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材料之六

更新时间:2023-08-23 06: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材料之六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材料之六

控制情绪

春风化雨

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教师面对不同的人、事、环境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坏情绪使人沮丧,做事不顺心,师生关系处理差。好情绪使人愉快,办事效率高,师生关系和谐。那么,你选择让情绪左右你的状态,还是主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情绪是可控的,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

踏进校园,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我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和观点。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面临教师与学生认知不统一,期待和结果不统一,付出与收获不统一而带来的种种矛盾。比如课堂上的一些学生总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对老师所讲的新知识理解困难,课后作业完成不好,拖了课程进度。有些老师由此产生负面情绪,他们也会花时间单独辅导,但在态度上就变得不耐烦,急躁,责怪他们为何上课不专心听讲。甚至挖苦讽刺学生进行变相教育。经过这场“激烈”的辅导之后,也许这些同学能勉强跟上课程进度,但从此他们对这门课程变得畏惧,提不起兴趣,毫无成就感,上课仍然难以集中注意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走上叛逆的道路。

在各项管理当中,同样会出现一些老师不满意的地方。有的学生不爱劳动,分配的值日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有的学生不会劳动,动作慢、用的时间长;有的学生调皮,边劳动边玩耍,拖拖拉拉;还有的学生责任心不强,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忘记了……这些情况主管老师看到后肯定会不满意,甚至会生气、发脾气。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是一个有自己特点的个体。他们的智商、情商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生活、成长、受教育和被尊重的权利,作为教师要用爱自己的心态爱每一个学生,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聪明的老师懂得反思自己,他们知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他们常常思考的问题。若经过生动的课堂教学后仍有不会的学生,聪明的老师也会耐心辅导,因为他们知道,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影响深远,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有个性,不怎么服从管教。

在生活中,我们也许有原谅某个人某件事的经历。在宽容的那一刹那,你是否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底突然变得明朗,好像清风徐来?这就是春风化雨的力量,它带给人阳光,赶走人们心中的阴霾。对待学生也是一样。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涯不仅是习得知识也是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他们犯的错误保持宽容态度,切忌怒形于色,应以博爱之心去慢慢引导。你会发现,再顽皮的学生也会在你的耐心引导下发生改变。

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情绪能感染每一个学生,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反之,若一个教师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任由消极情绪无限放大,如果将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学生则会感到紧张,沉闷,压抑,迫切想要听到下课铃响,听课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身为教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尤为重要!

育英实验学校

2018.5.13

第二篇:学习师德师风建设

今年暑假我们学校根据文教局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建设问题,在09年12上午我们有幸听了几位县级模范教师的优秀事迹,随后几天里我们又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有幸学习了魏书生的教学和专家的讲座,真的是受益匪浅,从中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和收获,现我把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我认为即使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应当把这事业当成最光辉的事业,把它理想化,神圣化,就像魏书生老师那样勤恳工作,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不管是模范教师的感人事迹,还是魏老师的工作汇报都提到了这一点,“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在生活中平凡的举动,却是伟大的师德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就像魏书生老师说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学生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后并不企求给自己个人带来什么好处,这种爱难道不是一种无私的爱吗?可遗憾的是,我们明明对孩子们是一视同仁,可大部分的孩子为什么却没有感受到我们的这种爱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对这些孩子平时赞赏不够多,也可能当这些孩子犯错时,我们教师总是以发泄心中的愤慨为目的,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诚意,无意中已伤了孩子的自尊,它时时鞭策着我,热爱学生就意味着尊重学生,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意见,每一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我觉得热爱学生还意味着热爱一切学生,尤其爱后进生,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但反思自己的言行,觉得真的很难做到。,于是我暗下决心,下学期要偏爱这些孩子,多表扬,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在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也感到他们的生活也有阳光。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前半句我们说并不尽然,后半句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据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就是“这是老师叫我们做的”。在孩子眼中,我们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对象教师除了言传,更要身教。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用自己的示范行为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因此,教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缓解压力,苦中寻乐。记得刚毕业的那年,由于环境宽松,教学上也没有太高要求,所以那一阵子特别喜欢当老师,起先任教的那几年,由于有激情干哪件事都是那么的顺利,但随着教师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我们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来自家长,来自社会的压力日渐趋增,所以现在当教师感受较多的却是压力,把教学当作是一种幸福、快乐不是一点也没感受到,而是感受颇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其实我们都曾有过幸福的时刻,当教了几年的班级将要不教,孩子们在班会课中流着眼泪与你述说心里话时;当孩子们犯了错误后,手捧鲜花集体向你道歉时;当曾经教过的孩子一起约好到你家里搞聚餐时,我们不也曾感动过,幸福过,快乐过吗?所以我觉得压力既然存在,也无须多加抱怨,苦中寻乐,调整自己的心态,去追求一种教学的新境界。有人说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我们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人说我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想我们没有这么伟大,我们不过是铺路人,是桥梁,是灯塔而已!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以身作则,维护自己的声誉;关爱学生,感受孩子的一片真情,忙忙碌碌,寻找人生的一种乐趣!我想,我们的生活不过是如此而已!

