,另外还包括设定自动保存文档周期、配置层彩色/岩性符号、编辑分层属性名称表等功能,图1-8。
图1-8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7
2.编辑菜单
编辑菜单包括有关编辑过程中撤消、重作、复制、粘贴、删除和调整页面大小等操作选项,图1-9。
图1-10
图1-9 3.查看菜单
查看菜单包括工具栏和状态栏等操作选项,工具栏又包括主工具条、剖面图工具条、对象编辑工具条、表格编辑工具条和剖面向导等项,图1-10。
4.对象菜单:
对象菜单包括插入井对象、断层对象、海拔标尺对象、线段对象、矩形对象、椭圆对象、文本框对象、表格对象、比例尺对象、图例对象、照片对象等和井对象中测井曲线道、岩性道、文本道、试油数据道、射孔位置道的创建以及增加剖面、删除剖面等功能,图1-11。 5.窗口菜单:
窗口菜单包括多个文档窗口重排及其切换等操作选项,图1-12。
6.帮助菜单
帮助菜单包括帮助主题和版本信息等操作选项,图1-13。
图1-12
图1-13 图1-11
8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第2章 快速建立油藏剖面
本章的目标就是如何根据已有的分层数据快速作出油藏剖面图。
2.1进入BendlinkEx
在进入BendlinkEx程序之前,应首先打开电脑,当屏幕显示Windows95/98/2000/XP的界面后,开始执行下列操作:
1. 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 2. 选“地质研究工作室”项;
3. 找到“Carbonsoft BendlinkEx 2.6”,单击它,进入Carbonsoft BendlinkEx 2.6的工作界面。
2.2新建文档
选标准工具栏中“新建”按钮,建立新文档(图2-1)。
新建按钮
图2-1
2.3打开“剖面向导”窗口
“剖面向导”窗口其实就是一张井位图,在窗口中可成批加入井数据,然后用鼠标选井建立新的连井剖面。
打开“剖面向导”窗口的方法是单击剖面图工具栏中“剖面向导”按钮,如果“剖面向导”窗口已经打开,单击按钮则关闭,图2-2包含了“剖面向导”窗口和文档窗口。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9
图2-3
图2-2
2.4“剖面向导”窗口基本操作
1. 改变“剖面向导”窗口位置:方法是在窗口中突出的双线处按下鼠标左键,移动鼠
标拖动,松开鼠标,则“剖面向导”窗口位置发生改变;另外,还可将“剖面向导”窗口移出到BendLinkEx软件外部,单独成为一个窗口。 2. 改变“剖面向导”窗口大小:在BendLinkEx软件内部改变“剖面向导”窗口大小
的方法是:鼠标移至窗口的边框处当光标变为或时按下鼠标左键,移动,松开鼠标即可;在BendLinkEx软件外部,“剖面向导”窗口单独成为一个窗口,改变大小方法和其它窗口改变大小方法相同。 3. “剖面向导”窗口功能按钮介绍:窗口内部功能按钮包括比例尺、建立剖面、放大、
缩小(图2-3)。
2.5加入井
1.加入一口井数据
a.在“剖面向导”窗口任意处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插入井...”命令;
b.产生对话框,填写井的基本参数,包括井名、井深、海拔、x坐标和y坐标等,然后按“确定”按钮。
图2-4、图2-5是图示的操作过程,图2-6是井加入后的结果,双击鼠标可编辑该井。
图2-4 图2-5
图2-6
10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加入成批井数据
a.打开支持数据拷贝功能的任意软件(如:Execl电子表格、Word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等),选中要加入的井数据,选“复制”命令,将数据拷入剪贴版(图2-7)。
b.在“剖面向导”窗口任意处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成批插入井...”命令(图2-8)。
c.产生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粘贴数据”按钮,将剪贴版的数据拷入;然后,在数据区标题处,选择井名、纵坐标(x)、横坐
图2-7
标(y)、补心海拔和井深等数据所对应的列,所有项选择好后,按“确定”按钮(图2-9)。
图2-10是成批加入井数据后的结果。
图2-8
图2-9 图2-10
2.6编辑井
1.编辑单井数据
a.单击鼠标左键选中井,选中后井圈变为红色。
b.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编辑钻井参数”命令(图2-11)。 c.产生对话框,编辑有关参数(包括图顶深度和作图段长度),然后,按“确定”按钮
图2-11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1
(在选中井上双击鼠标左键也可产生对话框)。
图2-12
2.删除井
a.单击鼠标左键选中井。
b.然后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钻井”命令。 c.询问“确实要删除井吗?”,选“是”,便将该井删除。 3.编辑全部井数据
a.在“剖面向导”窗口任意处,双击鼠标左键。 b.产生名为“编辑井位参数”的对话框(图2-12)。
c.在对话框中编辑有关参数,按“确定”按钮。
2.7建立新剖面
建立新的连井剖面之前,首先应编辑各井的图顶深度和作图段长度,然后选择剖面位置建立新的油藏剖面,方法是:
1.在“剖面向导”窗口中选“建立剖面”按钮。
图2-13
2.按下鼠标左键选择剖面
的第一口井,松开鼠标、移动;再按下鼠标左键选择第二口井,如此反复直到选中剖面中的所有井。
3.最后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询问“确实建立新剖面吗?”,选“是”,便在文档窗口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剖面,同时在“剖面向导”窗口中形成该剖面线。
图2-13是新建的x35井—x5井—x31井——x28井的连井剖面。
2.8井对象操作
1.选中对象
在刚才新建的剖面上按鼠标左键,选中井对象,图2-14是选中“x35井”的结果。
图2-14
12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井对象中增加道
新建井时已经默认形成深度道、分层道和左右两个曲线道,增加新道的方法是在“剖面图工具栏”中选“新建曲线道”按钮、“新建岩性道”按钮、“新建文本道”按钮、“新建试油道”和“新建射孔道”按钮,增加所要求类型的道。
图2-15是在“x35井”中增加的各种类型的道。
图2-15
3.道类型
深度道:显示井深度,可设置刻度数、显示间距和颜色等。
曲线道:用于放置测井曲线数据,一个井对象可增加多个曲线道,每个曲线道可放置多条测井曲线,可修改曲线名称、左右值、刻度和颜色等属性。
分层道:用于放置分层数据,一个井对象可有多个层,层性质有多种。 岩性道:用于放置岩性数据,是井对象指定深度段的地层岩石性质,岩性有多种多样。
文本道:用于放置层段文本数据,可放置指定深度段的地层单位、沉积相特征、油层组和计算单元等等。
试油道:用于放置指定层段的试油试采数据。
射孔道:用于放置射孔位置数据。 4.编辑井参数
选中井对象,双击鼠标左键,产生“编
图2-16
辑井基本参数”对话框,修改参数,按“确定”按钮。 5.删除井
选中井对象,按Delete键删除。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3
2.9编辑深度道
在井中深度道“道头”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深度道,选中后道头变黑;然后,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产生名为“编辑深度道”的对话框,编辑有关参数 ( 图2-16 )。
2.10加载测井曲线数据
1.用“Microsoft Excel”程序打开“剖面Data_全部曲线.xls”文件,选“x35井”的测井曲线数据(文本文件同样),完成数据源的拷贝,该数据中含有要加载的RILD、SP两条曲线 ( 图2-17 )。
