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巴尔扎克的金钱观

更新时间:2024-05-08 14: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议巴尔扎克的金钱观

【摘要】 巴尔扎克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困厄中度过的。金钱对巴尔扎克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金钱既是他人生的苦恼,又是他创作的源泉,所以在巴尔扎克许多的作品里都是以金钱为主题的。他为我们描绘了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金钱的无比威力。在他的笔下,金钱是一柄所向披靡的双刃剑:既是罪恶的开端,又是幸福的源泉。

【关键词】 巴尔扎克; 金钱观; 《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文艺大繁荣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的文学里,伴随着封建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上升所出现的戏剧性场面里,对道德堕落和对经济力量的惊叹,自然成为作品关注的核心。他以极大的勇气、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哲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金钱世界进行了艺术探索,在“人间喜剧” 的舞台上,几乎无处不遇到金钱这个“人间的上帝”。“金钱”是《人间喜剧》中创造的最生动的形象。《人间喜剧》的根本性主题就是揭示金钱的力量和罪恶。巴尔扎克的作品里写的都是人间悲剧,而作品却以“喜剧”冠名。其实,这正是一种讽刺。喜剧在欧洲是粗俗之作,而悲剧则是高雅严肃的艺术。巴尔扎克描写的主要是金钱腐蚀下的堕落,主人公往往是金钱的牺牲品,而不是正面英雄,他们是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人物的崇高美。所以,巴尔扎克用“喜剧”来命名,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嘲弄与批判。

一、 金钱与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他创造出如此多关于金钱买卖的史诗,除了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时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以及他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概括力以外,还与作家本人长期与金钱搏斗的经历密切相关。在与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认识了金钱。

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被送到附近的乡村去寄养,离开家的童年生活的痛苦,使他毕生难忘。他大学毕业后,违背父母之命,放弃律师职业立志做一个伟大的作家那一刻起,就被金钱所控制、所困扰。纵观巴尔扎克的一生,可以说是在金钱的困厄中度过的。拥有财产支配权的父母反对他走文学创作之路不成,答应给他两年的时间尝试。而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给他的费用十分有限,他经常挨饿。当时的咖啡馆,本来是青年作家与新闻记者聚会的地方,可他除了站在门外对着咖啡馆的玻璃窗照照自己饥饿的面孔以外,什么也不能干。到了寒冬,他衣着单薄。为了节省燃料费,他只好一连几天不下床 ,蜷缩在被窝里写作。最使他担惊受怕的是灯油的开支,因为白天越来越短,下午三点就得点灯。经过两年的苦行僧式的生活和夜以继日的艰苦创作,写成的剧本《克伦威尔》却被家人打入冷宫。巴尔扎克两年的苦苦试验宣告失败。父母即刻停止了对他的资助。巴尔扎克被逼上了自己挣钱的道路。为了谋生,他决定用自己的笔来开路,什么学子的悲剧、作家的名誉统统放到一边去,钱才是当务之急。只要写出的东西能变成钱就行。为了快快挣钱,他开始从事文学投机生意。一时间,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就像开了闸的河水,源源不断地从巴尔扎克的笔端流出。至于其中的内容,那是完全由市面的行情来决定的。他除了长篇,还写剧本、随笔、杂文等,同时还成为巴黎许多小报的撰稿人 。此时他就像一部日日夜夜都在转动着的“制造”文学作品的机器,只要能够出售,他是无需顾及产品的型号和质量的。这样的劳作,给巴尔扎克带来了微薄的收入,缓解了无米之炊之急,使他得到了一些安慰。但是他却没有从中尝到过创作的欢乐。这决不是他所希望的作家生涯。金钱的重压折磨着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也严重阻碍着他文学才能的尽早发挥。正如同时代法国批评家泰纳所指出的“由于需要,由于面子,又由于想象和希望,他成了金钱的猎取物,金钱的奴隶,金钱凌驾着他,虐待着他,使他伏在案头,拉不起身。金钱

把他牢牢地拴在工作上,激发着他的灵感,进入他的思想和梦魂,指导着他的目光,牵引着他的手掌,铸造着他的诗意。金钱使他的书中人物活跃起来,在他的全部作品上投入了一层金色的闪光”。

尽管如此,巴尔扎克并未能摆脱经济困境,他不得不寻找新的生财之道。1815年,巴尔扎克与一个出版社合作,企图通过出版一些古典名著来盈利。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原想一本万利的买卖,不料却一败涂地,出版印刷的一千册,竟然卖出不到二十本。这倒霉的生意,使巴尔扎克负债一千多法郎。他又经营过印刷厂和铸字厂,甚至准备开采从古罗马时期就废弃的银矿。但他的努力,非但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弄得债台高筑。最后债务竟达到六万法郎。到他逝世时也未还清债务。由此可见 ,巴尔扎克的一生虽然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战胜了饥饿与贫穷,在文学创作中作品比岁月还多,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在经济上,他仍然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这不能不说他在金钱世界的角逐场上充当了一个失败者的角色。然而,如果巴尔扎克没有这一段谋生、经商、负债、奋斗之至几乎破产而身败名裂的历史,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在《人间喜剧》中读到那些有关负债、敲诈勒索的精彩的描写,更难看到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深刻揭示。如此巴尔扎克这个光耀的名字就会消失在庸俗不堪的市侩、商人、资产者的长长名单中,而永远不会再被人们提及。因此我认为:正是因为巴尔扎克在“挣钱夺利”的决斗中有着那一段刻骨铭心的不幸历史,才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在一个唯物的时代里,金钱所有的重大的、魔鬼般的意义。”从而深刻的描绘出金钱世界的真实画面,“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

