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资料试题版

更新时间:2024-07-04 12: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资料试题版

第1章 数据分析的基础

本章重点难点

1.数据分组与变量数列

2.分布中心与离散程度的测定 3.偏度与峰度

4.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数据分组与变量数列编制的方法及其应用;

2.分布中心与离散程度指标的种类、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3.偏度、峰度以及相关系数的作用以及计算方法。 能够理解:本章学习内容中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随机抽取某班级的10名男同学,测得其体重(单位Kg,从小到大排列)分别为56.0,59.2,61.4,63.1,63.7,67.5,73.5,78.6,80.0,86.5,则其中位数为( ) A.63.7 B.67.5 C.65.6 D.65.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分位全距和极差一样容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B.四分位全距充分利用了所有数据的信息

C.标准差的平方称为方差,用来描述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 D.方差的平方称为标准差

3.在对某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应该做的前提工作是( ) A.数据的整理 B.数据的检查

C.数据的分组 D.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

4.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算术平均数X中位数me众数m0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X?me?m0 B.X?me?m0 C.X?me?m0 D.X?m0?me 5.下列不属于离散程度的测量指标的是( )

A.极差 B.期望 C.方差 D.四分位全距 6.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最大 B.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总和不等于零

C.变量线性变换的平均数等于变量平均数的线性变换

D.n个相互独立的变量的代数和的平均数大于其平均数的代数和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7.已知某班级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中位数为72分,算术平均数为69分,则该班级学生高等数学成绩的众数的近似值为( )

A.78分 B.63分 C.75分 D.70.5分

8.( )指的是变量的取值分布密度曲线顶部的平坦程度或尖峭程度。 A.偏度 B.峰度 C.四分位全距 D.平均差

9.在变量数列中,关于频率和频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频数越大的组所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也越大 B.频数越小的组所对应的变量值对其平均水平的作用也越小 C.当对变量值求算术平均数时,频数看作为绝对数权数 D.当对变量值求算术平均数时,频率看作为绝对数权数 10.对于一列数据来说,其众数( )

A.一定存在 B.可能不存在

C.是唯一的 D.是不唯一的

11.某企业辅助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500元,技术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7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 ( )

A.520元 B.540元 C.550元 D.600元 12.八位学生五月份的伙食费分别为(单位:元)

360 400 290 310 450 410 240 420则这8位学生五月份伙食费中位数为( ) A.360 B.380 C.400 D.420

13.如果一组数据分别为10,20,30和x,若平均数是30,那么x应为( ) A.30 B.50 C.60 D.80

14.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参赛同学的平均得分是80分,方差是16,则得分的变异系数是( )

A.0.05 B.0.2 C.5

D.20

15.若变量Y与变量X有关系式Y=3X+2,则Y与X的相关系数等于( ) A. -1 B. 0

C.1 D.3

16.当所有观察点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r=0 B.r2=1 C.-1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二、问答题

1.在测量了变量的分布特征之后,测度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有何意义?测量指标有哪些? 答:

2.简述数学期望和方差各描述的是随机变量的什么特征。 答:

3.在数据分布中离散程度测度的引入有何意义? 答:

4.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的概念有何意义? 答:

5.什么是变量数列? 答:

三、选答题

1.(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2)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地避免(1)中的问题。 答:

2.(1)什么是洛伦茨曲线图?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2)简述洛伦茨曲线图的绘制方法。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3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3.(1)简述分布中心的概念及其意义。

(2)分布中心的测度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是否存在缺陷? 答:

案例分析 (真题)

1. 华光商场是一家专门经营小家电商品的商业企业,最近两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下滑趋势。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营销部门准备制定新的营销策略,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并打算从营销渠道、促销手段入手加大营销力度。为此,该公司的营销经理抽取了2011年4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 华光商场4月份销售额统计表 销售额(万元)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试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根据上表做出4月份销售数据频数分布直方图。(5分) (2)计算平均销售额(列出公式)。(5分) (3)计算销售额的标准差(列出公式)。(5分)

(4)分析观察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指出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天数及所占比重。(5分)

