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籍贯考

更新时间:2023-10-23 18: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周世宗柴荣籍贯考

名人能产生名人效应。名人的籍贯多有争议。柴荣作为一代明君圣主,其籍贯更是如此,争议四起,莫衷一是。据笔者所知,截至目前,柴荣的籍贯主要有五说:一曰南和说、一曰太原说、三曰隆尧说、四曰邢台说、五曰魏县说。其中,“南和”一说,源自《柴氏宗谱》。据《柴氏宗谱》载:西晋冀州刺史柴诞为柴荣远祖,河北平乡人氏,因封开国任城侯,家居任城。北齐天统(公元565——569)年间,其族朝官者,上至将军,下逮县令,多达40余人,世有“柴半朝”之称。经查,任城就在今天的河北南和县境内,故有“南和”一说。由上可知,柴诞乃柴荣远祖,南和是其先人所居地,与柴荣的籍贯无涉。除此之外,就是长其相持不下的“太原说”、“隆尧说”、“邢台说”和“魏县说”四种说法了。这里就根据新旧《五代史》、《宋史》、《东都事略》、《隆平集》、《唐山县志》、《大名县志》、《魏县志》及浙江民间收藏的三家《柴氏宗谱》(衢州市岭头乡柴家村柴汝梅、华墅乡柴家村柴德善、航埠镇长泽街村委会收藏)等有关文献史料,再结合实地考查,一一叙说,并辩析一下。

一、太原说。太原说出自《富春柴氏宗谱》。据祝治平,柴存才《周世宗谱系简表》引《富春柴氏谱序》载:“柴氏本仲尼弟子,高柴之孙举以王父名为氏,所谓以名为氏者也。

高柴,齐人,其十世祖傒为齐文公子高之孙,故以王父为名高氏… …柴氏得姓自举始,举裔孙武,汉高祖时为将军,居栾城,封棘蒲侯… …西晋有冀州刺史柴诞,居河北平乡,封开国任城侯… …至唐谯国襄公绍,为唐勋臣,尚高祖女平阳公主,居晋州临汾… …绍生二子:哲威、令武。哲威六世孙孟瑞居太原,开成初,官翰林学士。孟瑞生三子:玘、玭、玼。玭咸通年间屡试不第,生守礼、守义,一女适后周太祖,为圣穆皇后。后无子,以养兄守礼之子荣以为子… …由上可知,柴荣曾祖孟瑞自临汾徙居太原,祖父柴玭长期生活于此,并求取功名。按国人对籍贯的认知:祖上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就是本人籍贯所在地。故,柴孟瑞和柴玭的籍贯就是柴荣的籍贯所在地。由此可断言,柴荣的籍贯为山西太原,即“太原说”可成立。

二、隆尧说。“隆尧说”是由历史上的“尧山说”沿袭而来。这里有必要根据史志文献记载把隆尧与尧山的历史关系讲清楚。据《隆尧县志·沿革》载:隆尧是由隆平县和尧山县合并而成。隆平县,原名广阿县,汉置。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昭庆县。宋初复称隆平县。尧山,西汉初置,原名柏人县。北魏改称柏仁县。唐天宝元年,改名尧山县。金又改名唐山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复称尧山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隆平与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隆尧说”,不仅史志文献有记载,而且也有实地可查寻,另外,还有家

谱可佐证。《五代史》和地方志书,谈及圣穆皇后柴氏,常言与周太祖郭威同乡。《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载:“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 …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甲子岁七月二十八日生帝于尧山之旧宅。”《新五代史·周家人传七》载:“太祖一后三妃。圣穆皇后柴氏,邢州尧山人也,与太祖同里。遂以归焉。”《唐山县志》的记载更为具体:“后周太祖郭氏,名威,邢州尧山人… …今城东北二里许郭园村,即其梓里也。“另外,再查《富春屠山柴氏宗谱》,有“柴玭唐末徙居尧山”,可佐证此说。郭威与柴氏夫妻籍贯在邢州尧山,史志记载一致,毋庸置疑。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柴后及其侄柴荣与郭威同乡但不同地。据《唐山县志》载:“世宗,名荣,柴氏,周太祖后兄守礼之子。太祖无后,养荣为子,封晋王,太祖崩,遂承大统… …今城北山南村,即旧柴家庄,世宗故里。”再据《顺德府志》记载:“柴家庄在城(指唐山县)北五里,周世宗祖籍之地也。”

