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的笔记2005new

更新时间:2024-03-02 06: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部分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部分 语言的本质

第三部分 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 第四部分 语音和音位学 第五部分 词汇和词汇学 第六部分 语法和语法学 第七部分 文字和文字学 第一部分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一 语言的起源 1 语言起源的几种学说

(1 拟声说:德国哲学家赫德尔(J.G.Herder (2 情感宣泄说:法国哲学家孔迪雅克(Condillac (3 劳动说:恩格斯 2 恩格斯的语言起源论

语言是人类劳动过程中的产物。

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性条件或推动力。 人类语言器 官和大脑的不断完善是语言产生的客观基础, 人类渴望交 往、交流的愿望是语言产生的主观因素。

二 语言的发展

(一 语言要素的发展 1 语音的演变 (1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十九世纪西方语言学家提出语音演变规律无例外理 论,也即任何语音的变化都是规律性的变化,即便那些 表面看来是孤立的、个体的变化也都能找到相应的规律。

例:汉语浊音清化规律 平 ??:婆,排,皮, …… ?

仄 ?:罢,败,鼻, …… 平 ??:逃,甜,屯, …… ? 仄 ?:道,淡,邓, …… (2 演变原因

① 社会的发展变化。 ② 发音上的省力。

③ 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3 语音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

古代文献资料、文字、方言、亲属语言等等。 2 词汇语义的演变 (1词汇演变

① 新词的产生:电脑,下岗,闪客 ② 旧词消失:薨,朕,妃子,骅

③ 词语替换:目 眼睛 ,足 脚 (2 词义的演变 ① 词义演变的原因

第一,社会的变化,客观现实的变化,人们对客观 现实认识的不断变化,都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第二,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也会带来词义的演 变。 ② 词义演变的途径

第一,由词义引申产生的新义,一般都是在原有 词

义所概括的内容的某一点上进行延伸的结果。例:兵 第二,通过比喻产生的新义,一般是将原有词义的 特点进一步联想、形象化后实现的。例:包袱

③ 词义演变的结果

第一,一些词的词义概念外延扩大了。例:江,河 第二,一些词的词义概念外延缩小了。例:丈人,臭 第三,词义由一种意义转移为另一种意义。例:闻 3 语法的演变

(1 语法手段的增加。例:着、了、过 (2 语法规则的变化。例:词序 (3 语法范畴的变化 。 (二 语言发展的原因与规律 1 语言发展的原因

(1社会的发展变化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推动力。

(2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导致语言 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

2 语言发展的规律 (1渐变性 (2不平衡性

第一,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 的。

第二,语言系统在各地区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 (三 语言接触与融合 1 语言接触 -借词

音义外来的词。维他命 vitamin ;脱口秀 talk- show ;沙发 sofa 。 2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

(1洋泾浜:一种变了形的语言,源于中国。使用范围 窄,词汇数量有限,结构简单。

(2克里奥耳语(Creole ,混合语:由不同语言长期 混用产生的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已经取得了与语 言平等的地位。

(3人造国际辅助语-世界语(Esperanto :波兰医 生 L.L.Zamenhof 在 1887年创造的,词汇以拉丁语族的 语言为基础,语法规则 16条,没有不规则变化。文字 用拉丁字母。

1

3 语言融合 (1性质及原因

性质: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或几种语言。 原因:人民杂居、经济往来、战争征服、文化交 流、文化落差、通婚等。

(2类型

A 自愿融合 B 被迫融合

(3融合的过程及遗迹 双语、竞争、排挤、替代 。 第二部分 语言的本质 一 语言的本质属性

(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 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交际工具 (1 动物与人类之间的鸿沟 — 语言 (2 人脱离社会的语言的丧失 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 语言与手势、身势语 (2 语言与文字

(二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三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 语言符号

由音义结合起来反映客观事物的符号。 2 语言符号的特点 (1 约定俗成性

符号与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2线条性

组合的可论证性(规则。 二 语言和言语 1 定义

(1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 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及使用产生的结果(说话及说 出的话。 2 二者的关系

