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赵济版整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1 12: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 总论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中国气候因素的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气候基本特点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二)季风特征

1、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 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 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

?夏季时,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地面为印度热低压盘踞,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使得夏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季风、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高原季风使我国冬夏对流层的厚度加大。对于高原南北两侧的地区来说,青藏高原对低空的季风气流具有阻挡作用。使新疆、甘肃一带夏季出现干燥炎热天气。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的阻挡所产生的分流作用,扩大了冬夏季风东西向的影响范围。 (三)水热条件特点

1、1月0℃等温线东部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东折向西南终止于江孜附近。亚热带气候北界在秦岭——淮河一线,比欧洲地中海区偏南了10个经度左右,淮河是我国最北的一条冬季不结冰的大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都户形成季节性冻土。

2.、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地区。 主要是因为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团输送到低纬度的结果。

3、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气流,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北方的太阳高度角虽然偏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部分地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1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1、 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递减,等雨量线走向大致东北——西南向 2、 山地降水多余平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3、 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地方,降水量也有所增加

?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 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广大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 北,春秋季节越短。

?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

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西部为“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 ?干燥度(k):根据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的比值求得 <1,湿润

1~1.25,半湿润,大致相当于与秦岭——淮河一线 1.25~4,半干旱 >4,干旱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各自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4条: 西北方路径为最多,约占60%;北方路径,约占19%;西方路径,约占14%;东北方路径,约占7%。 (二)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到北纬20°附近。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加强,且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的冷空气仍常常南下,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江淮气旋,造成江淮流域的降雨。

2

(三)台风

1、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

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2、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的加罗林群岛还去,少部分发生在我国南海海面。 3、 台风往往可以解决南方的伏旱,也有利于农业生产。 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 (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 (三)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

≥0℃积温4 000~4 200℃为一熟带和二熟带的分界线; ≥0℃积温5 900~6 100℃为二熟带与三熟带的分界线。 ≥10℃积温3 600~4 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 ≥10℃积温5 000~5 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 (四)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 (五)冬季气温偏低 (六)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是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社会属性指土地是社会财富,具有可供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

(3)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4)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5)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6)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一)耕地资源

我国大陆目前实有耕地面积在1.33×108 hm2左右。 (二)后备耕地资源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三)林地资源

我国林地资源相对数量不大,覆盖率低,分布不均,后备资源丰富,潜力大。 (四)草地资源

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

3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 中国河流平均年径流量为27 115×108 m3,平均径流深为284 mm。 我国冰川融水径流量最大的山区是念青唐古拉山。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类型

1、 松散沉积物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地区。 2、 岩溶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

3、 基岩裂隙水 分布较广泛,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地区除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外,其余地区均呈零星分布

·冻土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高,或纬度不高但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 (六)天然水质

矿化度和总硬度是评价河流水质重要标准 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地区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地带

Ⅰ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 径流深大于900 mm。 Ⅱ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 600 mm,径流深200~900 mm。 Ⅲ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 径流深50~200 mm。 Ⅳ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 径流深10~50 mm。 Ⅴ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 径流深不足10 mm。 (二)径流时程分配

河流降水补给条件,全国河川年径流季节分配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 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夏汛比较突出。因流域的调节

作用,河流多水季节一般比多雨季节滞后1个月左右。

2、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

过程呈双峰型。但春汛水量不大,多数河流占年径流量的5%左右,少数超过10%。

3、 西北内陆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主要由山区降水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有春汛、夏汛出现。

除了北方少数由暴雨形成的季节性河流外,几乎所有河流都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补给。 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4

1、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 2、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

我国降水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枯水年、丰水年的持续出现,是造成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全国五个旱灾多发区:松辽平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至湛江一带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一、中国矿藏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上罕有的矿产, (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折 (一)能源矿产

我国能源矿产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煤、石油、天然气、铀、钍、油页岩、地热、水力等,以煤和石油为主。 ?煤炭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 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总的分布为:北多南少,东歉西丰。 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油气: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珠江口油田。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陕甘宁盆地已探明天然气资源1 300×108 m3,是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世界级大型气田。 (二)黑色金属矿产

我国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 (三)有色金属矿产

我国有色金属矿种齐全,钨、锡、钼、锑、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铝、铅、锌、镍资源潜力较大。有色金属 需求总量中,铝、铜、铅、锌占95% (四)贵金属及稀有、稀土金属矿产

我国金、银和稀有、稀土矿产都很丰富。铂族矿产较少,主要是金川镍矿中的伴生矿。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稀有金属共8种,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各10种。这28种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稀土资源的工业储量比国外稀土总量还多,其中96%以上集中于白云鄂博。 (五)非金属矿产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一、风景旅游资源概念

(一)旅游: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们以游览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旅行,或暂时居留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二)风景旅游资源:是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

5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 种产物的总称。

(三)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特征:广泛性、整体性、可变性和地域性。 二、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1)类型多,分布广 (2)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3)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互相映衬 (4)风景奇特,历史悠久,观赏内容丰富 (5)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三、风景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 (一)自然风光资源 (二)人文风光资源

四、风景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根据自然和人文旅游条件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全国可划分为10个大区。

中国旅游区域划分

(一)中原历史文化区 (二)华东山水园林区 (三)东北林海雪原区 (四)华中名山峡谷区

(五)华南热带景观区 (六)西北“丝路”文化区(七)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八)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 (九)青藏高原区 (十)港澳台区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及其问题

一、基本概念

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

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人口过程自然变动的三项主要指标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近百年来,人口城市化过程发展迅速。 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 行业结构。

6

(二) 年龄结构

年龄金字塔

增长型:高出生,高死亡,幼儿和青少年比重大,总人口具有不断增长趋势。 衰退型:幼儿和青少年比重缩小,成年人和老人比重扩大,总人口有衰减趋势。 稳定型:低出生低死亡,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稳定。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

?第1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 1957年)。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 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

?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

?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2个生育高潮。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 ?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时期,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

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1)庞大的人口基数

总和生育率居高不下,是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迅速的直接原因。 (2)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3)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4)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5)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道路坚持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的方针。大小城市机结 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6)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7

原因:

1、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优先照顾,改善了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了健康水平,人口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 2、 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有别于汉族的比较宽松的生育政策。

3、 许多人陆续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各民族中家庭中所生子女,往往选择少数民族成分居多。 (7)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8)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 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 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东线 解决淮河下游、沂沭河下游、海河流域东部、胶东半岛及天津用水问题。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天津,全长约1 150 km。两期实施。第一期引水到黄河以南,增加改善灌溉。第二期工程引长江水,增加和改善灌溉。

中线 解决海河平原、京津用水及黄河下游补水。先从丹江口每年引汉水100×108 m3。设计输水总干渠长1 241 km,均采用全封闭式输水。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解决工业城市用水。二期工程,抽引汉江水,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

西线 从通天河、金沙江引水到柴达木盆地和黄土高原,以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缺水问题。主要线路有3条: (1)从通天河引水70×108 m3,线路长度不足100 km;

(2)在青海玉树通天河上筑高坝,引水入黄河,引水渠长约500 km;(3)从金沙江的翁水河口引水,经祖厉河入黄河,全线长约3 000多千米。

8

“三江水富,四河紧缺” 三江:长江、珠江、松花江 四河:黄河、淮河、海河、辽河

第四节 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特征

1、 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 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总体上,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二阶段(1979—)。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

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

·形成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7大工业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

·哈尔滨—长春地区、太原—包头地区、兰州地区、山东半岛、长沙—湘潭—株洲地区、厦门—漳州—泉州地区等工业区也具有相当的基础。

·全国工业布局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 二、原材料工业布局 (一)冶金工业布局

冶金工业分为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 1、钢铁工业布局

铁矿石资源的特点:①贫矿多,富矿少。②矿石成分复杂③矿石遴选难度大④分布较广而局部相对集中。 2、有色金属工业

在工业上除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统称有色金属。其生产分为采选。冶炼、阶段三个阶段。 辽宁、甘肃、云南、湖南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四大基地。 (二)化学工业布局

钠盐储量丰富,主要有海盐、井盐、胡盐、岩盐等多种丰富的盐类资源。

长芦、辽宁、山东、江苏是这个的四大盐场。胡盐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四川自贡是世界最古老的井盐产地。岩盐主要分布在湖北、云南。钾盐主要分布在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 乙烯是石油化工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三)建材工业布局

建材工业包括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类

9

三、机电工业布局

·机电工业分为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 (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高新技术产业其特征是全部职工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高、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高。美国商务部将这两个该指标达到10%的产业定为高新技术产业。 2、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 (1)新兴技术产业具有智力资源指向性。 (2)工业基础指向性。

(3)投资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指向性。 (4)集聚性。

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特征

(1)东部沿海偏向性。受经济基础及国家政策倾斜影响,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带。

(2)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转化。内陆已由点向着块状格局发展,在沿海,珠江三角洲、京津石和沪 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已经形成。

(3)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

开发重点。沿海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三线”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沿边则藉国家开放政策及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四、轻纺工业布局

制糖工业的原料分有甘蔗糖和甜菜糖。其分布完全在原料产区,甘蔗制糖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四川、江西等地。甜菜制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省区。 造纸工业分为纸浆和造纸两部分。农作物秸秆、草类等短纤维资源是纸浆的原料

第六节 交通建设和运输、邮电业

6条近东西向的交通干线

(1)、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位于东北中北部,通过俄罗斯的铁路形成一条亚欧大陆桥,在国内沟通了松嫩

工业基地和东北的经济联系。

(2)、兰州—中卫—包头—大同—北京—秦皇岛—沈阳—丹东线。是联结西北、华北、东北的大干线,东端与朝鲜

的交通网相连,中部通过集二铁路线与蒙古及俄罗斯相通,沟通京津唐与辽中南两大工业基地,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

