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

更新时间:2023-11-27 01: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闻自由:从“星法庭”到“权利法案”,从《纽约时报》到《人民日报》

江岳

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又译作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她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演进而来。如今,新闻自由不仅是西方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是在专制集权的国家里,统治阶层也会把她写进宪法装点门面,虽然现实与之相差千里。 然而不论如何,新闻自由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之一。1948年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是各国公民的基本权利。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人权公约》及其三个子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任择议定书》。其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直接规定了各缔约国政府有保护新闻自由的义务。

但就是为了这一基本人权的实现,人类却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斗争。在腥血过后,西方国家迎来了自由的阳光;而在东方,冲破专制的自由之路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 “星法庭”(The Court of Star Chamber)

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茨的工匠古登堡(Johnnes Gutenberg)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技术,发明了欧式印刷术及印刷机。当时正值文艺复兴运动遍及欧洲,印刷技术和复兴思潮的结合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思想大地震:“由于印刷机的出现,因而产生了?危险思想?的传播,远远超过这种思想创始人的直接影响这一前景,于是问题尖锐了。”(《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0)技术的进步直接威胁到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本能的恐怖使各国统治者先后颁布种种法令,严厉压制出版物。在各种法令中,最“著名”的当是“星法院法令”。

1586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 1533—1603)颁布“出版法庭命令”,亦即“星法院法令”,对违犯者处以罚金、判处徒刑和肉刑,甚至可以进行不经辩护的秘密审判。该法令一直持续到1640年,在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桎梏。以至在以后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期间,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制的基础。而伊丽莎白女王1570年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成为的皇家出版法庭就是被后来新闻学界看作封建社会严厉压制出版自由象征的“星法庭”。

但伊丽莎白绝不是扼杀新闻自由的始作俑者,其先辈亨利八世(1509—1547)、玛丽女皇(Queen Mary, 1516-1558)在位时都颁布了相关的法令来巩固其极权统治的基础免受“异端邪说”的冲击。1529年亨利八世颁发了第一个禁书法令,次年建立了第一个出版特许制度;1557年,玛丽女皇成立了皇家特许出版公司(Stationers Company),规定:在王国以内,除公司会员和女王特许者外,印刷一律禁止。

在16、17世纪内,除英国外,法、德、俄等欧洲各国封建王朝都先后实施过类似“星法院法令”的法规。这些严厉的压制措施对处于萌芽的报刊无疑是极大的摧残,使得报刊发展极其缓慢。在星法院法令颁布后的近百年历史里,传播新闻仍以不定期的新闻书为主,宣传宗教改革、传播启蒙思想的方式则以政治小册子为主,秘密印刷暗中流传。如果说以星法院法令为代表的一系列法令钳制新闻自由和报刊的发展,那么古登堡的印刷机则为冲破专制的枷锁提供了武器,而在这场王权与新技术之战的背后则是无数思想先驱们的智慧、勇敢和不屈的斗争,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启蒙时代”。

二 启蒙时代

启蒙思想发端于法国,在法语中“启蒙”一词是“光明”、“智慧”之意。18世纪,法国封建

专制政权岌岌可危,思想浪潮此起彼伏,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群星璀璨,思想被及后世,即使在当今看来仍振聋发聩。其中著名的有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玛舍等。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斋型学者,而是走出书屋、介入社会、深入生活的思想家、作家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推进者和捍卫者。所以,18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 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启蒙运动的旗手,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启蒙思想家。青年时代阅读了大量启蒙学者的著作后流亡英国,深受牛顿、洛克思想的影响,在哲学上持理性主义与怀疑主义;在政治上采纳自然法学说,认为自然赋予人们以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以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代替封建农奴制。他的主要著作有:《哲学书简》、《牛顿哲学原理》、《路易十四时代》等。伏尔泰以理性主义批判社会积弊,正如他的那句名言所说——“我没有王权,但我有一枝笔”。伏尔泰的思想不仅深入到18世纪法国第三等级人们的心里,为1789年的法国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且对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争取自由的斗争起了很大的作用。

孟德斯鸠(Montesquieu, 1689—1755),西方法学的主要奠基人,他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互相制衡——至今仍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石。狄德罗(Denis Diderot, 1713—1784)编纂了彪炳史册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中唯物主义哲学的优秀代表人物。卢梭(Jean-Jacqes Rousseau, 1712—1778)在其《社会契约论》中宣扬“主权在民”理论,是最著名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博玛舍(Caron de Beaumarchais, 1732—1799)是杰出的启蒙戏剧家,脍炙人口的《费加罗的婚礼》至今常演不衰。 启蒙运动是继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给人们的认识插上了理性的翅膀,思想家们吸吮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乳汁后,为了自由与进步向封建王权、神权、特权发出了挑战。