如果您已安装“Carbonsoft IntellExplore”软件,可直接在该软件中选中曲线道完成数据源的拷贝,详见IntellExplore帮助系统。
2.然后,选中要加载的目标曲线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曲线道,和深度道选中方法相图2-17 同),如选左面的曲线道。
3.选中曲线道后,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粘贴”命令或者直接用快捷键Ctrl+V命令 (图2-18 )。
4.然后出现名为“粘贴ASCII曲线数据”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要加载的深度和
图2-18
图2-19
数据对应的列以及起始行,最后按“确定”按钮 ( 图2-19 )。
5.同样方法完成右面曲线道测井数据的加载。
2.11批量导入测井曲线数据
批量导入测井曲线数据有两种方法: 1.文件导入
文件导入步骤如下
A)选中井对象,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加载曲线数据”命令(图2-20)。
14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B)出现文件对话框,打开文本测井曲线文件。
C)然后出现名为“粘贴ASCII曲线数据”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要加载的深度和数据对应的列以及起始行,最后按“确定”按钮。
图2-20
2.IntellExplore软件导入
IntellExplore是卡奔软件公司开发的井筒资料综合分析软件,从IntellExplore软件中批量导入测井曲线数据的步骤如下:
A)在IntellExplore软件中图框外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复制全部数据”命令(图2-21)。
B)然后在BendLinkEx软件中选中井对象。
C)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粘贴曲线数据”命令(图2-20)。 D)选择曲线名称,确定。
图2-22是IntellExplore软件批量导入测井曲线到BendLinkEx软件中的结果。
图2-21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5
2.12编辑曲线道
曲线道测井数据的加载完成后,常常要修改显示属性,修改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1.选中曲线道,双击鼠标左键,产生名为“编辑测井
曲线道”的对话框 ( 图2-23 )。
2.选中曲线道,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命令项,同样产生名为“编辑测井曲线道”的对话
2-23
图2-24
图2-22
框 ( 图2-24 )。
3.在“编辑测井曲线道”对话框中,修改有关参数包括曲线名称、左值、右值、刻度、线型、背景色等等;然后,按“确定”按钮,完成曲线属性的修改,修改结果见图2-25。
图2-25
图2-26
16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13加载分层数据
1.用“Microsoft Excel”程序打开“剖面Data_全部分层.xls”文件,选“x35井”的分层数据(文本文件同样),完成数据源的拷贝 ( 图2-26 )。
如果您已安装“Carbonsoft IntellExplore”软件,可直接打开该井的测井解释成果图文件,选中分层道拷贝,完成分层数据源的拷贝,详见IntellExplore帮助系统。
图2-27
图2-28
2.选中要加载的x35井的分层道(选中后道头变黑),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粘贴”命令或者直接用快捷键Ctrl+V命令 ( 图2-27 )。
3.然后出现名为“粘贴ASCII分层数据”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要加载的层名、顶深、底深和结论所对应的列和起始行,最后按“确定”按钮,便完成分层数据的加载 ( 图2-28 )。
2.14编辑分层道
编辑分层道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1.选中分层道,双击鼠标左键,产生名为“编辑分层道”的对话框。
2.选中分层道,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命令项,同样产生名为“编辑分层道”的对话框。
3.在“编辑分层道”对话框中,修改有关参数,“确定”。
2.15分层操作
图2-29
分层道数据加载完成后,常常需要修改某一层的属性、增加新层或删除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修改层
A.在分层道的层上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修改的层,选中后层上的顶底界出现两个兰色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7
小方框 ( 图2-29 )。
B.然后,在层上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项命令)出现名为“编辑层属性”的对话框,修改参数 ( 图2-30 )。
C.另一种方法修改层厚度。步骤为:
第一步,选中分层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允许拖动层边界”命令(如果已经选择了“允许拖动层边界”,则出现“禁止拖动层边界”菜单项)( 图2-31);
第二步,用鼠标选中要修改的层;
第三步,将鼠标移至层上顶底界的兰色小方框处,当光标变为上下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完成层厚度的修改。
2.增加层
A.鼠标移至分层道上要增加层的深度处,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同时屏幕提示层的深度范围),松开鼠标出现“编辑层属性”对话框;
B.选择层参数,按“确定”
图2-30
按钮,便完成层的增加。
3.删除层
三种方法:
图2-31
A.选中层(按下Ctrl键可选中多个层),按Delete键删除。
B.在分层道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将要删除的层包含在其中,松开鼠标后即选中了一批层,按Delete键删除。
C.选中分层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全部分层”命令,则删除全部分层。
2.16拾取层属性
拾取层属性的方法是:
1.首先设置要拾取的曲线的取值类型,方法是:选中曲线道,双击鼠标左键,产生名为“编辑测井曲线道”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取值类型并指定曲线名称 ( 图2-23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名称在“分层属性名称表”中必须已经存在,才能有效拾取层属性值,关于“分层属性名
图2-32
称表”的操作详见第5章。
2.在分层道中鼠标框选所分的层,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拾取层属性”命令(图2-32),则完成拾取层属性操作。
4. 查看层属性,方法是:
A)在工具条上按下“分层数据表包含层属性值”按钮。
B)在工具条上按“建立分层数据表”按钮,产生包含层属性的数据表(图2-33)。
18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图2-33
2.17排列道、隐藏道、调整道宽度
