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22-2022年)【模板】

更新时间:2023-04-11 14:0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5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

高端装备作为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一直是国际竞争的焦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和一些大型跨国企业长期占据民用干线大飞机、卫星定位系统、大型医疗设备等高端装备的优势地位。近年来,高端装备国际分工争夺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同发力角逐的主战场。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战略均聚焦新一代高端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以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批高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大型客机(C919)成功下线,北斗导航系统突破千万级用户,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创造了世界半潜式平台之最,高铁、电力设备已经走出国门。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总体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应用推广难等。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就是要集中资源,着力突破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

4

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农机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夯实基础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推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资金支持方式,切实重视落实高端装备的国产化依托工程,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统筹研发、制造、应用各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装备,实现一批重大装备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打造中国制造业“新名片”,带动我国制造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针对高端装备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调动能力,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全社会资源,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探索新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高端装备的发展首先要立足国内,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同时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起点发展我国高端装备产业,

4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重点突破与夯实基础相结合。把握全球高端装备发展趋势,选择我国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突破口,实现重点领域的率先发展。同时,通过重大装备研制,带动基础材料、基础件、基础工艺、技术基础的全面突破,推进主机与零部件相互协调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掌握一批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全球品牌,大型飞机、民用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进入国际市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成套装备以及先进农机装备实现规模化应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以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

——实现一批关键装备自主可控。重点高端装备领域基础配套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明显增强。研发一批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对外依存度明显降低。在各领域研制一批技术水平高、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重大装备,部分装备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应用范围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一批首台(套)高端装备在关键领域实现应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生产生活和国防建设需求。自主知识产权装备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4

在“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主体。在各重点领域培育形成若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国际品牌,以及一大批专业化、国际化的中小企业,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基本建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

到2025年,全面具备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各领域开发出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成套装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和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三、重点领域

(一)大型飞机

系列化大型飞机。发展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系列化单通道窄体、双通道宽体大型飞机。重点发展130-200座级、4000-9000公里航程、单通道、高亚声速、中短途运输机系列和双通道、高亚声速、中远程运输机系列。在持续提高各系列飞机安全性和环保性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机队运行和维修保障的通用性和一体化水平提高机队经济性和整体竞争力;发展和应用先进的全机状态监控和健康管理系统、全供应链广域协同的机队保障系统,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保障系统和客户服务体系。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出创新性、引领性的业务组合,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

4

式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大型飞机批量交付和稳定航线运营,占据较为稳定的国内市场份额,全面启动国际市场。

综合化航电系统与协同运行管控系统。实现综合导航系统、综合处理系统、座舱显控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的自主发展与适航认证,满足各类复杂航路高精度飞行要求,实现航空运输体系基础安全可控;发展综合化、通用化、智能化的通信、导航、控制系统,满足流量密集空域飞行效率要求和航空体系安全运行要求;发展与国际最新风险管控措施接轨、基于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的飞行管控系统。发展面向全面风险管控和多类空域融合运用的技术体系和装备,实现通用航空、航空运输和军用航空运行的安全保密协同。

高性能飞机机械电气系统。发展和验证高压液压系统、分布式多功能液压系统、高功率高适应性供配电系统、电驱动环控系统、多电辅助动力系统技术,满足整机系统集成的先进性和适航认证的安全性要求。发展高安全、高可靠先进起落架系统技术和验证体系,应用高升力系统技术和电滑行技术,持续提升航空器起降能力,满足日益复杂的机场和航线适应性要求。发展整机和分系统级的能量综合技术,提升整机的能效和经济性。发展和认证先进客货舱系统,提高航空运载舒适性和适用性。

到2020年,突破制约我国大型飞机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大型飞机核心与关键技术,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建立大型飞机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大型飞机人才队伍。实现