需要指出的是,在18世纪,早期报纸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大革命爆发后,报刊才开始积极地投入到反封建斗争中。当时启蒙思想家们表达思想的主要手段是书籍和小册子,但正是这些可以称为报刊前身的小册子引领了一个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从古典时代中走来,与旧制度几乎同时结束;它又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道路;而它所确定的许多原则为后人所接受,一直延续至今仍不失其生命力。”(罗丹等《法国文化史》)

三 革命

18世纪后半期,法国集权统治岌岌可危,加诸启蒙思想传播的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革命一触即发。而早在法国革命爆发之前,其一些邻国的革命火种早已燎原。

17世纪至18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首先发端于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而以影响力来看,通常把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1640年革命开始,在这之前统治英国的是封建的斯图亚特王朝。革命持续了48年,期间经历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革命的爆发使得封建王朝对出版物的压制政策自动失效,1641年7月“星法院”条令被正式取消,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各种报刊雨后春笋般涌出,为保皇还是革命发表言辞——“《信使报》时期开始,即以此为报名的报纸,像一条红线贯穿英国革命的历史。……国会派的信使报与保皇派的信使报之间的斗争是新时代与皇室之间斗争在新闻战线的反映。([英]库尔特·冯·斯塔特汉姆,《英国的报刊》)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开始了独裁统治,直到1658年克病逝;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在此两个时期,新闻自由都遭到了扼杀。1688年“光荣革命”以资产阶级和皇室的妥协告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由于革命不够彻底,政治民主化道路仍然漫长,报业在民主派与保守派的激烈较量中步履为艰。

而法国革命则是资产阶级一次最彻底决绝的革命,法国革命把革命的激情升腾到极点,

能与之比肩者恐怕只有后来被某一思想浸染通透的中国同胞所开创出来的漫天的红色。法国革命是法国报刊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第一次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各项重大原则,并在一段时间内将它予以实施;它激起了公众对重大事件的强烈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报刊业的发展。这一点却是与中国曾经的革命不同。

1789年7月,大革命爆发,同年8月法国国民会议通过《人权宣言》,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文件。这一时期报业空前繁荣,各派报纸纷纷问世。但短暂的繁华之后却是“恐怖时代”(1792.8—1794.7)的来临。

路易十六里通外国,引普奥联军干涉革命,法国人民革命又起。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纷纷登场,罗伯斯比尔实行恐怖政策,杀人无数,报刊锐减,法国学者认为这是“法国新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法国的命运并没有止于此,接下来热月党人的督政府、共和国、帝国、封建复辟王朝还有巴黎公社交替执掌法国政权,政党报刊长期居于统治地位,报业几经兴衰,直到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体制,新闻自由才有了真正的保障。1881年,法国通过了“新闻出版自由法”,它是《人权宣言》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它促使了现代报纸的产生,直到今天仍为法国自由报业的基石。

与英、法不同,美国革命不是为反抗本国的封建势力,而是为争取民族独立而爆发的独立战争。进而产生的结果是,革命胜利后没有和封建势力的妥协亦没有如法国一样的政治频繁动荡。这使得它的报业得以在革命后自由迅速的发展。 美国在独立战争前的殖民地时期,报刊已出现并有所发展,而这些报刊在独立战争的酝酿、准备和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报纸内容也以政治新闻代替了那些陈腐的国外新闻。革命前,英殖民当局通过诸如印花税法案、汤森法案等法律压制进步报刊,进而有反英派和亲英派的报纸的论战。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同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宣布13个殖民地独立。1783年英政府正式签约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的缔造者们在1789年通过了宪法并于1791年又通过了对宪法前十条的修正案,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并成为宪法的一部分。至此新闻自由作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根治在了美国人民的理念中。

而在欧洲大陆,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1848年前后其他国家纷纷爆发革命,所有的这些革命无一例外地都是想冲破封建专制束缚的牢笼。尽管各国革命的结果颇有差异,但它们却全都向着民主、法制的国家开始迈步。相应的,新闻出版自由也开始真正的实施起来,并成为其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 英、美的革命早于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革命,他们的思想启蒙者们是更早于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的先驱或和他们同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一些思想,成为了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思想源头,即古典出版自由思想。