巴尔扎克充分地了解并且有力地描写了他的时代中金钱的无上威力。他曾写到:“从前金钱并不是一切,大家公认的还有比金钱更为高贵的东西。但是今天资产阶级却用金钱来作为政治才干的基础,在资产阶级的眼光中,金钱是生命的动力。他指出了为了追逐利润怎样的毒害社会,毒害了商人、银行家、政客们、年轻风流的女子,所有的人都是惟利是图,没有高尚的情怀,即使是身败名裂,受辱堕落亦在所不惜。”

二 、《人间喜剧》中的“金钱”形象

(一)、金钱与人性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塑造了一批贪婪的拜金主义者形象。他们或是吝啬的高利贷者、或是贪婪的银行家、或是寡廉鲜耻的恶霸、或是心狠手辣的政客,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是贪婪成性的拜金狂。葛朗台是一个嗜钱如命的吝啬鬼,为争夺金钱吓死了妻子,骗取了女儿的继承权,造成女儿的爱情悲剧。

但巴尔扎克的笔触还更进一步深入到巴黎社会的新闻各界。巴黎是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文化之都,素以文化繁荣著称。可是这里“聪明才智也要靠金钱来支撑,才能焕发出它的光芒;在资本主义文化艺术的辉煌成果中,每个角落都有金钱的影子。”

作家不过是出版商的摇钱树,书店不过是老板低价收进高价出售的商品。 巴尔扎克在《幻灭》里着重描绘了巴黎的文化界和新闻界,他们本应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光荣与骄傲,是高雅圣洁的场所,但这里却成了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践踏的“名利场”。报纸的书评决定书籍的命运,而记者就是批评家,记者会把一部优秀的新作骂得一文不值。由于利益的冲突,作家、文人之间又充满了殊死的搏斗,记者变得自私虚伪。同行是冤家,良心也成为用来攻击别人的武器。所以巴尔扎克指出:“报馆是贩卖思想的妓院”。老板是拿文字做买卖的资本家。“为了钱,新闻记者出卖聪明才智和人格灵魂;为了钱,文艺创作诲淫海盗;为了钱,书籍被当成低价收进高价售出的商品,报纸成了贩卖思想的妓院。”在这些人身上,他们不但自身丧失人性情感,而且危害家庭、危害社会。

(二)、金钱与亲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虽然没有机会读到这段至理名言,但他却在无数家庭

的关系中看到了这一严酷的现实。他的许多作品,真正的“英雄”是以灵魂交给了上帝的人,被金钱煽起的情欲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金钱决定一切”,无论什么样的家庭,亲情,在闪亮的金子面前,都已显得黯然失色。资产阶级或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们围绕财产展开的生死搏斗,已经使人无法在看清“家庭”与“亲情”的本来面目了,金钱成了人们的上帝。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认钱不认人,葛朗台视金钱于女儿之上,就因为女儿把他的金币给了查理,不仅大骂女儿,并决定把他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葛朗台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就迫使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母亲的继承权,全部财产归葛朗台管理,还认为这是给自己生路。弟弟破产,他不但袖手旁观,反而借此机会搞了一次公债交易,赚了一笔巨款;侄儿查理从巴黎回来,投靠他,他一脚踢开,视为路人。侄儿查理为父亲的破产哭得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是一个无用之辈,在他心里的是死人不是钱。”在葛朗台看来,查理伤心的不是父亲的死,而是他不仅从此成了一贫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还得为死去的父亲负四百万法郎的债。人死是小事,失去财富是大事。到死时葛朗台眷恋的不是女儿,而是他的金钱。要女儿到阴间去向他交账。在他那里,自古就有的夫妻之情,亲子之爱,兄弟之谊荡然无存。葛朗台的妻子、女儿简直就是他的两个驯服的奴隶。妻子的价值在于她带来了数量可观的陪嫁,女儿的价值在于他将会挣得巨额的财产。总之,对待骨肉至亲,他遵循的仍是金钱法则,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留给了自己,并通过自己又施予他人。

高老头的悲剧更可以说是对金钱的血泪控诉。高老头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但他却保留着浓厚的封建家族观念和道德观念,有一颗别的暴发户所没有的善良和慈爱之心。他不像葛朗台爱钱胜于爱女儿,她视女儿为生命。为了女儿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企图用“基督式”的父爱来维护这个家庭的永恒和谐,但他视骨肉至亲高于金钱,这正是他的悲剧根源所在。因为在女儿那里,金钱高于一切。在他丧失爱妻之后,便拒绝再娶,把对妻子的爱全部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视她们为掌上明珠,倾其所有供她们享受。两个女儿成人后,又分别给了她们八十万法郎的陪嫁,成了伯爵夫人和银行家太太。但是好景不长,出嫁后的两个女儿挥金如土,随时向父亲告急。女儿们不时前来探望父亲,却是为了进一步榨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ww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