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27 05: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市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分析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密切相关。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收入差别,一方面调动劳动者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竞争,竞争产生活力和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过大的收入差别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影响效率和增长。本文着重从微观层面对我市居民收入分配现状进行考察,并实证分析收入差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直接带动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591元、2470元,与198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0.13倍、11.73倍,年均分别增长14.87%、12.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3.73亿元,是1980年的539.0倍。

(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以农村居民为1)从1980年1.61扩大到1994年的最高值2.75,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2001年,城乡居民差距指数上升至2.68,2002年2.67。2002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为4121元,是1980年的34.9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7.47%。(如图)

80007000600050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指数32.5收入4000300020001000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1.51 (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

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中10%的最高收入户所占收入份额是10%最低收入户所占收入份额的3.06倍,比1991年的1.68倍扩大了近1倍;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收入户的4.13倍,而1991年的仅为2.11倍。农民和牧民的收入差距也呈现拉大的趋势,1991年农民和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差距为109元,2002年差距扩大到581元,扩大了4.3倍。

从收入的来源角度考虑,收入可分为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项收入。2002年城镇居民最低收入户的这四项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98%、17.08%、1.87%、6.07%,与1991年相比工薪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分别下降了9.14、1.59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收入比重分别提高了10.06、1.67个百分点;最高收入户四项收入比重分别为80.04%、4.18%、3.14%、12.64%,与1991年相比,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收入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3.59、2.64、1.00个百分点,而转移性收入下降了17.23个百分点。就2002年城镇居民的高低收入比较,高收入户的工薪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分别高于低收入户5.06、

差距1.27、6.56个百分点。各分项收入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三)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虽然差距不显著,但呈现缓慢扩大趋势。我市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收入的东胜比最低收入的杭锦旗高1558元,比1999年的差距增加29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收入的乌审旗与最低收入的杭锦旗差额为707元比1999年扩大229元。

(四)不同行业之间职工差距拉大。由于需求状况、国家政策、市场结构、生产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行业之间发展状况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是,各个行业职工工资的增长情况也大不一样。1980-2002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快的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14.3%;其次是卫生、体育以及社会福利业和教育、文化以及电影电视广播业,年均增长13.9%。最慢的是建筑业,年均增长10.6%,地质堪查和勘探业10.7%。正是各个行业工资增长速度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

改革之前,虽然行业之间的利润水平有高有低,但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影响下,行业工资的差距非常小。然而改革以来,这种差距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扩大。1980年行业之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的差距为1.51倍,2002年这个差距已扩大到2.73倍。也就是说,工资最低行业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工资最高行业平均工资的36.6%。最高与最低行业人均工资的绝对差额由1980年的330元增加到2002年的13152元,扩大了38.85倍。特别是服务领域中,科研与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保险机构,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供应机构,职工收入很高,而农、林、牧、渔业等行

业,职工平均工资长期处于最低水平。除了工资收入差距外,行业之间在住房、公费医疗等福利方面的差距也很大。

(五)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职工工资差距有所增加。改革以来,由于企业运行机制、产权关系、经营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收入差距在扩大也是一不争的事实。国有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集体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两种工资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1980年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791元,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745元,两者之比为1.06,工资的绝对差额为46元。1980年以后,两者之间的工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逐步扩大,到2002年,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11646元,集体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9609元,两者之比为1.21,工资的相差额为2037元,绝对差额比1980年扩大了43倍多。近几年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国有经济单位,而且增长态势极不稳定,甚至在1999年与2000年出现负增长。

二、居民收入扩大的原因

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总体而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密不可分。具体来说,影响我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来进行的,人们的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生产诸要素的占有水平和质量。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由于他们所拥有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差异,竞争机会也就不均等,从而收入水平也就不平等。

要素的差别,既有拥有财产的差别,也有个人能力上的差别。就财产差别而言,由于每个人继承和拥有的财产不一样,决定了财产性收入不同。就个人能力而言,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发挥才能的机会不均等,以及个人天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力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的形成。

(二)竞争的初始条件存在地域及体制的差异 。现有的差异有些是历史和传统体制形成的,表现为经济基础条件和经济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的初始差异,特别是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在城乡之间,主要是长期城乡体制分割导致的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且所能够利用的资源太少,劳动生产率及所能够创造的财富总量无法迅速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位臵、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都极为突出,对竞争结果的影响显而易见。 不同行业之间由于过剩产业竞争过度,效益自然低下,从业人员收入势必也相对低下;短缺行业需求旺盛,则可获得超额利润,从业人员收入势必也较高甚至很高。