四 古典出版自由思想

“并非宪法给予我们出版自由,而是出版自由给我们带来了宪法。”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762—1848)的这句名言说明了自由思想与西方宪政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第一个阐述出版自由思想的是英国人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出版自由思想的奠基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不朽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就是他在失明后由其口述的。1644年他因出版关于民主思想的书籍而引起国会愤怒,被传唤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询。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之后他故意不经过当局同意而印刷了这篇演讲词,以示对书报检查制度的蔑视,这就是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论出版自由》1644年出版,但该书在当时流传和影响都很小,一百年后法国革命前夕,即18世纪影响日益扩大,在英法美广为流传。它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美法的革命,至今在西方仍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的经典著述。 弥尔顿根据“主权在民”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对专制制度对人民自由民主权利的压制进行了犀利的揭露和批判,并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这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从弥尔顿的思想出发,发展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两大基本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即应该让人们自由表达思想,政府不应该参加或限制任何一方;在这个公开的市场上,不同的观点可以交锋;真实的正确的思想会保存下来,而虚假的和错误的思想观点将被人们摒弃;或即使虚假的一方暂时胜利,真实的一方也会通过吸引新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会通过自我修正最终战胜其他意见而保留下来。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对《论出版自由》的评价是:“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论点。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原则,但是在当时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论点。”

与弥尔顿几乎处于同一时代的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洛克也发出了对自由主义的哲学思考。 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哲学上,他继承培根和霍布斯的学说,论证“知识起源于感觉”,是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创始人。政治上,反对君权神受,主张权利分解,保护私有财产,拥护代议制。其主要著作有《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等。他的自然法思想后来发展为“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口号,成为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洛克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具体观点有:(1)人的自然权利有四项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和惩罚权。自由是其余一切的基础。(2)任何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即任意使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3)从道理上讲,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抛弃自己的观点,盲从于不可理解的权威,无论人们的理解怎么错误,理性是其唯一的向导。在不同的见解中保持和平,履行人类的职责和培养友谊,对所有人有益。 洛克的思想学说奠定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也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伏尔泰称赞他:“只有洛克才算是我们时代胜似希腊最光辉时代的伟大榜样。” 如果说弥尔顿和洛克的自由主义理论表达了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对出版自由的无限渴望;那么,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新闻自由理论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英国哲学家和改革家,欧洲启蒙思想集大成者。在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全面发展时期,出版《论自由》(On Liberty)一书,书中全面论述了封建专制的严重危害,以及言论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该书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为自由主义辩护进行充分论证的经典作品。其关于言论思想自由的观点是:假如全人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个人沉默的权利。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即使这个人拥有迫使全人类沉默的力量,他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利。迫使意见沉默带来的弊端在于,这种做法剥夺了人类的权利,不仅是现代人的权利,而且包括他们子孙的权利。如果这种意见是正确的,那么反对的人们就失去抛弃谬误、服从真理的机会;如果这种意见是错误的,他们则体验不到由真理和谬误的冲撞所带来的对真理的鲜明知觉和印象——这与舍弃谬误服从真理同样是有益的。 这样,密尔通过对言论自由的严密论证,成为古典出版自由思想的终结者。

古典出版自由思想的种子在欧洲生长、繁茂的同时,在美国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以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人物的美国的开国者们,高举出版自由的旗帜,奠定了美国200多年来的自由的根基。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s, 1737—1809),生于英国,后涉洋来到北美,为美国独立战

争立下了不朽功勋。1776年1月,他发表了名为《常识》的小册子,呼吁北美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争取独立、自由。这篇战斗檄文甫一问世,便传遍北美,它鼓舞了人民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响亮号角。在独立战争期间,潘恩完成了《危机》系列文章,以鼓舞大陆军的斗志。后人曾这样形容《危机》:“这些话被世代传诵。在那凄风苦雨的二次大战的日子里,被蹂躏的各国人民听不到任何胜利的消息,以为自己的希望很渺茫,但是当他们从收音机里秘密收听到从太空中传来的这些写于1776年的文章的时候,他们心中便燃起希望的火花。”

潘恩不仅是把自由主义理论的一些原则写入《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推动者,还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撰写了《人权论》、《理性的时代》等著作。 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托马斯·杰斐逊是17世纪欧洲思想家们所创立的一般自由主义理论的忠实信奉者和伟大的践行者。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资产阶级革命家,美国第三任总统。他于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斗争的旗帜,在新闻自由上,他不仅力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国会通过,而且还以总统的权力来确保自由主义报刊体制的确立。1787年,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杰斐逊写道:“民意是我国政府存在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于一切的目标就是保持这一权利;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杰斐逊关于新闻自由的这一名言至今仍广为流传。

杰斐逊最著名的论述是关于媒介的第四权力论(The Fourth Estate)。他认为媒介舆论是独立于行政、立法、司法外的第四中权力,进一步高扬了新闻自由的思想。他说: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蜕变,必须由人民来监督。民意是政府存在的基础,要向人民提供它们自己事务的全部情况。我们的第一目标就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新闻自由。 基于这些理念和特殊地位,杰斐逊将新闻的自由理论推向了顶点,促使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前十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