在语文小班化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师 卢文辉

随着教育资源的充裕、出生人口的负增长、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悄然兴起。它已成为“精品教育”代名词,越来越受到学生喜爱,家长青睐,也引发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探索。作为“小班化教学”的初步实践者,我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粗浅体会。

一、教学氛围更和谐了。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分学习小组围炉式落座的同学,大屏幕打出的“母爱是小溪,温柔中携带着细雨。父爱是大海,平静中涌动着激情。”的诗句,响在耳畔的是多媒体放出的滕格尔《父亲》的歌曲,一节描述父爱的语文课开始了……小班化的语文课充满了温情、和谐、快乐,就象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把发自内心的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注视着每个学生,在整堂课中表现出对学生信任与激励的神态。一句句“讲得好”、“说得不错”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师生共享成功乐趣的感情交流。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的每堂课都学得快乐、轻松,使学生处于接受感知的最佳心理状态,符合“乐学”的原则。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怀、教育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这是古板、拥挤、五六十人的济济一堂的大班教学无法比的。

二、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了。小班化教学使我的语文课再也不是老师与几位“课堂明星”的一唱一和,这样的配合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把如今的语文课叫做“全生总动员”。在精心备课基础上,设臵有价值、有挑战、有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大胆臵疑,不再担心那些胆小、不善表达的学生影响教学进度,而不敢请他们发言,让语文课成为每个学生演出的舞台。

小班化教学还为分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这使课堂除了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小组学习给了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一些噤若寒蝉的学生开始跃跃欲试,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也获取了成功的体验。

三、课堂更重视能力培养了。语文重知识、轻能力成为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疾,我也深受其困扰。普通校学生普遍表述能力差,“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甚至于考场作文交白卷。小班化教学以来,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水平,我进行了“四坚持”:1,坚持造句。选出每课书中的雅词学以致用,课上交流、修改,节节课下来,同学们自得其乐。2,坚持片段练习。结合所学课文,或续写或仿写。因为篇幅短,学生放下了包袱,没有了畏难情绪。3,坚持面批作文。靠写在作文本上的一两句批语,是无法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的。4,坚持优秀作文展示。增强学生自信,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我在所教班级都开辟了优秀习作墙报栏。“四坚持”的工作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考问题更加深入。这些“慢活”、“细活”在大班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每课书都引进“你喜欢哪一句?”“你最欣赏哪一节?”“理由是什么?”……我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交流课。我也率先垂范,及时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

课堂中强化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形成学生自主 、主动学习的教学形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让学生充分经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更浓了。实行小班化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天,一个学生忽然找到我,向我借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与《童年》、《在人间》凑成一套来读。早自习前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在拿着不同版本的《安徒生童话选》,读得津津有味。几位学生争先恐后地下载来《四世同堂》全文,在课余时间利用电脑一睹为快……课外阅读蔚然成风。上学期一次月考中特意安排了难度较高的一组词“尘封、肃杀、傲然”造句,结果有许多考场经典句子产生,且90%以上的学生都得分。本学期开学以来安排几个片段写作,学生们能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可谓异彩纷呈,让我刮目相看。如今学生们当堂完成一篇大作文已不是什么难事了。

