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核心讲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基础)【圣才出品】

更新时间:2023-07-18 05: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5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核心讲义

模块五教育法律法规

第1章教育法律基础

考点1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内涵

1.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宪法、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2)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

(1)法规泛指宪法、法律和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称,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的总称。

(2)法规有时也特指某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的地方性法规。

3.教育法规

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二、教育法规的特点

2/5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1)各国的教育立法都是把本国的基本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的各方面、各时期的重大政策,通过立法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实施教育政策的有力保证。教育法规能保证教育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有效性。

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1)根据法律实施教育行政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后的产物。随着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的全面崩溃,国家逐渐控制教育并用法律规定了教育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英、法、日等国的教育法规,是根据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出迅速发展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的要求。

(2)进入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许多成文法如1944年英国《巴特勒法》写下了给所有人以中等教育的法律条文。尤其是当前已进入科学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新时代,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各国都在开展新的教育改革,制定新的教育法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总结

①教育法规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即调整教育法律关系;

②教育法规有其独立的调整原则,即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坚持民主办学等原则;

③教育法规所调整的教育社会关系主体的地位不是单一的,既有处于平等地位的,也有

3/5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处于非平等地位的。

三、教育法规的地位与功能

1.教育法规的地位

(1)关于教育法规地位的三种主张

①第一种观点

第一种主张认为,教育法规是属于行政法下的一个小分支。持此主张者将教育法规界定为“教育法规是国家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在国外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是日本圣心女子大学校长相良惟一,其理论依据导源于“国家教育权”论。相良惟一认为,教育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事业,是国家行政的一部分,因此,“教育法规也是有关教育行政的法规”。我国当前出版的一些法学著作中亦持此主张。

②第二种观点

第二种主张认为,应将教育法规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相近的几类法规(如科技法、文化法、新闻出版法等)合并在一起构成一项综合性的法律部门,称为“文教科技法”。持此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吴士英。他认为文教科技法主要涉及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的法律,其目的都在于智力开发,因而又可称为智力开发法。

③第三种观点

第三种主张认为,应将教育法规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逐步按照一定原则和秩序将教育法规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法律体系。持此主张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日本东京都大学教授兼子仁,他认为教育和教育行政不能完全等同,教育制度特有的法理构成了教育法特有的体系和领域。因此,教育法规是固有法规,在现行法制中教育与教育行政应具有法的分离性,并将这一理论称之为“教育制度独立法说”。

(2)教育界的普遍主张

4/5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教育界普遍主张将教育法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从行政法中独立出来。

①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该法律所直接调整的对象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同时,也应辅之以调整方法。以各个法律部门的构成和关系来看,各个法律部门又包括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

②从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来说,社会部门的不断分工使教育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能部门,而且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2.教育法规的功能

(1)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

教育法规的指引作用指教育法规体现了国家教育发展的目的、政策,指引人们按照国家的目的和要求开展教育活动。教育法规是国家统治阶级统治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向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宣布的教育规定和指示,明确要求各有关机关、团体和个人必须执行这些条文。

(2)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

①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

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评价作用。

②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教育法规具有突出的客观性。教育法规是针对所有人和所有机关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都是以教育法规为准绳的。

二是教育法规的评价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只要人们的行为进入教育法的范畴,教育法规的评价对他们来说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想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与教育法一致。

(3)教育法规具有教育作用

5/5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教育法规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国家把人们对教育的普遍要求凝结为稳定的教育行为规范,并向人们灌输这些规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教育思想意识,借助于人们的教育行为使其得以传播。

②通过教育法规的实施从正负两个方面对人们产生教育作用:

从正面来看,教育法规对合法的教育行为的保护和鼓励,对本人和他人有示范和激励作用;从负面来看,教育法规对不合法的行为的制裁就会警告本人和他人,如果再做此类行为也同样受到惩罚。

(4)教育法规具有保障作用

教育法规的保障作用指教育法规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教育活动有序、有效进行。

①就教育权利来说,国家的教育管理权、人民的平等受教育权、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权等,如果没有教育法规的认定和保证,就不可能顺利实现。

②就义务教育来说,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免受学杂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儿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等,如果没有教育法规的规定,就不可能得到落实。

四、加强教育法规建设的措施

1.注意防止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万能主义两种倾向

(1)法律虚无主义

法律虚无主义者认为,教育法规可有可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完合可以取代教育法规,教育法规多了反而会束缚自己的手脚。这种思想严重妨碍了我国教育法规的完善与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只有通过一定形式变为教育法规,才具有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律效力。

(2)法律万能主义

法律万能主义者认为,法律万能,法律至上,教育法规可以取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6/53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的,它轻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放弃教育管理的其他有效手段,并在执行教育法规时惯于采用单纯行政命令和惩办主义的方法,不利于社会义的教育法规建设。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方针、政策都要转化为教育法规,因此,教育法规不能取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做好原有教育法规的整理工作

制定新的教育法规和整理原有教育法规是加强教育立法的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方面。

(1)一方面,我国教育法律是按照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制定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制定颁布的教育法中的有些内容可能会过时,因而,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修改、补充工作。

(2)另一方面,我国教育规章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数量很大。教育法规针对性强,数量多,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太多的教育规章,有时反而让人无所适从。因而,必须及时对一些过时的、不必要的规章加以整理。

3.加强教育法学的研究工作

要加强教育法规建设,就必须大力开展教育法学的研究工作,吸收古今中外对我们有益的教育法学思想和教育立法技术。只有把教育法学研究开展起来,许多教育法律理论问题才能得到深入研究,才有可能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法规体系,也才能为普遍提高人民群众、教育工作者以及法律工作者的教育法律意识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4.群策群力搞好教育立法工作

教育立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极为艰巨和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育法规时,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论证,开展各种实验,认真总结经验,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既不能丧失时机,又不能草率从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r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