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绘画
更新时间:2024-02-10 03:1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我的个性图画
我的个性图画
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打篮球,更不会舞双节棍,我没有太多的节奏,或许可以说成是“素描”。记得书上说过:“用木炭、铅笔、钢笔等,通过线条表现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为素描。”我没有太复杂的思想,但生活中的每一件琐碎事都可以影响到我。每一件琐碎的事组成了许多单一的线条,在我的生活中少了色彩斑斓的角色,却让我添加了冷静的帏幕。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种个性,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是一种个性。我没有达芬奇超凡的画艺,也没有李白那浪漫的气质。或许,我只是一张“速写”。书上说过:“速写,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主要受限于写作画时间的短暂,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受的方式??”我讨厌处理事情拖拖拉拉的样子,我也不喜欢说话婉转的样子。心直口快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优就在于和我说话的人不需顾忌那样这样什么的,有话直说我会听得更舒服,缺就在于和我不同类的人说话会得罪他们。我会为一件事情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在这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我的个性却成了我的生活里的伴奏;失去了悠哉游哉的享受,得到的却是非一般的感受。
人会慢慢地长大,而且人越大面对的事情也会越多。而我的个性也会因岁月的关系开始变迁,形成高难度的“白描”。
书上说过:“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技法;主要应用于人物、花卉等;因以单线勾勒塑造景物,不用色彩渲染,故称白描,也称‘白’画;这种画的难度大,花费的时间也多。”现在的我每做一件事都得“三思而后行”,即便没有“色彩”,我也得一笔一划仔细地勾勒属于自己的“白描”。我没有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豪华情,也没有林黛玉的沉默寡言,执着于自己的孤傲。我就是我,虽然没有色彩渲染,但也可以以单线勾勒出自己的人生。
素描+速写+白描=我的个性图画。这就是我,因自己的个性而没有了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了珠穆朗玛峰的险峻巍峨,也没有了雅鲁藏布江的恣肆奔放,只有简单线条纺织成的一张图画。
篇二:浅谈绘画艺术的个性显现
浅谈绘画艺术的个性显现
摘要:人类历史的今天,人们处于纷纭复杂的万象包围之中,画家们在这五光十色,眼花缭
乱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里得到感觉、感触、和感知,使他们的绘画艺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
是艺术和个性在艺术的表现上起着巨大影响,使之在绘画艺术的领域里焕发着迷人的风采。
关键词:意象造型 感情体现 个性发扬 艺术再现
前 言
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事物不断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
值尺度和审美意识也随之变化。当然社会的发展是不会丢下艺术这块领域而不管
的。改革的浪潮以空前的力度与速度闯入了我们长期封闭、节奏缓慢的生活。人
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和审美意识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个现代开
放型的社会,不会容忍封建僵化单一的艺术模式。人类艺术的今天随着时代飞速
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创新,致使艺术的路子越来越宽。当然时代飞速的今天也毫
无例外的向艺术王国发出严重的挑战!
一、 艺术风格的形成
艺术风格是作为一种表现形态,如同人的风度,是通过特有的标志在外部表
现中显示自身的一种内部特征。而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多样.这是因为艺术家
持有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而不同的创作方法是由不同的美学思维所决定的。另
一方面绘画造型美学与其它艺术门类的美学一样属于哲学范畴,所以艺术风格的
形成不仅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的间接影响,而且受到一定社会的哲学思
想和艺术家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思维方式的直接影响,特别是艺术家的美学观
念对艺术造型的形式风格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绘画艺术造型形式的发生是逐渐萌芽成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胚胎阶段:从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可称胚胎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