(1密切相关:语言存在于言语交际中,人类的交际离 不开语言。 (2区别:工具 /使用工具,全民性 /个人性,抽象的 /具 体的。 三 语言的结构

1 语言的层级机制及其子系统 (1语言的层级机制 (1语言的层级机制

由低到高均按规则进行组合。 (2语言的子系统 语音 词汇 ·语义 语法 2 语言的组合关系

符号与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看小说 /我学习 /学得很累 3 语言的聚合关系

可以替换组合排列上的符号单位而形成的具有 共同功 能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看小说 吃面条 玩电脑 ……

4 二者的地位 :是语言系统的纲。 四 语言的功能 1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 语言比人类其他交际工具更重要 (2 语言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性的区别之一 社会方言:

是由交际者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等社会因素影响 而形成的 语言变体形式, 也称语言的社会变体。 比如不同行业之间 均有自己 的行业用语,医生之间常用到 “ 处方, X 光,脑 CT ,造影 ” 等行业术 语,而语言学家则经常使用 “ 音素、音位、语素、语言变 体 ” 等行业 术语, 这里, 医生和语言学家的语言特点是由所从事的职 业带来 的。 2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语言记录了文化,文 化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即语言与人类文化交互作

用。 3 语言与心理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A 独立:分属两个学科,有自己的外延与内涵;思维能 力全人类均有,语言则具有民族性。 B 联系:“ 纠缠 ” 或纠结。形影相随,不分不离。

第三部分 语言的类型分类和谱系分类 一 语言的类型分类及语言的普遍特征 1 语言的类型分类

(1 形态类型分类:构词特点。

孤立语(词根语:缺乏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语法 2

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实现。 汉语。 黏着语:没有内部屈折,变词语素和语法意义一一对应。 日语。

屈折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 词形变化来完成。英语。

He is speaking Chinese. (2 语法意义分类

综合型:形态表达语法关系 。 印欧语系部分语言:现代 德语。

分析型:虚词、词序表达语法关系 。 汉藏语系 2 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及其结构具有共同特点即普遍特征。 它反映了 语言结构的一般原理。 一切语言都有名词动词结构, 有疑 问句等。

二 语言的谱系分类(发生学分类,亲属关系分类 1 有关概念

(1 语言的谱系分类: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根据语 言的亲属关系的远近对语言进行的分类。包括语系、 语族、语支、语种。

(2 谱系树: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画出来的树图, 它标示出亲属语言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同一棵树上 的各种语言有一个共同的原始祖语,所有的枝叶都肇 始于一个共同的根。

(3 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它是指几种或 更多的独立的语言最初的来源是相同的,这些从同一种 语言(母语,祖语分化出来的语言彼此间具有亲属关 系。比如,汉语与泰语、傣语、老挝语、侗语、苗语、 藏语、彝语、景颇语、缅甸语等具有亲属关系,因为这 些语言属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 原始汉藏语。

(4 语系 (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综合起来形成的类别 体系,是亲属语言最大的类别、语族(语系内部有更 近的共源关系的语言之间形成的类别、语支、语种。 2 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所属系属

(1语言系属

①汉藏语系;②印欧语系;③乌拉尔语系;④阿 尔泰语系;⑤闪 -含语系;⑥伊比里亚 -高加索语系; ⑦马来 -波里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⑧南亚语系; ⑨其他

(2主要语言系属

英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部语支

法语:印欧语系拉丁语族

德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部语支 俄语: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 日语:系属不明

维吾尔语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 第四部分 语音和音位学 一 语音的特点及属性 1 语音的特点 (1自然性 (2社会性 (3系统性 (4民族性 2 语音的属性 (1自然属性:

生理属性(发音;物理属性(传递;心理属性 (感知。 (2社会属性: 辨义机制 。 二 语音的物理属性

(1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2 音高

语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的频率(次数决定,振动 次数多声音就高。用来区分声调。

