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呼和浩特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4-02-29 16: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坚持科学发展观 永葆党的先进性 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和谐呼和浩特而努力奋斗

——韩志然在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首府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总结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开创现代化和谐首府建设的新局面。

一、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经验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团结和依靠广大

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埋头苦干,胜利完成了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书写了首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五年来,市委就事关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在2001年10月召开的市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总目标,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实现首府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2003年12月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委会提出了到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实现“三个翻番,一个第一”的奋斗目标,即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03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中位居第一。根据这一目标预计到2005年末可基本实现的实际,2004年10月召开的市委九届七次全委会提出了紧紧抓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重要机遇,推进首府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三个第一,一个提高”的新的更高要求,即到2007年前后全市经济总量、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居全区第一,人文素质显著提高,使首府真正首起来。这一目标,从目前全区情况看,首府城市建设的功能、品位和层次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进入了一流行列,全市

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市民的人文素质有了较快提升;经济总量中工业总量虽然离实现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已蓄积了较强的发展后劲。实践证明,市九次党代会以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这些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是完全符合中央、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是完全符合我市改革建设发展实际的,也是完全符合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和期望的。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普遍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也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展现党的先进性的五年。我们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不仅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而且为顺利实现“十一五”宏伟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经济总量迅速扩大,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始终位居前列,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任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3.7亿元,五年实现了翻两番,按调整后的口径计算,年均增长27%;财政总收入达到81.8亿元,五年实现了翻两番,年均增长37.5%;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0.2亿元,年均增长41.8%,五年累计超过了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2005年底,经国家统计局评比,我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50名,投资环境成为全国50优城市。预计到今年年末,GDP可达到900亿元左右,财政总收入可超过100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550亿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形成了乳、肉、薯、菜、玉米精深加工为主的经营格局,全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奶牛养殖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成功打造了“中国乳都”,并努力与世界乳业接轨,引进了阿拉福兹和利乐两大全球500强企业。肉羊产业起步良好,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新亮点。蔬菜产业正在走出低谷,朝着绿色健康、均衡供应的方向发展。依托产业化经营的有力带动,农业经济向加工业与服务业的链接延伸不断加快,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种植业为主向现代养殖业为主的重大结构性转变。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扶贫脱困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是在近五年左右时间发展壮大起来的,工业增加值五年增长4倍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五年增长近19倍,呈现出质量和效益远远高于总量增长的良好态势。国有企业战略性

改组全面推进,在淘汰原有落后工业企业的基础上,重组盘活存量,积极引进,培育壮大了伊利、蒙牛、大唐托电、金桥热电、TCL、汉鼎光电、创维、石药、蒙丰特钢、亿阳汽车、蒙昆卷烟、中石油、中海油、三联化工、冀东水泥等一大批企业和企业集团,基本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即乳业、电力、IT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形成了以高科技环保型、非资源依赖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的雏形。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一大批商贸、餐饮、交通等服务业项目,传统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档次和水平明显提升,城市消费环境显著改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成功引进了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和即将开业的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金融机构,打造了一批旅游、物流、信息、房地产、文化教育等项目,使首府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连续三年列入《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百强城市。 (二)按照“七年实现大变化”的要求,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围绕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的总目标,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呼市城市建设从2001年起要实现“三年一小变、五年一

中变、七年一大变”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落实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摊煎饼”式的城市建设模式。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实施了一批供水、排水、天然气、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园林绿化以及市容综合整治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现实机遇,进一步创新建设思路,加大建设力度,促进了城市功能品位与文化特色的全面提升,五年内实现了“三个拓展、三个提高”。

“三个拓展”:一是城市空间大幅度拓展。建成区面积由2001年的83平方公里扩大到159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年又新建了一座城市。二是道路框架进一步拓展。二环路全线贯通,市区内形成了八横八纵八车道的都市交通网络。开工建设了绕城高速公路。三是绿色空间不断拓展。相继改造建成了新华广场、大召广场、阿尔泰游乐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南湖湿地公园、蒙古风情园、太伟高尔夫度假村等一大批公共绿地和公园广场,环城水系建设快速推进,五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500多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其中近两年就增加了15平方米。

“三个提高”:一是城市功能层次显著提高。相继开工建设了以体育场和体育馆为重点的内蒙古体育中心、以博物馆和乌兰恰特为重点的内蒙古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内蒙古国