1.排列道
井中各种类型的道先后排列顺序可以改变,方法是: A.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道。
B.按下鼠标左键移动,同时屏幕提示移动距离。 C.松开鼠标,则该道重新排列。
2.隐藏道和调整道宽度
隐藏道的方法是: A.选中道所在的井。
B.鼠标移至道的右边框处,当光标变为时,按下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同时屏幕提示当前道列的宽度(宽度单位为毫米)。
C.松开鼠标则道宽度范围发生改变,当列宽度为0时该道便隐藏,重新拖动调整道宽度可取消隐藏。
2.18加载其它三口井数据
同样方法加载剖面上其它三口井x5井、x31井和x28井的曲线和分层数据,并调整井中各道宽度和排列各道,结果见图2-34。
图2-34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19
2.19使用格式刷
使用格式刷的方法是:
1.选中井对象,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拾取格式”命令。 2.选中另一井对象,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格式刷子”命令,则这个井对象自动按“拾取格式井对象”的属性进行了显示属性设置(图2-35)。
显示属性设置包括曲线线型、颜色、列宽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曲线道必须指定道名称。
2.20快速建立连接关系
BendLinkEx提供按层名称自动建立连接关系,从而快速作出油藏剖面,操作步骤如下:
1.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将要进行连接的层包含在其中,松开鼠标则选中这些层。
2.在选中的层上,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按名称右连接”或“按名称左连接”命令。
3.系统便自动按层名进行连接。 图2-36是图示的操作过程,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选中层后,用“对象编辑工具栏”的“按名称左连接” 或“按名称右连接” 按钮同样完成自动连接,图2-37图示这两个按钮和自动连接后的结果。
图2-35
图2-36
20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图2-37
2.21设置深度比例尺
设置深度比例尺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图面任意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
2.产生名为“设置页面属性”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深度比例尺处输入新的深度比例尺或选择已有的深度比例尺。
3.单击“确定”按钮。 图2-38显示操作过程
图2-38
2.22设置水平比例尺
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1
1.在图面任意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产生名为“设置页面属性”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水平比例尺处输入新的水平比例尺或选择已有的水平比例尺,然后“确定”。
2.单击剖面图工具栏的“按水平比例设定井间距离”按钮,则系统按水平比例尺自动设置了井间距离。
图2-39图示“设置水平比例尺”按钮和自动设置井间距离后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水平比例尺需要有各井的坐标值。
图2-39
2.23设置显示比例
设置显示比例的方法是:
1.将鼠标移至工具栏的“显示比例”按钮处。
2.单击鼠标左键,弹出列表框,选择要设置的显示比例大小 ( 图2-40 )。
图2-40
2.24保存文档
油藏剖面作好后别忘记保存下来,保存文档操作如下: 1.单击“文件”菜单。
2.选择其中的“保存”命令,或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显示“保存”对话框。 3.出现对话框后,在“文件名“处输入当前剖面图的名称(名为“X油田-油藏剖面AB”)。 4.单击“保存”按钮。
图2-41和图2-42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22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图2-41
图2-42
第3章 地层对比
本章的目的就是如何利用多条曲线进行地层对比和细分层对比,并形成细分层对比数据表,使您掌握BendLinkEx有关地层对比的使用技巧。
3.1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步骤如下:
1.打开文档,在窗口下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插入剖面”命令,插入新的子剖面,图3-1。
2.在新插入子剖面名字处双击鼠标,修改名称该名称为“地层对比”,然后在剖面图工具条上单击“插入井”按钮,图3-2。
3.产生对话框图3-1 选择已存在的x5
井、新建y9井,图3-3。
4.x5井已有SP和RILD两条曲线,新建曲线道,加载GR、AC、DEN、CN、RS、RD、RILM等其它曲线,y9井的一条曲线也没有,同样加载各条曲线(加载方法详见第2章)。
图3-2
图3-4是两口
图3-3
井曲线加载后的结果,接下来我们便对x5井和y9井进行对比工作。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3
图3-4
3.2选择对比目标
在曲线对比之前应首先选择对比目标,我们选择x5井的SP曲线作为对比目标——对比源曲线,选择y9井的SP曲线作为对比目标——对比目标曲线。对比源曲线的选择方法是:
1.选中x5井。 2.在x5井的SP曲线上要对比的开始深度处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选择对比井段。
3.在要对比的结束深度处松开鼠标左键,便选中了对比源曲线(选中后井段变黑)。
图3-5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图3-5
3.3设置对比参数
对比目标选择后,便可设置对比参数,方法是: 1.在选中后的对比井段上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右弹出菜单,选“设置”项命令)。 2.产生名为“曲线对比参数”的对话框,在对话框选择对比参数,按“确定”按钮。图3-6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24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在“曲线对比参数”对话框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滤波步长:对曲线进行滤波处理,数值(点数)越大曲线越平滑。
扫描长度:设置对比目标曲线的扫描长度,为对比目标曲线长度和对比源曲线长度的比值。
小层对比滤波步长:是对选中曲线的小层进行滤波处理。
小层对比扫描长度:设置对比目标曲线中小层对比的小层扫描长度,为对比目标曲线小层长度和对比源曲线小层长度的比值。
图3-6
工具栏上对比缩放按钮(图3-6):用于设置对比源曲线的伸缩
比例,小于0是将对比源曲线压缩,大于0是将对比源曲线伸长。
3.4地层对比
当对比目标选择后和对比参数设置之后,便可开始对比,方法是:
1.将鼠标移至选中曲线段顶部的灰色按钮处(如果有曲线名称则该按钮上显示出曲线名称),当鼠标光标变为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曲线至另一口井要对比的曲线上。