(3 音强

声音的强弱或轻重,又叫音重。取决于振幅,气流量 大、发音用力、振幅大,声音就强。

(4 音长

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声音振动持续的时间的长短。 (5 音质

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也叫音色。 *记录音质的单位:音素 (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 语音单位

三 语音的生理属性 1 发音器官 (1动力器官:肺; (2发音体:声带; (3共鸣腔:口、鼻、咽。 2 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1发音部位:发音时的部位 (2发音方法:用什么方法发音 3 音素、音节与国际音标

(1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语 音的基本单位。

(2国际音标 ① 研制

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研制, 制定原则 “ 一个音素只 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 。经多次修 订, 现流行的是 1997年修订版本。 国际音标标音分严式标 音(将语音的细微特征标示出来和宽式标音(标记音的 基本音质,形式 [ ],这些音一般是音素。

② 国际音标的特点

第一, 一个音素用一个标音符号标示, 一个标音 符号标示的是一个音素,音素与音标一一对应。

第二, 音标符号简明, 大部分为拉丁字母小写的 3

印刷体,小部分为希腊字母或新制造的符号。 ??★?(潘 ??。 第三, 可较准确地记录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 便 于语音学习和研究。 (3音节

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是音位与音位组合起来 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四 元音与辅音 1 元音与元音舌位图 (1元音

气流从喉腔进入到口腔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而发成的音。 (2元音舌位图(会画图和描述

主要为 8个基本元音舌位图 。 8个基本元音舌位图及其发音原理 例:◆-后高圆唇元音

2 辅音、辅音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1 定义:气流在发音部位受到阻碍后,通过某种方式 克服阻碍而发成的音。辅音的形成

按气流通过声带进入口腔顺序列出(略 3 元、辅音关系

联系:都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之一。 区别:※ 是否有阻碍 ※ 紧张是否均衡 ※ 气流的强弱

五 语音的社会 ·心理机制 (一音位 1、定义

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 音单位。表示:/ / (二音位变体 1 音位变体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几个读音相似的音素往往被 归并

(2

为一个音位,这些音素是该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称为 音位变体。 2 类型: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

(1自由变体:在同一环境中无条件变读。

(2条件变体:由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受一定的 语音条件限制。 (三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 1 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2非音质音位

音质外由音高、 音长、 音强等形成的具有区别语音形 式作用的。调位、重位、时位。

六 语流音变 1 音节

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与音位组合起来 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汉语音节构成:声韵调 2 语流音变

音位之间组合,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说话高低快慢 不同形成的变化。 常见四种: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 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 它相同或相近。面包,棉花

异化:两个相同的音位, 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与 它不同。土改 弱化:语流中发音变弱。妈妈 脱落:比语音弱化程度深。豆腐

第五部分 词汇和词汇学 一 词和词汇 1 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 2 词汇

一种语言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简称 “ 词语 ” 的总汇。 每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

二 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 基本词汇 (1定义

词汇的核心部分, 是具有较长历史、 与人们日常生活 相关且社会普遍使用的比较稳固的词汇。

(2特点

① 普遍性。 ② 稳固性。 ③ 能产性,具有强大的构 词能力,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④ 民族性。

2 一般词汇

(1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2特点:① 形成历史短。② 稳定性弱。③ 构词能力 差。④ 部分词汇有使用范围、 地域限制。

3 二者的关系

区 别 :① 使 用 范 围 不 同 :基 本 词 汇 普 遍 性 , 一 般 词 汇 部 分 非 。 ② 稳 定 性 不 同 ③ 构 词 能 力 不 同。④ 使用频率不同。

4

联系:① 均是词汇重要内容之一,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 的构词基础。② 交际中交替使用。 (二标准语词汇和方言词汇 1 标准语词汇

(1 定义:某一民族或国家内部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标 准、规范的词汇。 (2特点:

※ 标准化、规范化。 ※ 便于达到交际目的。 2 方言词汇 (1地域方言词汇

词汇的地域变异, 与标准语词汇相对应, 是指在一定地 域(地区内通用的词语。 (2社会方言词汇

由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差异形成的词汇变异。 (三古语词汇和新词汇 1 古语词汇