祖先为了提高劳动效率不断改进劳动工具,将粗糙的石快磨光穿孔用之。久之,
适用的形状和色彩便成了美观的形状与色彩,好看又好用,如原始岩画、陶器纹
样、石器的制造等都表现了一定的均衡、对称、和谐的形式美。
2、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西方则是古稀腊美学思想最为完
备,具有代表性的“美”在那时已开始应用,但往往与善,好,有用,赞美等不
分。到公元5世纪前的世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对美的来源,美的本质,美的对
象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3、酝酿阶段:是西方中世纪和中国整个封建时期。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
力发展比较缓慢、封建伦理、神学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束缚了美学思想的发
展,致使美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思想发
展的酝酿阶段。
4、形成阶段:14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关
系的发展在欧洲早期的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起来,新兴的资本阶级在政治,经
济,,思想文化上提出了自己的追求与主张。在艺术界的绘画中也有同样的情况。
新的造型方法就是一种充满表达的艺术形式、现代的艺术家应用这种造型方法如
同过去一切艺术经历的过程一样是个必然的结果。特别是在绘画方面,因为这种
艺术形式很少服从于偶然的因素。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它本身的特性、具有
本身的表达手段。而这种区别就是组成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如意象造型就
是由于人们处于纷纭复杂的万象包围之中,画家在这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自然
现象与社会现象里得到印象、感觉、感知、感触后,逐渐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点,
就是相对小一点的范围也能使画家感兴趣,把意和神结合并做到会意在心、才能
立杆见影地画出妙超自然的艺术形象。
(1)立意为象、妙取神韵、夸张变形。达芬奇那幅写实手法的《蒙娜丽莎》
能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并不在于形体的准确无误和衣纹的细致入微,而是
内含着少妇形象上象谜一样的微笑,把人物的神韵表现的惟妙惟肖。东晋顾恺之
在总结人物画时提出了“迁想妙得”的论点,意思是作者的思想要迁入对象才能
妙取对象的神韵,指出唯有把所要表现的事物构思于脑海,才能把外界美好的东
西表现出来。
(2)形随意变,夸张变形。画家在总结意象造型的特征时,在:“似与不似
之间做归纳” ,“似“是客观事物的主体,“不似是主观的思维变形”,有“似”
而无“不似”,就是画中有物无我,有“不似而无似”就是画中无事物客观造型
的特征,而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是以不失意象的夸张而变形的,是群众所能接受
的,它和毕加索创造的形象在外观上和性质上都有显著的不同,他的一些作品已
把熟悉的物象完全从形似上解除出来,只保留下一些构造性的元素。
(3)去粗取精、以少总多。关良先生说“传统的中国绘画,主要着重于精
神的表现,而为了加深表现精神状态,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力使外行极度简化、而
且具有表示主题特色的几笔来表示那些复杂的内容,关键就在与“简化”。
(4)以意设色、赋彩随情。色彩对于油画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色彩力量变
化油画就对于取消了油画的特质。高级的油画色彩除了帮助主题思想发挥外,总
是在一个特定的筐子里发射出奇异的作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发挥画家浅意识的
色彩,决定画家的心理、感情、和个性体现的特征,这样才能把色彩的自然美升
华为艺术之美。
二、 艺术的本质及价值不是单纯的反映和再现,它不仅仅只是由题材所决定的。
因为绘画艺术的审美领域,造型观念,色彩观念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面临一系列
的社会问题人们的思想也会改变的,长期以来正统观念、唯心的观念深深的地积
淀在人们心里,形成僵化保守的价值尺度和性格。中国美术史上的每一次复古、
停歇、衰老退化都是这种传统的民族性的表现。这些就是因为受社会的影响,致
使人们的思想僵化,个性不能得到发展,值得人们深思的是那种僵化的形式,阻碍
了绘画艺术的发展。牺牲自己的艺术真诚和艺术个性,不顾艺术美的原则和规律,
整天琢磨题材的命中率。一窝蜂的向某种时兴的样式、手法看齐,结果确实有不
少画家甘心做了幻想中的奴隶和照相机的奴隶,反之发扬每个艺术家的特殊创造
性,其形式上就会出现多样性和不同的风格手法,而作为艺术家,他的自我和艺术
个性,正是人的艺术素质与品格的集中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已不断地证明了:画家
