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更新时间:2024-06-12 04: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听专家评析当前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受益匪浅。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有以下几个: 1、教师讲得多,以讲代读
就是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了!我觉得一节阅读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0分钟。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阅读课堂上都充斥着词句训练、篇章分析等等复制性的教学。课堂上书声朗朗的热闹景象已经荡然无存了,即使是有学生起来读书,也是一些普通话标准的学生机会多点,更多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了。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 力。
2、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来代替读书
这是我们老师本身的问题,也是导致上面说的“读”的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课堂目标把握不准,导致淡化读书,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有“我心入书,书入我心”,学生用心、动情地去品读课文,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增强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每教学一篇课文时不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也就是把课文中的陈述句变成疑问句,让学生回答,宝贵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课堂上学生没有了读书的时间。 3、评析课文,以议代讲
很多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往往抓住重点段落去学习课文,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孤零零的让学生赏析重点段,肢解了课文,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缺少及时地指导,小组合作失去了意义。更有甚者,让去全班学生参与讨论,没有个具体目标问题,一节课下来,什么问题也没解决,课文学完了,学生似懂非懂。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提前弄明白那些问题适合学生自己解决,那些问题适合讨论,不要让生生之间的讨论代替有效的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考试的指挥棒,自上而下一级指挥一级,并且是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包括标准化考试)全面指挥。加上教师评优、晋级统统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老师们不得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于是,为了让学生拿到这两三分,师生要下很大功夫,要做很多练习。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不得不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生怕哪个问题没问到,考试时学生答不上来;生怕哪个词、哪个句子没练到,考试时丢分。语文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和魅力,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的枯燥乏味的一问一答式的内容分析,就是抽掉内容、情感的千题百练的文字游戏。这既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这样做,对相当多的教师来说是违心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 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
其二,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应用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滞后。教育同经济比,教育的发展滞后。教 育教学的实践同理论比,理论相对滞后。特别是应用理论,还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 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不能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教什么、学什么和怎 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实践呼唤理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行,究竟怎么做?”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心声。 他们呼唤教学理论,特别是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先进的语文教学法的指导。同时,语文工作者和教师也
要自觉 地学习和运用现有的教学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经验。
其三,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和素质不高。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端 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一要树立和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要树立和强化学生语文 能力的培养靠训练的意识,并使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持久的、充分的体现。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今后的教学还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体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我一些肤浅的认识,也是本专题学习后的一些零碎的思考。
阅读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读者阅读,这是因为:一般阅读是读者与读物资料之间封闭性的活动,阅读的目标是因人而异的,带有相当的随意性,而学校的阅读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自由地、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长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老师还是停留在静态的阅读文章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以及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第,具体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观点”等几项。即使是所谓的“阅读鉴赏”,也无非局限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等。诚然,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优点是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以打基础的小学生生来说,它注重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能通过每一次的阅读训练,来夯实自己的基础。这种阅读教学法,学生除了能一个一个的解决阅读材料中的各项问题,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于是,在上课文阅读课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消失了、不见了,丰富而真切的个人感受也随之消失了,剩下的多是支离破碎的“尸体解剖”。
一、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近年的阅读教学,大多是老师领着学生解读文本,并且以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为主。一篇课文,老师的理解是什么,只要多数学生知道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着就是花样翻新的练习,做得学生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久而久之,阅读课成了思想教育课,科技教育课,外加与提高阅读能力无关的练习。这样的阅读教学,老师到底要给学生教什么?应当让学生学什么?语文姓语,语文课要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大家都明白,可是,做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呢?阅读课上为什么不好好地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呢?为什么不好好地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呢?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地说,北师大版教材按文化单元组编教材,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悟文化内涵和色彩,但对语文训练的编排比较模糊,不利于老师掌握语言训练要点。从主观上说,老师学习课标不够,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不准,对各年段的训练要点把握不准,教学中不知所措,只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这样,语文课上,老师不教语文,学生不学语文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工作原因,我听了不少老师的阅读教学课,课上,老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一步一步地引着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走过了,这课教学就算完成了,在急匆匆地走教案中,即使安排学生读课文,也是为了引出自己设计好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怎样知道的?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特别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什么收获?老师学生都是不大计较的。这样的教学,教师教的意识太强,完成“教学任务”的意识太强,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很少顾及学生学的效果。这种教学,是介乎于填鸭式和牵引式之间的教学,是教学理念落后的一种表现,是造成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重要原因。泰勒说,教学的成败,不是看老师做了些什么,而是看学生做了些什么。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师的表现有多么突出,主要看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以教引学,以教促学的活动。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老师的细致分析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感悟;那些文字搬家式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于零。
