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精编讲义:第1部分 第2章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Word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8-06 19: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精编讲义:第1部分 第2章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Word版含解析

……………………………………………………………名校名师推荐…………………………………………………

1 _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对应学生用书P35]

抛物线可以看成平面内的到定点(焦点)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准线)l 的距离的比值等于

1(离心率)的动点的轨迹.在坐标平面内有一定点F (c,0),定直线x =a 2

c

(a >0,c >0).动点P (x ,y )到定点F (c,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 =a 2c 的距离的比为c a

. 问题1:求动点P (x ,y )的轨迹方程.

提示:由(x -c )2+y 2|a 2c

-x |=c a , 化简得:(a 2-c 2)x 2+a 2y 2=a 2(a 2-c 2).

问题2:当a >c ,即0<c a

<1时,轨迹是什么?

提示:椭圆.

问题3:当a <c ,即c a

>1时,轨迹是什么? 提示:双曲线.

圆锥曲线可以统一定义为: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 和到一条定直线l (F 不在l 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 的点的轨迹.

当0<e <1时,它表示椭圆,

当e >1时,它表示双曲线, 当e =1时,它表示抛物线.

其中e 是离心率,定点F 是圆锥曲线的焦点,定直线l 是圆锥曲线的准线.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精编讲义:第1部分 第2章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Word版含解析

……………………………………………………………名校名师推荐…………………………………………………

2

从抛物线的定义知,抛物线只有一个焦点和一条准线,那么椭圆、双曲线有几个焦点,几条准线?

提示:椭圆、双曲线分别有两个焦点,两条准线.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与第二定义的区别

椭圆、双曲线的第一定义突出了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关系,第二定义主要表现了动点与一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的关系,所以在选用两种定义时可根据题目条件的不同适当选择.利用第一定义可以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另一点的距离,利用第二定义可以把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互相转化,对于抛物线,第一定义与第二定义是一致的.

[对应学生用书P 36]

[例1] 过圆锥曲线C 的一个焦点F 的直线l 交曲线C 于A ,B 两点,且以AB 为直径的圆与F 相应的准线相交,则曲线C 为________.

[思路点拨] 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进行转化,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的大小关系,建立不等式求e 的范围即可判断.

[精解详析] 设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e ,M 为AB 的中点,A ,B 和M 到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 1,d 2和d ,圆的半径为R ,d =d 1+d 22,R =AB 2=F A +FB 2=e (d 1+d 2)

2.由题意知R >d ,

则e >1,圆锥曲线为双曲线.

[答案] 双曲线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精编讲义:第1部分 第2章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Word版含解析

……………………………………………………………名校名师推荐…………………………………………………

3 [一点通] 解答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巧妙应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进行转化,即e =PF 1d 1

=PF 2d 2

.有时会应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种类型多为客观题,以考查统一定义的应用为主.

1.方程 (1+x )2+y 2=|x +y -1|对应点P(x ,y )的轨迹为________.

解析:由(1+x )2+y 2=|x +y -1| 得[x -(-1)]2+y 2

|x +y -1|

2= 2. 可看作动点P (x ,y )到定点(-1,0)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 +y -1=0的距离比为2>1的轨迹方程,由圆锥曲线统一定义可知,轨迹为双曲线.

答案:双曲线

2.若将例1中“相交”二字改为“相离”,判断曲线的形状;把“相交”二字改为“相切”,再判断曲线的形状.

解:设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e ,M 是AB 中点,A ,B 和M 到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 1,d 2和d ,圆的半径为R , 则d =d 1+d 22

, R =AB 2=F A +FB 2=e (d 1+d 2)2

. 当圆与准线相离时,R <d ,

即e (d 1+d 2)2<d 1+d 22, ∴0<e <1,圆锥曲线为椭圆.

当圆与准线相切时,R =d ,

∴e =1

,圆锥曲线为抛物线.

[例2] 已知动点P (x ,y )到点A (0,3)与到定直线y =9的距离之比为

33,求动点P 的轨迹.

[思路点拨] 此题解法有两种一是定义法,二是直译法.