天数(天) 3 6 9 9 3 30 比重(%) 10 20 30 30 10 100 学习提升能力 第 4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2.案例一 红康中学有两个实验班,共计80名学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校对80名学生实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并在教学期末组织了专门的英语测试以检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测试成绩经过统计分组,如下表所示: 红康中学实验班英语测试成绩统计表

学生人数成绩(分) (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80 100 — — 6 12 28 22 12 7.5 15.0 35.0 27.5 15.0 6 18 46 68 80 7.5 22.5 57.5 85 100 比重(%) 人数 比重(%) 向上累计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位学生的实际考试成绩为70分,按上限不在内原则,该学生的成绩应归类在哪一组?(5分)

(2).按上表所示,英语成绩在80分以下和以上的学生各多少人?所占比重各为多少?(4分) (3). 做出英语成绩的频数直方图及折线图。(6分)

(4). 经计算已知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1分,计算标准差系数。(5分)

学习提升能力 第 5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第2章 概率与概率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1.随机时间与概率;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与独立性; 4.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随机事件概率的性质与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3.随机变量数字特征及其测定方法。

能够理解:概率与概率分析的相关概念、定义、定律和定理。 了解: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的本质内容。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随机现象的是( ) A.明天的天气状况

B.投掷一颗骰子,上面的点数

C.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水会沸腾 D.下个月三星手机的销量

2.已知X~N(2,1),则P{X<2}=( )

A.0.5 B.0 C.1 D.0.75

3.下列关于事件的概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其中A和B是对立事件。 A.0≤P(A)≤1 B.P(A)+P(B))≤1 C.P(A∩B)=0 D.P(AUB)=P(A)+P(B)

4.若随机变量X在[1,5]上服从均匀分布,则其期望E(X)为( ) A.1 B.2 C.3 D.4

5.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P{X=k}=1/3(k=1,2,3),则其期望为( ) A.1 B.2 C.3 D.4 6.若事件M与事件N互不相容,则有( )

A.P(MUN)=P(M)+P(N) B.P(MUN)=P(M)-P(N) C.P(MUN)=P(M)*P(N) D.P(M∩N)=P(M)+P(N) 7.2个球中,1个是红球,1个是白球的概率为( )

A.1/5 B.2/5 C.1/3 D.2/3 8.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M发生的概率0

学习提升能力 第 6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A.AB C.A

B.B D.A+B

10.设A、B为两个事件,则A-B表示( )

A. “A发生且B不发生” B. “A、B都不发生” C. “A、B都发生” D. “A不发生或者B发生” 11.设A、B为两个事件,P(A)=0.5,P(A-B)=0.2,则P(AB)为( ) A.0.2 B.0.3 C.0.7

D.0.8

12.袋中有红、黄、蓝球各一个,每一次从袋中任取一球,看过颜色后再放回袋中,共取球三次,颜色全相同的概率为( )

A.1/9 B.1/3

C.5/9 D.8/9

13.北方大学统计系06级3班共有60名同学,至少有2名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为(一年按 365天计算)( )

60P36560!A. B. 60603653656060P365P365C. D.1? 365!3656014.如果事件A的概率为P(A)?( )

A.C.P(A?B)?11,事件B的概率为P(B)?,下列陈述中一定正确的是44P(A?B)?12 1P(A?B)?4

1B.2 1D.P(A?B)?2

15.如果事件A发生的概率P(A)?0.6,事件B发生的概率P(B)?0.4,并且已知B?A,则

P(A|B)?( )

A.0.6 B. 0.4 C. 1 D. 0

16.天地公司下属3家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3家公司的次品率分别为0.01,0.02,0.015,而3家工厂的日产量分别为2000,1000,2000,则天地公司该产品的总次品率是( ) A.0.015 B.0.014 C.0.01 D.0.02 17.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X -1 0 1 概率 114 a 4 学习提升能力 第 7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则a等于( )

A.1/4 B.1/3 C.1/2 D.1

18.若某学校有两个分校,一个分校的学生占该校学生总数的60%,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5分,另一个分校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7分,则该校学生期末考试的总平均成绩为( )分。