经实地考查了解到,今郭威故里隆尧县郭园村,即周太祖祖陵之地,有石碑(已失)和石狮为证,由此西北隔河五里之柴荣故里山南村。据传,有一古井,谓“柴王井”(已埋地下),由此可见,“尧山说”亦可成立。

三、邢台说。“邢台说”是由“龙冈说”沿袭而来。“龙冈”,即今邢台县。据《邢台县志》载:邢台,原名信都县,秦置,

属巨鹿郡。汉初为襄国县。隋改称龙冈县。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复改龙冈县为邢台县,沿袭至今。“龙冈说”是史学界的传统说法,不仅见于多数历史文献,而且现在的教科书也是这么讲的,甚至连中国最权威的百科工具书《辞海》亦持此说。《新五代史·周本纪》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旧五代史·周书·后妃列传》亦云:“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冈人,世家豪右。”《辞海·周世宗》条目也说:“周世宗(921——959年),即柴荣,一称柴世宗,后周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郭威养子。”再查百度邢台吧介绍:周世宗柴荣,又称柴世宗,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不过,“邢台说”名气虽大,影响虽广,但却无民间传说或实物相佐证,与“隆尧说”相比,似乎底气不足,说服力不强,难以让人信服。

四、魏县说。“魏县说”过去被误作“大名说”。原因是,魏县、大名历史上原本一家,魏县又长期被大名府管辖,再加上清乾隆22年(1758年)——民国十十九年(1940年)魏县并入大名县长达182年之久。另外,新中国成立后,从1959——1961年魏县又一度并入大名县。故造成历史人物籍贯上的错乱。“魏县说”,不仅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有明文记载,而且也见于宋代史学名著王称《东都事略》、曾巩《隆平集》、王铚《默记》等有关史籍。另外还有地名普查和民间传说相佐证。

兹据《宋史》和《东都事略》“张永德传”记载:魏人柴公(又称柴翁),以经义教里中。有女,名守玉,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入宫。翌年,庄宗没,明宗入洛,遣其出宫。柴氏行至汴河旁,柴公夫妻来迎。柴公一家因风雨逆旅数日不得归魏。一日,柴氏外出,偶遇时为邮舍队长郭威(绰名郭雀儿),见其体貌非凡,极尽贵人相,一见倾心,愿以身许之。而郭威亦闻柴氏贤名,遂聘之。柴公以“门不当、户不对”为由,不从。然其意甚决,柴公终不能夺,遂成婚配。他日,语郭威曰:“君贵不可言,妾有纸钱500万资君,时不可矣。”郭威因其资,得为军司。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柴氏不幸早逝。郭威称帝后,追封发妻柴氏为圣穆皇后。这就是历史典故“愿事雀项汉”的来历,并传为千古佳话。南宋王铚《默记》和曾巩《隆平集》亦有此记载,但囿于“为圣者讳”、“为尊者讳”的史书笔法,语焉不详。

古人好以籍里称之。既言柴公为魏人,那么其孙柴荣必为魏籍。查“魏”行政地名,古文献上有魏郡、魏州、魏县三种含义。据新版《辞海》和《河北通志稿》记载:魏郡,始于西汉,终于北魏。魏州,北周末年分相州置,隋改称武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称魏州,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升为兴唐府。魏县,西汉初置,沿袭至今。由上可知,柴公夫妻是在后唐天成元年(926年)迎女归魏,而魏州也已在后唐庄宗元年改名兴唐府,当时以魏为地名的全国仅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u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