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 - 单选题及解析(二)

更新时间:2024-05-16 09: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

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 【错因分析】混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

2.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

A.高原现象 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 D.回忆现象 2.C【解析】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记忆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对一些小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不牢。 高原现象: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

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舌尖现象: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

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3.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 )的具体表现。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想象

3.B【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意志本质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四个选项对应的概念没有掌握。

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4.A【解析】题干是对头脑风暴法的解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错因分析】考生没能深入理解概念,因而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解题中。

头脑风暴法: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

发创新设想

5.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5.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

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阶段。★★★★ 【错因分析】对三个阶段的特点记忆不清。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

以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 【错因分析】对品德的各个心理结构的实质没有理解。 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

A.组织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示范者 7.C【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 【错因分析】对教师的各种职业角色理解不透彻。

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8.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相关概念没有掌握。

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9.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题干是对这一概

念的阐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定义。 10.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 A.自知智力 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 D.身体运动智力

10.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由此可知对环境的认识应属于空间智力。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这个理论比较重要,考生应该了解掌握。★★★

【错因分析】考生对这个理论里面包括的7种智力成分的本质没有了解和掌握。

11.国家实行( )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法律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选举 D.教师推荐

11.A【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资格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师资格的相关知识理解不全面。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 D.废科举,兴学校

12.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命题立意】考查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13.反映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纲要》

13.A【解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命题立意】考查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错因分析】略。 14.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14.C【解析】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研究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错因分析】教育媒介也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但教师和学生

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5.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15.A【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命题立意】考查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错因分析】知识点混淆。 1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16.B【解析】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意义。★★

【错因分析】本题易误选C。教学改革只有先解决课程的问题,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1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分层次

17.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 【错因分析】略。

1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是(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8.D【解析】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涵义。★★★ 【错因分析】对德育的各个功能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19.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19.D【解析】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及其发展。★★ 【错因分析】教育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0.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 )

A.2年 B.3年 C.2~3年 D.3~5年 20.D【解析】聘任或任命教师的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相关内容。★★ 【错因分析】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yn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