(3)、潼关—太原—石家庄—济南—青岛线。沟通着晋中南的煤、胶济沿线工业地带河山东盐场的经济联系。 (4)、阿拉山口—乌鲁木齐—兰州—西安—郑州—徐州—连云港线。是联结华东、华北、西北的最长的东西向大动

脉,是通向中亚、欧洲的又一条亚欧大陆桥。

(5)、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线。沟通着我国实力最强的沪宁杭工业带和武汉工业区、成渝工业区的经济联系,

也是我国实施开放的“弓箭战略”的“箭体”所在。

(6)、昆明—贵阳—怀化—株洲—南昌—杭州—上海线。沿线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磷灰石等资源,是华东通往

中南和西南的重要通路。 7条近南北向的交通干线

(1)、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线。它既是我国北煤南运、北油南运的通道,也是关内外及南北沿海各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

(2、)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线。

10

它沟通着京津唐、沪宁杭两大工业带,也是北煤、北油(胜利油田)南运的重要通道。

(3)、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线。是北煤南运的通道,沟通着华北、华中和华南。 (4)、北京—九江—南昌—赣州—深圳—九龙线。

(5)、大同—太原—焦作—枝城—柳州—湛江线。是晋、陕、豫煤炭 南运通道。

(6)、包头—潼关—西安—安康—重庆—贵阳—柳州—防城—友谊关线。沟通着华北西北部、西北东部和华南西部,向南成为中越两国间的陆上通道。

(7)、中卫—宝鸡—成都—昆明—河口线。联系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的大通道。

·按照国道的地理走向,分为首都放射线、南北纵线、东西横线三种类型,并按顺序编号。

首都放射线由“1”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101国道即北京—承德—沈阳线),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南北纵线由“2”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201国道即鹤岗—牡丹江—大连线),由东向西排列。 东西横线由“3”和两位路线序号组成(如301国道即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线),自北向南排列。

第七节 旅游业

一、旅游业特征

(1)地域性。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人文因素的不同,旅游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有着显著的地域性。 (2)季节性。由于旅游点所处地理纬度和地形垂直高度的不同,热量的变异和气候的影响,使旅游点的风景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利用价值也就不同。

(3)综合性。它的发展与交通、城建、宾馆、园林、博物、农业、轻工业、商业、医疗卫生、环保、服务业等密切协作,互相配合。

(4)经济性。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经济部门。 (5)国际性。

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资源方面

1、对全国旅游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普查和深刻评价。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数量、规模,总体上对满足旅游供给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实际之间还很不适应。 3、资源开发建设的总体层次和质量水平仍比较低。 4、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二)投入方面

1、认识上的偏差,对旅游业的支持还受到许多限制。 2、由于投入不足,形不成国家主导型的发展局面。 (三)管理与协调方面

管理体制较混乱,旅游业的管理还有待加强;要注意旅游业发展与工农业、其他产业的协调,特别是与交通业之间的协调。 三、对策与发展

(一)深化对旅游业和旅游资源的认识,加强宏观指导与协调 (二)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三)树立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开发新旅游点和旅游产品,形成新的吸引力

11

第八节 城乡建设

一、城乡划分及市、镇设置标准

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 发文单位: 国务院 文号: 〔84〕国发165号 颁布日期: 1984年11月22日

分类: 国务院相关文件.国务院及部门规定 房产税.相关法规规定 关于设镇的规定作如下规定

(一)、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二)、总人口在20000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0000以上的乡,乡

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三)、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

口虽不足2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四)、凡具备建镇条件的乡,撤乡建镇后,实行镇管村的体制;暂时不具备设镇条件的集镇,应在乡人民政府中

配备专人加以管理。

二、城市发展

我国的四个城市群: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一)城市发展特点

1.、在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明显 2.、以交通为指向,向主要水陆交通沿线发展 3.、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 4.、空间分布不均衡,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 (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

1、税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之一。 2、土地收益应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收社会资金。 4、市政公用企业重组改制,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5、运用BOT(建设—运营—转让)方式进行融资。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转让,是指政府在城市资金建设不足的情况下,将市政公用设施的开发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投资方,由投资方进行建设和经营管理,到期后由政府全盘收回的一种资金筹措或项目建设方式。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处在一定时空环境中的中国文化结构 (一)人口因子

在汉代,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关东(每平方千米百人左右),其中济阴郡达每平方千米262人。 唐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人口才有较大增长。

12

明代以后,形成南重北轻,东重西轻的人口分布格局。这种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二)经济因子

就2 000年来的历史时期而论,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可分为渔猎采集、畜牧和农耕3个主要类型。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二、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空间差异 (一)中国民族分布

中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1.6%,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4%,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中国民族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 三、中国的宗教

中国东半部大体可以视为无宗教文化区或世俗文化区。

第三节 区域文化

一般说来,齐鲁文化具有粗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

第四节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

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 1、求实入世的生活态度

2、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 (二)基于宗法—专制体制的政治文化模式 1、“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模式 2、层叠有序、尊卑分明的等级结构 3、“大一统”的理想目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中国正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交汇的地区(环太平洋带、北半球中纬度带),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致灾因子种类多,发生频繁

中国灾情严重,其中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病虫害、地震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灾情严重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

自然灾害地域差异以东西分异为主,南北分异为次。以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

13

二、中国减灾建设

中国政府制定的减灾建设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此外,必须体现“除害兴利并举”的经济原则,以确保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减灾工程

防洪(潮)抗旱工程 防震抗震工程

泥石流、滑坡、地裂缝防治工程 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防护林体系建设 农林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 (二)减灾非工程建设

中国减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报警报系统的建立、灾害保险、灾害救援等。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 (一)中国城市环境污染

中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的态势十分严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局部有所控制,总体

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二)中国农村生态破坏

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

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态势是:点上好转,面上在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 二、中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就

(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 (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三)生态农业建设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四)林业生态屏障开始发挥作用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太行山绿化工程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 (五)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和供水效益 (六)水土保持和治沙工程取得一定进展 三、中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对策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又明确指出,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式,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二)实行计划生育,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三)制定和严格实施环境法规和标准。 (四)大力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五)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六)建立以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 (七)坚持以强化监督管理为中心的环境管理政策

14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

一、基本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总称。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水平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是用一定时空和范围物种数量和分布频率来衡量的。生态多样性与生境的变化有关,也与物种的多样性有关。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一般说来,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中心,至少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一)具有世界意义的代表性物种,种类丰富的区域; (二)生物种类比较丰富,特有种多的区域;

(三)保存完好的,具有特殊植被类型或特殊生态系统类型的区域。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提供食物来源。人类的主要食用作物、家禽、家畜均源自野生祖型。

(二)是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依靠野生动植物来源的药物治病,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40%以上的药物以自然资源作原料。

(三)是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原料和能源,如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蜂蜡、染料、饲料、皮革、羽毛等。

(四)是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繁殖良种提供了遗传材料。 (五)是生物多样性为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促进重要营养元素的物质循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

第七章 景观与区划 第一节 研究简史

一、景观概念 (一)初期概念

景观泛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的风景或景色。景观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突出综合的和直观的视觉感受。 (二)洪堡概念

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将景观概念首次引入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概念。强调其地域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典型地重复在地表的一定地带内。

第二节 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

一、地域分异规律

景观地域分异的规律性是指整个景观或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按确定方向发生有规律的空间分异的现象。

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是形成地域分异的两种基本因素,它们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影响都是不平衡的。两者在地球表层自然界中的特殊表现,决定了地域分异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性,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简称地带性)的基本成因是,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具有不同的入射角所引起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呈不均匀的分布。地带性的表现是地球表层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由赤道向两极呈有规律的递变。

15

二、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和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形成过程,或各最终结果中所表现出的空间组合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东部湿润区最为明显。自北而南依次出现下列自然景观地带: ·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景观地带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景观地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景观地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

①北亚热带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景观地带 ②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 ③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景观地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景观地带 ①热带常绿阔叶雨林 ②热带季雨林 (二)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于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呈与经线斜交、近东西更替的分布图式。主要出现在温带与暖温带的广大地区。 ·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黑土景观地带 ·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景观地带 ·典型草原栗钙土景观地带 ·荒漠草原棕钙土景观地带 ·荒漠漠土景观地带

我国自然景观的水平地域分异结构图式是由湿润环境下的海洋性地带谱和干旱环境下的大陆性地带谱构成的。 青藏高原景观分布具有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形式。 (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中国山地自然景观类型多。山地垂直带谱,一方面受山地所在水平地带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山岭本身的高度、走向、坡向、坡度等影响。同一水平地带中的山地,其垂直带结构相近似,可列入同一类型。 自然景观垂直带谱也可分为东南湿润海洋型与西北干旱内陆型,两者之间为一些过渡类型。 山地垂直带谱变化规律

1、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特点,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水平)地带 的位置。一般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

2、东部湿润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 3、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三、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

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生产综合体及其各生产部门,在中国这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与组合格局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联系规律性。

最高一级的经济景观地域分异是自东而西递变的三大经济带

16

中国三大经济景观地带分区图

四、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人文景观是人地关系的地域地域社会文化综合体 五、景观划分

(一)景观划分的实质:将景观按其差异性划分为区域

自然景观划分的理论根据是,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地表自然界各地自然特征存在着明显的有规律的差异性,因此,就可以按地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域的划分与合并。自然景观的这种地域系统研究,称之为自然区划。

经济景观划分的理论依据是,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实质是区位的差异,按照生产力地域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划分和合并,并按其内在联系建立起相应的经济区域单位的等级系统。

人文景观的划分则是以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理论基础,依其社会文化地域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合并和划分,即按其相似性可以把级别较低的人文景观合并成较高级的人文景观,并依其地域联系逐级排列成一个等级序列,就是人文景观区划,或简称人文区划。

景观综合划分是在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特征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它所要揭示的是景观的全部属性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而不是其中的某一方面。因此,只有当上述三方面的景观划分的成果可靠时,才能顺利地进行景观的综合划分,即综合区划。简单地说,综合区划是对综合景观的等级划分,是一种最高级的区划。