A.76 B.75.8 C.75.5 D.76.5

19.若随机变量Y与X的关系为Y=3X-2,并且随机变量X的方差为2,则Y的方差D(Y)为( )

A.6 B.12 C.18 D.36

20.一个二项分布随机变量的方差与数学期望之比为1/5,则该分布的参数p应为( ) A.1/5 B.2/5 C.3/5 D.4/5

21.某保险业务员每六次访问有一次成功地获得签单(即签单成功的概率是1/6),在一个正常的工作周内,他分别与36个客户进行了联系,则该周签单数的数学期望是( ) A.3 B.4 C.5 D.6 22.数学期望和方差相等的分布是( )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C.正态分布 D.指数分布

23.如果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已知P{X?1.96}?0.025,则( ) A.P{|X|?1.96}?0.95 B.P{|X|?1.96}?0.975 C.P{|X|?1.96}?0.05 D.P{X?1.96}?0.95

24.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0,4),则随机变量Y=X-2的分布为( ) A.N(-2,4) B.N(2,4) C.N(0,2) D.N(-2,2)

25.若两个随机变量X与Y的简单相关系数r=0,则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 ) A.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B.相关关系很低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不存在任何关系 二、问答题

1.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有哪些?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怎样表示?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有哪些?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8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3.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

4.简述数学期望和方差各描述的是随机变量的什么特征。

三、计算题

计算题1:某车间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照其质量规格可以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和次品四类,相应的概率为0.7,0.2,0.06,0.04,对应可产生的利润 (单位:元)为10,8,4,1, 1.(1)我们可以用说明指标来衡量该车间的生产效益? (2)试求出该产品的平均利润。 解答:

2.(1)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什么指标来衡量所得到的统计数据? (2)引入这些指标对数据的分析有何作用? 解答:

计算题2:设有两种投资方案,它们获得的利润如下表: 利润(万元) 100 200 300 甲方案 0.4 0.2 0.4 概率 乙方案 0.3 0.4 0.3 1.(1)计算甲、乙两种投资方案的期望。 (2)计算甲、乙两种投资方案的方差。 解答:

2.(1)试比较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哪种更好?

(2)如何运用期望和方差来比较哪种方案更好? 解答

四、选答题

1.(1)试解释为什么要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 (2)随机变量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学习提升能力 第 9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第3章 时间序列分析答案

本章重点难点

1.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种类; 2.时间序列特征指标;

3.长期趋势变动分析与季节变动分析; 4.循环变动与不规则变动分析。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时间序列特征指标及其计算;

2.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测定及其分析方法。 能够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及其种类。

一、选择题

1.某连锁店1月份至4月份的收入(万元)分别为3250,6532,2560,4689,则该连锁店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为( )万元。

A.4257.75 B.3969.50 C.3250.00 D.4689.00

2.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的是( ) A.剩余法 B.直接法 C.循环平均法 D.移动平均法

3.在对原时间序列拟合数学模型时,关于指标法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 A.若原时间序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采用直线趋势模型

B.若原时间序列的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则采用二次曲线趋势模型 C.若原时间序列的二级增长大致相等,则采用修正指数曲线趋势模型

D.若原时间序列的逐期增长量的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则采用直线趋势模型 二、问答题

1.时间序列分析中长期趋势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趋势线数学模型主要有哪几种? 答:

2.反映时间序列变动特征的指标有几类? 答:

3.常见的时间序列的变动模型有哪些?并说明这些模型之间的区别。 答:

4.简述季节变动的含义及其特点。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0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答:

三、选答题

1.(1)简单季节模型与移动平均季节模型的区别是什么? (2)简述移动平均季节模型的改进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

2.(1)常用的长期趋势预测的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2)试简述应用每种方法时应该注意哪几点? 答:

3.(1)我们研究季节变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试解释趋势剔除法的含义。 答:

4.(1)循环变动与长期趋势、季节变动之间有何区别? (2)简述随即变动的测定方法。 答:

5.(1)什么是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的种类有哪些? (3)试述时间序列分析的作用。 答:

9.指数趋势方程Yt = a * b^t可以通过取对数化为直线形式lgy = lga + t * lgb。现在用最小平方法求参数a、b,写出求参数a、b的标准方程组。

