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扬州市维扬区

更新时间:2023-03-14 18: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六

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扬州市维扬区 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专项督查意见

2004年3月26日~3月29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专项督查组对扬州市维扬区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期间,督查组听取了维扬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汇报,与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座谈,并实地察看了7中学,查阅了有关学校的资料,听取了有关乡镇领导和学校领导的情况介绍。督查意见如下:

一、关于中小学公用经费

督查表明,扬州市维扬区能认真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建立起“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确保了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收支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公用经费的管理体制规范,来源主渠道畅通。

1. 区财政在确保人员经费的基础上按小学每生年70元、中学每生年100元的标准安排预算指标,同时对学校的正常维修按每平方米10元标准安排预算。

- 1 -

2. 加强杂费管理。该区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4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200元。区里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未发现用学杂费发放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和平衡财政预算的情况,所收取的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公用支出。

3. 该区还在教育附加中安排了319万元用于小学公用经费。学校的其他收入大部分用于公用支出。

全区2003年小学公用经费收入426.2万元,实际支出395.1万元,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378元,初中公用经费收入105.9万元,实际支出103.5万元,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640元。同时,维扬区审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加强对公用经费的收支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收支规范、专款专用。审计部门不仅监督财政部门按预算指标拨款确保公用经费是否到位,还定期对学校的公用经费收支进行专项审计。

建议该区加强对学校布局的规划,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中小学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 (一)基本情况

维扬区现辖4个乡镇、2个街道办,教育部门办中小学15所,在校生12664名。多年来,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无小学生辍学现象。2003年9月,该区初中在校生总数为1449

- 2 -

人,2004年2月为1454人,净增5人,其中转进8人,复学16人,转出3人,休学7人,辍学9人,辍学率为0.62%。

(二)“控辍”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 区、镇两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形成控辍合力,控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维扬区区、镇政府,区妇联、慈善协会等群团机构、区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工作,将其作为关注民生、疏解民困的实事来抓。区委区政府把“帮扶困难家庭子女,保障其入学”作为全区2004年政府为民办的八件实事之一。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印发并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外,还制订了《进一步加强我区初中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将义务教育控辍工作列入教育教学考核范畴。区妇联、慈善协会联合实施的“春蕾”计划,帮助贫困女童完成学业。

2. 强化管理、考核,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控辍保学”的机制。一是建立了贫困生资助制度。区政府明确规定,各校杂费的15%用于对贫困学生的助学和奖学,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特困学生的杂费予以减免。2003年全区共有630人次享受杂费减免14万元,没有学生因家庭贫困、经济困难而辍学。二是建立了辍学超标一票否决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控辍问题上,区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凡辍学率超过1%的学校,当年不得被评为“先进学校”,校长不得评优、晋级,同时给予通报批评。三是建立了辍

- 3 -

学情况“预知——反应——控制”机制。各校建立了易辍生档案,落实上报制度,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和家访动员返校工作,努力把学生的辍学倾向扼制在萌芽状态。

3.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03年全区开展“千师进万家”、常规管理百日行等活动,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学校的常规管理水平。同时努力加强师德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杜绝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发生,防止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而辍学,起到了积极的预防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督查中发现,流生大多在初二年级因学习成绩较差、厌学而辍学。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防止学生两极分化,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完成学业。

2、要注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与扶持,以减少辍学率。

- 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t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