(二)景观划分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把中国自然、经济、人文景观划分所得出的中国自然、经济、人文区划统一协调起来,注重三者的内在联系性,前后一致性,谨防相互脱节,甚至相互矛盾。

第二,多级划分的原则适用上述各种景观的划分,但作为其他景观形 成基础的自然景观的划分,应适当尽可能的详细。

第三,景观的划分要全面面向经济建设这个永恒的主题,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景观的部门区划。

第三节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对其所管辖的地区进行有效和方便的管理而进行的多级行政区的划分。

行政区划分原则:政治原则、经济原则、民族原则、历史原则和自然原则等。 行政区划改革趋势:①减少行政管理层次,适当划 小省区;

②实行市县分类分等管理,综合考虑人口、面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17

第四节 自然区划

第五节 经济区划

一、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区

以综合性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具全国性专门化职能的经济活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空间组合单元。 (二) 经济区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人口和劳动力、技术因素、交通运输、生产关系。 二、经济区划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

1.国家经济体系和地区优势相结合 2.地区经济专门化方向和综合效益相结合 3.经济区划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4.国内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化分工相结合 5.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相结合 (二)生态原则

为保证区域经济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社会原则

坚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经济区划中要把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结合起来,注意增强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 (一)三大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 (二)七大综合经济区

从国情出发,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提出了中国七大经济区的方案。

1、环渤海经济区: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石家庄、唐山、太原、呼和浩特等城市为核心,座落于东北亚的中心,是国家政策引导发展的重点区域。 2、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盟市。

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包括长江三角洲14个市和沿江28个地市。 4、中部五省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5、东南沿海经济区:目前包括广东、福建两省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今后可将港、澳、台划入。 6、大西南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广东西部的湛江、茂名、肇庆。 7、西北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西部盟市。

第六节 综合区划

综合区划的目的是为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区域内的资源、环境、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潜力,现有生产力水平、面临的主要任务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一致性。

18

全国分为8个综合区:

? 东北区:黑、吉、辽。 ? 华北区:京、津、冀、鲁、豫。 ? 晋陕内蒙古区:晋、陕、内蒙古。

? 长江中下游区:沪、苏、浙、皖、赣、鄂、湘。 ? 东南区:闽、粤、琼、港、澳、台。 ? 西南区:川、黔、滇、桂。 ? 西北区:甘、宁、新。 ? 青藏区:青、藏。

第八章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是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具有经济联系的广大区域拟定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其任务是结合广大区域的经济建设进行组织管理。

一、国土整治区划原则和方法

(一)划分的国土整治区必须具有下列特征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结构的相对一致性,即相似性。

2、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和联系的密切性,可以是一个经济功能区,也可以是一个枢纽吸引区,或者同时两者兼有。

3、开发、利用、治理和改造途径的相似性。

4、地域完整性。因为国土整治分区具有管理区性质,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行政区划作为分区的基础。 (二)分出四类重点整治区 1、经济发达区(或带)。

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而急需治理,或因开发不够而生产潜力大的农业区。 3、重点流域开发区。 4、矿产资源开发区。 五、国土整治区划方案

首先把全国自东向西分为沿海、内地和边远3个一级区。其下各划分若干二级区。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是在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工业普查、三产普查、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研究等均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开展的。 一、总体发展战略 (一)T形结构战略

以东部沿海地带和东西横贯的长江沿岸相结合的T形结构为主轴线,以联结重点资源开发区的主要铁路沿线为二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 (二)TY形结构战略

TY结构是指,在T结构基础上增加陇海—兰新—北疆铁路和兰青—青藏铁路形成的Y形。前者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连结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自兰州分叉,最终延伸至拉萨。Y结构显

19

然有助于促进西北乃至西藏的发展。 (三)TYIs战略

TY结构外,实际上还存在许多直接出海的I形结构,如东北各地经大连出海,内蒙古和晋北经秦皇岛出海,山西、北京和河北经天津出海,山东经青岛出海,江西经福州和厦门出海,广西和贵州经湛江出海,云南经南宁至防城和北海出海等。所有这些直接出海的I形结构,与TY两个主要结构相结合,就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TY多I战略,或称TYIs战略。

·实施TYIs战略,必须加速下列建设 1.合理布置海港建设 2.加速长江黄金水道开发

3.以陇海线东段的淮海经济区为第二产业重点投资带

4.加强各I字形结构出海港口的扩建和腹地建设,以及交通联系

第二篇 区域分析 第九章 东北区

东北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第一节 环境与资源特征

一、自然地理条件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 主要表现。

长白山东南侧的鸭绿江流域年降水量为1000mm以上,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本区植被按区系组成分三部分:达乌里区系、长白区系、蒙古区系,植被大致与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草原三种植被类型相适应。

?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地区。冻土的存在,影响土壤水分状况,再加上降水较多,土壤中有“上层滞水”,因而东北土壤具有不同程度的氺成性特征,草甸土与沼泽土广布。

?本区沼泽分布主要取决于影响沼泽形成的水热条件,水热条件既受纬度地带性因素制约,又受地质地貌等非地带性的影响。 ?本区沼泽分布特点是 1、沼泽面积由北向南递减

2、山区多泥炭沼泽,平原多潜育沼泽。 二、资源优势

(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

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要集中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肥沃的土壤连篇分布,使东北区成为我国最好的一熟制作物种植

区和商品粮就地。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以红松、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

3、东北草甸草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4、本区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20

(二) 水资源比较丰富

较多的降水量和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该地区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地表径流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分布状况,本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是东风西欠,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 (三)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配合较好

第二节 产业基础与经济发展

一、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前期以钢铁、机械为重点,后期以石油开采加工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 (一)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基地

(二)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基地 (三)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 抚顺是东北唯一开采油页岩产地。

1959年9月26日中国开采大庆油田,结束了中国品贫油的历史,将依靠洋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四)以大庆、吉林、辽阳、大连、盘锦、锦西、抚顺为主的化工工业基地 (五)其他骨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二、农业基地建设

东北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水资源相对比较充足,是我国农业重点开发的地区。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大豆、甜菜生菜基地。本区是大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

·本区大部分地区受热量条件的限制,农作物只能,除辽宁南部可种植冬小麦,大部分地区种植春小麦。 ·黑河地区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端界。

·甜菜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本区西部属于半湿润性的气候区,土壤具有微碱性,适宜甜菜生长, 成为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 2、以农区舍饲为主的畜牧业。

本区畜牧业以农区舍饲为主,因为本区玉米比重大,秸秆丰富,饲料来源充足,距离大城市近,接近市场。 3、具有全国意义的用材林基地。 (二)松嫩平原农业基地建设

中温带半湿润的气候适于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和中、早熟喜温作物生长。松嫩平原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春旱频率高。

玉米对低温比较敏感。低温冷害一般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在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育期,低于作物的所需的临界温度而造成的严重减产。低温冷害分为延迟型和障碍型。 (三)三江平原的开发治理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平原。

开发三江平原,应解决排水出路,同时加固堤防,上游修建水路,按流域统一规划,拦、蓄、排、灌综合考虑,统筹治理。

沼泽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沼泽是个巨大生物贮存水库,具有蓄水和调节气候、河川径流的功能。沼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泥炭资源,又有广阔的土地资源。

21

三、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与公路并列建设,是为了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图们江是中、朝、俄三国界河。图们江下游地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央部位,是从我国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路通道。

第三节 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

主要问题

·能源工业发展滞后,高耗能产业过于集中,缺电少煤的状况不断加剧。 ·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区缺水。

·原材料深加工不足,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缺少支柱产业,经济开发不足。 ·交通运输紧张,通讯设备落后。

·生态破坏严重,一些大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加重。 一、水利建设

跨流域调松花江水入辽河是解决南部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水利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松花江、辽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标准,同时加强辽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二、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森林资源丰富是本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树种在300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 森林生态严重破坏:

(一)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资源减少,材质下降。

(二)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9世纪末至今,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由70%降到35.55%,林缘平均后退150 km。并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变坏,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合理开发措施 第一,坚持合理采伐。

第二,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 第三,积极营造人工林。 三、开发旅游资源 (一)冰雪旅游

(二)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等火山熔岩风景名胜旅游 (三)自然风景有千山、林海雪原、兴凯湖、以及扎龙等自然保护区 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堰塞湖。 (四)沈阳故宫为清初皇宫旅游 五、能源建设

为了解决能源不足,需加速建设东西部和南北两头能源基地建设。

(一)西部煤电新基地建设。重点开发霍林河、元宝山、伊敏河等大型煤田,相应新建和扩建元宝山、伊敏河、通辽、海拉尔等电厂,建设坑口电站。

(二)开采北部煤炭资源,建设一批火力、水力发电站,扩建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煤矿及相应的电厂,将来可与俄罗斯合作在黑龙江中上游建设大中型梯级电站。 (三)开发东部的珲春煤田,新建扩建白山水电站等。

22

(四)扩大南部的能源建设,利用铁法煤建铁岭电厂,用晋煤建绥中电厂、鲅鱼圈港口电厂,同时筹建核电站。

第十章 华北区 第一节 地理概况

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2市及河北、山东、河南3省。 一、自然地理基础

华北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 带: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滨海平原。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10℃积温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 二、土地覆盖与 (一)土地覆盖

主要自然植被及土壤的地带模式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地带。此外,河南南部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地带,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带。河北坝上地区则为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

从卫星影像上看华北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水域、河道堤坝和大面积连续的灌溉农田,还有密密麻麻的乡村聚落和城市群。 (二)土地利用

耕地占绝对优势,林牧用地少,城乡居民点和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三、人口、资源与经济 (一)人口

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高达每平方千米500人以上。 (二)资源

华北区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气候资源中光热资源充足,降水偏少而集中;土地资源优势在平原耕地多;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而且水少土多,组合不平衡;矿产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但优势矿产不明显;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三)经济