2.按住鼠标在要对比的曲线上,上下移动鼠标,寻找相似的位置,移动时BendLinkEx自动计算出两条曲线的相关度并在屏幕上提示。
3.当你认为相关度达到要求,满意时,松开鼠标,则系统自动将这两条曲线的相似井段进行了连接。
图3-7、图3-8是图示的操作过程,图3-8也是连接后的结果(您可在这两口井中新建文本道,将这对比好的具有相似曲线特征的井段进行命名并连接(即文本道文本层段连接,下一章将介绍),同样的方法你可对比其它各条曲线。
图3-7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5
3.5对比小层
在完成大段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便可进行小层对比,小层对比有自动对比小层和按位置对比小层两种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1.在对比源曲线上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对比小层”或“按位置对比小层”命令,图3-9。
2.BendLinkEx便自动将x5井上的小层与y9井上的小层建立关系,并产生对话框询问“进行小层连接吗?”,图
图3-9
图3-8
3-10。
3.选“是”,便将小层进行了连接,图3-11。
图3-10
26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图3-11
3.6删除对比对象
对比工作完成之后,便可删除对比对象;删除方法是选中对比段对象,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命令项(或选中对比段对象,按“Delete键”删除)。
地层对比对象删除后,小层连接关系则保留了下来,图3-12。
图3-12
3.7生成细分层对比数据表
当小层建立好连接关系之后,便可快速生成细分层对比数据表,步骤如下: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7
1.在工具栏上单击“建立分层对比表”按钮。
2.然后,便产生名为“无标题”的对比数据表窗口,窗口内各单元格数据对应于x5井和y9井的小层数据,其中层号为建立关系后的统一编号。
图3-13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3.8对比数据表拷出
根据你的需要,可将这张细分
图3-13
层对比数据表选中复制,拷入到
Excel、Word、写字板和记事本等其它支持粘贴的功能的软件中。图3-14是将细分层对比数据表拷入到Excel电子表格的结果。
图3-14
3.9数据表刷新
当重新进行细分层对比连接关系发生改变时,细分层对比数据也发生了改变变化,这时需要重新生成表格,操作步骤如下:
1.在工具栏上单击“重新生成表格”按钮。
2.然后出现对话框提示“重新生成表格会删除所有你编辑的结果”,选“是”便完成根据油藏剖面图新的连接关系生成细
图3-15
28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分层对比数据表。
图3-15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3.10数据表保存
1.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
2.产生“保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处输入当前细分层对比数据表的名字。 3.单击“保存”按钮。
细分层对比数据表文件的扩展名为“ben”。
第4章 做复杂的油藏剖面
本章的目的就是如何做出比较复杂的油藏剖面图,使你能够全面掌握BendLinkEx的使用,利用这些剖面图你可进行油藏分析并划分出油水系统。
4.1打开文档
1.单击“文件”菜单。
2.选择其中的“打开”命令,或单击工具栏的“打开”
图4-1 按钮。
3.在对话框中找到文件名称,选择文件类型(剖面图文
档类型为*.sec;数据表文档类型为*.ben)。
4.单击“打开”按钮。
图4-1和图4-2显示操作过程。
你可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用“窗口”菜单中的选项进行文档切换;如果你这时打开“剖面向导”窗口,则在“剖面向导”窗口中有多页,每一页对
图4-2
应一个文档,可按滚动按钮翻页,单击鼠标选中每一页;图4-3是打开三个文档的结果。
图4-3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29
4.2新建相交剖面
打开第2章保存的名为“X油田-油藏剖面AB.sec”文档,这个文档只有一个剖面为x35井——x5井——x31井——x28井的连井剖面,现在过x5井新建第二条剖面为y1井——x5井——y9井——y6井的连井剖面,步骤如下:
1.在“剖面向导”窗口单击鼠标选“建立剖面”按钮,然后,按下鼠标左键选井拉出第二条剖面的剖面线。
2.最后按鼠标右键结束选井,便建立了名为“剖面-2”的第二条剖面,见图4-4。
图4-4
4.3相交剖面切换
相交剖面快速切换有两种方法:
1.在“剖面向导”窗口用鼠标双击剖面线,则窗口自动转移到该剖面图上,同时当前剖面线显示为红色。
2.选中井对象(为多条剖面相交的井),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转换到相交剖面”子菜单,如果过该井有多条剖面则在该项子菜单中将所有的过井剖面都列了出来,这时选择你要切换的剖面名称,图4-5。
图4-5
30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4加载岩性数据
1.用“记事本”程序(其它程序同样)打开y1井岩性描述文本文件,选中内容复制,完成数据源的拷贝,图4-6。
如果您已安装“CarbonSoft IntellExplore”软件,可直接打开测录井成果图文件,选中岩性道,拷贝岩性数据,详见IntellExplore帮助系统。
2.选中井对象,新建岩性道;然后,在“道
图4-6
头”处单击鼠标左键选
中岩性道(选中后道头变黑)。
3.选中岩性道后,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粘贴”命令(或者直接用快捷键Ctrl+V命令),图4-7。
4.出现名为“粘贴ASCII岩性数据”的对话框,图4-8,填写有关参数,按“确定”按钮,便完成岩性数据的加载。
图4-7
图4-8
4.5编辑岩性
1.修改岩性
A.在岩性道上的岩性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修改的岩性层,选中后岩性层的顶底界出现两个兰色小方框,图4-9。
B.然后,在岩性层上双击鼠标左键,出现名为“编辑岩性”的对话框,修改参数,图4-10(也可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项命令,同样出现对话框)。
图4-9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31
C.另一种方法修改岩性层厚度,步骤为:第一步选中岩性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允许拖动层边界”命令(再次选择变为“禁止拖动层边界”);第二步用鼠标选
中要修改的岩性层;第三步将鼠标移至层上顶底界的兰色小方框处,当光标变为上下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完成岩性层厚度的修改。 2.增加岩性
A.在岩性道上要增加岩性的深度处,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松开鼠标出现“编辑岩性”的对话框。
B.在对话框中选择参数,按“确定”按钮,完成岩性层的增加。 3.删除岩性
三种方法:
A.选中岩性层(按下Ctrl键可选中多个层),按
图4-10
Delete键删除。