产生、流行于古代(如圭、科举、宰相、刺史、节度 使等等,部分被现代语言取代(目 — 眼睛,部分 在现代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中(“ 不吝赐教 ” 等等。 2 新词汇

在某一时期内新产生的词语。 特点:利用原有的语言 材料,按已有的构词方法创造。

(四 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1 书面语词汇

适用于书面语交际形式的词语。 在口语之上, 通过正 规教育才能得到。 特点:正式,庄重,规范,一般常用于特定的文体中, 如 公文用语(介绍信,公函,文件,学术用语等。 2 口语词汇 适用于口语交际形式的词语。 特点:新鲜活泼,形象生动,具有地域性。 三 造词、构词、构词规律与词的内部结构 (一造词 构造新词。 (二构词 1 构词法

研究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 2 构词规律与词的内部结构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形式: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 形式:

复合式:主谓:眼红, /述宾:烧心,革命, /述补:修 正, /偏正:蚕食,联合:手足 附加式:缀 +根 /根 +缀 /缀 +根 +缀 重叠式:刚 -刚刚,年 -年年,个 -个个 四 词义及其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是词的词汇意义,是与语音形式结合起来 的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及其主观评价。 (二词义的基本特点

1、概括性; 2、模糊性; 3、民族性; 4、地域性。 (三词义的构成

1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 2附加色彩意义

(1形象色彩义:反映事物的具体形貌状态,词典中不 能注释。 (2感情色彩义: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主要在褒 贬。

(3语体色彩义:由交际场合带来的适用于相应交际场 合。有时在词典中标示。

五 义素分析

(一语义单位:义素,义位(义项,义丛,义句 (二义素与义素分析

1 定义:从上下文中分析出来的义位的区别性特征,是 最小的语义单位。 例:菜:能做副食品的植物。

园子里种了很多菜。 植物 食堂的菜不好吃。 副食品 2 义素分析方法 语义结构分析,将一个词的词义同相关词义聚合后进行 对比,最后归纳出其区别特征。

(1确定语义场

分析一个词的词义特征,须放在相关词义特征中组 成一个语义场进行。 (2比较分析

可列表格, 可通过现有的上下文比较, 可通过词典比较。 例:需要在确定一个比较范 围:草:草本植物的通称列表格:

植物 草本 草 ++ 5

树 + - (3)检验 这棵树旱死了。 这片草旱死了。 牛把这棵树的树叶吃光了。 牛吃草。 这棵树被人砍死了。 ※这棵草被人砍死了。 第六部分 语法和语法学 一 语法的性质及特点 (一)语法的性质 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 (二)语法的特点 1 抽象性。 2 生成性(递归性: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3 稳固性。 4 民族性。 二 词与词组 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一)词 1 定义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 语法研究以词为界,研究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 研究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二者合起来叫构词法。 构词法 :研究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 则。 2 分类 按意义和功能(词类): 实词/虚词 按语素的组合特点(词法) (二)词组 由词组成大于词的句子备用单位,是符合 1 定义 语法、语义规则的没有句调的语言片段。 2 分类 ( 1 ) 按 组 合 紧 密 程 度 : 自 由 词 组 固定词组 (2)按结构划分: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 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3 词类 (1)定义 词的语法分类。 (2)特点 A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类。 B 同一语言内部也可能因标准不同对词类有不同的 归类。 (二)语素 1 定义 6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2 分类 功能上(能否单独作词): 成词语素(自由语素):人 非词语素(粘着语素):业,民,观,历 3 汉语词与语素、汉字的关系 (1)一个词 = 一个语素 = 一个字:人 (2)一个词 = 一个语素 ≠ 一个字:蝴蝶 (3)一个词 ≠ 一个语素 ≠ 一个字:人民(两个语素, 两个字),蝴蝶泉(两个语素,三个字) (三) 词组 1 定义 由词组成大于词的句子备用单位,是符合语法、语 义规则的没有句调的语言片段。 2 分类 (1)按组合紧密程度:自由词组 / 固定词组 (2)按结构划分: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 构/联合结构 三 语法范畴与语法手段 (一)语法范畴 1 语法范畴 (1)定义:对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 概括。 (2)常见的语法范畴 体词性:性、数、格 谓词性:时、体、态、式、人称 (二)语法手段 1 定义 将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归类。 2 类型 ①综合性形态手段 ※附加;※内部曲折;※重叠;※重音;※异根 ②分析性语法手段 ◎词序;◎前置词、后置词;◎冠词;◎助词 四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1 语法意义 指词本身所具有的语法意义和词与词组合后产生的 结构关系意义。 2 语法形式 (1)定义:语法意义的外部表现形式、结构特征。 意义 形式 主谓 —— 陈述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 实现手段 A、选词 述 形、动 B、词序 + 补 副、动、形 结构