华北区工农业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已形成以能源、钢铁、电子、机械、水泥、化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完整工业体系,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已形成以粮棉为主,灌溉发达的农业体系,是中国最大的冬小麦生产基地、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玉米生产基地。本区交通发达,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中心。

大城市集中,城市群与经济中心或工业中心资源富集区相伴,主要有京津唐超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和中原 城市群以及沿京广线、京沪线城镇密集区。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地区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经济区域,不仅有体现首都功能的核心区,也有广大的外围地带。 一、首都北京的中心地位

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经济指挥中心。

23

二、京津冀地区

北京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的第一层次是与天津、河北的关系,即京津冀关系。北京经济发展的优势有:①首都优势;②经济优势;③信息、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④旅游优势。

北京经济发展制约:①人口压力过大,城市超负荷;②自然资源严重短缺;③农畜产品供应不足;④生态脆弱,污染严重。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通商口岸,北京的海上门户,居于东北亚和环渤海的中心区位,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金融、信息和技术的中心。

河北地理位置,一是东临渤海,二是环绕京、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河北形成了以资源型为主的经济格局。 京津作为两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高度发达的集合点,河北在经济生长点和生产要素布局上以面的形式存在,京津本能地要求进行大规模的集聚和扩散,而接受这种集聚和扩散的首先必然是河北。 三、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3省2市,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这一地区居中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门户,是东北、华北经济核心区之所在,是首都经济圈之所在,是正在形成的东北亚经济圈的前沿阵地。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胶济沿线地区和太行山前的京广沿线地区的产业与城]市的集聚区域,占环渤海经济的2/3以上。胶济地区是

山东省的经济核心地带 。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

华北区水资源的突出问题是总量不足,人均、地均水量很低,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水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区域发展中的稀缺资源。 二、缺水导致诸多环境问题

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胶东半岛解决水资源的途径是适量引黄和南水北调。

24

(一)节约用水 1、讲究灌溉技术

2、改善农作物结构与布局。

在确定一定有效灌面积的前提下,控制小麦和水稻的播种面积,适当恢复和扩大杂粮作物生产。在严重缺水的

局部地区,在保证粮食足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减少农业用水量。 3、提高降水利用率 4、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5、适当提高水价

(二)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可供水量 (三)完善水利设施,提高供水能力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1首要作用是防洪,把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2防淤3灌溉。4防凌。基本解除黄河中游的凌汛威胁。5发电 (四)提高储备淡水资源的科技能力

第四节

一、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一般特征

(一)水盐运动的分配和转化上的特点表明:每年参与黄淮海平原水循环的水量七分来自降水,三分来自周围山地。这些水分的3/4以蒸散形式排出,1/4的水自黄、淮、海、滦等河径流入海。水分中的55%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转化循环而蒸散。

(二)旱季和雨季更替,使土壤潜水中的水盐循环表现为季节性的上行和下行过程的更替。水盐在土壤中作垂直方向上行和下行运动,使盐泽地区的土壤出现明显的旱季积盐过程雨季脱盐的过程的季节性更替。

(三)地下水矿化度与化学组成、地形和母质等均对地下水的性质发生影响,但随矿化度的增长而出现的各积盐阶段的总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四)易溶盐在土壤和潜水中的积聚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二、地球化学分区及水盐运动动态变化

按其空间分异特征和易溶盐在土壤—潜水中淋溶和积聚的特点,可以划分为5个大区和一些亚区。 三、农业综合开发与专业化发展

综合开发的重点是对全区耕地4/5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和开垦宜农荒地,以增产粮、棉、油、肉为主要目标。 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粮棉油肉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2、.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3、.农业结构优化

4.、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区域化发展

5、.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改革步伐

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第一节 地理概况

一、山地与高原、盆地交错分布

内蒙古高原由东部的呼伦贝尔高原、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和乌兰察布高原构成。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为北部为库布齐沙漠,中部为草原并夹有盐碱湖沼,南部为毛乌素沙地。因沙丘不断南移,已在长城沿线营造防护林带。

25

二、季风边缘与自然气候地带的南北更替

晋陕内蒙古区是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南北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四个温度带;东西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 三、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

晋陕内蒙古区土地自然植被及土壤覆盖的地带模式从亚热带湿润森林,经暖温带、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到温带干旱荒漠草原、荒漠。 土地利用特点

1、南粮北牧的土地利用区域分异。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一带。 2、土地利用数量比例草地最多,占45.1%,林地占13.3%;耕地占8.3%。 3、主要土地利用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耕地质量较差,宜农荒地较多。

5、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动影响,在农牧交错地带表现为有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 四、人口、民族与可持续发展

胡焕庸线的霍林河-榆林段以北人口稀少,以南人口密集。人口密度分界线在年降水量300~400 mm之间摆动。 蒙古族与汉族居住过渡的地区。 五、资源、经济与发展

区位条件为一般或差,晋陕好于内蒙古;资源禀赋条件相当好,山西和内蒙古为全国最好;基础设施山西比较好,受益于能源基地的开发。

经济内部差异性很大:山西及内蒙古中部被划为环渤海经济区;内蒙古东部属东北经济区,而陕西和内蒙古西部被划为西北经济区。

一、省区优势工业联合优势

各省区优势工业联合起来的优势: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有色金属、稀土和煤化工等为主的重化工业。

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中内蒙古有4个:伊敏、霍林河、元宝山和准格尔.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山西平朔露天煤矿。

内蒙古是世界罕见的稀土资源集中区,主要分布 在包头市的白云鄂博。

二、晋陕蒙接壤地区——乌金三角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中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乌金三角”。

本区煤炭多为优质动力煤,低灰分、低磷、低硫、中高发热量。煤层大多适于露天开采。该区沿黄河部分地段,水资源相对富集,而且土地开阔,为建设电站提供了水源和用地保障。晋陕蒙接壤地区具有近煤、靠水、有场地的办电优势。

三、水资源与交通问题

晋陕内蒙古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和交通运力不足。

水资源的缺乏:首先是水资源总量贫乏,大部分为半干旱地区。第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第三,水资源损耗 日益加大。一方面工业耗水,特别是火电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耗水加大;另一方面水浇地及居民耗水大幅度增加,再加上降水不稳定和水土流失,水量平衡很难保证。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投资兴建,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地方合作建设的大

26

第二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

型水电工程,昰继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之后的第三大水利枢纽工程。

?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中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得现象。铁路运力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田区的开采和缺煤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在改进和增加运煤通道和运输能力的同时还重点建设火电和煤化工基地,将煤转化成电通过空中电网输送出去,或将煤转化成气通过管道输送出去,从而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还可大大缓解交通运力紧张的问题。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基地

一、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从东往西随气候干旱程度的增加,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景观,大部分保留天然状态,为放牧畜牧业的主要基地。 二、草地畜牧业

西部荒漠草原素有骆驼王国之称,最为著名的是双峰驼。

内蒙古草原建立了以锡林郭勒、科尔沁草原为核心的细毛羊生产基地,以乌兰察布草原为核心的半细毛羊生产基地,以鄂尔多斯草原为核心的绒山羊生产基地,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为核心的商品牛生产基地。 内蒙古畜牧业基地与新疆、青海等西部畜牧业基地相比,具有最为优越的区位条件 1、靠近市场

距离东北、京津及东部消费市场近,便于鲜活畜产品上市。 2、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交通畅通,消费市场可扩大到东南沿海及周边国家。

3、与广大东部农区畜产品相比,受到的污染要少,大多天然放牧,为“绿色”产品。

第四节 土地退化问题

一、晋陕内蒙古区沙漠化的主要类型有

主要类型有:沙丘活化、古沙翻新、就地起沙、沙丘前移。 二、土地退化成因 (一)自然成因

1、地貌及其物质的不稳定性。本区正处在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东部,有一半以上区域为山地丘陵,地面斜坡不稳定。本区有大面积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特别是风成沙和黄土的连续、大片覆盖,使地表物质极不稳定。此外,盐碱土分布广泛。

2、外营力多变,降水不稳定。本区正处在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区过渡,由亚热带向寒温带过渡的位置。一方面外营力表现出西北部风力侵蚀、东南部水力侵蚀、北部冻融侵蚀的地域差异来,另一方面,外营力受季风强弱的影响,表现出水力侵蚀的强度和范围的多变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水力-风力复合侵蚀、水力-冻融复合侵蚀的叠加与变化。

3、气候演变,即变干、变暖。北方器测时期降水变化研究表明, 整体呈现干旱化趋势,它是本区草原整体呈现退化趋势的主要自然原因。气候变暖,不仅加速了土壤蒸发,而且改变局地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布,加剧区域干旱化,进而加速草地退化和风蚀沙化。 (二)人文加速

土地退化的主要人文因子有3个:

1、人们在农业化的进程中,改变着土地的自然覆盖,使地表反照率发生变化。 2、不合理利用土地,使第一性生产力下降,或地表抗蚀性减弱,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27

3、人们的素质是土地退化的社会原因。 三、农牧交错地带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位于晋陕内蒙古区。

农牧交错地带是生态环境最不稳定而且脆弱、人类利用也最不稳定的地带,是一条可与非洲萨哈尔热带草 原退化带相提并论的、世界土地严重退化带的重要组成 部分。

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的核心问题是降水多少的波动变化与土地利用中耕地开垦多少的波动变化及载畜量多少的波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因此,研究并预测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和变化幅度,调控人为开垦及养畜比例,实施波动农牧业政策,是控制这一地带土地退化、促进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山西东、中、西地带差异

总观山西全貌,中部为雁行排列断陷盆地,东西两侧为山地,形成东、中、西3个自然地带。各个地带内部具有自然条件和环境结构的相似性,资源开发和整治的相似性和经济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中部地带由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五大盆地及其边缘丘陵组成。晋南的临汾和运城为全省地势低、热量高、无霜期短的区域,一年两熟,是棉麦集中产区。大同盆地主要种植种春小麦、甜菜、谷子、玉米等,一年一熟。