际会展中心,已经建成并正在建设一大批大型商场、四五星级酒店和功能型住宅等高层建筑。同时,作为2008年奥运会首都机场备降场的白塔机场改造顺利推进,呼和浩特铁路东站建设也已奠基开工。二是城市文化特色显著提高。按照现代化加特色的理念,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实施了大召区块改造、昭君博物院建设、五塔寺复原、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改造、归化古城重塑、成吉思汗大街建设以及沿街建筑物民族特色装饰等重点工程,展现了首府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魅力。三是城市宜居水平显著提高。旧城区改造快速推进,以整体搬迁、建设新小区的方式推进了“城中村”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旧城区居民和失地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大气环境治理效果良好,去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成为北方十五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城市保障水平也明显提高。 (三)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了人民群众。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50元和4631元,五年内均实现了翻番。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五年累计新增就业17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下。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

断扩大。扩大了城镇“低保”范围,并相应提高了“低保”标准,开展了特困家庭取暖、大病医疗和入学等多种分类施保,在全区率先建立了农村特困人口最低保障线制度,使城乡困难家庭和特困群众得到了有效救助,并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城中村”改造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也解决了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

(四)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始终高度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了和谐首府建设。依法治市迈出新步伐,人大、政协工作不断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充分发挥,对台、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首府市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新的提升。成功打造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昭君文化节和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城市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首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双拥共建取得新成绩,有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显著,形成网格化防控机制,安定和谐团结的社会局面得到较好的维护和保持。

(五)以先进性教育为重点,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大力解放思想、优化开放环境”和“执政为民、加快发展”等干部教育培训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了新时期“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先进典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广大党员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成效显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干部政绩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

认真总结五年来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要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握发展机遇,增强前瞻性、富有创造性、保持连续性,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才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

一要务,紧密结合欠发达地区更要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实际,致力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一起抓,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才能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阔步前进。三是必须坚持党委一班人团结协作,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各大班子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同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基层特别是旗县区党政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各族干部群众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活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全市干部群众“热爱首府、情系首府、建设首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汇集成建设首府的强大凝聚力,才能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来势。五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建设作为重点,把保持发展党和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关键,才能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领导首府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五条基本经验,既是我们过去五年努力探索、取得成功的深刻体会,也是我们今后领导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完善。

同志们,首府的变化有目共睹,首府的发展振奋人心。我们的成就和经验,是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呼部队、武警官兵和所有关心首府发展的各族各界朋友热情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呼和浩特市第九届委员会,向所有为首府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首府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还比较小,产业结构还有待继续优化,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还不强;二是财政实力不强,特别是同建设发展的需求相比,可用财力还明显不足;三是城市建设水平不高,配套功能还不够完善,城市规模和建设档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还相对滞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四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不快,特别是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还在不断出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首府的任务十分繁重;五是党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够、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 今天的呼和浩特,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关键期。我们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勇于应对挑战,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圆满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推进首府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和谐首府建设步伐。

我们在认真分析总结市委九届九次全委会确立的“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如下总体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瞄准一个目标,调整二元结构,提升三次产业层次,建设四个具有的首府城市,实现好“十一五”规划,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和谐呼和浩特而努力奋斗。

瞄准一个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和谐首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化的首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首府只能在

现代化建设中得以实现,现代化建设又为构建和谐首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只有实现这一目标,首府才能真正首起来,才能真正成为自治区的首善之市。

调整二元结构,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的原则,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市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进一步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分割,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首府的重要举措。只有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提升三次产业层次,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大做强首府经济,形成较好的自主增长机制。提升产业层次,要从以外延式增长为主的思路向谋求外延内涵同时良性发展转变,从以依赖有形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发展思路向有效利用各种无形资源,发展非资源依赖型产业转变,从发展一般技术的传统产业思路向发展高科技、环保型产业转变。提升产业层次,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产业政策,完善产业体系,努力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

建设“四个具有”的首府城市,就是要坚持民本、发展、开放的理念,把首府建设成为功能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位、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具有良好环境质量和适宜人居、具有较高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四个具有”的首府城市,发挥好首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金融中心的作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首府城市新形象,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现好“十一五”规划,就是要经过五年的努力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力争使首府综合经济实力进入西部省会城市前三名、达到全国省会城市中等偏上水平,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按照市委九届九次全委会已明确的“十一五”期间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进一步把握来势,完善规划,狠抓落实,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为构建现代化和谐呼和浩特奠定坚实的基础。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市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

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思路,全力推进首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提高农村生产力。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提高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加快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结合紧密的乳业发展,继续引导伊利、蒙牛、蒙羊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乳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把发展县域经济和提高农村生产力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山旱区重点扶持肉羊养殖产业;积极支持玉米、马铃薯、药材、饲料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业,提高城郊接合部蔬菜基地建设水平,增加当地菜的供应量;加大以草场和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要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有效增收。 ———着力提高农民素质。要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力量,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需求,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新

