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课程考试重点2012.06

更新时间:2023-10-28 18: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环境规划

第一章绪论

1.环境规划的概念: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环境规划的功能:

(一) 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四)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了解):

(系统)整体性 综合(交叉)性 区域(分异)性 动态(响应)性 (规划)前瞻性 信息密集(性) 政策(应用)性强

4.环境规划基本原则:

(一)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 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 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 系统原则;

(六)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 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5.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 (二)环境调查和评价; (三)环境模拟与预测; (四)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 (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六)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 (七)保障措施。

6.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体系: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2)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辩证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可能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等。

(4)环境规划类型-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国家环境规划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指导作用。

(5)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部门(或专业)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第2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7.环境系统的概念:

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丰富多样、层次不一的元素组成,形成极其复杂的结构,并能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自身稳态运动,是一个巨大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动态系统。

8.环境容量的概念:

(ppt)环境容量基本概念:

环境容量I——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言。在该容量限度以内,排人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物质的自然循环,一般不会对人类健康或自然生态造成危害。

环境容量Ⅱ——指对居民满意的环境容量。它既包括环境的自净能力,还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环境容量Ⅲ——指人类活动的地域容量。它包括环境容量I和环境容量Ⅱ。 环境容量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

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 答:(1)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

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

(2)从环境规划学上,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

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9.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

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答:循环经济理论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发展起来的,单一产业不能构成产业生

态系统,完成产业的生态转型,循环经济导向的产业生态转型需要在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深刻的变革。

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

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它通过纵向、横向和区域耦合,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可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正向积累、持续利用。(污染负效益变为经济正效益。企业发展的多样性与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定性达到有机结合。促进传统资源掠夺和环境耗竭型经

济向新兴的循环经济转型。)

第3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0.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了解):

(1)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必须有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可以计量并能反映客观实际。

(2)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投入两种目标都可达到。这是一种协调型环境规划。

环境保护投入受经济力量制约,为确保经济的发展必须降低环境目标---经济制约型; 环境目标必须保证,限制经济发展或调整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环境制约型。 (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可达性和可操作性(可时空分解、便于管理、监督、检查和实行)。

(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不能太低。

11.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

1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一、自然环境评价。

包括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土壤、水土流失、生态、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调查内容。根据专项评价的设置情况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详细调查。 二、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主要是指与环境规划内容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经济活动。①生产布局现状分析,②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三、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

1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

首先是为了合理布局(环境功能区的合理布局、配合社会经济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其次是为了确定具体环境目标; 再者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内容: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目的:考虑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

基本内容:(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2)在所研究的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位单位,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3)在各功能区,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对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合理的控制对策。

14.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

(1)采取协调和审议措施。 a) 规划部门内部的协调和调整

b) 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调整(投资、实施、政策制定等部门) c) 与区域周围临近地区的协调和调整

d) 与国家办事机构的协调和调整(与上级统一)

(2)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a.制定资源利用开发标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b.统计报表制度:月报、季报、年报(环保投入、污染治理、综合利用、排放浓度、量)---监督;为下一年计划提供依据。

c.依法控制保证规划的实施。环保法规落实到实处有利于环境规划的实施 将环境规划目标转变为环境管理目标,成为地方环保规章制度的一部分。 (3)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A.协调发展规划方法的研究;b.生态工程工艺的研究.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5.评价指标的选择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和简便性原则。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系统对象,并要求简明、直观 ⑵重要性原则。集中体现评价对象重要的本质特征,具有典型性与可比性。

⑶层次性原则。系统表达评价目的需要,并清晰地反映指标间的隶属层次关系,体现评价对象的内涵。

⑷可行性原则。易于获取数据,便于计算和应用,支持指标的量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z4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