二、陕西省南、中、北地带差异

陕西省从南向北由陕南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3个地貌单元组成,它是资源、环境、经济与文化等地带分异的基础。

关中平原分为渭北和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是陕南地区经济核心地带。长城横贯陕北地区,长城以北为风沙区,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与农业的不稳定性和过渡性十分明显。表现为暖温带半干旱向温带半干旱过渡,外流流域向内流流域过渡,黄土地貌向风沙地貌过渡,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农业向半农半牧业过渡。 ?陕北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大陆第一口油田就是在延长县城关1907年钻井。 三、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差异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是我国地域最长的省区。内蒙古是中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与八区相邻。因此,内蒙古自然与经济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都十分显著。 ·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景观、高原草原景观、荒漠景观。 ·大兴安岭以洮(táo)儿河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大兴

安岭不仅具有资源价值,而且形成重要的水源地和绿色屏障。绿色屏障表现在两个方面:冬春季节对来自内蒙古高原的西北风沙有阻挡、减速和消尘、净化作用。二是对从东南来的夏季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作用,使得迎风坡降水增多,森林涵养水源,滞缓地表径流。

·阴山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其分界的地理意义主要是:阴山以南为外流区,属黄河、海河水系,流水侵蚀为主,农业为主。以北则是内流区,以风蚀、干燥剥蚀为主,牧业发达。阴山也是内蒙古“南粮北牧”的分界线。山南的河套平原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塞上米粮川”之称。河套平原是阴山山脉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断陷、冲积平原,由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

·资源转换战略就是利用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金资源,形成并强化现有的生产力把经济优势变成市场优势,其实质是由封闭型向开放性转换。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28

第五节 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和上海7省市。

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

淮北平原:江苏与安徽北部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

淮阳山地: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鄂东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巢湖及皖江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

组成。

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红岩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典型。 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南岭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南岭为长

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界线。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岭北为中亚热带,岭南为南亚热带。

西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

南有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1·淮阳山地山势低矮,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的冷空气的影响,1月的等温线在这里成舌状向南突出。 2·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3·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4·7月下旬到8月中旬,随着西风带再一次向北推移,华中为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大部分地区在单一的海洋气团的控制下,气温增高,蒸发加强,常出现晴朗少雨的天气,这就一般所称的“伏旱”。

5·长江中下游区水热兼优,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地表径流的形成,富铝化土壤的发育以及喜温好湿生物的衍生,十分有利。

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一)河流的特点 1、水量丰富。

2、汛期长,由5月持续到10月。 (二)水资源特征 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 (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叶林分布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单纯。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有许多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马尾松是一种适合土壤贫薄环境的速生树种,木

29

材抗腐蚀力强,是荒山造林、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和薪炭林树种。果树中以红橘和甜橙最为著名。

暖温带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有栽培。

和天然植被一样,在经济林木上也充分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区自然景观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二)富铝化显著的土壤

本区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以黄棕壤为主。长江以南,500~9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多属红壤和山地红壤分布所在,黄壤大多散见于较高的山地。 本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广大山区河谷地区,都有水稻土分布。 本区土壤具有如下特点: 1、富铝化特征显著

黄棕壤是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的过渡性土壤,兼有棕壤和红、黄壤的某些特征。 2、风化壳的残留性特征显著

3、经济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比较显著 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

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

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峡河段和清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及鄱阳湖水系均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一、区域发展条件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二)良好的空间资源:低平坦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

(三)投资环境优越:水运四通八达、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织。上海、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 (四)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五)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六)市场容量大。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与农业基地建设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1、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

2、集约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高、农田投入水平高和耕作水平高。 3、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二)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 1、长江中游平原农业基地建设。

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及鄱阳湖平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热量条件能满足稻麦两熟、棉麦两熟的需要,粮食商品率达40%以上,是全国性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全国以养殖为主的淡水鱼最大产区。 2、长江三角洲农业基地建设。

历来是农业富饶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是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市场条件好,是本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长江三角洲历来是中国粮食高产区。但由于人口迅速增加,乡镇企业扩展,近年来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急速减少。

太湖平原过去盲目围垦,河道被人为堵障,一些城市、工矿企业防洪排涝能力薄弱。必须加强综合治理,保护太湖平原良好的生态环境。

30

3、江淮地区的整治建设。

淮河以北的平原是全国冬小麦最适宜区。本区又是暖温带水果商品生产的理想基地。目前防洪排涝的工程标准不高,需加强区域水土治理,提高排涝抗旱能力,从深度广度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江南山地、丘陵盆地的治理与开发。

·亚热带林果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杉木、马尾松是速生用材林。

·本区水土流失造成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①山塘水库淤积普遍严重;②河道淤塞,航程缩短;③侵蚀土壤表层, 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减少,无机营养淋失,土地退化。

·防治水土流失必须从合理利用红壤丘陵着手,以中小流域为单位,山水田和农林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种植绿肥也是培育红壤肥力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本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为: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加大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的力度,改造坡地,恢复 林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三、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一)工业发展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2、工业结构较为合理。

3、东部沿海沪、苏、浙,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工业部门齐全,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体的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 4、鄂、湘、皖、赣四省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工业基地建设

1、机械制造业。本区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门类齐全。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中心和重要的大型、工业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精密仪器仪表及量具的制造中心。 2、纺织工业。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纺织工业中心。 3化学工业。上海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国规模最

大的综合化工基地。江苏化工产品产值居全国首位。南京是化学工业基地。

4、钢铁工业。本区是全国钢铁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钢、成品钢材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

5、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矿产是本区的优势资源之一,而且区内电力(水电)充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湖南株洲是全国最大的,以铅锌冶炼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湖南新化锡矿山是世界最大锡矿产地。 6、电力工业。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华东电网和华中电网构成本区强大的供电系统。 四、水路陆路交织的交通运输网

本区位于我国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带,交通运输业发达。 (一)长江航运线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运干线,由干流和汉江、湘江、赣江、信江以及淮河、京杭运河构成东西向和南北向运输干道。江海直达和江海连运业务是陆上运输方式 无法替代的。 (二)海洋运输

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上海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三大港,有近150年的国际通航史,通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宁波港、舟山港、连云港等是重要海港。 五、加速发展旅游业

我国古代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31

第三节 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

一、区域发展

(一)区域发展方向

综合开发长江中下游,建立沿江产业密集带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综合农业生产基地。加强区内东西南北的横向联合,走积极参与国内外劳动分工之路,更好地发挥对内对外辐射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

(二)区域发展布局 1、沿海开发轴线

以上海为轴心,以江浙为两翼。江苏,以沿江地带为开发重点,呼应浦东,争取在21世纪初形成一个产业带、两个经济核心区、三条经济轴线、五个经济中心的生产力布局格局,即沿江产业带,苏、锡、常经济核心区和宁、镇、扬经济核心区,东陇海、通榆河、苏北京杭运河轴线,徐州、南通、连云港、淮阴和盐城五个中心。浙江,其经济核心区是杭嘉湖平原,也是全省今后发展的重点。 2、中游沿江开发轴线

湖北是长江中游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重点建设三个地带,即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带;鄂西长江沿岸地带;以襄樊为中心的十堰至随州铁路沿线地带。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优先发展湘江沿江产业密集带。安徽经济布局,以沿江、合肥及皖北为重点。江西重点是赣江沿岸和浙赣沿线两大产业带。 二、生态环境建设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洪涝灾害严重。湖泊淤塞、围垦,造成调洪能力降低,河道行洪能力减弱,防洪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险工隐患多。

2、环境污染加重。长江中游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

氨氮和挥发性酚,主要超标项目是大肠菌群。长江下游各江段水质已超过Ⅲ类标准,且以有机污染为主。淮河、太湖、巢湖均因水质污染严重,被列为全国治理重点限期对象。酸雨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3、水土流失。本区属于南方山地丘陵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范围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赣南、鄂东、湘西北等地区。

4、生物生境恶化,物种濒危。由于人口增加,环境污染等原因,严重影响生物的繁衍。 (二)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水土流失地区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严禁开垦大于25°的坡地,已开垦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25°以下的坡地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调整水利系统工程,加固堤坝,提高防洪标准。清淤疏浚,恢复河道行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沙石。 3、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海堤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和抗御风暴潮的能力。

4、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治理,按期达标。做好大市规划工作,把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十三章 东南区

东南区包括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32

第一节 资源、环境特点与评价

一、以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为主体,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一)夏长冬暖,热量丰富

四季交替不明显,没有真正的冬季。夏长冬暖的气候特征,为热带性植物生长和发展热带作物与三熟制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雨量丰沛,降水强度大

降水分布大致规律是,沿海、岛屿少于内陆,平原少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台风活动频繁的地方降水充沛。降水的季节分配,大部分地方70%~80%的降水量集中于夏季5~10月,显示了季风气候的特征。 (三)台风频繁

袭击我国的台风,80%是在华南登陆。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所带来的暴风骤雨是导致华南水灾风灾较多的重要原因。台风季节给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三、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一)起源古老,种类繁多

·华南是我国许多喜温植物的源地,同时也是古热带区系成分的避难所,保存了大批较古老的种属。 ·热带雨林——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以及广东沿海,以常绿性的群落类型占优势。

·草丛生是热带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中比较稳定的次生植被,是华南目前分布最普遍、面积最广 的植被类型。

(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之首

森林覆盖率43.4%,为全国平均数的3倍。其中台湾、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5.08%和50.60%,位居全国前2位。

砖红壤是热带的代表性土壤,赤红壤是南亚热带的代表性土壤。 四、水资源丰富

本区水系多为山地型河流,河川径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径流特征与降水特征一致。 (一)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居全国首位 (二)河川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小

