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学习《道德经》的处世观(上)

更新时间:2023-10-23 15: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讲 学习《道德经》的处世观(上)

一、对立统一

《道德经》第二章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真美与真善

当人们把大家都认为的美当作判断事物美的唯一标准时,这种美已经不是真正的内在美,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美了。当大家都认为做一件事是善事,处心积虑、争先恐后地去要做这件事时,他们已经偏离了做善事的初衷,这件事已经不能带来真正的善了。

2.辩证处世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的。有和无相辅相成,易和难相克相生;有长方有短,无上便无下,音与声、前和后的关系也是如此。这个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因此,当人们认为自己已经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能只与那些比自己差的人比较,而应该与那些真正忧国忧民,为社会和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相比较。万事万物的状态都是相较而言,不是绝对的。

3.多行少言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真正的圣人做任何事时都不会首先为自己考虑,这种不以自己的目的为出发点的行为便是无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此外,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是说得多而做得少,而真正的圣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做得多说得少,专心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化、引导大家。

4.无位无名

尽管道生育了万物,拥有它们,却从不以此为资本炫耀,不因此居功。因而其高尚的地位从来没有下去的时候。人生也是如此,有举高之时就有低下之时。圣人却不一样,他们从未居过高位。《周易》有云:“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名。”圣人对待百姓永远如一,即使有功劳,也不站在高的位置上,所以永远没有“上”的状态,自然就不会“下”。不会有荣,自然就不会有辱。

老子的处世观便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最初行善时是出于本心,那就应该像圣人一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果抱有某种目的,那就难免有上有下,有喜有悲。

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要注意:在最高兴、最得意的时候,往往是好事将尽、坏事降至的时候;在最悲痛、最低落的时候,一定要挺得住,因为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三章写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1.断绝民欲

国家不以任何事物为标准,使其成为获得利益的手段,老百姓自然就不会起争夺之心。例如,在汉代,中国选拔官员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是靠举孝廉的方法,这就使得一些人弄虚作假,营造“孝廉”的形象,一旦上任,立刻原形毕露。

国家不把一件东西当作难得的、珍贵的事物,赋予其很高的价值,值得人们拿其炫耀,为其产生贪欲,自然就不会产生盗取之心。国家不诱导百姓把很多东西当作是不可求的,他们的内心自然会平淡如一。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戴翡翠或玉,一块小小的石头就能赢得达官显贵的追捧。事实上,它们的功能还比不上脚下的一块青石,只能满足人们的虚荣之心。只有当一件事物不被看得很珍贵时,方能不令人起攀比之心。

2.圣人之治

老子认为圣人之治有四个标准:首先是虚其心,“心”并非指思想,而是代指人无限的、各种各样的贪欲;其次是实其腹,民以食为天,因而必须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使其能够吃饱,社会才能安定;再次是弱其志,“志”是指志向,与“心”相对应,只有弱化每个人的需求,才能避免他们产生争斗之心,从而产生动乱;最后要强其骨,简单来说,就是要全民健身,督促百姓拥有健康的身体,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国民素质。

【佛语故事】

把心拿出来

达摩祖师在中原少室山面壁九年,当二祖慧可前往拜见,向其求教佛法时,达摩问道:“你怎么了?”

二祖慧可答道:“我一直心不安。”

达摩说道:“既然心不安,那你把心给我拿出来。” 于是,二祖慧可似有所悟。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和谐、安定是每个人的愿望。如果每个人的心都不平静,没有平常之心,社会就将进入恶性争夺的状态,人们将失去基本的道德品质,唯利是图。

3.无知无欲

在这里,“知”不是指知识,而是代指上述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和不见可欲。老子的意思并非百姓不能学其知识,而是让他们不要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躯壳。只有这样,真正智慧的人才不敢去弄虚作假,愚弄百姓。

由此可见,圣人永远是把自己放在后面考虑,把他人放在前面考虑。如果国家的管理者能够忠实地做人民的公仆,始终把天下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考虑,那就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了。

三、大私长存

《道德经》第七章写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天长地久

天地的寿命都很长久,人类的生命和天地相比是如此短暂。这是因为,天地自己不能生化,所以它能长生。

实际上,老子想借此告诉人们什么是永存的,即怎样才能像天地那样长久存在。只有为民族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能被人们记住,例如老子,尽管其生活于距今两千多年的年代,但人们今天依然在学习他的思想。孔子、伏羲、轩辕黄帝、神农氏、尧、舜、禹无一不是如此。这些人的名声之所以能够和天地一样长久,是因为他们都是圣人。

2.圣人之心

在利益面前,圣人是向后退,而非前去争夺的;但真正有问题、有需要的时候,圣人是走在最前面的。由此可见,圣人通常把自己置于名利欲望之外。正如宋代著名宰相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为了天下苍生而生存,自然能被人们永远记住。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是没有私心,只不过,私心在人类身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物质和名誉。一般人以物质享受为追求目标,而圣贤则是把名誉放在首位。例如,释迦牟尼在四十二岁正道以后,依然在印度恒河流域云游,弘扬佛法,传播他的思想,让更多人受到他的教育,最终自然带动了其地位的提升,成为一代佛祖。

四、内敛戒骄

《道德经》第九章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掩盖锋芒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拿着一样东西,如果使它满得溢出来,就不如不把它充满;人们揣着一样东西,如果使它暴露了出来,那它注定不能长期保存。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本以为自己收藏的东西不值钱,没想到通过《鉴宝》节目等途径了解到它拥有更高的价值,但也将其价值公之于世,从而引来更多的觊觎,这件宝物也终将不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w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