真挚的感情是艺术的生命,而不能坚持艺术个性,独立地认识和表现自己的感受,
也就失去了艺术真诚这一最重要的品格;另一面绘画艺术贵在创新,艺术的总趋
势要求多样化,在保护艺术个性上不能给艺术家自由吸收加工各种自然与文化信
息的权利和条件,创新只是一句浮夸的口号;艺术应该有民族的色彩与风貌,但是
首先要充分保护发扬一个艺术家的个性,给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艺术家们以自由
驰骋的条件,艺术的民族风格才能显现。有了发挥艺术的客观条件,也并不等于画
家们就具备一种完美独特的艺术个性。
三、 艺术个性的形成和发扬、
艺术个性形成和发扬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文化背景。如:生活在艺术氛围中和从没受过绘画熏陶的人,他们对绘画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体现了文化素养和背景对艺术家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正如在一片文化的沙漠里是很难生长出一片旺盛的艺术花朵的,虽然它不缺乏空气与阳光,却缺乏水分,缺乏多种的复合营养。就如毕加索一样只能在塞尚的多视点代替了焦点透视后的二十世纪,才能实现他对绘画造型观念的改变,因此,艺术个性的最后形成,的确与他对某种艺术因素与技巧的独特选择,结构与运用有关,但是当一个画家对于艺术的各种造型因素与手段没有一个基础的全面的了解以前,面对艺术知识的汪洋大海,他是无所谓选择,更无所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而有所创造的,因为所谓艺术的基础知识正是前人文化信息的结晶,而艺术的基本功又是历史上前人积淀下来的一种技术能力,对于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人来说,只有了解知识而不掌握实际能力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拓创造行为的。随着艺术观念的扩展和更新,基本功的观念也要扩展更新,但是中国文艺创作中缺乏艺术个性的弱点,绝不是画家们的艺术知识和基本功训练太多的结果,那种为了“自由”和“个性”鄙视抛弃艺术基本功的作法是急功近利没有战略眼光的。
四、个性就是艺术家的感情体现,艺术的目的就是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段表现特定的精神,一种艺术形式的新生和发展就在于艺术家苦心经营不断追求的结果,艺术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它的产生源于感觉的直觉。绘画的独创就是艺术家的感情体现,他把艺术作为一种个性形态体现出来,靠的就是艺术家独创的主观体现,可以说没有艺术家的创造性表现就没有生命力的艺术;离开表现就没有艺术的体现,而绘画中积极的创造性的表现,首先要以艺术家的个性显现为前提,艺术家自身的因素决定了艺术的内涵、风格的体现及作品的价值。
毕加索说过:“艺术本身不变而是人的思想在变。因此,艺术之所以变,正表明了画家的思想在变。”这是艺术发展的基本原理,只有艺术家有了敏锐的感觉,并掌握这些艺术的本质和原理的情况下,一种艺术表现方法才能表现它自身的优点。艺术家放弃或忽视自省的过程,而以过去时代的精神特色感受现实或过
去的艺术技巧,形式中寻找表现的内容,必然使艺术形式上去表现它的价值。确切的说整个绘画发展史,实际上是每个艺术家视觉观念的变化,任何时期每一种最深刻的变化,都是艺术家有意识的感受的结果。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以此为前提再把想到的东西加于个性化,是自己思想的主观体现。
鲜明独特的艺术造型和个性体现的形成确实要造就自己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要有打破成规,独有的个性,我行我素。艺术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旧传统的突破的结果,也都是引进新的文化思想新的艺术观念,就像“本土形式的花开到极盛的时候,最终也会凋谢的,那时一切生命的力量,五千年前文明古国有着优美的文化史,艺术史,有着东方独特的审美体系和艺术观念,给西方艺术以很大的影响”。西方艺术家们吸收了外来影响,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在众多画家艰辛的探索追求中形成了西方艺术的很大改观,进而发展成为现代艺术的巨大潮流,西方有见识的艺术家们都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曾经存在一个古老的艺术王国。因此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画家,在发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攀登艺术高峰的时候,为什么偏偏要从巨人的肩上走下来,一切从新的风格开始呢?艺术的事业是一场无穷无尽的接力赛,前人的终点是自己的起跑点,古希腊学者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观念的更新也有与之相似之处。通用的说法,过去在用现在也在用,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悄悄地发展着、变化着、流动着。今天的含义已经不完全是昨天的含义了,当然并不是否定它的稳定性,熟知并非真知,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如果我们克服思维的惰性和惯性,改变创新思维从更多的方面或更新的角度去思考,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又将会是怎么样的呢?