(三)径流的年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降水年内分配完全受季风的控制 (四)河流含沙量小,山区河道坡陡流急 (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五、海洋资源: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海域:包括南海全部、东海的一部分以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海域面积占全国海域面积的78%。 ·海岸:大陆海岸线长约9 360 km,海岸形态以山地海岸类型为主。 ·岛屿:主要是台湾岛、海南岛;海洋岛主要是指南海诸岛。 ·港口: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天然良港,其中许多已建成现代化港口。

·海洋产业: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沿海滩涂面积广阔。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六、能源、原材料矿短缺

本区除硫铁矿、锰矿等有一定储量外,大部分能源、原材料矿都较贫乏。

33

第二节 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建设与区域发展

一、经济发展特点

(一)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发达

(二)开放时间早,开放范围大,形成了各种层次的开放区 (三)工业结构轻型化,第三产业比重大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一)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区 热带作物最主要的是橡胶。

海南岛是全国主要产胶区,我国目前的橡胶生产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还得依赖进口。海南岛发展橡胶,一方面应巩固现有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选择能避寒害与台风的区域,新辟胶园。

(二)农业生产水平高、创汇农业发达 (三)耕地减少,粮食不能自给

(四)发展区域专业化生产,建设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海南岛南部年平均气温为24~25.5℃,是我国橡胶栽培最适宜的地区,也是我国唯一可种植油棕、可可、腰果等典型热带水果的地方。海南岛北部的温度比南部相对较低,偶有寒潮影响,属于橡胶栽培适宜区。东部降水多,多台风灾害。西部冬春季干旱。 三、工业基地建设 (一)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家用电器:广东、福建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产品结构以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但基本处于引进装配为主的阶段。

·轻纺、食品工业:本区的食品工业有良好基础,在丰富的制糖原料基础上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糖业生产基地。 (二)重工业中化工、电力、机械等发展较快

·电力工业 已建成一批大型火力发电厂和大亚湾核电站。本区水力资源丰富。 四、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网密布;拥有京广、京九、广三、三茂、黎湛、鹰厦、南福等 ·铁路;区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均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的白云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客货运量均居全国前列。

·存在问题:主要是铁路运力不足,铁路数量少,且东西向的铁路少。另一方面,本区货物运输量大,人口流动性 大,客运能力的增长落后于客运量的增长。

第三节 香港与澳门

香港简称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235个小岛组成。北以深圳河与深圳市为界。 一、香港 (一)简介

①国际航运枢纽②国际贸易中心③国际信息中心④东南亚旅游中心之一⑤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⑥远东制造业中心之一

·香港航运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柜港,并保持至今。就货运吞吐量、使用港口设施的船只数目、吨位、装卸货物量而言,香港港口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是世界最大的独立商船队总部和远东国际航运

34

中心。

·香港是全球电讯设施最普及的地区之一,享有世界最先进的电讯服务。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世界贸易、金融中心、“购物天堂”,又是进入中国内地的门户,交通便捷,旅游设施、服务质量优良,因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地和国际会议、商品交易的会展中心。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3大金融中心。与伦敦、纽约、苏黎世一直并列为全球四大黄金市场。 ·香港是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支柱和主导产业。 (二)经济发展迅速的因素分析 1.优越的区位条件。 2.优良的深水港湾。 3.中国政府各方面的支援。

4.香港居民的勤劳、才智、艰苦奋斗的精神。 5.香港政府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及适时的经济政策。

6.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机遇,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香港在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水源不足是制约香港经济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2.香港的平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6%,理想的城建用地缺乏,填海造地已成为城市发展交通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位于我国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3部分,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澳门半岛。 (一)经济特点

1.出口加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生产爆竹、火柴、神香等产品为主;60年代以后,主要生产纺织服装制品.

2.旅游博彩业:澳门以博彩业著称于世,号称世界三大赌城之一,有“博彩天堂”、“东方蒙地卡罗”之称,同时博彩业带动旅游业,成为澳门经济支柱之一和外汇主要来源。

3.金融保险业:比较发达,银行数量多,信贷业务比重大,与世界各大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近年保险业发展很快。 4.房地产建筑业:年产值占生产总值10%左右,增加建筑业从业人数。 (二)澳门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 1、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 2、拉丁文化背景。 3、与欧洲联盟的特殊关系。

第四节 台 湾

一、资源与环境 (一)地形

台湾的形状、山脉走向、地质构造都是北东东向。平原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1/3,山地占2/3。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中央山脉为骨干,自东向西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和玉山山脉、阿里山脉等。

平原多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总称台西平原。

山脉与平原之间多为丘陵地,其中最大片的丘陵在北部基隆一带。

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嘉义县南两千米处有“北回归线标志塔”。这样的纬度使台使湾具有热带——亚热带的

35

性质。 (二)植被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异常明显。自然环境适宜林木生长,林木种类繁多,森林资源丰富。 (三)海产

台湾四面环海又地处暖流与寒流的交汇地,海产资源、海盐资源亦很丰富。 (四)能源资源

台湾的矿产资源比较贫乏。

·煤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基隆、台北、新竹、苗栗等地。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新竹、苗栗一带的丘陵区。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具有地热潜能,全省有温泉百余处,温泉基本上沿主要断层分布。 ·台湾的河流落差大,山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台湾的金属矿产种类不多,储量有限,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银、铜、铁等,主要分布在台北县的金瓜石、宜兰的金面山等地。 二、经济发展 (一)发展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895—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台湾50年,致使台湾近代经济发展带有殖民地经济的烙印。

1945—1952年:经济恢复期。

1953—1973年:“经济起飞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转型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技术层次低、产品附加值小、能源消耗大、技术层次高、产品附加值大、能源消耗少的加工工业; (2)由传统型服务业向现代型服务业转移。

(二)农业

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效率很高,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薯,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麻类、茶叶。 (三)工业

早期工业主要是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到20世纪60年代,轻工业比较发达,70年代后开始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是其中主要产业。工业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 (四)对外贸易

在台湾省经济中,对外贸易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特点。1895年以前,以蔗糖、茶叶、樟脑等的输出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输出加工农产品、蔬菜水果类罐头为主。60年代以后,出口商品日趋多样化。 (五)交通运输

台湾除高山地区外,铁路、公路网遍及全省各地,形成纵贯铁路干线、东西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组成的环岛铁路、公路网。

民用航空发达,对外空运以桃园国际机场、台北松 山机场、高雄国际机场为中心。

海运以高雄、基隆、台中、花莲等港口为中心,苏澳、澎公港也为良好港口,高雄为最大海港,1990年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

36

第十四章 西北区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西北区包括甘肃、宁夏和新疆3省区,也可称为甘宁新区 一、地质环境与宏观地貌格局

半属西伯利亚板块,半属中国板块之塔里木中朝地块。地质构造从宏观上奠定了西北区的地貌格局。褶皱带、板块俯冲带、缝合线和深断裂带的上升一侧成为高大山系,整体隆升区域成为高原,沉陷带则成为平原和盆地。 二、地貌外动力组合与地貌成因类型

兼有流水作用、冰川冰缘作用、风沙作用,并分别在不同地区起主导和优势作用。地貌成因类型复杂:冰川冰缘地貌、风沙地貌和大规模。 洪流地貌,十分普遍。

三、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地貌等优势地貌类型

·北起阿尔泰山、南到昆仑山、西起帕米尔、东到阿尼玛卿山,所有高山都有现代冰川发育。

·冰缘地貌与冻土关系密切。昆仑山、祁连山和天山的冻土下界依次为4 200 m,3 500 m和2 700 m。到北纬48°的阿尔泰山,降至2 200 m。

·风沙地貌广布: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居世界第二,还有全国第二大

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疆),库姆塔格沙漠(南疆)。风沙地貌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包括风蚀和风积地貌。 ·塔里木南缘、甘肃河西走廊、西秦岭和岷山山地中的盆地和谷地都有黄土分布。黄土疏松,具有垂直节理和所谓湿陷性极易被流水侵蚀。峡谷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使河谷总的形态呈串珠状,成为黄土高原西部河谷地貌的一大特色。

四、地貌稳定性差,块体运动和泥石流等灾害地貌过程频繁

·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山区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特殊洪流。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上游堆积有丰富的 松散固体物(原料);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松散固体物(原料);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地形);短期内有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等大量流水来源(水)。

第二节 干旱半干旱气候

西北区气候主要特征归纳起来是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干旱少雨、多风沙和辐射强度高。 一、太阳辐射量大与日照时数长

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小,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地表反射率高达30%,加剧气温变化幅度。 二、高山严寒与盆地温暖形成鲜明对照

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气温达10~14℃,较同纬度的辽南和京津地区为高。酷热日(最高气温≥40℃)数,吐鲁番为38.2天,居全国之首。高原寒与盆地暖,使各种温度等值线在盆地形成闭合曲线。 从总体上说,西北各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同海拔其他地区的状况,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 三、降水偏少的干旱区

西北区不仅成为全国,甚至还是亚欧大陆最干旱的地区。位于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有5.9 mm,成为全国最少雨的地方。 四、干燥度和大陆度都最大

干燥度通常以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与降水量之比乘以经验系数来确定。除准噶尔略大于4.0,其余均超过16.0,成为典型的干旱区。

37

依据焦金斯基公式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分界线为大陆度,最强大陆性气候为100。大陆度绝大部分地区大陆度在60~70。 五、多风沙

年平均风速多在2~3 m/s之间,大风日数多在5~15天以内。部分地区的特殊地貌作用,如隘管效应使空气通过山口和峡谷时流线加密,风速增高,许多情况下短短距离内年平均风速即可猛增4~5 m/s。而西北区的准噶尔西部山地、天山山地及河西走廊,颇多此类山口和峡谷,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因而大为增加。

第三节 三大洋水系与内陆水系

一、水文特征概述

河流特征: ①平均河网密度偏小; ②补给形式多样化和冰雪融水补给比重大; ③径流深值整体偏低且地域差异显著; ④径流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显著; ⑤除陇南外,河流都有或长或短的结冰期; ⑥内流河流多以 荒漠盆地为最后归宿。 二、外流河与内流河