二、这种现状存在的原因
1、与传统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观念有关。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生学,这是天经地义的。由于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于是教学活动就成为一种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形成了与教学本质相背离的、严重阻碍教学发展的“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2、与考试制度有关。考试制度使得阅读教学出现了应试化的倾向,教师根据考点设计出大量的习题,反复训练学生。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篇目,成了老师教学的法宝。这种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割裂为美,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囚于“背景、段意、中心、特点”的教学模式,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
3、与学生的生活有关。阅读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
4、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以讲代读,喧宾夺主。缺乏课外阅读积累、缺乏课前自渎的感悟、探究、发现,这样的语文课怎样上?这样的效果必然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的主题作用发挥不了,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过余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因而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些看法 发布者:段德胜 发布时间: 2011-9-18 20:33:04 一、要重视朗读训练
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老师讲得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当中,而学生所得甚少;而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少。
下面是一年级下册《月亮的心愿》一个片断: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珍珍很孝敬妈妈。
师:从哪些地方感到珍珍很孝敬妈妈,关心妈妈呢?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 生:她不去春游了。
师:她为什么不去春游了?她想干什么?此时窗外的月亮会怎么想呢?明天下雨意味着什么呢?你能理解月亮的心愿吗?
这不像是一年级的课,像中高年级的课文分析。一年级的课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有没有需要理解呢?有,那就是要读出作者写这些话蕴含的感情。孩子刚刚认了十几个生字,读一遍就要谈出自己感受,多难为孩子啊!有的老师可能说:“可学生能说得出来。”是的,有个别学生说得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呢?他们能把课文读通就不错了,过高的要求只会令他们望而却步。不要用那无谓的分析磨灭学生爱读书的天性了。
有的老师会不解地问:“那不提问,怎么读书呢?”不提问就不知道怎么指导学生读书了,这确实是在一部会老师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年轻的老师没有以前分析的条条框框,但是怎么读,却很模糊,课文都是泛泛读读,这样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阅读教学三个任务:“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的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概而言之,就是读书,没有读书,就不能称其为语文教学。现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三多一少”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样一来,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不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习作都有不少困难,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很多学生读不好书,写不通话,为了克服这种毛病,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中转变过来,把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要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要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
二、慎用多媒体课件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不用书,而是读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图不利用而非要将其做成多媒体。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用?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毕竟是工具,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
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所以说,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不要只注重形式。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处,用在点子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平面的立体化。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手段也不都是落后的。我们经常使用的、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上好像不多见的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是成本低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前七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要继承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改革本身包括继承。现在一说到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摒弃原来一切教学手方法,课堂教学就要展现全新的局面。于是,就出现一些极端,
一上课就合作,一学习就探究,热衷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如:阅读教学不是以读书为重点,而是以讨论为主导。读一段课文没有半分钟,而安排讨论却用了3——5分钟。如有一位老师这样上《洲际导弹的自述》:《洲际导弹的自述》这篇课文很长,我抽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有读完,再加上课文中有些专业的术语读起来比较拗口,我就想利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但是,老师却只是零星地安排了一些读书的时间,整整一堂课,老师没有安排一次能读完全文甚至读完一个段落的时间。我千方百计地“抢读”,把老师给的定的零星读书时间加起来,也没能读上文章的三分之一。而学生,则在频繁地“四人小组”的活动中,进行着没有没了的不知所云的“探讨”。有一位老师这样上《桥梁远景图》:首先让学生欣赏师生共同搜寻的各种桥梁的图片,然后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桥梁,为学校设计一座现代化的桥梁等等。上《碧螺春》的时候是这样安排的:1、首先教师演示事先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观看泡碧螺春的录像;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3、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关于碧螺春哪些知识?4、师生共同归纳,制定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1)关于茶的种类;(2)关于茶的泡制;(3)关于茶的制作;(4)关于中国的茶文化;(5)关于茶的起源。忽视了文本(课文)解读,而让学生讨论这些懵懵懂懂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让学生的感受浮光掠影。
所以说,改革是要抛弃一切不合理的东西,而不全盘地“自我否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优秀经验,要继承,有些要根据现在出现的新情况,加以改造,融入新的思想与方法,不断丰富,推陈出新,促进其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课堂教学要追求“三实”,即“真实、朴实、扎实”
当前某些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弊端。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一些老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并没有吃透,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很多“化简为繁”的“风景”:一节课上,一会儿合作学习,一会儿探究学习:一会儿表演课本剧;一会儿讨论对话??声光电多媒体,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一拥而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却是对语文本体的迷失。
如有的老师在教第六册《燕子》时,首先就让学生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捉虫的本领;
接着交流候鸟的有关知识,介绍有关候鸟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画燕子图,唱燕子歌,跳燕子舞等等。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未着过际。因为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是一堂失败的课。新课程提倡学科融合,并非是在语文课上充斥非语文活动。“融合”,即将相关学科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形式,融入语文教学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活动、游戏、画画、表演??是借种种形式活跃、辅助、促进语文学习。
其实我们语文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是要把复杂的课文教简单了,把深奥的道理教浅显了。要把语文课上得清爽简洁,干净利落,这是一种境界。千万不要叠床架屋,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太过于复杂,更不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大杂烩!