B.在岩性道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松开鼠标后便选中岩性层,按Delete键删除。 C.选中岩性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全部分层”命令,删除全部岩性。
4.6编辑岩性道属性
编辑岩性道属性的方法是: 1.选中岩性道。
2.在岩性道“道头”处双击鼠标左键,产生名为“编辑岩性道”的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填写或选择有关参数,按“确定”按钮。
如图4-11所示。
图4-11
4.7加载层段文本数据
1.用“记事本”程序(其它程序同样)打开y1井层段文本文件,选中内容复制,完成数据源的拷贝,图4-12。
2.选中井对象,新建文本道;然后,在“道头”
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文本道。
3.选中文本道后,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粘贴\命图4-12 令(或者直接用快捷键
图4-13
32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Ctrl+V命令),图4-13。
4.出现名为\粘贴ASCII文本数据\的对话框,图4-14,填写有关参数,按\确定\按钮,便完成层段文本数据的加载。
需要注意:在对话框中要选择顶深、底深对应的列和文本对应的列。
4.8编辑文本道数据
图4-14
1.修改层段文本
A.在文本道上的文本处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修改的层段,选中后文本层段的顶底界出现两个兰色小方框。
B.然后,在文本层段上双击鼠标左键,出现名为“编辑文本层”的对话框,修改顶深、底深、文本内容,设置字体、背景色等参数,图4-15。
C.还有另一种方法修改层段文本顶底深度,步骤为:
第一步选中文本道,在道头处单击
图4-15
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允许拖动层边界”命令(再次选择变为“禁止拖动层边界”);第二步用鼠标选中要修改的文本层;第三步将鼠标移至层上顶底界的兰色小方框处,当光标变为上下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便完成文本层段厚度的修改。
图4-16是文本层段修改后的结果。 2.增加层段文本
A.在文本道上要增加文本内容的深度处,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同时屏幕提示深度范围,松开鼠标出现“编辑文本层”对话框;
B.选择参数,按“确定”按钮,完成岩性层的增加。
图4-16
3.删除层段文本
三种方法:
A.选中文本层段(按下Ctrl键可选中多个层),按Delete键删除。
B.在文本道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松开鼠标后便选中文本段,按Delete键删除。 C.选中文本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全部分层”命令,则删除全部的层段文本。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33
4.9编辑试油道数据
选中井对象,新建试油道,然后增加、修改、删除试油数据,方法如下: 1.增加试油数据
A.选中井对象,选中试油道;
B.在试油道上要增加试油数据的深度段,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同时屏幕提示深度范围,
然后松开鼠标,弹出名为“设置试油层”的对话框;
C.在对话框中填写有关的试油参数,按“确定”按钮(图4-17),完成试油数据的增加,可在试油道中增加多个试油井段。 2.修改试油数据
A.在试油道的试油井段上单击鼠标左键,选中要修改的试油井段,选中后层上的顶底界出现两个兰色小方框。
B.然后,在选中后试油段上双击鼠标左键,出现名为“设置试油层”的对话框,修改参数,图4-17
(也可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
项命令)。
C.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修改试油井段厚度大小,步骤为:第一步选中试油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允许拖动层边界”命令(再次选择变为“禁止拖动层边界”);第二步用鼠标选中要修改的试油井段(选中后顶底界出现兰色小方框);第三步将鼠标移至试
图4-18
油井段顶底界的兰
色小方框处,当光标变为上下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完成试油井段厚度的修改。 3.放置试油数据显示位置
选中试油井段,按下鼠标左键向周围指定的位置拖动,松开鼠标,则产生试油显示框,框内显示试油数据,此动作可反复操作改变用于改变试油位置;在试油道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可关闭试油显示框。另外,对于多层合试的井段,当向道外同一位置拖出显示框时,多层的显示框自动合并,图4-18。 4.删除试油数据
A.选中试油井段(按下Ctrl键可选中多个层),按Delete键删除。
B.在试油道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将试油段包含在其中,松开鼠标后即选中试油段,按Delete键删除。
34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C.选中试油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全部分层”命令,删除全部试油段数据。
4.10编辑射孔道数据
选中井对象,新建射孔道,然后增加、修改、删除射孔数据,方法如下: 1.增加射孔数据
A.选中井对象,选中射孔道;
B.在射孔道上要增加射孔数据的深度段,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同时屏幕提示深度范围,然后松开鼠标,弹出名为“射孔数据”的对话框;
C.在对话框中填写有关的试油参数,按“确定”按钮(图4-19),完成射孔数据的增加,可在射孔道中增加多个射孔井段。
图4-19
2.修改射孔数据
A.在射孔道的射孔井段上单击鼠标左键,选中
要修改的射孔井段,选中后层段上的顶底界出现两个兰色小方框。
B.然后,在选中后的射孔段上双击鼠标左键,出现名为“射孔数据”的对话框,修改参数,(也可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项命令)。
C.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修改射孔井段厚度,步骤为:第一步选中射孔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允许拖动层边界”命令(再次选择变为“禁止拖动层边界”);第二步用鼠标选中要修改的射孔井段(选中后顶底界出现兰色小方框);第三步将鼠标移至射孔井段顶底界的兰色小方框处,当光标变为上下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完成射孔井段厚度的修改。
图4-20显示两个射孔段。
图4-20
3.删除试油数据
A.选中射孔井段(按下Ctrl键可选中多个井段),按Delete键删除。
B.在射孔道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将射孔段包含在其中,松开鼠标后即选中射孔段,按Delete键删除。
C.选中射孔道,在道头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删除全部分层”命令,删除全部射孔数据。
4.11插入岩芯照片
1.在工具栏上单击“插入图片”按钮。
2.将鼠标移至要放置岩芯照片的位置,按下鼠标左键,拖动产生放置照片的范围,松
开鼠标,出现名为“编辑图片”的对话框, 图4-21。