小班化教学像一股春风,一扫过去的“死记硬背”就是学语文,变成了如今只有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才能学好语文。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事实说明,学生兴趣浓厚了,能力提高了,语文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上学期两次区统考,我校七年级语文成绩都取得了同类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有一些困惑和难题,比如(1)分组的依据较难确定。在一些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成绩优异或水平中等的学生尚未反应过来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正确的见解。据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多种智能,且每个人各有所长,如何分组就成了难题。(2)分层作业的利与弊。本学期我们尝试留可选择性的分层作业,这对好学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挑战,但也不能排除某些学生“求其易,舍其难”,从而产生懈怠情绪、畏难情绪。(3)小组学习实现高质量的合作较难。合作学习有时从表面上看每个同学都在发言、讨论,显得十分热闹,但小组内的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差,聊一些与任务无关的事。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潜心钻研,积极探索,解决困惑与难题,并践行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让它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自主合作 分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自主合作 分层教学》感悟很深刻,现谈谈自己的感想:

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就是分层次教学,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针对这些我们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

(1)学生分层(2)目标分层。(3)分层施教。(4)分层评价。(5)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我认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组后,不同层次的组中存在不同层次的优生,而同一组中也有相对而言的差生,它一方面刺激了更强烈的组内竞争,另一方面,在同一组内,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容易成为本组内的优生,奋斗目标容易实现,更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因而学习的提高也较快。分层教学的最突出的优势便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通过学习上的不懈努力,学生层次定会有所变化。所以,在实施分层一段时间后,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随时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发展,让他们看到希望,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层次。使他们在某个层次看到希望,看到将来,发挥出学生主体的内在动力,真正促进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参考教师、家长意见而选择不同层次,增强了他们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分层设想为不同的学生主体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后,学生自己充分认识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能积极地快乐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当然,笔者对分层教学的有关理论及实践仍在探索之中,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

小班化:主动构建“均衡、优质、活力”教育

——小班化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6月12—14日,参加了温州市小班化教育培训班,有幸聆听了来自上海小班化教育专家的讲座,三天的时间虽然非常短暂,但收获却真的不少,深切的感到:小班化教育的世界很精彩。

当今,上海、南京等发达地区开展的小班化教育实验,日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什么是小班化教育?在三天学习中,三位专家没有明确概念,但从他们的讲课中,有一个依稀的轮廓:小班额是基础,班级人数大致30人以内,校园和班级文化布臵富有个性,教室四周建有“四角”(图书、科技、卫生、生物),墙壁设臵存放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用具的壁橱,教室内没有讲台只有教师办公桌,学生课桌摆放不一定整齐划一,允许“凌乱:可“月牙型”、可“插秧型”等等。但最深受启发的,是其背后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以每一个生命持续健康充分的发展为本,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师生的平等对话。小班化教育与大班的班级授课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要求教师必须“精心”:小班学生数量的减少要求教师必须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更加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和教育环境的布臵。专家们说,上海的小班配备2到2.5名教师,从周课时数分析,小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似乎减少了,但实际不然,对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受关注程度的强调使教师的工作总量有增无减,并且对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和改进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也在变化,毛放先生说:小班化的教师备课要“四备”(备知识、备个案、备空间、备多媒体),课堂教学更在乎学生的兴趣,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董蓓菲博士模拟的分层分组教学的模式,引起全场的听课者的共鸣。专家们罗列的小班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令人感觉到:小班化让教育变得更加精彩和丰富的同时,使原本单一简单的班级授课制变得更复杂了。最令人欣慰的是,小班化没有“朝三暮四”,而保留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并进行“改良”,是一种精品优质的教育。

