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风民俗单元整理课

更新时间:2024-04-27 19: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华民风民俗”第二单元整理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学习的字、词、句、段、文章的表达特点等进行归纳整理,教给学生整理的方法。

2、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精准的词句表情达意的,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归纳整理比喻写法,体会比喻表达的不同情感。 4、学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5、掌握一点常识,了解我国民族众多,感受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智慧、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一是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主题和课题

1.同学们,请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泱泱华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听着歌曲我们就会联想到学过的第二单元的课文,还记得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中华民风民俗),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6.北京的春节7.藏戏8.各具特色的民居9. 和田的维吾尔)

2.这一单元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单元整理课,感受那一副副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吧! 二、整理、品味与积累

1、识记一批雅词:

(1)、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本单元生动的词语 (2)、教师出示自己积累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哄堂大笑 嫣然一笑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开怀大笑 破涕为笑 捧腹大笑 笑容满面 万象更新 蜂拥而至 千军万马 井底之蛙 亡羊补牢 指鹿为马 画龙点睛 守株待兔 A、自己读一读。 B、轮流读一读。

C、学生当堂背诵,把生动的词语积累在自己的语言仓库里。

师:同学们,我们要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更要注意积累的方法。像老师这样分类积累的方法,希望大家记在心中,方便以后随时呈现加以运用。

过渡语:除了学会积累,我们还要善于发现,下面让我们回顾课文,一起去发现一组奇字吧。

2、品味一组奇字:

(1)、首先出示:“1.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A、指名读句子。

B、说一说这句话中“又”字妙在哪里?

【预设】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正月十五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内容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教师评价:能够抓住关键字来理解,非常好。

(2)、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预设】一个缩字反衬出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竖字体现出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 教师评价: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是非常好的方法。 (3)、维吾尔姑娘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 【预设】“更”字夸张地写出维吾尔姑娘的漂亮。 教师评价:维吾尔姑娘漂亮,你回答得也很漂亮。

过渡语:这组课文中不仅这些字用的精确,还有一些句子值得我们积累,老师也积累了一些佳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

3、积累一些佳句: 大屏出示: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①指名读句子 ②谈一谈对句子的理解

【预设】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A、指名读

B、谈一谈对句子的理解。

【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热爱。

(3)、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

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飘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A、指名读

B、谈一谈对句子的理解。

【预设】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鲜亮的绣花“都帕” 和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比作了朵朵鲜艳的彩云和花园里一片片随风飘曳的花儿,说明了维吾尔人不但爱美,而且会创造美。

过渡语:作者不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特色,还用具体的说明方法展现了各具特色的民居特点。

4、重温一个段落。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①这段话出自哪篇课文?指名读一读。

②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③文中还有哪些地方采用了说明方法呢? 5、揣摩一例写法:(详略得当)

出示段落: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轻声读一读,体会这两段在写法上的特点。(详略得当)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使人印象深刻。 6、知道一点常识:

刚才我们体会到了详略得当的妙处,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画重温一下这单元的相关民风民俗的常识。 三、综合运用与交流

1、这一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课下我们搜集了不少关于民风民俗的资料,现在就在小组里交流,每组选出

最好的一个在全班展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教师相机鼓励、欣赏,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汇报的形式有:关于民风民俗的故事、古诗等)

3、结语: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课下,你们可以继续搜集相关资料,再次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t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