(三)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地区间、社区间以及农户之间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程度上的差别,非农收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户之间的分配差异是极为明显的。2002年我市农民和牧民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分别为20.2%、4.6%,农民来自工资的收入比牧民大15.6个百分点;与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1026 1193 1245 1465 1691 2016 2987 3992 5091 6293 7875 9165 11505 13014 15324 275.65 316.79 260.25 275.24 306.62 349.88 346.57 478.04 612.95 759.14 951.2 1107.11 1389.76 1572.35 1851.39 1.53 1.56 1.51 1.53 1.55 1.58 1.57 1.62 1.64 1.65 1.65 1.64 1.62 1.60 1.57 1.27 1.68 1.72 1.94 2.32 2.45 2.75 2.34 2.11 2.08 2.02 2.14 2.24 2.68 2.67 -0.25 0.13 0.21 0.42 0.77 0.87 1.17 0.72 0.47 0.42 0.37 0.50 0.63 1.08 1.10 -19.84 7.46 12.03 21.50 33.11 35.63 42.68 30.64 22.15 20.46 18.43 23.32 27.90 40.34 41.20 从上表可以看出,(1)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自然差距也不断扩大,当人均GDP到达900美元前后自然差距达到最大值1.65,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自然差距开始趋于下降。(2)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城乡收入实际差距不断扩大,由1990年的1.72上升到2001年的最高值2.68;与此相对应,非自然差距也不断扩大,非自然差距占实际差距的比重由1990年12.03%上升到2002年的41.20%。(3)依据世界平均模型,当人均GDP达到900美元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不断趋于下降,而我市1998年人均GDP开始超出900美元,但城乡收入实际差距没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目前我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确实过大,与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依据世界平均模式,随着我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乡收入的适度差距不应超过1.60。

(五)对策建议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构成了国民经济的循环,而居民收入却贯穿于

11

整个循环当中。从生产看,居民收入在本质上是劳动者的生产要素价格;从消费看,居民收入是消费的最终决定因素。因此,要使收入分配既体现效率优先,又兼顾社会公平,成为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疏通消费环节;二是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一)疏通消费环节

我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49.74亿元,增加到2002年204.77亿元,现价年均增长22.4%;而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8.0%,比国内生产总值低4.4个百分点,比总消费19.5%低1.5个百分点;总消费倾向由40.3%下降到34.2%,居民总体消费倾向由33.8%下降到26.3%,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我市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疏通消费环节成为促使居民收入有效释放、加快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1、改善消费环境。建议我市对汽车、住房等消费应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减轻居民购房、购车过程中的税费负担,并考虑对居民购房、购车支出实行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同时提倡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大力推广信贷消费。目前消费升级的重点应放在新型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拓宽通信、旅游和教育消费等市场空间,挖掘计算机、汽车等新型消费品市场潜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快水、电、路和电视接收与转播设备、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和集贸市场建设,扩大传统和新型家电产品市场,开拓交通通信和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市场。

12

2、启动农村市场。我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3.3%,农村市场集中了全市最大的消费群体。2002年,我市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县的慢4.1个百分点,比市的慢6.3个百分点,因此,启动农村市场很关键。当前一方面通过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后劲,使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增加收入;同时通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或转移第一产业剩余劳动,使农民在农副业之外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解决低收入家庭和灾区农民生产和生活困难,同时要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减轻农民负担。

3、优化供给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确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方向的重要依据。作为生产经营者,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结合起来,以适应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是从主要满足市场需求,逐步转变到既满足市场现实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来。生产者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结构,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增加新产品、新品牌和高质量的商品,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二是继续拓宽消费领域。目前居民的消费水平还较低,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也不高;服务性消费的份额还比较少,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潜力很大。今后要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 (二)着力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为了赶超,无视收入两极分化对经济持续增

13

长的破坏性,造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后果,反而失去了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些经验教训值得认真吸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最近几年,我市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分析看,国家积极的财政等宏观扩张政策,投资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保证经济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填补了消费需求相对疲软留下的“缺口”。但从社会再生产看,投资需求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强调市场配臵资源的有效性,强调对价值创造的激励;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公共支出、税收和价格等综合手段进行调整,强调分配的相对平等,使人们能共享经济增长成果,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平稳发展。

