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

更新时间:2023-08-19 15:03: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 号易安居士,丈夫赵明诚是宰 相赵挺之之子。他们婚后的生 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 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 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 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 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 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 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即 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词内容特点:

1、早期的作品,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之类。2、南渡之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 世之感,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 意义也扩大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 出对中原的怀念。 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写得很精到, 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 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 上有独特的造诣。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的,她被看作 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教学目标: 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朗诵思考:词中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描写和议论] (哪些是描写?哪些是议论?)

李清照

鹧鸪天· 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 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 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

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朗读并思考:词中 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 点?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 疏迹远只香留。”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品格高洁)

请具体分析词中的桂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前句重在赋 “色” ,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 突出“香”字。 “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黄、 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性 质。 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 色取悦于人。 “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 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 香留天地之间。 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

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

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

中第一流”。

2、体会“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的妙处 “画栏开处冠中秋”化用李贺诗句“画栏桂树悬 秋香”(《金铜仙人辞汉歌》),热情赞美桂花 堪在秋天

的花卉中称首。

比较\抑扬\衬托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描写了什么内容,与桂花有何联系?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 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 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

拟人 对比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产生了 羞愧和妒忌的心理。 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 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 季名花之冠。

3.如何理解“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骚人”指的是屈原。注: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 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 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 有提到桂花。

宋代的陈与义在《清平乐 咏桂》中说:“楚人 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和本词 大体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离 骚》为憾事,以为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缘故。

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 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 珍重。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有人评价它说 “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 物抒怀”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 二层议论。“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 见收”,为第三层议论。这些议论,既有正 面阐述,又有通过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更有 批评屈原,为桂花正名,充分表现了桂花在 词人眼中的形象――花中第一流、花中之冠。

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李 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

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桂花的品格和处

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她对这种品格的自珍和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志

趣的自珍和自信。

本词有什么写作特点? 1、象征、对比、抑扬、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2、“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 入词,托物抒怀”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 第一层议论。“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 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比较李清照的《鹧鸪天 桂花》与谢懋的《霜 天晓角· 桂花》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霜天晓角 桂花 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 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 金庭露、玉阶月。 提示:这两首词均以议论入词,借物寓怀。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 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 欲说

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 留。念武陵春晚,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 秦楼:指秦穆公女弄玉 段新愁。 的凤楼。传说秦穆公女弄玉同善吹箫的青年萧 史结合,萧史教弄玉吹 箫作凤鸣,引来许多凤 凰,后夫妻乘凤升天。 本词所写的“愁”是什么?“新愁”又是什 事见刘向《列女传》。 么?

知晓背景 (宋)张端义《贵耳集》:李清照 “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 元宵《永遇乐》词”。

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照注解,理解文本大意。 2.强调以下词用语的含义: ⑴落日熔金:夕阳带着一抹金黄,那耀 眼的光芒就像正在燃烧的金子一样。 ⑵暮云合璧:黄昏时的云彩连成一片, 就像是一块块璧玉连缀成的,好比珠联 璧合。壁: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 ⑶染柳烟浓:柳色宛如烟云因而更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t7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