12.某城市“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单位:百万元)如表所示: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1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内生产总值 21618 26635 34515 45006 57733 第一产业 5289 5800 6882 9438 22365 其中: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9102 7227 11670 9154 16428 11205 21259 14309 28274 18094 试计算该地区“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13.某地区“十五”期间年末居民存款余额(单位:百万元)如表所示: 年份 存款余额 2000 7034 2001 9110 2002 11545 2003 14746 2004 21519 2005 29662 试计算该地区“十五”期间居民年平均存款余额。

14.某企业2009年8月员工数变动登记如表所示:

8月1日 1210 8月11日 1240 8月16日 1300 8月31日 1270 试计算该企业8月份平均员工数。

15.某企业2009年记录的在册人数资料如表所示: 时间 人数 1月1日 326 6月1日 408 9月1日 414 12月1日 412 12月31日 402 试计算该企业2009年平均人数。

16.某企业2004-2009年工人数和管理人员数(单位:人)资料如表所示: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2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年份 2004 2005 2006 工人数 管理人员数 年份 1000 40 1202 43 1120 50 工人数 2007 2008 2009 管理人员数 1230 52 1285 60 1415 64 试计算2004-2009年该企业平均管理人员数占工人人数的比重。

17.某地区2004-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资料(单位:亿元)如表所示: 年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4 8255 2005 9383 2006 10985 2007 12238 2008 16059 2009 19710 要求计算:⑴全期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⑵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⑶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⑷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

21.某地区2000-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单位:万人)如表所示: 年份 增长人口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869 885 899 913 926 936 948 960 971 983 判断上表时间序列是否属于直线型。若为直线型,则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程,并根据直线方程求各年人口增长趋势值。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3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第4章 统计指数

本章重点难点

1.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2.总指数及其编制; 3.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应用; 2.指数体系的编制及因素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能够理解: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种类及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统计指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统计指数是一种重要的数量分析方法,它主要用于反映事物的因果相对变动关系 B.指数理论发展到今天,还仍局限于反映和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C.从广义上讲,一切说明社会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绝对数都是指数

D.从狭义上讲,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2.按照所反映的现象的特征和内容不同,统计指数可以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时间指数和空间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3.按影响因素的多少不同,因素分析法可以分为( ) A.简单现象因素分析和复杂现象因素分析 B.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因素分析 C.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D.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和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

4.若价格p用表示,销售量q用表示,下列指数中属于拉氏价格指数的是( ) A.

?pq?pq00100 B.

?pq?pq?pq?pq1101

C.

?pq?pq010 D.

11

10pq?5.设p为商品价格,q为销售量,指数

?pq0010综合反映了( )

A.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

B. 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C.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D.商品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

6.某百货公司2000年比1999年的商品平均销售额增长了15%,平均销售量增长了18%,则平均销售价格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 )

A.16.7% B.-16.7%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4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C.2.5% D.-2.5%

5. 已知某地2000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90年增长了1倍,比1995年增长了0.5倍,则1995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90年增长了 A. 0.25倍 B. 0.33倍 C. 0.75倍 D. 2倍

6.某种商品的价格今年与去年相比上涨了2%,销售额增长了8%,则商品销售量增长的百分比为

A. 1.6% B. 5.9% C. 6.0% D. 300% 二、问答题

1.简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 答:

2.简述统计指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答:

三、选答题

1.(1)如何理解平均指数的概念?

(2)请区分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联系与区别。 答:

2.(1)指数体系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编制指数体系? 答:

3.(1)在统计指数中,试简单说明什么是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2)总指数和个体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

4.(1)什么是综合指数?列举常用的综合指数有哪些? (2)编制综合指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5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5.(1)解释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例:

1. 某企业A、B、C三种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A B C 试计算:

⑴三种产品产量和价格的个体指数;

⑵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和由于产量变动所增加或减少的产值;

⑶三种产品的出厂价格总指数和由于出厂价格变动所增加或减少的产值; ⑷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和产值的增长量;

⑸用指数体系把⑵、⑶、⑷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

2.已知某商店三种商品基期销售额和销售量变动资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名称 基期销售额(万元) 销售量变动率(%) 甲 100000 15 乙 100000 10 丙 60000 5