图4-21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35
3.在对话框中输入图名、选择显示属性,单击“加载”按钮出现文件对话框,打开岩芯照片文件,最后按“确定”按钮。
BendLinkEx支持三种格式的照片,这三种格式分别是位图文件(*.bmp)、Windows图元文件(*.wmf)和Windows增强图元文件(*.emf),图4-22是岩芯照片增加后的结果。
编辑岩芯照片的方法是:
a.单击鼠标选中照片,选中后照片四周出现8个兰色小方框;
b.在照片上双击鼠标产生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修改参数,确定;
c.改变照片显示大小的方法是鼠标移至兰色小方框处,当光标变为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同时屏幕提示照片范围,松开鼠标便完成照片显示大小的改变。
4.12“连接”操作
图4-22
连接是井与井之间建立关系,包括文本道文本层段连接和分层道小层连接,操作步骤如下:
1.在一口井的分层道上选中层对象(层的顶底界出现两个兰色小方框表示选中)。 2.在层上(或当鼠标光标变为黑色空心方框时)按下鼠标左键,移动鼠标便出现一直线,直线随鼠标移动,移动鼠标至另一口井分层道的要连接的层上。
3.松开鼠标,两口井的两个层便建立连接关系(连层完毕),重复操作为删除连接关系。 文本道文本层段的连接和分层道层的连接操作相同,所不一样的是文本道文本层段连接后在两口井之间文本层段顶底界形成两条连接线。
图4-23是第二条剖面y1井——x5井——y9井——y6井连接后的结果。
图4-23
4.13断开“连接”
断开连接有两种方法:
1.在分层道或文本道上,按下
图4-24
36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鼠标左键拖动,将要删除的分层和层段文本段包含其中,松开鼠标,选中要断开的层;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断开左连接”或“断开右连接”命令,便断开连接,图4-24。
2.在分层道或文本道上,选中要断开的层,单击对象工具条上““断开左连接”或“断开右连接”按钮,便断开连接。
4.14设置“连接”样式
两口井之间默认连接样式为层的顶底界直线连接,你可通过以下操作改变层之间连接样式:
1.选中右边一口井对象。
2.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虚井”按钮。 3.然后在该井的左边建立了一个虚井。
4.鼠标移动至虚井顶部,当鼠标光标变为四个方向的小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虚井到左边一口井右边框处(提取该井的层信息),然后移动虚井至中间指定位置,松开鼠标,便改变“直线”连接样式为“趋势线”连接样式。
图4-25是图示的操作过程,图中第一条剖面x在x31井和x28井之间增加了两个控制杆,两口井之间的连接样式也发生了改变,从“直线”连接变为“趋势线”连接。
图4-25
另外,还可选择是否进行“曲线道内连接”的连接方式,方法是:用鼠标左健选工具条上“曲线道内连接”按钮,连接样式即刻改变;再次选该按钮,则取消该样式。
4.15设置层“尖灭”样式
两口井连接过程中遇到层尖灭时,可将该层进行尖灭处理,指定尖灭位置、设定尖灭样式,操作方法是: 1.选中层对象;
2.在层上按下鼠标左键,移动鼠标至两
图4-26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37
口井间尖灭位置处,松开鼠标,在层在该位置处尖灭。
3.单击对象工具条上的5个尖灭样式按钮,选择相应的尖灭样式。
尖灭样式有5种,分别是缺省砂体尖灭样式、河道砂尖灭样式1(圆弧型)、河道砂尖灭样式2、坝砂尖灭样式1(圆弧型)和坝砂尖灭样式2;图4-26是3个层尖灭的结果。
除了这5中尖灭样式之外,您还可自定义连接样式,详见第5章5.2、5.3节。
4.16查询海拔
在加入井时我们录入了各井的补心海拔值,BendLinkEx是将各井按照统一的海拔系统放置在剖面中,您可以随时在剖面图的任意位置查询海拔值,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鼠标移至要查询海拔的位置;
2.等待1-2秒便出现当前位置的海拔提示窗。
图4-27是查询油水界面处的海拔值,查询结果海拔值为1455.89m。
4.17设定油水界面
设定油水界面的方法是:
1.选中要设定油水界面的层,可选多个层;图4-28
图4-27
2.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定界面海拔”命令(或单击对象工具栏上的“设定界面海拔”按钮);
3.然后出现海拔水平线,并提示当前当前水平线的海拔值,移动鼠标海拔值随之变化;
4.确认海拔值后,按下鼠标左键;松开鼠标出现对话框询问是否设定海拔值,选“是”,便完成油水界面的设定。
图4-28、图4-29是图示的操作过程,图4-30是设定新的油水界面位置后的结果。
38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图4-29 图4-30
4.18计算连通率
当各井小层连接之后,便可计算连通率,方法是: 1.单击工具栏的“计算连通率”按钮。 2.产生对话框,显示计算结果,图4-31。
图4-31
4.19厚度分类求和
厚度分类求和就是对分层数据按油、油水、气、气水、水、干等层类型进行求和,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井.然后在分层道上选中要进行求和的层,(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松开鼠标后便选中拖动范围内的所有层;另一中方法是在层上单击鼠标选中一个层,同时按下Ctrl键可选中多个层);
图4-32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39
2.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厚度分类求和”命令(或单击对象工具栏上的“厚度分类求和”按钮);
3.产生对话框,显示分类求和的结果。你可将该结果选中拷贝,并粘贴到文本框制成标注,置于井旁;也可将该结果选中拷出到其它软件中。
图4-32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4.20设置页面属性
页面属性包括各类字体大小、颜色,曲线道刻度线颜色、线型、线宽和比例尺等,操作步骤如下:
1.在图面任意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
2.出现名为“设置页面属性”的对话框,填写参数。
图4-33
3.单击“确定”按钮。 图4-33显示操作过程。
4.21增加断层
两口井之间有时需要增加断层,增加断层的操作如下:
1.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断层”按钮。
2.移动鼠标至要插入断层的位置处(如两口井之间),按下鼠标左键、再松开鼠标左键,可反复多次,画出断面形状。
3.最后按下鼠标右键,完成插入断层。
图4-34显示操作过程。
图4-34
4.22编辑断层
1.编辑断层属性
A.选中断层(断层上出现网格和小控制方框表示选中)。
B.双击鼠标(或单击鼠标右键,选“设置”项)命令,出现图4-35所示的对话框。 C.填写参数,按“确定”按钮。 2.修改断距
40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选中断层后,在断层上出现了网格和控制小方框,位于最左边的黄色小方框是控制左侧断距的,位于最右边的青色小方框是控制右侧断距的;由于不同的深度段具有不同的断距,
因此垂向上有多个小方框。
将鼠标移至小方框处,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改变小方框位置,便改变该处的断距大小,图4-36。 3.修改断面形状
位于断层断面上的兰色小方框是控制断面形状的点,按下鼠标左键选中控制点(控制点变为红色表示选中),拖动鼠标改变控制点位置,从而达到改变断面形状;另外,利用对象工具栏上的“删除点”按钮对断层上的控制点进行删除,利用“插入点”按钮能增加控制点,图4-36。