五 “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

《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旨在更好地保护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其中的第一条,即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这一以宪法固定的新闻自由理念是美国人民自由的灯塔和守护神,它熠熠生辉,照亮美国2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争取自由和民主的斗争中璀璨夺目。

西方各国革命胜利以后都以不同形式宣布出版自由、言论自由。与美国同一时期,法国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而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虽然其后法国政坛风云变幻,但这一宣言所载承的思想却薪火相传,直至1881年国会通过“新闻出版自由法”仍是这一理念的延伸,直到现在,仍为法国新闻自由的基石。 在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控制权力,实现议会君主制,1689年通过法案,宣布“国王不得干涉人民的言论自由。”虽然其后英国报业自由几多磨难,但从此王权的专制压制报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欧美各国人民经过300余年的探索,通过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加诸古典出版自由先驱们思想的传播,人们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赢来累累果实——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各主要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使自由报刊成为一种制度。但无一例外,这些果实中全都凝结着追求自由思想的人们抗争的血汗。

新闻自由,通往真理的道路——论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美国史研究学者刘祚昌先生曾这样评价被誉为“民主之父”的杰斐逊:“美国在反英独立战争中涌现出不少革命领袖,但是在这些革命领袖中,惟有杰斐逊能高瞻远瞩,目光如炬,为这些独立运动指出斗争的方向??他不同于其它革命领袖只追求美国的独立,他还追求民主。”他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就是,在起草弗吉尼亚《权利法案》时称“新闻出版自由是自由的重要保障之一,任何政府,除非是暴虐的政府,决不应加以限制。”这是新闻自由的基石。

一、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的理论来源——天赋人权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理论来源于“天赋人权”理论,其最直接的表现即体现在《独立宣言》中“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其基本理念是: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是一种“天赋权利”,不可剥夺,新闻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具体体现,因此应该得到保护;在保护自由特别是新闻出版自由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是最为有效最为可靠的。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继承了以往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天赋人权”观,是英国政治家、文学家约翰·弥尔顿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的具体体现与延伸。弥尔顿认为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的,而非权力赐予的。必须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的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一样,才能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真理。

二、 杰斐逊新闻自由观的具体内容

杰斐逊在起草弗吉尼亚《权利法案》时称“新闻出版自由是自由的重要保障之一,任何政府,除非是暴虐的政府,决不应加以限制。”1789年,出版自由载入了宪法,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权利法案》第一条对新闻工作者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剥夺人民的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这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以及自由主义报刊思想的确立做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具体表现在: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立法;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强调新闻自由对

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他认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蜕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了防止错误,就必须通过报纸让人民充分了解公共事务。虽然他们 有时也会被引入歧途,但将会迅速纠正自己。民意是政府存在的基础,要向人民提供关于它们自己事务的全部情况,并且力争做到使这些报纸深入到全体人民之中,而不是在政治贵族中传播消息。言论出版自由与政府的秩序是一致的,正派的政府不会被言论打倒,我们决不能限制出版自由,除非对公民的名誉造成损害。对诽谤不必恐惧,说实话就不是诽谤,即使纯粹的诽谤,也有人民做出公正的判断。杰斐逊关于新闻自由的名言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如果由我来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而这段语录如今已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范文不断复制,高悬于各报社的墙上。

三、 对杰斐逊新闻自由观的评价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更多的是从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迪民智的作用出发的,他力图对报刊媒介的新闻自由权利进行有力保障,并使之脱离政府的过分限制和干涉,确保公众舆论得到自由表达,从而使政府的行为、政策能够得到报刊媒介的监督,以便更好的规范和自我调整。可以说,他的新闻自由思想大大推进了美国民主的发展,为人类新闻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即:他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以及自由主义报刊思想的确立做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

但是,他所维护的新闻出版自由,不仅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发表正确意见的自由,而且还包括说假话,造谣和诽谤的自由。杰斐逊在大力宣扬新闻自由行使民主监督的同时,也开创了美国报纸谩骂总统、批评政府的传统。从新闻传播的意义和效果的角度来看,这是对人的抨击、侮辱和诬陷,更是对政府行为的干涉,是不正确的。新闻传播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带有倾向性的表达对人们的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或多或少会导致公众对事实真相无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杰斐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自由是有界限的,忽视了绝对自由的负面影响。很显然,对新闻自由的美好信念与新闻自由的过度滥用、对彻底新闻自由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几者之间是很难协调,并且矛盾冲突不断。

此外,在新闻自由与政府之间,杰斐逊虽然选择前者,但他却强调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这就使自由具有了阶级的特征。然而,自由是不分阶级的,它独立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任何人、任何阶级都是平等的,但又高于任何人、任何阶级,而不是服从某些人、某些阶级。在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中,新闻自由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为资产阶级服务。由此可见,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又是带有阶级局限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q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