C919窄体飞机试飞取证和投入运营,初步形成产业化发展能力,并适时启动系列化发展。综合航电系统与协同运行管控系统、高

4

性能机电系统基本满足军民用飞机发展需求。

(二)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系列化航空发动机。按照大飞机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发展大涵道比大型涡扇发动机系列产品,支撑国产干线飞机系列化发展。发展系列化涡轴/涡桨发动机产品,支撑国产直升机系列化发展。发展中小型涡扇发动机系列产品,支撑公务机系列化发展。发展基于重油的活塞式发动机、应用航空生物燃料的涡轮发动机技术。突破先进大涵道比风扇系统、先进高级压比高压压气机、先进低污染燃烧室、涡轮叶片、先进健康管理系统、先进高性能长寿命传动系统、先进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建立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体系完备、核心可控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产业体系。

4

工业燃气轮机。按照中小型和重型燃气轮机并行发展的战略部署,发展间冷循环和简单循环燃气轮机技术和产品、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和产品,建成燃气轮机试验电站并网试验运行。发展和完善高水平的燃气轮机自主创新研发体系。

到2020年:航空发动机,突破大型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基本建成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的基础研究、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体系。燃气轮机,突破大功率简单循环舰船与工业燃机、重型燃机三大部件关键技术;完成重型燃机重点产品研制,建成燃气轮机试验电站并实际试验运行;基本建成燃气轮机自主创新的基础研究、技术与产品研发和产业体系。

(三)民用航天

4

航天运输系统。发展长征五号、八号,低成本快速响应运载火箭以及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以实现近地轨道能力覆盖50吨至140吨能力为目标,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由卫星遥感系统、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卫星遥感系统,重点发展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大气观测三个系列,构建由七个星座及三类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逐步形成高、中、低空间分辨率合理配置、多种观测技术优化组合的综合高效全球观测和数据获取能力。统筹建设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数据中心、共享网络平台和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形成卫星遥感数据全球接收与全球服务能力。卫星通信广播系统。重点发展固定通信广播卫星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同步建设测控站、信关站、上行站、标校场等地面设施,形成宽带通信、固定通信、电视直播、移动通信、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服务能力,逐步建成覆盖全球主要地区、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服务宽带中国和全球化战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加快建设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国家级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网站,提升系统增强服务性能,具备我国及周边区域实时米级/分米级、专业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定位服务能力。综合集成地理信息、遥感数据、建筑、交通等基础信息,建立全国性、高精度的位置数据综合服务系统。

空间探测。重点发展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月球探测。突破探测器地外天体自动返回技术,研制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实施

4

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开展无人月球科研基地建设。深空探测。围绕太阳系及行星的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实施以火星为重点的深空探测工程,使我国深空探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空间技术应用。加快卫星重大应用,积极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技发展等多层面的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跨领域资源共享与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加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其他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合,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新型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到2020年,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基本建成,长征五号、八号完成研制并实现首飞,重型运载火箭工程关键技术已突破;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卫星应用业务化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基本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配套,商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具备国际服务能力。

4

(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高速、城际动车组、重载列车。形成时速250-350km、轴重≤17t的高效低噪中国标准新型高速动车组系列,完成时速160-200km的城际动车组研制、工程化验证和运用考核,研制30吨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及其车辆;形成自主化的高速列车用齿轮箱、轴承、轮对、转向架、轻量化车体、牵引变流系统、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网车辆。研制时速120-160km与地铁互联互通的市域快轨列车;研制适应不同技术路线的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构建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技术平台;建立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网车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研制适应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城市轨道交通四个层级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完成高速铁路列车控制通信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CBTC 系统的工程试点。

智能化装备及应用。研制绿色智能工程化样车、绿色智能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装备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应用示范。

4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新型车体轻量化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电传动系统技术、储能与节能技术、列车制动系统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高铁信号移动闭塞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自动运行技术、基于第四代通信TD-LTE 的无线综合承载技术。

2020年,时速350公里标准动车组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时速250公里标准动车组完成型式试验、运用考核以及其他试验,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城际动车组开展工程示范应用,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化。完成无接触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现代跨坐式单轨客车的开发,开展工程示范应用,实现产业化。构成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快轨、城市轨道交通4个层级的智能绿色轨道交通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