C、虚词和词形变化 虚词:在汉语很重要。偏正(的,地),述补(得) 词形变化:性数格时体态,汉语少 3 二者关系 (1)相互依存。 (2)不对等,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几个语法意义,一 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 五 句法结构(句法) 1 基本结构类型 (1)主谓结构;(2)述宾结构;(3)述补

结构; (4)偏正结构;(5)联合结构。 2 特点 (1)层次性 (2)递归性 组合结构中的各个单位可以按照规则一层套一 层,层层套用而结构关系不变。 第七部分 文字和文字学 一 文字的性质、特征及作用 1 定义 文字是标记语言的诉诸视觉的书写符号体系。 2 特征及作用 (1)文字是记录语言(功能)的符号,是人类交际的重 要辅助工具; (2)文字符号是成系统的; (3)文字是有形的书写系统; (4)文字的书写是有规则的; (5)文字使人们的交际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6)文字没有阶级性。 二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1 文字与语言具有共同性并相互作用。 (1)都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2)都是成系统的; (3)都没有阶级性; (4)相互作用: ① 语言对文字具有选择性。 ② 文字进一步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 促成 书 面语和口语的分离。 ③ 文字可以促进语言规范化,促进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和发展。 2 文字与语言各自独立,具有相异性。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有很多语言没 有文字。 (2)语言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文字作用于人的视觉。 (3)语言受时空限制,文字则超越了时空限制。 (4)语言的发展速度快,文字则慢。 (5)文字可以进行整个系统的借用、改造或改革,语言 7 则不能。 三 文字与书面语的关系 使语言不仅可以口耳相 1 文字扩大了语言的交际手段, 传,还可以通过书写变成视觉感知的书面形式,文字 是书面语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文字就没有书面语; 2 书面语是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 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 工具; 3 文字属于文字学研究范畴; 书面语属于语言学研究范 畴。 四 文字的发展进程 1 文字对语言的记录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不完备到 完备的过程。 2 文字的创造方法经历了由表意到表音的过程。 五 口语和书面语关系 (1)口语 口语是主要诉诸于交际者听觉系统的语言口头形式。 表达形式灵活多样,语言结构简单,用词用语简短,词 汇量有限。 (2)书面语 书面语是主要诉诸于交际者视觉系统的通过书写形式 固定下来的语言表达形式。书面语一般是规范化了的语 言,主要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 (3)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第一,口语和书面语都是共同语的重要表达形式。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第二,口语和书面语应用场合不同。口语主要用于 日常交际比较随便、非正式的场合,书面语主要用于比 较庄重、正式的场合。 第三,口语和书面语使用的物质形式不同,口语主 要通过口耳形式交际,而书面语则主要通过文字书写形

式固定下来。 第四,口语和书面语的语言交际形式不同,口语语 言结构不复杂,词语运用简单,常伴有冗余信息甚至无 意义的废话,交际中往往借助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 辅助工具;书面语则与此相反,交际者之间不是直接进 行现场现时交际,所以用词造句可以仔细推敲,语言形 式显得更完整、规范、严密。 第五,口语一发即逝,相对于口语来说,书面语更 具有保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t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