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所看到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材上的课本展开,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或一组)训练目标。课堂上,读课文,想课文,说课文,基本上“万变”不离课本。可见,课文对语文教学作用真大,对于语文教师简直如同臂膀。因为,在他们心中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课本,教课文其实就是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答案通过课堂,通过训练一步步地有序地固化在学生思想中。叶圣陶先生早就语重心长地说,教材其实也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可是我们的教师却把“例子”当成了语文教学的通天的法宝,拼命地挖掘这“宝库”中的训练“资源”,他们仿佛就是“魔术师”,一篇短短的课文能衍生出许许多的练习题,有些问题连作者也感匪夷所思,在语文教研组,经常看到这样争论的场面:几个语文老师捧着习题在争论着答案是“A”还是“B”。细想一下,连老师也闹不明白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想昏了头,你说,这样的把“鸡毛”当成“令箭”的语文、语文教学,孩子们能喜欢吗?
总之,解决教学形式花哨的根本措施就是端正教学思想,提高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不赶时髦,不抢风头,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要以最经济的教学手段,取得最高的教学效率,追求朴实的教风,扎实的效果,把阅读课上的“简简单单”“清清爽爽”。
最后,我觉得,把新课标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变为先进的课堂操作,需要一段实验、反思甚至自我否定的艰难过程。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新课改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我想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一、要重视朗读训练
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作用不大的板书多,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不必要的提问多,而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少。 下面是一年级下册《月亮的心愿》一个片断: 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珍珍很孝敬妈妈。
师:从哪些地方感到珍珍很孝敬妈妈,关心妈妈呢?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 生:她不去春游了。 师:她为什么不去春游了?她想干什么?此时窗外的月亮会怎么想呢?明天下雨意味着什么呢?你能理解月亮的心愿吗? 二、慎用多媒体课件
现在的阅读教学多媒体盛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
三、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一上课就合作,一学习就探究,热衷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如:阅读教学不是以读书为重点,而是以讨论为主导。读一段课文没有半分钟,而安排讨论却用了3——5分钟。如有一位老师这样上《洲际导弹的自述》:《洲际导弹的自述》这篇课文很长,我抽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有读完,再加上课文中有些专业的术语读起来比较拗口,我就想利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有一位老师这样上《桥梁远景图》:首先让学生欣赏师生共同搜寻的各种桥梁的图片,然后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桥梁,为学校设计一座现代化的桥梁等等。忽视了文本(课文)解读,而让学生讨论这些懵懵懂懂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偏离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让学生的感受浮光掠影。 四、课堂教学要追求“三实”,即“真实、朴实、扎实”
如有的老师在教第六册《燕子》时,首先就让学生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捉虫的本领;接着交流候鸟的有关知识,介绍有关候鸟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画燕子图,唱燕子歌,跳燕子舞等等。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未着过际。 五、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所看到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材上的课本展开,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或一组)训练目标。课堂上,读课文,想课文,说课文,基本上“万变”不离课本。可见,课文对语文教学作用真大,对于语文教师简直如同臂膀。细想一下,连老师也闹不明白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想昏了头,你说,这样的把“鸡毛”当成“令箭”的语文、语文教学,孩子们能喜欢吗?