主要外流河有嘉陵江、黄河、额尔齐斯河和奇普恰普河4条。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惟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奇普恰普河是印度河的源流段的一支。

内流河中,塔里木河以其2 137 km的长度居第1位。塔里木河流域囊括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北部。伊犁河流域位于天山山地内部,是我过年径流量最多的内流河。 三、湖泊

西北地区的湖泊特色:

(一)成因类型复杂:除各地常见的断陷湖、沉降湖、堰塞湖、河迹湖外,还有冰川湖和风蚀湖。 (二)有游移与交替现象。 (三)干缩、解体与消亡。

(四)富有开发价值。内陆湖通常有很高的矿化度,这些盐类是干旱区 宝贵的矿物资源。湖区也是旅游胜地。 四、冰川

西北区山地冰川,以其丰富的固态水量作为补给来源,对干旱区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和在现代气候变化中的指示作用等特点,在干旱区地理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植物区系地理

西北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地中海—西亚成分、中亚-亚洲中部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亚洲成分及北温带成分等。其中的中亚—亚洲中部成分是西北区荒漠植被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大陆性和过渡性纬度地带分异

西北区地域辽阔,植被、土壤的水平方向的变化仍然是最显著的,其中,东西方向因降水量递减形成的自森林和森林草原向荒漠的变化,属于热量相似背景下的干湿度分异,南北方向的变化则是干旱背景下热量条件不同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西北区纬度地带: ? 温带荒漠地带 ? 暖温带荒漠地带

这两个地带是亚欧大陆腹地纬度地带谱的组成部分,与东部季风区内海洋性纬度地带谱有本质区别。热 量条件不同是分异的主导因素,干燥程度差别居次要地

38

第四节 植被土壤与景观垂直带

位。

? 温带草原地带 ?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 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这三个地带是既不同于西北西部大陆腹地,也有别于我国东部沿海的过渡性纬度地带谱。在这里,海洋性气候特点已明显减弱,但还没有达到出现荒漠地带的程度。 三、海洋性和大陆性山地垂直带谱

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带,由于各山地所处基带不同和降水垂直梯度相差很大,而有明显差异。

第五节 绿洲农业与畜牧业

新疆、甘肃河西及宁夏中北部气候干旱,即使有肥沃的土壤和足够的光照与热量,不灌溉就不可能发展农业。 一、西北区的绿洲

·绿洲是荒漠内部因水分作用于地表土状物质而致的地域分异的产物。

·形成绿洲的物质前提:地表土状物和淡水。能量基础:一定的光照和条件辐射。

·我国西北区人工绿洲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天山山间盆地、河西走廊和宁夏平原。 ·绿洲对荒漠地理环境具有反馈作用。冷岛效应就是一例。绿岛内部的防护林和农作物减缓风速、蒸散强烈使相对 湿度增加 、下垫面的改变使温度变幅减小且平均值低于周围沙漠。 ·西北区荒漠土状物质来源:地风化物、风力沉积物、河湖相沉积物。

·西北绿洲所在地区同全球其他荒漠绿洲区相比较,其海拔和纬度双双偏高,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值高,热量标准至少达到温带水平,水源则堪称得天独厚,因此农业发达,成为我国西北的粮棉瓜果基地。 二、绿洲农业

·西北区绿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基地。绿洲农业的迅速发展,则主要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空前规模的农垦事业。

·绿洲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水稻等。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准格尔、河西走廊、甘肃中部、宁夏平原。水稻在 干旱区分布于河流沿岸绿洲,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分布于山间盆地和谷地。棉花分布广泛,而以新疆玛纳

斯河流域、吐鲁番盆地、喀什三角洲及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绿洲为主。

·油料作物以向日葵和油菜为主,还有胡麻、芝麻、花生等品种。 由于光照充足和日温差大,西北区还富产甜而多汁的优质瓜果。

·啤酒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0%~90%,绝大部分产于新疆,河西走廊也少量生产。枸杞也是西北区的一大特色产品,主产于中卫平原和银川平原。

·覆盖地膜、集雨灌溉、修建水平梯田、建塑料大棚、培育耐旱产品,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三、畜牧业

西北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天然草场主要位于山地和高原。海拔高度不同,放牧季节也随之变化。高山草甸和草原宜夏季放牧,畜群常接近冰川末端。中低山带的山地草原或荒漠草原宜冬季放牧。农业区内不宜垦殖的丘陵、黄土沟谷、坡地,也多用于放牧。

目前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过牧现象,而草场建设相对薄弱,因而处于退化状态,急需加强综合治理。

39

一、工业

第六节 工业与交通

·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城市,比如著名的北疆3市(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南疆3市(库尔勒、哈密、喀什),河西2市(嘉峪关、金昌),陇中3市(兰州、白银、天水)和宁夏2市(银川、石嘴山)。 ·石油工业:西北区是我国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发现和开采最早的地区。克拉玛依、独山子、乌鲁木齐、玉门、兰州、庆阳等地建有炼油厂,煤炭工业:西北区煤炭资源具有分布广、埋藏浅、煤层厚、储量大、种类多和质量好6大特点。

·金属冶炼工业:金属矿产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是西北区的一大优势。几乎全部分布于新、甘两省区。 ·机械工业:重点建设了农用汽车、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割草机、打捆机、剪毛机生产厂家。 ·化学工业:是西北区一个重要的工业部门。以石油和煤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主要牧区、产棉区和合成纤维产区,西北区纺织工业原料丰富可谓得天独厚,羊毛、驼毛、牦牛绒、棉花、芦苇、 罗布麻的就近充分供应为 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交通运输业

连云港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贯通大西北,彻底改变了西北的陆路交通状况。

路交通发展更为迅速。四通八达已是名实相符。特别是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北起三台,南到艾纳克,全长500余公里)其意义远不只保障了塔中油田的建设,而且创造了人类奇迹。 民航仅有乌鲁木齐、兰州、银川三个空港有定期航班往返东部沿海各地。

第十五章 西南区

西南区由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5省(市、区)组成。 本区地理位置具重要意义:

(一)占据了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各一小部分,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异显著,农牧业生产的立体性强。 (二)所在纬度较低,使本区的热量有充分的保证。

(三)离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较近,使它可以得到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暖湿气流带来的丰富降水,同时又可凭借北海、防城两港发展对外贸易。

(四)紧邻中南半岛诸国,有利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第一节 地质环境与地貌特征

一、地质环境

西南区属于亚欧板块内中国板块的一部分,其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性之复杂为国内罕见。有3个构造单元: (一)西部中生界褶皱带,新构造运动中属强烈上升区,新老断裂活跃,地震既频繁又强烈,常造成灾害; (二)扬子地块;

(三)华南早古生界褶皱带。 二、地貌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川西滇西山地自北而南的走向清晰地反映了山脊线、高原面和谷地海拔沿同一方向递降的特点。地势起伏之大也为其他各区所罕见,最大高差相差近7 500 m。

(一)宏观地貌格局深受大地构造制约。构造背景对西南区地貌格局的决定性作用是导致其多山地、高原。 (二)岩石性质强烈影响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红色丘陵广泛分布。 (三)流水的深切割塑造了独特的峡谷地貌。

40

(四)冰川作用对西部高原山地地貌影响巨大。

(五)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西南区的许多山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十分发育。 三、主要地貌单元

(一)岷山山地与若尔盖高原:岷山平均海拔超过4 000 m,主峰雪宝顶海拔为5 588 m,是我国现代冰川分布的东限。若尔盖高原海拔3 500~3 800 m,广泛发育沼泽。

(二)横断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南北向山地,地震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貌常见。

(三)四川盆地:略呈菱形,海拔为300~700 m,地势自西北倾向东南。盆地内部中生界紫色砂页岩广泛分布。地貌分异显著,西为平原,北有低山、丘陵,东为平行岭谷。

(四)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云南高原平均海拔1 800~1 900m,大部地区高原面保存比较完好,为典型的红色高原。滇东喀斯特地貌发育

(五)广西丘陵、盆地:西部和西北部山地属云贵高原,盆地分为北部的桂中盆地与南部的右江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浔江平原、北部湾滨海平原等地貌单元。这是西南区海拔最低、地势最平坦、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善、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第二节 气候与水文

北回归线横穿云南南部和广西中部,西南区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带范围。高原季风、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都是西南区重要的水汽来源。云贵高原的隆起使云贵与四川盆地间出现了热量南北倒置现象。秦巴山地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使西南区少受寒潮影响。 一、辐射与日照

西南区是全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的一个区。峨眉山以3 300 MJ/m2成为全国最低。低辐射是短日照的必然结果。川西北山地高原、横断山地及昆明以北地区是西南区惟一的日照较丰富的地区。 二、气温

·西南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在14~24℃间,有5个高值区:①金沙江、雅砻江交汇带谷地>20℃;②川南—重庆长江谷地18~20℃;③怒江下游及德宏州>20℃;④红河下游谷地20~22℃;⑤广西大部20~24℃。气温年较差小

·云贵高原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的日数多于四川盆

地和桂北山地丘陵,但因其海拔偏高,夏季温度略低,积温反而较少。 三、降水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明显呈自东南向西北和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但海拔高度和地面坡向变化也造成降水量的局部差异。西南区降水量丰富,广西全境、云南南部、贵州大部和四川盆地是区内降水高值区。

·横断山“干旱”河谷的成因问题。多数人认为焚风效应是首要的原因。横断山地各山脉的走向既近似垂直于西南季风来向,又近似垂直于东南季风来向,迎风坡多雨,背风雨影区焚风效应显著,产生干旱现象,且向内陆愈突出。 四、河流与湖泊 (一)河流