所以,绘画的发展史根本不在于有多长的历史或者有多么高超的技术,而是艺术家心灵对时代的触动和艺术本质和原理的表现运用,这就体现了绘画的个性创新。在绘画艺术的创新上,艺术中新的东西并不永远都是生活中的新事物,但永远是对生活的新认识,不能把一些新的事物看成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它们未必能促使社会得到发展,一件物品未必能展示出新一代人的精神和风格,歌德认为:“现代最有独创的作家,原来并非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新东西,而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说出一些好象过去从没有人说过的东西。在题材上,题材不一定非和生活同步,关键在于作者对生活的当代性的认识 ,即使是历史的乃至远古的题材,如
篇三:让小学生绘画个性充分发展
让小学生绘画个性充分发展
鄂州市 花湖镇刘钊小学 刘思
摘要:兴趣是促进小学生绘画活动的前提,精心选编教学内容是小学生绘画
活动的保证,加强小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的训练是提高小学生绘画活动质量的基
础,鼓励小学生进行想象创造性绘画活动是发展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关键,充分发
挥评价的作用,增强小学生作画的自信心,是发展小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保证,
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非常必要。
关键词:兴趣、精心选编、观察力、自信心。
一、兴趣是促进小学生绘画活动的前提。
我认为要想让小学生学好绘画,调动起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兴趣是小
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一般来说,小学生对画画有一定的兴
趣,但往往是不持久的,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越差,如果不感兴趣就很难调动
起他们的主动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
运用小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教材的难度不宜偏高,也不宜偏低,要有针对性
地对小学生提出新目标、新要求,而且对小学生作品的评价要多称赞、多鼓励,
以此来不断提高他们作画的热情。如何调动起孩子们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呢?我用
过:讲故事、编儿歌、讲常识等一些方法,效果都还不错。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小
学生创造的兴趣?当然,调动孩子积极性,我觉得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
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活动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小学生的被
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要把小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
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小学生独辟蹊径,从常
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
所以说,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孩子们就具备了创作的热情,从孩子
感兴趣的当前事物入手,激发爱的情感,鼓励他们将爱心付诸行动是很有效的教
育途径。
二、精心选编教学内容是小学生绘画活动的保证。
我认为要想学好绘画,注意由浅入深、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也非常重要。孩
子有了学习的兴趣,接下来就要实际操作,如果孩子一试很难,久而久之也就会
失去兴趣。所以,我认为第二步就是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适合孩子的最
近发展区。孩子感觉容易掌握,学起来就会有兴趣。
1、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小学生求知欲,触动小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比如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增强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将小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2、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学习要看是否有利于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活动的内容要给小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避免每个小学生画出一样的画,呈现同样的风格;要引导小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小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小学生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小学生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3、要符合小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在年龄、性格、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使之顺应其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技能提高;改革不顾小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一致的做法,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一刀切”。绘画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这样孩子们就会比较愿意学也更加容易掌握了。
三、加强小学生观察力的训练是提高小学生绘画活动质量的基础。
小学生美术的关键是要想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必须训练小学生视觉的敏锐性,因此训练小学生的观察力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基础。比如:在教小学生学画马路上的汽车时,应提前让孩子仔细观察马路上汽车的形状、颜色,分几部分,车头、车身、车轮是什么形状,在什么部位等,上课时通过向全班提问,或引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把小学生对汽车全面形象的认识展现出来,作画时才会有创作的思维雏形。小学生有了兴趣,自己能独立用几何图形组成一个画面。随着画
面的不断复杂化,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在美术活动中,多配合这样的观察活动就会逐渐让小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不论是绘画课还是其它课,或日常活动中,都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经过训练,小学生的观察力会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小学生对绘画有了浓厚的兴趣,又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之生动有趣的绘画内容,小学生注意力逐渐从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发展。
四、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增强小学生作画的自信心,是发展小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保证。
每个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引导是很重要的,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但是活动中的适当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画激情,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呵护他们的智慧之花,让他们在快乐与成功的感受中更加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因为这一兴趣和愉快体验,将推动他们今后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以此终身受益。
1.通过评价,培养和保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每个孩子天生都爱画画,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力的情况下,如果我不因势利导,很容易损伤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若我长期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的画,他们就会觉得绘画是一种负担,失去自信心,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小学生的绘画兴趣是一关键。通过对小学生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还可以通过评价鼓励小学生大胆尝试,只有在尝试中小学生的情绪才得以释放,个性才得以张扬,好奇心才得以满足,从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2.通过评价,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天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如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方式方法很多。在绘画教学活动中,通过评价能帮助他们建立和提高审美能力。对于每一个孩子的作品的可取之处,都应当予以欣赏与肯定,并且不能用专业术语讲解,这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太小,是很难理解的,也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3.通过评价,增强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对孩子作品的评价也在改变,过去重视结果,现在开始逐渐重视活动过程。对于孩子的作品,只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他们的创造力,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往往由于孩子的天性所成的、稚拙的、夸张的作品,都会让你忍俊不已。通过教师对孩子的作品予以肯定的评价,能让孩子大胆下笔,不受拘束。
我认为美术教育活动不单只是教小学生画几幅画,它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等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可以陶冶人的素养,提高人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小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总之,美术活动本身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对象形态的描绘和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素质、能力和个性,形成小学生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让小学生绘画个性充分发展吧!
正在阅读:
个性绘画02-10
关于加强冶金机械等工贸领域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监管的通知(德安监发〔2011〕28号)11-23
机电专业暑期实习报告07-07
总结-小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04-27
三下期末综合第三套测试卷04-22
2015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05-09
2021年静脉采血技术规范考题答案05-17
韦达定理及其应用03-29
自动化立体车库堆垛机设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