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今晚有幸聆听了几位专家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以及问题,我听后感受颇多,也引起了自己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以下感想:
一个人一生中所学的知识只有四分之一是老师教的,其余的全是自己学来的。
有些知识是现实社会学的,有很多知识是自己学的,这就需要独立阅读。
就我们自己的学习经验来说,,有很多知识是轻松阅读学习来的,是现实需要学来的。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学习效果不怎么样。学生没有个人的主见或见解。
首先,我觉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近年的阅读教学,大多是老师领着学生解读文本,并且以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为主。一篇课文,老师的理解是什么,只要多数学生知道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着就是花样翻新的练习,久而久之,阅读课成了思想教育课,外加与提高阅读能力无关的练习。这样的阅读教学,老师到底要给学生教什么?应当让学生学什么?语文姓语,语文课要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大家都明白,可是,做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呢?阅读课上为什么不好好地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呢?为什么不好好地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 呢?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第二、 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老师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一步一步地引着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走过了,这课教学就算完成了,在急匆匆地走教案中,即使安排学生读课文,也是为了引出自己设计好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怎样知道的?学了课文有什么收获?特别是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什么收获?老师学生都是不大计较的。这种教学,是介乎于牵引式之间的教学,是造成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重要原因。
第三、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困难
很多学生学习习惯很差,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加上学生的自觉性差,而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很多老师选择了我教我的。阅读教学中功利性过强,师生为考试而训练,致使师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差,学生的惰性也使其阅读面过于狭窄,致使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阅读量少,阅读时间短,阅读兴趣淡,品位低, 一些学生宁愿看一些卡通式的小画册也不愿看那些有价值的读物。久而久之,学生的坏习惯养成了,想改都很难。
第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不够。
具体表现为:质疑问难多是在老师特定的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在学习开始,或在学完之后。老师问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问题,这时候学生才提问。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是为提问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是学生是被动地学,他们不会主动地学,自主地学,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学生很少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同学不同的见解,和老师不同的见解,甚至和书本不同的见解。习惯于人云亦云随大流。老师总是要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一个标准答案上来。课文分几段,段意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学生只能照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回答。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主见,学生没有一点自主权。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主造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试这个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方法等等所致。你细想想不是吗?
二、这些现状存在的原因
第一、与传统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观念有关。 第二、与考试制度有关。
第三、与学生的生活有关。阅读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 第四、阅读教学过于程式化,以讲代读,喧宾夺主。 第五、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我认为“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有质有量,效率要高。四十分钟应该是师生紧张脑力劳动的四十分钟,是积极思维的四十分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四十分钟,应该是学生获得丰收的四十分钟。现在课堂上学生收益到底有多少,没有认真的统计。从我的观察了解看,有收益但不大。
效率不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堂中切切实实进行语文训练的量少。2、对教材的运用比较浮浅,往往流于表面。教材有许多可以用来教给学生的内容被忽略了。一堂课下来总觉得味道不浓,平平淡淡,主要是对教材的理解不深不细,所以也不可能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3、另外一点效率不高的原因,就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有的教学活动出发点是好的,掌握不好就变成了形式主义。教学一定要讲实效,每一个环节的安排,要为学生着想,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讲究实效。
以上就是我对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几点看法。望专家老师们、同行们给予指导。
正在阅读: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06-12
家庭装修合同的性质11-19
浙江大学学院第六期SRTP教师立项评审汇总表-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07-04
企业法务管理软件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10-15
欧阳雪与小伟全集阅读《小伟》阅读答案04-13
快乐课间作文400字06-25
2、2书法期末测试试卷分析12-23
材料委托检测合同书05-27
2018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06-18
那一本旧相册作文600字06-1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文
- 存在
- 当前
- 及其
- 原因
- 小学
- 教学
- 问题
- 阅读
- 灯谜规则、格和制作方法
- 俱乐部会所监控(2) 2
- 2005-201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历年真题及答案 - 图文
- 校园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 业务安全 SUSE Linux 主机安全加固
- 增益自动切换的放大电路的设计 2 - 图文
- 六年级(秋季班)
- DCS技术方案(IO点已添)
-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 2015-2016第二学期政教工作计划
- 刑事案件中因果关系的主要内容
- 14年技术部工作总结
- 爆炸危险场所分类、电气安装、维护和修理培训提纲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试卷
-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诚信建设》考试题库
- 七年级英语学情了解1
- 会走路的树
- PQR-按ASME要求填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北师大版初二上数学立方根
- 2019年最新版初三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大全试卷 98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