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用奇谋孔明借箭(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1-30 03: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8.《用奇谋孔明借箭》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个故事选自我国著名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造好十万支箭,若造不出来,便加以陷害。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藻“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本课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及展开故事情节是其一大特色。同时,学生能在体会人物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品质,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弄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分析前因后果,知道“借箭”成功的条件。感受“孔明用奇谋借箭的“奇”

2.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人物形象,亲近名著,喜爱阅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借箭”成功的条件。感受“孔明用奇谋借箭的“奇”。 四、说教法。

在大问题的引导下,以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为主,抓关键词句理清前后联系,理解借箭成功的条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由于课文难理解,内容多,所以先指名分自然读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诸葛亮借箭成功的

条件是什么? 画出相关的语句,再用心体会,他的奇谋到底“奇”在哪里、妙在何处。做好批注

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进一步走进课文,读的更投入。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深入品读文本的字字句句获得自己独特感受,通过对文本的批注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二)品读感悟诸葛亮的智慧(即师生交流阶段)

此处安排三个小环节根据学生自读自悟交流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使知识更系统更有条理。

1.抓住“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这句话与诸葛亮对话感受“通天文”的智慧。

2.抓住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与诸葛亮对话感受他“知人心”的智慧。

3.抓住“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和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这两句话与诸葛亮对话感知他“知地理”的智慧。

(三)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结合课文谈一谈,你觉得周瑜和诸葛亮比,都有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一个对比的问题一提出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深化学生对题目奇谋的理解。 (四)总结写作方法 语

文课标指出: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学生受到人文熏陶的同时,掌握写作方法,为写作奠定基础。

(四)总结延伸推荐读书。

用奇谋草船借箭后,周瑜和诸葛亮是否就相安无事了呢?(生简答)《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吊孝》其实,我们学的《用奇谋孔明借箭》,只涉及了《三国演义》中极少一部分内容。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而草船借箭是智慧中的智慧。诸葛亮这一“借”,回击了周瑜的陷害,保护了自己,更赢得了人们的赞扬而名垂千古。

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三国,分享智慧,感受经典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yh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