合计 260000

要求:计算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使销售额增加的绝对值。

计量单位 吨 台 套 产量 基期 4200 2400 1880 报告期 4660 2690 1900 基期 30 40 20 价格 报告期 32 43 21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6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3.已知某商店三种商品报告期销售额和价格变动资料如下表所示: 商品名称 甲 乙 丙 合计

4.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报告期和基期产量、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 A B 要求:

⑴用拉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 ⑵用帕氏公式编制产品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 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的产量和出厂价格指数的差异。

基期 产量(件) 报告期 2000 5000 基期 2200 6000 出厂价格(元) 报告期 12.00 6.20 报告期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 115000 121000 78750 314750 0 10 25 要求:计算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而使居民多支出(或少支出)了多少钱?

12.50 6.07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7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5.某企业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技术工 普通工 基期 工人数 报告期 4000 600 基期 630 870 工资水平 报告期 1600 800 1700 900 要求:⑴计算各组工人工资个体指数; ⑵计算总平均工资指数;

⑶对总平均工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⑷比较各组工人工资个体指数与总平均工资指数的差异,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⑸计算由于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企业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额; ⑹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企业工资总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8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第5章 线性规划介绍

本章重点难点

1.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2.使用线性规划的基本技巧;

3.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线性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的模型及其应用。 能够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数学模型。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相关概念。

一、选择题

针对指派问题和旅行商问题,可用( )解决。 A.图解法 B.表上作业法 C.匈牙利算法 D.效率比法

二、问答题

1.简要说明线性规划问题中效率比法,图解法,表上作业法,匈牙利算法适合解决的问题。 答:

2.简述表上作业法的关键步骤。 答:

3.规划论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是线性规划? 答:

三、计算题

计算题1:某糖果厂生产两种糖果,A种糖果每箱获利润40元,B种糖果每箱获利润50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表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单位:分钟) 混合 烹调 包装 A 1 5 3 B 2 4 1 每种糖果的生产过程中,混合的设备至多能用12小时,烹调的设备至多能用30小时,包装的设备至多能用15小时。

试问用每种糖果各生产多少箱可获得最大利润? 1.(1)试写出该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 (2)试写出该问题的目标函数。

学习提升能力 第 19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2.(1)选用什么方法解决该优化问题比较合适? (2)用选中的方法求最优方案。

第6章 统计决策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1.统计决策的要素和程序; 2.非概率型决策; 3.概率型决策。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先验概率型决策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2.后验概率型决策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能够理解:非概率型决策和概率型决策的应用条件及准则。 了解:统计决策的相关概念、要素及其程序。

一、选择题

1.统计决策的要素不包括( ) A.客观环境的可能状态集 B.决策者的可行行动集

C.表示决策行动结果的收益函数或损失函数 D.决策的目标

2.乐观准则属于统计决策分析中的( )所采用的准则之一。 A.非概率型决策 B.先验概率型决策 C.后验概率型决策 D.经验决策 3.下列选项中,关于决策目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决策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而不能笼统模糊 B.在统计决策分析中,决策目标必须是定量目标 C.决策目标越大越好

D.决策者的决策目标既可以是定性的目标,也可以是定量的目标 4.下列选项中,关于最优行动方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优行动方案对客观状态的概率变化越敏感,其稳定性越差,可靠性越低学习提升能力 第 20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B.对最优方案我们要降低它的敏感性,增强它的稳定性 C.市场调查对最优行动方案决策的风险无影响 D.对最优方案的稳定性分析称为敏感性分析 5.统计决策的程序有( ) ①确定决策目标

②比较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③执行决策

④拟定各种可行的方案 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6.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策者对客观环境完全不能确知的决策,称为非确定性决策 B.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的决策大部分都是非确定性决策

C.统计决策理论是关于确定的客观环境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理论和方法D.统计分析推断方法是确定性决策的主要方法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的是( )

A.大中取小 B.小中取大 C.大中取大 D.最大可能 8.下列关于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小取大准则也称为乐观准则 B.小中取大准则也称为悲观准则

C.大小取大和小中取大准则都是从收益函数出发给出的决策准则 D.折中准则与大中取大准则一样都是一种极端准则

二、问答题

1、在进行统计决策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答:

2、先验概率型决策的准则有哪些? 答:

三、选答题

1.(1)决策树的原理是什么?