小班化在我们文成可推行吗?文成,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交通相对闭塞。全县人口37万左右,常住人口却只有19来万。县内边远的农村学校,生源日渐萎缩,形成了许多“自然小班”。从外部看,这些小班似乎与上海小班化的班级相似,人数只有20多人,有的甚至更少。而老百姓对这些“小班”却不买帐,总是带着孩子往城里的“大班”挤。同样是“小班”,为什么是“冰火两重天”呢?显然,我们农村的“小班”教育,仅仅是“小”,根本还没“化”。其实我们这些“小班”的学校,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班额小、教师富余,教室多、现代教学设备添臵齐全……几乎具备小班化教育的外部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呢?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小班化教育一方面顺应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冀求,另一方面适应了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小班化的出现堪称优质教育冀求和生源萎缩的现实之间一个最佳结合点,可以使山区的教育与城里的教育一样也能步入快车道。当前,也是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良机,随着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全县的校网布局也将做相应调整,要将小班化的推进与新一轮校网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园建设相结合,扩建县城学校,改造薄弱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要从政策制定上加大对小班化教育的支持力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小班化教育的有序推进仅靠学校和部门,还是难以为继,尤其需要政府在各方面给予扶持和保障:经费保障政策,主要包括生均公用经费的核拨,专项经费的追加等;人员编制政策,对师生比和教师与教学辅助人员比的要重新核定;资源配臵政策,现代化设备添臵、校园文化建设等。

领导的重视和出台的保障政策固然重要,若离开了学校和教师的有力执行还是纸上谈兵。学校要好好对自己的校园“打扮”一番,凸显小班化浓厚的气息,教室的空间和环境设计要更加“讲究”。尤其重要的是,加大对小班化教育师资的培训,改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这是顺利推进小班化的核心。小班化是一种精致又复杂的小班授课,教师不但具有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 而且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要有更多的策略。

小班化教育是“关注每一个”的精致化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仰望理想的天空,走实脚下的每一步,让小班化教育的推行伴随文成教育走强!

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肩负起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通过12天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的培训学习,我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未来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品德的示范者等。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者、引路人,又是朋友、伙伴。在现代和未来的教育中,教育不再是指学校教育,它包含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的眼光不仅限于课堂,更要放眼社会。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学生在学校获取的知识、技能不可能满足学生终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思想,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有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不断获取知识、加工信息的能力,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终身受益。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在要求教师掌握这些新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增加了教学法直观性。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其直观可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变得更加形象,显示了与传统教学手段炯然各异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教师只须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课堂教学的课件,课前在网上多使用“拿来主义”,将已有的东西用于自己的教学,只要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就应该说是所需的;如此一来,教师减少了因学校要求必须使用多媒体或课件教学,而免去自制课件所需大量时间,从而间接地减轻了工作量,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之中,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此的优势,对于教育教学和教师来说,无疑是有益的。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激发创造力,提高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丰富想象、减轻学习难度。如在教学分数“平均分”的概念时,使用已有课件可将一个圆分成所需的平均份数,简单明了、直观形象,很容易便于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对计算机上的图形能根据其运动而展开丰富联想,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喜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上的课,容易接受新知识,便于学习的提高。

通过《教育技术能力教程》的培训学习,我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信息教育技术前进与变革的需要,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为造就新一代人才而努力。

不断学习 巩固提高 服务教学

——假期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坡头一小 周东生

今年暑假,8月12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体局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及技巧,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内容、使自己由传统化教师向现代化教师发展!

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加深理解 形成清晰的认识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自98年计算机进校园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计算机,2000年正式开始计算机教学。说实在话,我没有学过计算机,95年在沁师时,偶遇街上打印部招计算机学员,面对新事物,一冲动,我报名了,花200元学习了王码五笔打字。农村小学没有专职计算机教师,教师也没有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于是2003年以来,在教学时,要用到课件,这任务自然落到了我的头上,我也说不清,在没有学习的情况下,在问别的老师的同时,倒也能做个能用的“课件”,应对课堂。

然而,我没有接受过真正的课件制作培训,以前的全是自己看书、问朋友的,其中问题一大堆。这次培训,从基础讲起,使我比较透彻地认识了POWERPOINT,对POWERPOINT的功能、做法、技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认识到如何轻松、快速地完成一个POWERPOINT课件。

例如:马治国老师讲的,由WORD文本导入PPT,制成简单的课件,我是第一次见到,这就解决了自己以前做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几个标题设臵同样的字体字号,需要多次的操作,并且明白WORD文档和POWERPOINT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转化,那将是多么方便的操作。

另外,马老师,还讲到了幻灯片母版,可以告诉大家,在马老师讲课之前,虽然我做了无数个课件,但我还不知道POWERPOINT有母版,不知道在POWERPOINT母版的一些设臵可以解决那么多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以前做一个课件,我需要两个小时,现在通过学习,做一个课件,一个小时之内完全可以(当然是在准备好素材的情况下)!

