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4模块四 中学生学习心理-整理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9-19 09:57: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模块四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 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含义:

感觉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

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性;

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

知觉的含义:

知觉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认识的过程。 知觉的特性:

1、 知觉的理解性; 2、 知觉的选择性; 3、 知觉的整体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二、 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

响因素。 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影响因素:(□ 简答题)

注意对象的特点 个体因素

活动目的与组织 三、 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

1、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逻辑记忆); 动作记忆。

2、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3、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4、 记忆按感知器官可分为:

视觉记忆型 听觉记忆型 嗅觉记忆型 味觉记忆型 肤觉记忆型 混合记忆型

5、 按意识类型可分为:

无意识记、无意回忆、有意识记、

1

有意回忆。

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的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

遗忘的含义: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确认。 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885年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指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识记的方法 时间因素 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

记忆遗忘的消退说 遗忘的干扰说

遗忘的压抑(动机)说 遗忘的提取失败说

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

的理解;

4、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

习材料;

5、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

加工处理的质量;

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

四、 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种类:

1、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2、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3、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4、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5、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 经验思维 理论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1、 认知发展的机制

1)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

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传。

2) 同化和顺应:皮亚杰认为图式的

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完成的。

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本质: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3) 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

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前运算阶段(2-7岁):

认为外界的一切事情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单性思维;认知活动具体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认识命题间的关系;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3、 认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成熟

练习和经验 社会性经验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简答题)

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问题表征的方式 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

动机与情绪状态 酝酿效应与原型启发

五、 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包括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

学习动机的功能:

激发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功能 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目标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巴普洛夫、斯金纳)

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缺失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需要;

3

认识和理解需要;

审美需要; 生长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努力获得成功的动机。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趋向成功的倾向: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 倾向;

避免失败的倾向:为了避免因失败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

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个体趋向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失败,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在遇到一定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相反,如果很容易获得成功,反而会减低他的动机。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目标理论:

学生的成就目标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

掌握目标:任务卷入,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表现目标:自我卷入,目标定位好名次和好成绩上,只有赢了才算成功。 掌握目标比表现目标更能促进成就动机、信念与技能的发展。

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 韦纳发现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归结为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他认为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4

稳定归因与非稳定归因; 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稳定性:能力、工作任务难度,其他的

均为不稳定。

因素来源:能力、努力、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部(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部(外控)。

可控制住: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

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为不可控。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自我效能: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

个体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

一是直接强化;

二是替代强化; 结果因素强化 三是自我强化。

一是结果期待; 先前因素期待 二是效能期待。

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 学习动机的培养

1)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

习动机的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

动机训练;

3)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获得自我效能感;

4)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

观。

2、 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

学;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

平;

3)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

惩。

六、 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分类:

1、 正迁移和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助长性迁移、积极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抑制性迁移、消极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2、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产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3、 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态度和动机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一种学习中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运用到另一种学习中。 4、 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

不同,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互相影响。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互相影响。

5、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

制不同,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用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补:近迁移和远迁移:

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迁移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近迁移: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景相似的情境中。 远迁移: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景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

学习迁移的理论:

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与关系转化说等。

1、 形式训练说:(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

沃尔夫)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主张是迁移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v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