(2)应用决策树进行统计分析时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1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2.(1)什么是决策树技术?决策树对管理人员有何意义? (2)概括说明绘制决策树的步骤。 答:

3.(1)决策分析中,对各行动方案取舍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

(2)请解释最优行动方案对客观状态的概率变化的敏感性与其稳定性的关系。 (3)请分析如何降低最优方案的敏感性,增强其稳定性。 答:

4.(1)先验概率型决策适用于什么情况?

(2)简述先验概率型决策的准则的期望损益准则的步骤。 答:

5.(1)统计决策的要素与统计决策分析有什么样的关系? (2)简述非概率型决策的含义。 (3)非概率决策的准则有哪些? 答:

6.(1)决策和决策者的分类有哪些?

(2)请解释决策风险的衡量方法的具体步骤。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2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第7章 与决策相关的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

本章重点难点

1.相关性与滞留成本; 2.决策风险与不确定性;

3.风险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分析。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决策风险的衡量方法及其应用;

2.掌握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能够理解:与决策相关的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有关概念及其含义。

一、选择题

4.某养殖企业拟准备在租地上开设一养殖场,如果养鸡则可以获利60万元,养猪可以获利55万元,养羊可以获利40万元,则养鸡的机会成本为( )万元 A.55 B.60 C.40 D.95

5.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以将决策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这三类的是( ) A.确定性决策 B.随机性决策 C.风险性决策 D.不确定决策

4.过去已经发生的、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法改变的成本是( ) A.付现成本 B.沉没成本 C.重置成本 D.机会成本 4.关于相关性和准确性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 A.相关性是信息从属于决策的主要质量特征之一 B.相关性一般是指信息与决策的相关的特性 C.信息的相关性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

D.准确但不相关的信息对决策而言是毫无价值的

二、问答题

1.简述不确定性决策分析方法中折衷的决策方法的具体步骤。 答:

2.简述风险性决策分析方法中,期望损益值的决策方法的步骤。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3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3.简述滞留成本的含义。 答:

三、计算题

某公司准备今后五年生产一种新产品,在经过调研之后,需要作出相应的决策,从而确定生产哪一种产品,现有两种备选方案可供选择,根据市场预测及相关人员估计,具体调研信息如下:

甲产品:预计可以获得利润为30000元的概率为0.2,获得利润为20000元的概率为0.5,获得利润为15000元的概率为0.3.

乙产品:预计可以获得利润为40000元的概率为0.4,获得利润为10000元的概率为0.3,获得利润为0元的概率为0.3.

要求: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对决策提供依据。 1.(1)对决策风险进行衡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试计算两种方案的利润期望值。 解答:

2.(1)试对两种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进行衡量。 (2)如何比较和评价这两种方案? 解答:

四、选答题

1.(1)解释相关性的定义。

(2)怎样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答:

2.(1)信息的相关性取决于有关人员所做的决策,如果信息是相关的,那么它应符合哪几项标准?

(2)历史数据与决策之间是否相关的?为什么?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4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3.(1)谈谈你对风险性决策的理解。 (2)风险性决策存在的条件有哪些? 答:

4.(1)试解释什么是不确定性决策。

(2)不确定性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

5.(1)试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机会成本的含义? (2)机会成本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答:

6.(1)影响风险性决策方案的因素有哪些?