二、方法技巧 有待于灵活运用

以前做的课件,说白了就是课文内容的重复,也是王彬老师说得,只是一块黑板。在这次学习之后,我知道在课件里可以插入动画、声音、图片等等,可以使课件动起来、活起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冯利敏老师讲了模板的下载、图片的插入、声音的插入等,使得在以后的课件制作中能利用更多的资源,能使课件制作出更加美观,更加符合自己的意图。

段金环老师讲了素材的获取与整理,讲到了软件ACDSEE、SANG IC 8等的运用,使我在学习制作课件的同时,也学会了几种软件的应用,为我以后在计算机上游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知识。段金环老师在教学中,教给我们教育资源库的安装及应用,解决了平时安装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电子相册视频、FLV视频下载,段老师都讲得相当仔细,在段老师的指导下,我都可以灵活运用,虽然说,平时的教学中,用处不是很大,但用此法做出的课件,完全可以感动师生的。并且在我们的生活玩乐中也是大有用处的!

王云武老师讲了声音素材的获取方法与加工,讲到了软件蓝光录音机,讲到了如何从网上下载视频等,使得运用网上资源随手拈来,简洁方便,即节约了时间,又为制作漂亮的课件提供了保证。

董新飞老师,讲到了课件的打包及异地使用的方法。在以前的课件制作过程中,多次出现在制作机器上正常的课件,换台机子就出现问题,或图片丢失,或音乐打不开,或视频打不开等,经董老师的讲解,以后制作课件,这类问题是不会再出现了。另外,董老师还讲了几个制作技巧,如学写字(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遮挡效果、旋转动画、触发器等等。特别是触发器——选择题的做法,我认为有很大的用处!在课件中,适时运用这些小技巧,能给自己秀一下,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王彬老师在培训的最后,从课件的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给我们很好讲了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王老师的讲,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以前做课件时存在的问题,并且知道在以后做课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课件来。

三、找到差距 认清不足 不断学习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课堂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或许正因为多媒体课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教体局才组织了本次的培训。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还存在的问题,在本次各位老师的教学下,我不断学习、练习,比较好地运用各种所需的方法技巧,制作出既讲究精美,又讲究实用的课件来,更好地运用于教学。

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没有结束。在学习中,各位老师建立了QQ课件制作群,我加入了该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向各位老师学习,不断充实、完善、丰富自己,让学习永远继续下去。

这次POWERPOINT的培训,我收获颇丰,不仅仅是掌握制作技巧,而且在思想上对课件制作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曼吕小学:李光荣

通过学习,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一是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二是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三是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四是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正在成为我们大力提倡并积极推动的一项工作,正在成为我们教育管理者旨在提高学校管理层次,改进学校管理方式,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方式,正在成为我们广大学校推崇并探索创建的一种学校管理工作,正在走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然而,正如同所有的新生事物、新鲜事物一样,校园文化建设在推行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被误读、误解、误行之处。如何科学认知校园文化、正确践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科学认知校园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是与政治、经济相平行对等的范畴,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化也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化”。校园是一个特定的空间概念,特定的校园就具有了特定的人群和时间,简单理解,校园文化就是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由特定的人群所开展发生创造的文化。要进一步理解上述表述,需要从以下诸方面进行分析认知。

(1)校园文化的层次。校园文化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是有层次性的。大致可分为理念文化层次、行为文化层次、形象文化层次。理念文化层次主要包括学校所提倡的精神追求、道德价值、行为准则、目标等,通俗认为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规章制度等;行为文化层次主要包括学校为实现理念文化所开展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形象文化层次主要包括学校为体现理念文化所创造的物化载体和行为文化直接产生的物质结果等。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发展。下面我们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来说明:绿化校园。“绿化”在理念文化层面应该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在行为文化层面应该是组织师生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植绿、护绿、管绿的一系列活动;在形象文化层面应该是校园内绿化的结果物质外现: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小草青青等。其他比如“硬化”、“净化”、“亮化”亦是如此,都应包含其理念、行为、形象的不同层次性。