图4-35
图4-36
4.23插入表格
1.增加表格
在剖面图中插入表格的方法是:
A.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 B.在剖面图中任意处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拖动的范围为表格的大小;然后,松开鼠标左键,出现名为“编辑表格”的窗口,图4-37。
C.填写内容,按“确定”按钮。 关于表格编辑将在第5章详细介绍,图4-38是在剖面图上增加表格后的结果。
图4-37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1
图4-38
2.编辑表格
A.选中表格对象;
B.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右键,选“设置”项命令);
C.弹出编辑表格窗口,在窗口内修改内容,修改完后,按“确定”按钮。
4.24增加海拔标尺
1.在工具栏上单击“插入海拔标尺”按钮。 2.然后,便在图的左边产生海拔标尺。
3.修改海拔标尺属性:首先,选中海拔标尺对象;然后,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右键,选“设置”项命令),便出现名为“编辑海拔刻度”的对话框;修改各项参数,按“确定”按钮,便完成了修改。
图4-39是图示的操作过程。
图4-39
42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25增加图名
1.在工具栏上单击“插入文本框”按钮。
2.将鼠标移至要放置图名的位置,按下鼠标左键,拖动产生放置图名的范围,松开鼠标,出现名为“编辑文本框”的对话框,图4-40。
3.在对话框中输入图名、选择属性和设置字体,按“确定”按钮。
图4-41是在剖面图上增加图名后的结果。
图4-40
图4-41
4.26增加线条比例尺
1.增加比例尺
A.在工具栏上单击“插入比例尺”按钮。 B.将鼠标移至要放置线条比例尺的位置,按下鼠标左键,拖动产生放置的范围,松开鼠标,出现名为“设置比例尺”的对话框,图4-42。
C.在对话框中设置参数,按“确定”按钮,便在剖面图上插入线条比例尺,图4-43。 2.编辑比例尺 图4-42
A.在比例尺图例上单击鼠标选中(选中后出现8个兰色小方框)。
B.然后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设置”命令,出现对话框。 C.在对话框中编辑有关参数,确定。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3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话框中有一项“与页面水平比例尺关联”的复选框,选中它后,可用线条比例尺产生的对话框设置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如同工具栏上“设置水平比例尺”按钮一样。
图4-43
4.27增加层充填岩性图例
1.在工具栏上单击“插入图例”按钮。 2.将鼠标移至要放置图例的位置,按下鼠标左键,拖动产生放置图例的范围,松开鼠标,出现“设置图例”的对话框,图4-44。
3.在对话框中输入名称、选择属性和设置字体,按“确定”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图例中右下角3个红色
图4-44
小方框是控制图例大小的,当鼠标移到红色小方框上时光标变为“箭头”光标,这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可改变图例大小。
图4-45是,在剖面图上增加岩性图例后的结果。
图4-45
44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28增加其它图例
操作方法如下:
1.在图中增入表格,详见4.23节。 2.在表格上双击鼠标,出现“编辑表格”对话框(图4-46)。
3.在对话框中,选中单元格,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编辑岩性图例”命令。
4.出现“编辑岩性图例”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各类属性及岩性名称,在“标注”
处可输入自定义名称。
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需要改变图例的
图4-46
大小,改变图例的大小其实就是改变表格的行宽和列宽,当鼠标光标变为和才能进行操作。另外,在名为“输入文本:”的编辑区内可直接输入图例名称,例如:“中砂岩”图例,直接输入字符串“!中砂岩|中砂岩”即可。
在剖面中图例其实是一个对象,可选中进行移动、复制、改变大小、删除等操作,图4-47是增加图例后的结果。
图4-47
4.29增加标注
利用工具栏上的“插入线段”、“插入矩形”、“插入椭圆”、“插入文本框”和“插入图片”等按钮,可在图中任意处增加自己的标注,操作方法和增加图名、图例的操作方法类似。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5
4.30使用井斜数据
使用井斜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将井斜数据加入井中。 1.加载井斜数据
A.用“记事本”程序(其它程序同样)打开井斜数据文本文件,选中内容,完成数据源的拷贝。
B.选中井对象,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粘贴井斜数据”命令,图4-48。 图4-48
C.然后产生名为“粘贴ASCII
井身轨迹数据”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深度、方位角、井斜角等数据项对应的列,最后按“确定”按钮便完成井斜数据的加载,图4-49。 2.使用井斜数据
A.选中井对象,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将斜深校正为垂直深度”命令,BendLinkEx便使用井斜数据对井进行校正。
B.如果想取消校正,可选中井对象,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取消垂直深度校正”命令。
4.31调整页面大小
图4-49
调整页面大小的方法是:单击工具栏上的“调整页面大小”按钮(或选“编辑”菜单中的“调整页面大小”命令),则对剖面进行自动刷新并调整了图面大小。
对各类对象进行移动、缩小或放大、更改属性、设置字体颜色和大小等操作,然后设置不同的显示比例以观效果,可反反复复进行此类操作,直到图面达到您要求的样式。图面样式调整好后,应及时保存。
4.32对象复制、移动和删除
1.对象复制
对象复制的操作步骤是: 首先,选中对象;其次,选“编辑”菜单的“复制”命令(或按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用快捷键Ctrl+C,或击右键弹出菜单选“复制”命令);最后,选“编辑”菜单的“粘贴”命令(或按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或用快捷键Ctrl+V)便完成了对象的复制。 2.对象移动
对象移动的操作步骤是: 首先,选中对象;然后,按下鼠标左键拖动至指定的位置,松开鼠标后便完成了对象的移动。移动对象操作的适用范围有井对象、虚井对象、图名对象、图例对象、表格对象、海拔标尺和各种标注对象等等,其中井对象包括许多子对象,子对象
46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移动仅在该井范围内是有效的。
另外,当两个对象重叠时,可用工具栏上的“置于顶层”和“置于底层”按钮进行两个对象的切换。 3.对象删除
对象删除的操作步骤是:首先,选中对象(适用于所有对象,并且可选多个对象);然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