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培训。市四区要加大近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努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其他五个旗县结合各自实际,在大量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市、旗县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扩大农民就业空间,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着力搞好乡村规划和配套建设水平。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建立完善新型农村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市、区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面向农村、惠及农民。切实强化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生态移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连片推进。同时,要搞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动物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工作,完善奶牛养殖风险防范制度,探索建立长效防治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总体考虑分三个层次进行规划建设。一是城市融入型,力争使三环路以内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农村,逐步实现“村改居、农转非”,逐步融为城市居民;二是城镇带动型,使市区到各旗县区所在地和中心镇的农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劳动力市场和物流等方面,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五个统筹;三是生态转移型,使那些偏远的山区、生态脆弱区、生产生活条件很差的农村或农民散居区,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区,通过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移民、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措施,把大量偏远地区的人口转移出来以恢复生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在城镇郊区和城市二、三产业或条件较好的地区,集中规划安置被转移人口,使他们彻底脱贫。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要继续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保持我市工业高速高效发展的良好态势,发挥优势,完善思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工业经济的比重,加快首府新型工业化进程。 ———进一步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乳业、电力、IT制造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要依托现有企业基础,引进和培育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优势产业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壮大首府优势特色产业。乳业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继续提升“中国乳都”地位,把首府建成全国最大的各种乳制品生产研发基地,使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集团尽快进入世界乳业强

企之列;要转变发展思路,将IT制造业作为全市首选产业来扶持,尽快做大做强,把首府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力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和集中度,把首府建成国家级火力发电基地;生物制药要继续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把首府建成国家级生物制药创新基地;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成长性强,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同时要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材料制造等产业,尽快形成产业多元化的格局,并逐步构筑起以环保型、非资源依赖型、高科技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

———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要着力提高园区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继续发挥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进一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构筑承接产业与资本转移的平台。要明确各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格局。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要进一步拓展空间,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扩大开发区的经济规模和提高运行质量;托电工业园区要重点打造以电力工业、生物制药、冶金化工为主的能源依托型工业基地,建成自治区一流的工业园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盛乐经济园区)要集中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金桥开发区要依托炼油厂、化肥厂,重点发展

石化工业。旗县区的其他园区也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同时,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统筹推进地域相连、主导产业相近园区的建设,促进园区联合发展,努力形成若干个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基地。

———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引导企业推广运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淘汰和限制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项目,重点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及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产业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外力发展、加强招商引资,仍然是未来较长时期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完善全程办事代理制度,创新招商方式,采取多种办法招商,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立足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特别是首府优势,大力引进潜力大、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持非公经济和股份

制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的优势特色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我市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项目引进上,要瞄准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发挥比较优势,力争每年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中引进一批大企业落户我市,以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要坚持理性招商,招商引资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效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我市工业经济的素质和竞争能力。在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本地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充分发挥首府优势,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 作为自治区首府,我市服务业资源相对集中,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优势比较明显。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加快服务业发展进程,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不断提高首府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要素聚集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随着首府工业经济强劲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必须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专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加快呼和浩特东站、白塔机场、铁路物流、金山铁通等一批重点物流基地建设,优先发展交通运输,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大金融、保险、证券企业的引进

和扶持力度,培育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会展中心,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力丰富消费性服务业。要适应首府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重点抓好以中山路为核心的商贸圈建设,加快在建宾馆酒店的进度,完善和提升中心服务区功能。要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按照打造北京、天津的“夏都”和全国特色旅游城市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继续完善从大青山到盛乐园区的黄金旅游线,开发旅游精品。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合理开拓二级市场,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体系,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传媒和体育竞技等文化产业。加强社区服务业,健全服务组织,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要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体制和环境,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和我市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取消不合理的行业限制,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服务业,努力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的新格局,把首府建设成为辐射华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四)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首府辐射带动力 推进首府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规划,坚持近期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集中力量建设中心城市与统筹推进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突破,协调推进,全面提升首府辐射带动力。

———加强首府城市圈建设。要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和中心镇三级体系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卫星城为骨干,中心镇为网点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群,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园、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有序扩张中心城区规模,加快三环道路建设,引导城市向南部、西部新区延伸和扩展。积极培育卫星城市,特别是要加强旗县所在地中心镇的建设,通过培育卫星城、建设中心镇、构建产业带,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整体提高首府区域发展水平。 ———加强首府城市现代化和特色建设。要坚持民本、发展、开放的理念,创新思路、科学谋划,把首府建设成为一个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气息,既有魅力又有活力的中心城市。要以文化为魂,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好“四区”:即商业核心区、行政中心区、蒙元文化特色区和多元历史文化特色区;建设好“四个中心”:即体育中心、文化中心、

