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导学案(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4-04-06 09: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目标展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知识;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尊重生命和渴望和平的题旨。 【重难确认】

重点: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有所应用。 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塑造圣地亚哥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性格”的《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2、文学常识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但能为读者所感受到,从而使作品内容给人以充实、含蓄和耐人寻味之感。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3、写作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4、作品概述

写战争的小说举不胜举:《战争与和平》《九三年》《双城记》??就连海明威自己也有许多长篇佳作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相比之下,《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然而,这个短篇小说格局虽小,意蕴却深。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那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小片段,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

1

“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5、基础知识积累:“测评卷”第1页“基础巩固”

【合作??探究】

一、话题解读

1、认识“叙述角度”

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 3、这个故事是由谁来讲述的?他可能是什么身份?

明确:这篇短小的小说是由“我”来讲述的。由课文的语句推测:我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4、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各有哪些好处和缺点?

明确: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但是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总结: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常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的视角便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 二、整体感知

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按提示填空。

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作者借以展示人性光辉和作品主旨,可归结为“四问”。这四问可概括为:一问家乡,二问动物,三问家,四问政治。 三、研读课文开头部分

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2、体会“涌”“踯躅”所蕴含的内容。

四、研读文章的主体部分。

导入: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可归结为“四问”。

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 “便高兴起来,微笑了”。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

明确: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热爱他生活的家园。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

2

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实在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无奈、被迫和悲哀。 3、请你找出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你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

明确: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

①读出老人的生活现状,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

②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痛。

③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 ④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

⑤读出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他顾及动物不关心自己,不想走。 4、文章多次写到老人“坐”在那里,请找出相关语句,并思考: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老人为什么却“坐”在那儿呢?

明确:①老人太累了,体力不支,疲惫不堪,走不动了。②老人对故园的留恋,对家乡爱恋,对动物不舍。③家没了,他不知该去何方,老人对未来的生活茫然,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5、老人看管的动物里有山羊和鸽子,对山羊和鸽子你能分别想到什么?

6、老人说“政治跟我不相干”,是谁挑起了战争?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

明确:挑起战争的是政治家,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挑起战争的政治家。

7、“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1)为什么不对我讲了? 明确:或许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或许他不再期待别人来分担他的忧虑;或许表明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2)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冤)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怨)“只是”中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9、“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10、文中刻画的桥边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76岁,无家,只有动物为伴 年老孤苦 一谈到家乡就高兴地笑 西班牙老人 热爱家乡 一直牵挂着他养的那几只动物 善良有爱心

不关心政治 向往和平,厌恶战争 五、研读文章的结尾段

讨论: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1、“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天色阴沉,乌云密布”。点明故事背景,渲染了战争的气氛,烘托了“我”焦急、忧虑、愤懑的心境。

2、“复活节”运用暗示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谴责战争罪恶,呼唤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揭示了文章主旨。

3、“对他毫无办法”和“仅有的幸运”暗含着作者的无可奈何及对老人的同情和祝福。老人的命运是他自己无法掌握的,别人也无法改变,只能给予同情和祝福。 六、认识文章的主旨: 1、概括文章的主旨。

3

这篇小说刻画了二战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通过他疲惫不堪地艰难逃离家乡的遭遇,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表达了任命渴望和平的愿望。

2、文章的主题是要表现战争的罪恶,为何仅写“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

其一,作者运用以点带面的写法,老人是饱受战争苦难的典型代表,老人的遭遇非常具有典型性。他人爱家乡,被迫逃离家园。为了逃避战火,他流离失所,疲惫不堪,这也正是所有人民遭受战火的普遍表现。“桥边的老人”一人的遭遇,也就反应了当时全体人民的遭遇;老人的愿望,也正是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其二,写作的切入点小,写作过程更容易驾驭。以极为简洁的笔墨,反映出一个大的主题,这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七、艺术鉴赏

1、叙述语言的简约

作者善于用简明的语句展现形象与情节,叙述客观真实,少用华丽或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尽量摒弃对环境的渲染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这种不事渲染的素描式的叙述,却可以给人强烈视觉感受或直观的故事线索,激发读者的丰富想像,造成内心强烈的冲突。

2、寓意含蓄深远

简单的对话中包含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的人性,而人性的回归是人类面对罪恶的战争,自救与自赎的惟一方式;结尾“复活节”的有意提及也是呼唤人性的暗示。小说通过深刻的寓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3、描写方法丰富

本文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 (1)外貌描写:文中写到老人戴副“钢丝边眼镜”,说明老人视力不好,这样更突出其逃难过程的艰难;衣服上、脸上尽是尘土,表现了他旅途的劳顿与艰辛。

(2)神态描写:文中“我”提到老人的家乡,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说明老人对自己家乡真挚的热爱之情;“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后来又“木然地说”,这些表情,说明战争给这位老人带来吗的痛苦和无奈。

(3)语言描写:文中语言描写最多,主要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老人的经历,都是用自己的话叙述的。如:“??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可以看出老人对那几只动物的担忧与牵挂,由此可见,在这残酷的战争中老人的那颗仁爱之心。

延伸练习:、试用第一或第三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明确:①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描写。比如:“他想到那两只可怜的小山羊,在炮火中无处藏身,不是葬身炮火,就是葬身人腹,心中涌起了无限悲苦。望着即将成为废墟的家园,他??”②也可运用第一人称试着写意识流。可让学生用老人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比如:“我的小山羊,它们可乖巧了,整天陪着我在山上转??”或者“我真是憎恨这战争!我才不管是谁输谁赢呢,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我只想过平平静静的日子??”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vw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