(2)风险性决策分析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各方法的适用条件?答:

第8章 模拟决策技巧和排队理论

本章重点难点

1.排队系统的相关问题概述; 2.M/M/1排队模型; 3.M/M/C排队模型。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M/M/1排队模型及其应用; 2.M/M/C排队模型及其应用。

了解:排队系统的特征、运行结构及其数量指标。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衡量排队系统指标的是( )

A.排队队长 B.队长 C.停留时间 D.排队规则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5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二、选答题

1.(1)研究排队论的目的是什么? (2)解释什么是M/M/1模型? 答:

2.(1)举一个简单例子说明排队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请解释M/M/C电脑含义。 答:

3.(1)排队系统的运行过程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2)请解释处理排队问题的过程。 答:

第9章 成本、产出和效益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1.成本、产出和效益分析的基本假设、基本模型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 2.损益平衡分析;

3.损益平衡分析与决策。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成本、产出和效益分析的基本模型和相关指标的计算; 2.损益平衡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3.损益平衡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

能够理解:成本、产出和效益分析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假设。

一、选择题

1.单位销售价格对损益平衡点和利润的影响分别是( ) A.反方向、同方向 B.反方向、反方向 C.同方向、反方向 D.同方向、同方向

2.成本/产出/效益分析是指建立在( )基础上的一种数量分析法。 A.成本习性分析和成本法 B.成本分析和成本法 C.成本习性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D.成本分析和变动成本法

3.损益平衡图是围绕( ),将影响企业利润的有关因素及其对应关系,在一张坐标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达出来。

A.损益平衡点 B.贡献毛益 C.亏损 D.利润

4.若某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敏感系数为8.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销售价格每提高1%,利润就会相应增加8.6% B.单位销售价格每提高1%,利润就会相应减少8.6% C.单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不大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6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D.提高单位销售价格将使得利润减少 二、问答题

1.贡献毛益相关指标中,贡献毛益率和变动成本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

2.传统式损益平衡图反映了销售量、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什么规律? 答:

3.成本/产出/效益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哪些? 答:

4.损益平衡分析在哪些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答:

5.简述传统式损益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答:

三、计算题

计算题1:某服饰企业投入资金设计生产了一批款式新颖的服饰,初步确定该批服饰的销售价格为1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件,从设计部门得知设计成本为10000元。已知其他固定成本为20000元,该季节累计实际销售量为1500件。 1.计算方案的损益平衡点及该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 解答:

2.(1)若该季度由于物价上涨导致了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从而使得该产品的销售价格变为160元/件,若固定成本和设计成本不变。试求出涨价后该产品的损益平衡点、利润及单位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

(2)说明(1)得出的单位销售价格敏感系数在此题中的含义。 解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7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计算题2:某企业同时接到两批订单,但由于资金和时间的限制,不得不从中选择一个进行生产,两批订单的具体市场信息如下表: 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预计销售量 (元) (元) (元) (件) 甲 100 40 150000 4500 乙 80 30 100000 3200 要求:计算两种产品的相关指标,以便对决策提供依据。 1.(1)试结合题目说明什么是损益平衡点。 (2)损益平衡点的计算模型有哪些? 解答:

2.(1)简述什么是安全边际贡献,并计算两种产品的安全边际率 (2)比较分析两种生产方案,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解答:

四、选答题

1.(1)成本/产出/效益分析中的基本假设中品种结构稳定假设的要求是什么? (2)产生品种结构稳定假设要求的原因是什么? 答:

2.(1)损益平衡点表达的是哪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2)损益平衡图有什么作用?

(3)简述利量式损益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8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第10章 标杆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1.标杆分析的概念、分类及过程; 2.标杆分析计划阶段;

3.内、外部数据收集与分析; 4.改进与持续改进项目绩效。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

1.标杆分析计划阶段的各项活动内容; 2.内、外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过程及方法。 了解:

1.标杆分析的概念、分类及过程;

2.改进与持续改进项目绩效的有关内容。

一、选择题

在与同行业最好企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关注企业如何发展,明确和改进公司战略运作水平的是( )

A.竞争标杆分析 B.职能标杆分析 C.战略性标杆分析 D.内部标杆分析

二、问答题

1.解释战略性标杆分析的含义及其常见的分类。 答:

2.简述在标杆分析中对外部数据的收集工作有哪些? 答:

三、选答题

1.(1)简述标杆的五个阶段。

(2)简要介绍标杆分析的第一阶段都涉及到哪些具体活动? 答:

2.(1)解释标杆分析的含义?

(2)进行标杆分析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机会? 答:

学习提升能力 第 29 页 (共 29 页) 知识改变命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