[精解详析] 法一: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知:P 点的轨迹是一椭圆,c =3,a 2

c

=9,则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精编讲义:第1部分 第2章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Word版含解析

……………………………………………………………名校名师推荐…………………………………………………

4 a 2=27,a =33,

∴e =333=33

,与已知条件相符. ∴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为(0,±3),准线y =±9.

b 2=18,其方程为y 227+x 2

18=1. 法二:由题意得x 2+(y -3)2|9-y |=33. 整理得y 227+x 2

18

=1. P 点的轨迹是以(0,±3)

为焦点,以y =±9为准线的椭圆.

[一点通] 解决此类题目有两种方法:①是直接列方程,代入后化简整理即得方程.②是根据定义判断轨迹是什么曲线,然后确定其几何性质,从而得出方程.

3.平面内的动点P (x ,y )(y >0)到点F (0,2)的距离与到x 轴的距离之差为2,求动点P 的轨迹.

解: 如图:作PM ⊥x 轴于M ,延长PM 交直线y =-2于点

N .

∵PF -PM =2,

∴PF =PM +2.

又∵PN =PM +2,∴PF =PN .

∴P 到定点F 与到定直线y =

-2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 的轨迹是以F 为焦点,以y =-2为准线的抛物线,顶点在原点,p =4.

∴抛物线方程为x 2=8y (y >0).

∴动点P 的轨迹是抛物线.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F 1(-4,0),直线l :x =-2,动点M 到F 1的距离是它到定直线l 距离d 的2倍.设动点M 的轨迹曲线为E .

(1)求曲线E 的轨迹方程;

(2)设点F 2(4,0),若直线m 为曲线E 的任意一条切线,且点F 1,F 2到m 的距离分别为d 1,d 2,试判断d 1d 2是否为常数,并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设点M (x ,y ),

则有MF 1=(x +4)2+y 2,

点M (x ,y )到直线l 的距离d =|x -(-2)|=|x +2|,

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1精编讲义:第1部分 第2章 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Word版含解析

……………………………………………………………名校名师推荐………………………………………………… 5 故(x +4)2+y 2=2|x +2|,

化简得x 2-y 2=8.

故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8.

(2)d 1d 2是常数,证明如下:

若切线m 斜率不存在,则切线方程为x =±22,

此时d 1d 2=(c +a )·(c -a )=b 2=8.

当切线m 斜率存在时,设切线m :y =kx +t ,

代入x 2-y 2=8,整理得:x 2-(kx +t )2=8,

即(1-k 2)x 2-2tkx -(t 2+8)=0.

Δ=(-2tk )2+4(1-k 2)(t 2+8)=0,

化简得t 2=8k 2-8.

又由kx -y +t =0,d 1=|-4k +t |k 2+1,d 2=|4k +t |k 2+1

, d 1d 2=|16k 2-t 2|k 2+1=|16k 2-(8k 2-8)|k 2+1=8,8为常数. 综上,对任意切线m ,d 1d 2是常数.

[例3] 已知定点A (-2,3),点F 为椭圆x 216+y 2

12

=1的右焦点,点M 在椭圆上运动,求AM +2MF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M 的坐标.

[思路点拨] 利用统一定义把MF 转化为点M 到相应准线的距离,数形结合便可迎刃而解. [精解详析] ∵a =4,b =23,∴c =a 2-b 2=2.

∴离心率e =12.A 点在椭圆内,设M 到右准线的距离为d ,则MF d =e ,即MF =ed =12

d ,右准线l :x =8.

∴AM +2MF =AM +d .

∵A 点在椭圆内,

∴过A 作AK ⊥l (l 为右准线)于K ,交椭圆于点M 0.

则A 、M 、K 三点共线,即M 与M 0重合时,AM +d 最小为AK ,其值为8-(-2)=10. 故AM +2MF 的最小值为10,此时M 点坐标为(23, 3).

[一点通]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通常用来解决一些与距离有关的最值问题,利用定义,实现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相应准线的距离间的互化,互化时应注意焦点与准线的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yc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