(2)校园文化的主题。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校的核心关系是教学关系,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教育与学习,学校教学关系的主体双方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校园文化的主题应围绕教师与学生,围绕教育与学习活动,围绕教学关系来确定,我想如果从整体属性和宏观认识上来把握,这一主题可以确定为“教书育人,学习发展”。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任何一项活动都是需要主体,并由主体来实践的,经过上述关于校园文化的主题性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虽然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一定范围、一定领域是由学校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管理层来提出推动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清,领导管理层的任务应该是发动教师、学生这一主体,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并为其从事开展文化建设提供平台和服务。而只有教师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只有他们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的文化建设。

(4)关于建设。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活的状态,是一个调动组织集合建设所需要素、实践建设活动任务和目标的过程,建设的主体核心是人,目标也是人,校园文化建设是主体为了实现主题而从不同文化层次来实践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建设、重视建设、加强建设。

(二)正确践行校园文化建设

在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一个基本科学的理论认知后,我们来谈谈如何正确践行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学校管理行之有效的方面,实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实践基本上要围绕主题,突出主体,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多层次开展。

(1)围绕主题。前面谈到,校园文化的主题是“教书育人,学习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这一主题,突出“教育”与“学习”两大社会实践活动,注重确立并解决教学关系,营造“教育”与“学习”氛围,创设“教育”与“学习”环境、平台与载体。

(2)突出主体。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校园文化是在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并发展积淀的,是依靠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进行教育与学习两大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并发展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践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和学生,建设者和受益者是教师和学生,要切实突出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多层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是活的、发展的人文化,应重在建设、重在过程,同时,校园文化是一种积累、沉淀和传承,贵在坚持不懈,贵在持之以恒,贵在一以贯之。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理念、行为、形象各个层面多层次立体式展开,形成氛围,形成合力。

(4)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关系。共同的校园应拥有共同的文化属性,而不同的学校应建设不同的文化特质,在遵循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前提下,应提倡鼓励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5)要防止“泛”文化和“无”文化现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防止所有学校工作都是文化建设的“泛”文化现象和学校目前“无”文化现象。可以说,学校本身就是文化,教育与学习本身更是文化,只存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怎么建设文化的问题,不存在“无”文化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泛”文化现象,即以其他工作代替文化建设或以文化建设包揽其他工作现象。

(6)继承与创新。文化的特有属性是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创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善待文化,慎待文化,敬待文化,做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创生者。

让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共同认知文化,感知文化,建设文化,享有文化,受益于文化,发展于文化,建设“人”文化,培养文化“人”,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习心得——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已受到普遍重视。然而,如何构建一个校园文化体系,实施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我结合自身实际经验,作出如下思考。

一、必须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享受——再创造——在享受的动态过程,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长期的反复积淀、升华,校园才能呈现出特有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克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不要希望坐着想几天,就把校园文化建设给想出来了。要克服急燥情绪,扎扎实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1、要旗臶鲜明地突出办学特色。在挖掘学校历史底蕴、把握学校办学理念、融进各种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明确文化主题,关注群体价值观,这个过程,就是学校个性特色形成的途径。

2、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无不以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坚持改革与创新,就把握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3、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管理。没有领导层的长期重视,动态的发展过程就难以体现,就容易出现“断层”的局面。此外,管理艺术,管理水平,甚至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均影响着文化的品位。因此,加强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过程中,校园文化如何体现时代精神,关键在于途径、策略的创新。我们要克服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物化”倾向,重点提升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增大软件方面的投资比例。效益问题,其实也是协调发展的问题。正确处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始终把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才是成功的保证。

二、必须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学校的特色

校园文化既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根之水,更不是构建世外桃源,校园文化必须建立在学校的、社会的历史、现实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校园文化主题的确定必须结合本土的文化、符合学校的实际。

1、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人云亦云,必须具有特色。不能照搬照抄别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挖掘学校历史底蕴、把握学校办学理念、融进各种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特色学校的争创,确定校园文化的主题。虽然在我们大的主题上可能有类同,但是在同一个主题下,我们也完全有可能有展现自己学校的个性。