·西南区河网密集,河流众多,这些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和珠江7大水系。长江、珠江两水系居于主导地位。大部分河流雨水补给比重超过年径流量的70%。 ·地下水径流丰枯悬殊,季节分配与降水量一样不均匀,年际变化也较大。 ·补给率以云贵高原诸河最高,冰雪融水补给只限于横断山地各河流。 (二)湖泊

主要湖泊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即金沙江、南盘江、元江分水岭地区和横断山地东侧。多为断陷湖,水位季

41

节变化明显。本区湖泊都是外流湖、淡水湖。

第三节

一、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植物最为丰富。云南省被称为植物王国。植被类型除不含青藏区腹地的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西北区的温带、暖温带荒漠、荒漠草原外,几乎包容了东部季风区的所有地带性植被。

·从滇南到川北,或从桂南到渝陕边界,基本上是纬度因素导致亚热带内部植被的变化,而西南区西部山地高原植被的垂直变化却近似地再现了东部季风区植被类型从热带亚热带到寒温带的全部纬度变化;高黎贡山、大雪山等山地垂直带谱由7~8个垂直带组成。 二、土壤地理特征

(一)土壤类型以热带、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占绝对优势,广西赤红壤、红壤断续覆盖全省各地,云贵高原以红壤、赤红壤、燥红土和黄壤占地最广,重庆市大致是黄壤和黄棕壤分踞南北。

(二)岩成土类型多,岩成土分布广。四川盆地在亚热带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条件下发育为紫色土。在碳酸盐岩风化物上发育的石灰土,依有机质含量高低可分为黑色、黄色和红色石灰土三个亚类。此类土壤虽较肥沃,但通常土层较薄,且缺水,是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三)与植被垂直带性相适应,土壤垂直带性分异显著,各垂直带土壤大大丰富了本区的土壤类型。以砖红壤为基带有足够高度的山地,自下而上可依次出现山地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高山石砾土等类型。

云贵高原因其海拔已远远超过中纬度基带厚度,高原上的任何地带包括土壤地带都不再是基带。

植被与土壤

第四节 农业

西南区耕地面积略高于全国耕地面积。耕地数量有限和低产田较多,是长期以来困扰西南农业的难题。 一、农业土地利用

耕地比例为11.12 %,林地比例 31.32 % ,牧草地比例为36.9%。 二、农业生产与布局水稻、小麦、玉米、薯类

1·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薯类。 粮食作物居主导。水稻分布于四川盆西平原、盆南长江沿岸及岷江、沱 江、嘉陵江下游浅丘区,广西盆地特别是桂东南地区,滇中、滇南亚热带及热带坝区,黔中盆地和黔东河谷坝区。 小麦分布于我国五大产地之一的四川盆地北部和西部。玉米主要分布于贵州西半部山地,薯类主要分布于黔西、 黔东北和黔中温凉山区

2·经济作物种类极多。以油料、甘蔗、烤烟、麻、蚕桑、茶叶、橡胶、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名贵药材为主。 3·油菜籽是西南区产量最多的经济作物,除川西北高原种植春油菜外,其余地区多为冬油菜。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

的油菜籽生产基地。甘蔗以广西为全国最重要产地,产量独占全国糖料的1/3强,全区产量占全国糖料总产量的一半。

4·烤烟集中分布于云贵高原,其产量约占全国的30%,

因而云、贵两省与山东、河南同列我国四大烤烟产地。在妥善解决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前提下,控制并最终减少烟草种植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

5·橡胶树种植仅限于西南区最南部的热带地区。茶叶主产于川、黔、滇三省。蚕桑主产于重庆市及四川南充、绵阳、江三地区。

6·畜牧业十分发达。川西北高原及横断山地以放牧牦牛、犏牛为主,农区则普遍圈养猪、黄牛、水牛、马、山羊、

42

绵羊和家禽。四川-重庆生猪的年末存栏率长期高居全国首位,黄牛和水牛都居全国第二。

第五节 工业

西南区已建成部门齐全、结构渐趋合理、富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工业体系。

冶金工业是全区重要工业部门,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重庆市、云南昆明和广西柳州。攀钢作为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冶炼以锡、铜、铅、锌、铝、锑、汞为主。

机械工业在重庆历史比较悠久。煤炭工业比较发达。化工原料矿产丰富,使西南区的化学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纺织工业以棉纺业最为发达,毛、麻、丝、化纤纺织也有一定规模。

第六节 交通运输

滇黔两省更难,只有广西情况略好。现在西南区的交通运输落后曾经是长期困扰西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不仅蜀道难,重庆市和交通运输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路铁路建设使进出西南区的通道日益增多:国道公路干线四

通八达;区内则以重庆市和四省(区)首府城市为枢纽,建成了密集的公路网。高速公路迅速发展。铁路有宝成线、襄渝线、枝柳线、湘黔线、黔桂线、黎塘—茂名—广州线勾通西南区与相邻区,并已成为交通运输的骨干。 (二)水上运输条件大大改善:川江及其支流、澜沧江、南盘江、西江

及其支流河道都经过了整治,设置了必要的航标,沿长江东下至武汉、南京、上海,沿西江至广州,沿澜沧江至老挝首都航道畅通,运力大大提高。三峡工程完成后,万吨轮可直达重庆港。 (三)有了最近便的入海口岸——北海和防城港。重庆直

辖市建立前,四省五方的经济协作关系促进了北海和防城港的建设,使其吞吐能力迅速增加。加上南昆铁路已全线通车,川、渝、滇、黔四省市到上述两港口的距离都不再遥远。

(四)航运发展迅速。区内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南宁、桂林为中心,与首都和东部各大城市间开设了定期航班,与一些东南亚国家间开设了国际航班,区内主要城市间也有航班往来。可以认为,西南区正在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第十六章 青藏区

青藏区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第一节 地质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 一、地貌外动力及地貌类型 (一)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

青藏区不仅有大陆性冰川,还有海洋性冰川。海洋性冰川的显著特征是:1在大量固体降水的基础上发育2补给量大、运动速度快3冰温相对较高4地质地貌作用力强5粒血线和冰舌末端位置偏低 (二)冰缘作用和冻土地貌 (三)流水作用

流水作用在青藏区的不同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貌。强大的侵蚀作用使边缘山脉形成具有多级谷肩,俗称谷中谷的深切峡谷,包括世界之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四)其他外动力作用

包括湖水作用、岩溶作用、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在青藏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风蚀地貌发育区

43

二、主要地貌单元

(一)青海北部山地盆地:由阿尔金—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地(东段)组成。 (二)青南山原:包括长江源山原和黄河源山原。

(三)唐古拉山地与藏北高原:唐古拉山是长江与怒江和藏北内陆区间的分水岭,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6 621 m。藏北高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倾,西部为大片内陆区,多湖盆,东部地形切割较强,渐显山高谷深特点。 (四)藏南山地与谷地:包括冈底斯山、藏南谷地和喜马拉雅山地。冈底斯山是西藏南部内外流域的界山。其南侧的藏南谷地由象泉河及雅鲁藏布江谷地组成。这是一条巨大的构造纵谷,喜马拉雅山由多列平行山脉组成,平均海拔6 000 m,是全球最高大雄伟的山系。

第二节 高寒干旱气候

一、强辐射、富日照

平均海拔高(达4 500 m)和云量偏低,使青藏区成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 二、高寒低温

青藏区是全国年平均温度和各级界限温度最低的地区。年均温0℃线在青藏区形成一小一大两个闭合圈。青藏区虽然冬季漫长或说长冬无夏,但其寒冷程度尚不及东北北部地区。 三、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

·来自孟加拉湾暖湿气流是青藏区的主要水汽来源

·青藏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虽然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保持着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但是单位距离内的递减率却远比其他地区大。而这显然与喜马拉雅山作为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巨大屏障,有力地阻止该气流北进有密切关系。

·降水的季节分配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特点。相对多雨区由于冬春降水量相应增加,雨季(5~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70%。

·少雪的冬季同时也是风季。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河流

·青藏区的主要外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长江、黄河等。除长江、黄河外,其余都是国际河流。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大河干流多沿主要构造线走向发育,但水系格式比较多样化。

·径流的年内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与降水季节分配一致。5—10月为丰水期,径流一般占全年80%~90%,11—4月为枯水期,径流仅占全年10%~20%。

·内流河多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年径流分配与温度状况密切相关。 二、湖泊

青藏区湖泊的特点:

(1)成因类型以构造湖占绝对优势; (2)湖面海拔普遍在4 000~5 000 m之间; (3)依湖泊水文地理特征分类,以内陆湖居多; (4)依据湖水矿化度分类,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

(5)湖水化学类型复杂,碳酸盐型、硫酸盐型和氯化物型兼备; (6)湖泊普遍处于退缩状态,内陆湖尤甚。

44

第四节 植被、土壤与自然地带

一、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青藏高原植被类型 主要有山地荒漠、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山地以热带、亚热带森林为基带,形成完备的植被垂直带。 二、青藏区的土壤

土壤发育形成了大陆性荒漠土、草原土、草甸土和海洋性森林土两大系统。 从热量分布状况分析,青藏高原边缘基本上属于高原温带而内部为亚寒带。 三、高原自然地带

(1)高原地带与同纬度低海拔水平地带的本质差别在于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热量背景,高原地带的热量特征总是偏向极地。

(2)高原自然地带是边缘山系某个上部垂直带因地貌形态由山地转变为高原面而扩展后的一种平面表现形式。 (3)青藏高原多级夷平面海拔高度不同是形成不同高原地带类型的根本原因。

(4)高原地带是高原内部山地自然景观再次发生垂直分异的基带。(5)高原地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受多种因素制约,既不沿纬线方向延伸,更不可能沿经线方向延伸。

第五节 畜牧业与种植业

主要作物为粮食作物,除青稞外,还有小麦、豌豆、蚕豆、燕麦、荞麦等,藏南河谷和盆地冬小麦种植上限可达4 320 m,青稞更高达4 750 m,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寒农业区。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vk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