1、把解决就业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2002年我市人口总量134.4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有10万人之多,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因此,必须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今后发展战略的最重要选择之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政策上、机制上和措施上加以扶持和引导,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同时要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机会平等和有序合理流动。通过流动使得报酬平均化,发挥市场力量对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要加快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导致的身份不平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助力度。居

14

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一方面必须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保证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基本建立起一个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适应、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从保障和发展的角度,加大扶贫帮困的力度。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前提下,政府要直接干预并辅之以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筹措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和救济服务等,以增强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同时要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措施促进贫困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城镇贫困人口,除建立和完善保障制度外,更应继续在职业培训、广开就业渠道上做更多的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下决心打破城乡壁垒、地区壁垒,让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充分自由流动,使城乡劳动力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合理的农民负担等因素,采取措施、予以规范,通过规范税收关系,来稳定农民和政府部门间的分配关系。

3、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一段时期以来,分配秩序紊乱,分配关系不合理一直是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

15

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重点解决通过违法经营或垄断经营,获取违法收入或不合理的垄断性收入的问题,坚决有力地、持续全面地打击社会违法经营活动,断绝违法收入的来源,逐步形成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社会环境。

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其他类型的收入差距相比,行业收入差距更具有突发性。为此,要改革现行的部门行业管理体制,精简机构和人员,调整和转化管理职能,弱化利益关系,建立与多家竞争局面相适应的调控体系,将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对非自然垄断业务,通过行业外部或内部不同环节的竞争及经营权的调整,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改变独家经营的局面,改变部门内部的单一所有制性质,提高其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4、拓宽和保护居民要素收入的渠道和权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其中财产性收入等非劳动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尽管如此,我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构成中劳动收入比重仍是偏高的,而财产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比重偏低。这种收入结构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依赖性,也表现出居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这种状况不利于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也不利于发挥收入分配对生产发展和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

因此,积极拓宽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承认并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改变传统的分配观念,鼓励劳动者在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同时,将自己的消费剩余转化为资产,并获取其带来的合

16

法收益;劳动者不仅可以参与人工成本的分配,而且也可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资产权利、管理才能等的贡献度,参与对利润的分配。对此,应对个人投资、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让运用、财产租赁或出售等方面,制定较为宽松的政策,并提供便利的服务充分发挥个人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此提高居民个人对市场的参与度,从多种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此外,税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根据加入WTO后世界通行的税制,探索和逐步实施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国际通行税种;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强化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17

宏观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个人、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三者分配关系。宏观分配关系反映了三个收入主体的利益格局。

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GDP按收入法核算,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按照初次分配的划分:劳动者报酬可归为个人部分、生产税净额归政府部分,固定资产折旧与营业盈余归企业部分。

(一)在宏观收入分配中居民所的份额减少,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减少。1995年我市GDP的初次分配为政府5.3、企业29.8、个人65.9,到2002年变为国家11.3、企业44.9、个人43.8,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初次分配格局明显呈现出居民所的份额下降,企业和政府所的份额上升的趋势。

根据消费函数理论,收入增长快慢从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需求增长快慢。我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49.74亿元,增加到2002年204.77亿元,现价年均增长22.4%,;而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8.0%,比国内生产总值低4.4个百分点,比总消费19.5%低1.5个百分点;总消费倾向由40.3%下降到34.2%,居民总体消费倾向由33.8%下降到26.3%,我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

250亿元200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居民消费150100500

宏观收入分配对政府和企业的倾斜,我市居民所得份额呈现减少趋势,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也呈下降态势,双重作用下导致消费总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的增长。

利用1990-2002年我市居民收入和消费的资料建立消费函数模型。考虑到城乡差别,将全体居民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建立消费模型:

C城镇 =310.453+0.735×Y城镇 R2=0.998 C农牧民= 0.769×Y农牧民 R2=0.969

其中,C为消费,对城镇居民为消费性支出,对农牧民为生活消费支出;Y为收入,对城镇居民为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为纯收入;a为常数,表示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即生活必需品的问题,经济学上称为自发消费,即在收入为零或者举债也必须要保证的;b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y8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