4

(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节能汽车。重点开展乘用车/商用车用混合动力系统开发与产业化、高效内燃机及关键零部件开发与产业化、高效自动变速器及关键零部件开发与产业化,积极开展整车及系统部件的轻量化、NVH等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节能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等。

新能源汽车。重点开展全新设计的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乘用车产品平台的开发,兼顾特色商用车车型的开发,开展高性能低成本动力电池及材料、驱动电机及关键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高性能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部件及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实现电机-传动系及控制器的一体化设计的驱动动力总成的研发,兼顾电动助力转向、电动空调、电加热系统以及电动制动系统的开发。积极实现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完善与检测评价能力提升。

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开展车载环境感知控制器开发与产业化、车辆智能控制与集成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基于网联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开发与产业化、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等的开发与产业化,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与测试评价能力建设等。

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升/100公里,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自主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80%;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装备的自主研制及应用。

4

(六)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海洋工程装备。以支撑我国深海油气开发需要为目标,突破一批深海勘探装备、生产装备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基本具备深海油气开发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加快推进海洋空间综合立体观测网、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深水动力定位原油输送装置、深海

4

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深远海岛礁利用和安全保障装备、深远海探测与考察装备等研发和应用。加强深远海应急抢险救助装备研发,突破深海探测设备、饱和潜水装备、水下机器人(ROV)、深水铺管设备和大深度打捞装备的设计建造技术等。重点突破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生产平台、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和存储再气化装置、深水钻井船、深水勘察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其相关配套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并通过海上试验和实际应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创新成果向工程化和产业化的转化能力。

高技术船舶。加快推进智能船舶、超级生态环保船舶、极地科考破冰船、极地运输船舶、高性能执法船舶、高技术远洋渔业船舶、大型豪华游船、大型LNG燃料动力船舶、超大型LNG运输船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深水钻井船、起重铺管船、海洋作业支持船、节能型远洋运输船等量大面广的高技术船舶系列化研发。

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重点针对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进行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形成支撑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配套产业集群。开展船用主机、新型船用动力系统、钻井系统、发电设备及系统、电子航海设备智能系统、自动控制设备、货油设备、升降锁紧装置、起重机、动力定位设备和系统、深海锚泊系统、深水绞车系统、水下生产系统和设备、安装检修设备、LNG 货物维护系统、船舶安全与环保设备等关键配套系统的攻关,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

4

到2020年,步入世界造船强国行列。建成较为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设计、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的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主要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居世界前列,骨干企业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5%和40%,部分前沿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概念/基础设计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关键系统和设备配套率分别达到40%和60%。

(七)智能电网成套装备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关键技术装备。围绕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进一步研究和提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电网关键技术装备,推动智能化风电和光伏并网逆变/变流器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大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研究、云

4

计算和互联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综合监控及运维领域的应用。研发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综合监控及运维系统,突破大规模间歇式电源的高压直流送出技术装备、海上风电场直流输电技术装备等。

大容量输电技术装备。全面掌握1100kV等级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装备,自主研发抗震型交流系统用变压器套管、无源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用光纤传感器、内置式绝缘子关键部件。研制±800及以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关键技术装备,突破换流变压器、换流变套管、出线装置、平波电抗器、直流输电晶闸管换流阀等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结合大容量输电工程建设推进自主技术装备的示范应用。

智能电网先进技术装备。依托智能电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以±500KV/3000MW柔性直流系统关键技术和控制保护设备为代表的柔性输变电装备、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智能配电网成套装备、用户端智能化成套装备、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能源互联网核心装备、先进储能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制;全面掌握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直流开关、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核心零部件3D打印技术应用、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及接口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推广应用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输变电设备状态诊断、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电自动化、主动配电网等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促进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

电力储能及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推进10MW 级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高温超导储能、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10MW级液流电池储能成套装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高性