4.33重复和撤消
用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可取消上一次的操作。 用工具栏上的“重作”按钮可恢复上一次的操作。
4.34剖面图打印
成果图打印步骤如下: 1.打印设置
选“文件”菜单的“打印设置”命令,然后
图4-50 出现名为“打印设置“的对话框,选择打印机名
称、纸张大小和打印方向等(图4-50)。 2.打印预览
选“文件”菜单的“打印预览”命令,然后出现打印预览窗口(图4-51),观看要打印的剖面图效果。 3.打印
选“文件”菜单的“打印”命令,然后出现名为“打印”的对话框,选择打印份数,按“确定”按钮,便执行打印动作。
图4-51
4.35剖面图嵌入到其它文档中
油藏剖面图图嵌入到其它文档中的步骤如下:
1.选“文件”菜单的“打印为图元文件”项命令,将当前剖面图保存为Windows图元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7
文件(*.emf),图4-52。
2.打开Microsoft Word软件(或支持Windows图元文件的其它软件)新建文档,选“插入”菜单“图片”项的“来自文件”命令,图5-53。
3.出现对话框,选择刚才保存的Windows图元文件名称,按“插入”按钮,图4-54。 4.成果图便插入到Word文档中,保存当前文档,图4-55。
图4-52 图4-53
图4-54
图4-55
4.36油藏剖面应用——油藏评价和储量计算
第一步:对于一个油田应尽可能多地做过每一口井的油藏剖面,然后利用“计算连通
48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率”功能,计算砂层(油气水层)的连通率,分析每个剖面上油气水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判断油藏的控制因素。
第二步:在油井和水井之间利用“设定油水界面”功能(可选一层或多层进行设定)
确定含油边界,对于油水层,则该油水层就是油水界面;分析不同剖面上油水界面的变化情况,查看有无矛盾之处。
第三步:初步得出本区具有多少个油水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它资料划分出储量计
算单元;然后,对每一个计算单元内每个剖面上的每口井的分层数据,利用“厚度分类求和”功能按油、油水、水、干等层类型进行厚度分类求和。
第四步:利用厚度分类求和结果,根据油藏类型并结合其它测试等资料确定每一个计
算单元的含油面积,作出每个计算单元的油层厚度等直线图,利用测井储层参数的研究成果取得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最后对每个单元进行储量计算。
第5章 设置其它参数
BendLinkEx 2.0新增了“配置彩色/符号”功能,用户可自己定义油、气、水、干等层的颜色和各类岩性的符号;新增了“设定自动保存文档周期”功能,可自动对文档进行定时保存;增加了“编辑分层属性名称”功能,用户可自己定义层的各类属性值的名称、单位、最小值、最大值和别名等,将来软件升级版可实现编制层属性平面图。
BendLinkEx 2.6增加了定义连接样式功能,用户可自己定义层段的连接样式。
用户配置的彩色和符号保存为“Carbon_ELayerSymbol.bin”文件,用户定义的连接样式保存为“Carbon_DLinkStyle.bin”文件,放置在Windows目录下。
5.1配置彩色和符号
配置彩色/符号的方法是:
1.鼠标单击工具栏上“配置彩色/符号/连接样式”按钮,或选“文件”菜单中的“配置彩色/符号/连接样式”命令,图5-1。
2.产生对话框,对话框中有三页,第一页名为“彩色”,用于配置各种类型层的颜色,图5-2;第二页名为“符号”,用于配置各种岩性的符号,图5-3。
3.在对话框“彩色”页中要配置彩色的层上双击鼠标,产生颜色对话框(图5-4),定义你自己的颜色,然后,选“确定”;在对话框“符号”页中要修改符号的岩性上双击鼠标,产生编辑图案对话框(图5-5),定图5-1 义你的岩性的符号,选“确定”,最后“确定”。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49
4.结果剖面图上你自己定义的层的颜色和你自己定义的岩性符号发生了改变。
图5-2 图5-3
图5-4 图5-5
5.2用户定义连接样式
1.增加新的连接样式
A).鼠标单击工具栏上“配置彩色/符号/连接样式”按钮,或选“文件”菜单中的“配置彩色/符号/连接样式”命令。
图5-6 B).产生对话框,对话框中有三页,其中第三页
名为“连接样式”,在第
三页中,点击“新建”按钮,则在最后增加一个新的样式(图5-6)。
C).在该样式的图标上双击鼠标,产生“编辑连接样式”对话框(图5-7)。
D). 在对话框中鼠标按
按钮,擦除已有的
样式定义,在样式编辑区内击鼠标左健,移动鼠标,定义新的连接样式,按
图5-7
按钮确认,您可编辑连
接样式的上边界和下边界,最后按“确定”保存结果。
2.修改连接样式
A).鼠标单击工具栏上“配置彩色/符号/连接样式”按钮,或选“文件”菜单中的“配
50 第1章 BendLinkEx概述
置彩色/符号/连接样式”命令。
B).产生对话框,对话框中有三页,其中第三页名为“连接样式”,图5-6。 C).对话框中已经列出默认的14种连接样式,分别是:下钝尖灭、上钝尖灭、下尖灭75%、下尖灭50%、下尖灭25%、上下尖灭75%、上下尖灭50%、上下尖灭25%、上尖灭75%、上尖灭50%、上尖灭25%、不对称尖灭75%、不对称尖灭50%和不对称尖灭25%。修改这些样式方法是在样式图标上双击鼠标,产生“编辑连接样式”对话框,修改连接样式。另外,修改样式名称的方法是在样式名上双击鼠标,产生编辑区修改样式名称。
5.3使用新定义的连接样式
使用新定义的连接样式步骤如下:
1.选中层,进行连接操作;如果该层尖灭,则在层上按下鼠标向外空白出拖动至尖灭位置。
2.在工具条上鼠标按“右连接样式”或“左连接样式”按钮,则连接层(或尖灭层)的样式发生改变。
图5-8是层选择“我的样式”进行尖灭的效果。
图5-8
5.4设定自动文档保存周期
设定自动文档保存周期的方法是: 1.选“文件”菜单中的“设定自动保存文档周期”命令。
2.产生对话框,设定保存时间,按“确定”按钮,图5-9。
图5-9
正在阅读:
卡奔BendLinkEx入门 - 图文01-26
公共关系学作业全部答案09-21
杏花作文350字06-14
中国的历史总括02-20
-950五采新轨道石门作业规程(完成)04-23
慈母情深作文300字07-04
破译12种爱情肢体语言 举手投足表情意09-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每章习题12-13
企业实践报告01-0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卡奔
- BendLinkEx
- 入门
- 图文
- 保健食品注册常见问题
- 希尔顿酒店员工手册
- 2013年淄博市教师继续教育考试题库整理版(按首字母排序)
- 四川历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汇编十一函数和导数
-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双基测试化学试题
- 实验一 Linux环境下的进程管理
-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 如何报考在职研究生
- 关于公布实施昆明市主城规划区工业用地级别和基准地价调整成果的公告
- 2011-2012(2)-植保线虫学复习题 - 图文
- 选修课
- 刑法目的0809论要0806
- 优秀教研组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 中国大学校训盘点
- 竞争性磋商文件 - 图文
- 数据分析报告 - 图文
- 水利工程施工课后答案
- 运输市场营销学作业(1-4)答案
- 《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答案
-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