会展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要以文化和特色为纽带,提升城市品位,继续抓好“三带”建设:即二环“花带”、水环“蓝带”和外环“绿带”;实施好“三园”工程:即蒙古风情园、南湖湿地公园和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四星、五星级酒店宾馆,中高档住宅小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改善人居环境。在全面完成上述重点工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启动实施新的项目,建设新的亮点,力争早日把首府建设成为“四个具有”的草原都市,向国内一流城市行列迈进。

———加强首府城市环境建设。在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城市环境建设。要重点完善以“八横八纵”、二环路、绕城高速路为重点的都市交通体系,加快城市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公交改造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切实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城中村、旧城区和小街巷改造,依法加大拆除违章建筑力度,彻底改造城乡接合部;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保护力度,强化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美化绿化街道社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市容大环境和市民居住小环境,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进一步提高首府城市的宜居水平。

———加强首府城市管理。要统筹建设与管理,把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要以提

高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为目的, 以坚持依法办事为手段,以健全城市功能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质为重点,努力创造文明、和谐、安定的城市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理顺市、区、街道办事处三级和各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形成职责明确、相互衔接、分工合理、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

(五)努力构建和谐首府,为促进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和谐首府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贯穿于首府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首府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促进首府和谐发展的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创新。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挥好政府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管理社会和服务公共的作用。要按照建设服务政府的要求,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快公益事业改革步伐。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监管类单位回归政府、经营类单位推向市场、公益类单位提高效能。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健康发展。 ———突出抓好扩大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要做好下岗职工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大力培育和创造就业机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服务业以及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企业,努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社保资金,完善基本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制度,逐步实施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切实推进民族文化大市建设,继续办好昭君文化节和国际民间艺术节,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

文化产业的发展,弘扬主旋律、抓好精品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影响人、塑造人。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突出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注重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加强人大、政协工作的决定精神,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扩大人民的参政渠道,完善重大事项的听证、公示、咨询等制度,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和经济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加强新时期统战工作,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繁荣发展、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首府人文素质,为构建和谐首府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构建和谐首府中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提升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成果。

———确保维护首府稳定。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认真做好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扶

贫济困等各项工作,解决好困难群众就医、住房和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继续深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以网格化防控机制为重点的社会群防群治网络体系。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首府社会稳定。

三、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推进首府现代化进程,关键在于按照先进性的要求,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一)深入学习党的先进性理论,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思想立党、思想兴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把党员经常性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内涵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同时,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中心组和宣传、组织部门加强干部培训教育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研究思考首府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转化为指导发展、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加强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和处理复杂矛盾问题及正确把握局势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

要认真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同时切实加强对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和检查,把班子的团结和谐巩固好、发展好,以“务实、诚信、服务、高效、廉洁”为标准,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要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等党内法规,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职”现象发生,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腐败行为,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尤其要选好配强旗县区党政正职和市属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改进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加大人民群众对干部考察考核工作的参与度。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点抓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着眼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在进一步加强农村、机关、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影响力为目标,把街道、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强化党委

(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党员。要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首府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及“八荣八耻”等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认真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带头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带头真抓实干,促进决策和部署的落实,以实际行动带动和促进全市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当前,我市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一种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有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锐气。对工作要充满热情,对人民要充满感情,对歪风邪气要铁面无情,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要自觉做到清醒、静心、实干,在好的形势和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克服急躁、浮躁情绪,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各项工作部署付诸实践、取得实效,力戒形式主义、表面文章。

(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不断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可靠保障。党章作为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约束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持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特别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权威。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合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努力扩大党内民主,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切实监督,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交流工作、任职回避等规定。要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内制度建设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努力实现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进一步实施完善好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抓好“一把手工程”,健全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行使权力中自觉做到慎初、慎微、慎交、慎欲、慎独,带头艰苦奋斗,干净干事,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内监督,抓住班子团结、单位

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任用等重要环节,对一把手进行考评。各级一把手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管好自己,管好下级,管好亲属。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有关规定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除涉及保密内容外,在重大决策、选人用人、政府投资、招标采购、绩效审计等方面,凡能公开的一律向社会或本单位公开。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实施监督,切实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要切实抓好以“权、钱、人”为重点对象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要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旗帜鲜明地查办大案要案,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同志们,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首府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我们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首府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五年,我们肩负着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需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战胜前进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的新胜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为圆满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把首府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zj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