4

能铅炭电池储能、25kW铝合金钠硫电池储能模块、100MW级钛酸锂离子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材料和装置的研制和应用示范。研制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突破以SiC和GaN等材料为代表的宽禁带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高压/大电流瞬态开断电力电子器件、高压大容量固态电力电子变换器,研发新一代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材料生长与掺杂、器件及封装、驱动及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工艺。

到2020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牵头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提升智能电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自主提供能力。形成智能电网一、二次装备相融合的研发制造体系。灵活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并网、智能变电站集成等智能电网核心装备实现自主化,基本满足国内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具备成套出口能力。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能量路由器、储能等关键装备实现突破。

4

(八)高档数控机床

高档数控机床主机、功能部件和数控装置。开发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并具备网络通信等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高档金属切削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精密成形加工机床),提升机床精度、加工效率、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进一步提高主机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深入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数控装置的理论体系、关键共性技术、功能及稳定性、可靠性检测与试验等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升高档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数控装置的自主研发能力。

高档数控机床行业所需的高性能工作母机。通过分析机床行业箱体类、轴类、齿轮类、刀具类等关键零件的加工工艺,提升加工精度、加工效率、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在高档数控机床制造领域,研发并批量生产用于加工机床关键零件的精密数控机床。

国防和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围绕航空航天、汽车、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专用的高中档数控机床、先进成形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突破高档数控系统、高性能功能部件和用户工艺研究,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高中档数控机床的国际竞争力。推广数控机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机床骨干企业,提高生产制造和服务能力。

到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数控系统标准型、智能型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4

60%、10%,主轴、丝杠、导轨等中高档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

(九)核电装备

三代核电装备。重点围绕三代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核主泵、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管道、半速汽轮机组、核级和非核级关键泵阀、核级数字化仪控保护系统(DCS)、核燃料装卸系统等关键设备和材料推进核电装备国产化。

4

先进核电堆型装备。依托快堆示范项目建设,研制堆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旋转屏蔽塞、钠循环泵、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快堆亚临界汽轮机组等关键设备,完善关键设备设计制造体系,实现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依托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建设,推进高温气冷堆设计和设备制造技术的融合。完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氦风机、堆内构件等核岛主设备以及汽轮机、发电机、数字化仪控系统常规岛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体系,掌握氦气轮机的设计制造技术。依托模块化多用途小型堆项目建设,推进一体化小型堆设计和制造的融合,培养多用途反应堆配套设备成套供应能力,进一步掌握模块化制造和建设技术。完善并初步形成反应堆各设备设计、制造和成套供应体系。

先进核燃料和乏燃料处理技术装备。突破压水堆先进燃料组件的自主研发、设计与制造。积极推进CF系列燃料元件、模块化小堆燃料元件、高性能事故容错(ATF)燃料元件、环形元件、超临界压水堆燃料元件等新一代压水堆燃料元件等高安全性先进核电燃料元件自主研制和试验示范。掌握快堆和压水堆MOX 燃料元件的关键工艺和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推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研究,掌握乏燃料后处理与储存工艺、关键设备、自动化控制、核与辐射安全和工厂设计等关键技术。支持开展堆芯热工水力验证平台、先进核燃料元件和后处理研发试验台等平台建设,推进试验和验证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完善。

核电关键材料。进一步提高核电主设备大型铸锻件加工制造技术水平,掌握关键设备焊接工艺技术。突破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设备关键板等材料设计制造技术。推进凝汽器钛管、核燃

4

料锆管等合金材料、核级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等焊材技术攻关。

2020年,以核电技术自主创新为重点,依托三代和具有四代特征的自主堆型(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建设,完善配套零部件制造和基础材料(含大型铸锻件)加工体系,全面掌握三代核电设计和制造技术,自主掌握三代核电技术,具备成套出口的能力,初步掌握乏燃料处理、高温气冷堆和快堆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

(十)高性能医疗器械

数字影像设备。以早期、精准诊断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新型闪烁晶体与光电器件、分子成像专用集成电路、高灵敏度荧光数据采集装置、高分辨PET探测器、高性能探测器、大容量X 射线管、高速数据采集传输模块、高速滑环、新型高密度/高频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wp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