2、学校文化建设绝不是构建世外桃源,必须突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学校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充分整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塑造先进文化的形象,责无旁贷的发挥学校文化的辐射功能,最终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必须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潜能。作为教育者,要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我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利于各种人才的成长。不要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扼杀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因此,校园文化主题的确定尽量要宽广些,校园文化要具有多元性,要有利于各类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篇: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之六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之六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目前,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违背师德师风的的事件表明,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害群之马,严重败坏了教师声誉,毒害了未成年人的心灵,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道德沦丧,放松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有必要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从根本上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有道德的人,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从学习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有人说,对学生多一分关心,学生就增加一分安全,多一分鼓励,学生就多一分勇气。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去教育、管理、爱护,那么,我们教师队伍就永远是一支纯洁的队

第四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在近几周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我的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使我体会到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爱学生。不爱学生,如何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如何有效教学。一个好教师眼中的学生是一个人,一个和自己人格平等的人。这可以说是做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所以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遇到学困生,愿意花时间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一句话缩小师生感情上的鸿沟,师道尊严的老话早已用不上了。所以我总希望我给他们的是积极的,有用的东西也许最直接的是我传授给他们的知识,但是这远远不够。

我认为教师要教好学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条:

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他和学知识死记宁背是两码事,我认为成功的教学应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活跃思维,乐于接受。

第二条:

教给学生自信,老师首先要自信起来才能感染学生,老师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往往是学生自信的动力啊。

第三条:

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原则,首先教师为人处世应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之一。所以教师首先应该会做人,具有诚信,和善,大度,守纪的良的思想品德。 第四条:

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相同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无疑也提示了我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育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提高人文素养,又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这些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第五篇: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总结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总结

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校教师师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根据市教育局、镇中心学校要求,我校全面、扎实的开展了以“学习师德新规范、塑造教师新形象”为主题的师德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认真学习,明确目标;关注热点,揭摆问题;广泛交流,深刻剖析;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努力提高各个阶段的实效性。师德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新《规范》大学习活动

加强领导,严密组织。我校对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了校务行政例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领会了文件精神,制定了《三乡三中“学习师德新规范、塑造教师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认真、全面的将有关内容传达到全体教职工中,大张旗鼓宣传动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顺利开展此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洛阳市教师十不准》、《宜阳县教师十不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上级规定的学习材料和数篇自选材料,并将“新规范”印发到每个教师手中,让每位教师时刻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我们还在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刊载相关知识,便于教师查询学习。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在学习讨论中,教职工积极参与,发言踊跃,热情很高。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质量的提高。

二、紧密联系实际,开展职业行为大反思活动

结合实际,制定标准。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岗位特点认真开展自我评价。“六大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

1、爱国守法方面:是否在思想政治上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是否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爱岗敬业方面:是否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3、关爱学生方面:是否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方面:是否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践行新课改理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为人师表方面:是否以身作则,表里如一,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尊重同事和家长,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6、终身学习方面:是否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反思深刻,剖析全面。所有教职员工对照以上6个方面,写出了书面剖析材料。通过查阅剖析材料,我看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自己能够做到态度端正,诚恳反思,能够认真查找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二是热忱帮助,坦诚公正,认真作好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学校教学质量上台阶付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对照师德师风高的标准,仍存在着下列问题:

1、在思想政治、业务理论和教育法规学习上存在着自觉性差、不能深入理解等现象;

2、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方面做得不够全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关心不够,个别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3、有段时间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得过且过,心态浮躁,不安心本职工作;

4、服务意识较差,原则性不强,工作方法欠佳,在对内、对外工作中存在着生、冷、硬的现象;

9、有时会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讽刺、挖苦、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师生关系比较紧张。

三、抓住重点问题,开展整改活动

直面问题,抓住重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并且针对以上诸点进行整改。效果显著。

回顾近一年的以“学习师德新规范、塑造教师新形象”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觉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促进了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我深信:全体教职员工一定能把今天的学习教育转化为明天的工作动力,奉献在岗位,成功在讲台,辉煌在今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w0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