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

更新时间:2023-08-09 22:23: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导论

经济学: 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微观:资源的配置

宏观:资源的利用效率

“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调节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 规范分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产生的代价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可投入品数量(土地,劳动和资本等)和技术知识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第三章 效用论

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预算线:又称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

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第四章 生产论

生产者(厂商、企业):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只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劳动的总产量TP 至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对应的最大产量。

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曲线将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

第五章 成本论

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会计成本:生产过程中企业所发生的各项开支,作为已支出的货币额,反映在企业的会计账簿上。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因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已获得更高利润)。

经济利润: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短期固定成本(FC):厂商在短期内支付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它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短期变动成本(VC):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量对可变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FC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量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AFC=FC/Q,其变动规律是:一直下降,产量越大AFC 越小,下降幅度是先快后慢。

平均变动成本(AVC )是指厂商在短期由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A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量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

长期总成本(LTC ),LTC 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当产量为零时,也就没有总成本,其变动趋势也是随着产量增加,开始增加较快,以后增加较慢,最后又增加较快,(这与短期总成本一样)。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

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LMC):厂商长期内增加一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规模经济(内在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再生产规模二十斤绩效已得到提高。 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是经济效益下降。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市场分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垄断市场

行业: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

完全竞争市场:一种不收任何因素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销售收入:厂商的收入。

总收益(TR):厂商按一定价格出手一定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AR): 厂商在每一单位产品销售商所获得的收入。

边际收益(MR):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市场: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一国一年内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一国全体国民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第十四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而引起的。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

奥肯定律: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2%,失业率就上升1%。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期内物价总体水平的持续和普遍的上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u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