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9-23 06:03: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保守主义》读后感

公管20150115魏炜明

在读《保守主义》之前,我对“保守主义”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主义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望文生义之上,“保守”二字最容易使我想起新中国成立之前被一条裹脚布所拘束的三寸金莲下的中国妇女,用此来形容我对保守的观念再好不过。如果再在保守后面加上一个主义,我大概也会想到英语造词之中conser-vative与conservatism,只是一个写法上的不同,主义也就是把一个名词上升到系统而全面的意思。但是初读本书之后,我对保守主义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颠覆。我们生来向往自由的、民主的生活,反对那些落后的、陈旧的糟粕,我把保守主义定义为那些落后陈旧的事物,例如晚清的“中体西用”,打着旧制度的冠冕堂皇的旗帜,加剧了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速度。但是作者从一个更为深远的自由传统说起,给读者串起了起源于英国的保守主义的前世今生,是我明白了我所以为的保守主义原来是一种假的保守主义,是真正落后的和保守的。

作者也在序言中提到,保守主义似乎是一个天生的贬义词,几乎没有人愿意以“保守”来形容自己,即使一些伟大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愿意,也正是这种歧见使保守主义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长期抬不起头。介绍与宣扬保守主义需要不同寻常的勇气、不同寻常的悟性,但贬斥保守主义却什么都不需要。在中国尤其如此。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十分清晰的感受到作者为保守主义正名的意图,他也在序言中毫不隐讳的支持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不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意义上的那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而是持明确的同情性理解的态度。我很欣赏作者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立场,他对保守主义的态度毫无疑问是支持与肯定的,就我看来,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再到复兴都是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本书的最开始,作者阐述了保守主义是如何诞生的。保守主义的先声无疑是来自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相信自然法的理念并坚持罗马共和的传统,到了中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重译,书中透露的保守主义也同样被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继承和发展。来自法国的让?不丹和孟德斯鸠,来自英国的胡克和霍布斯,尤其是大卫?休谟对

保守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柏克作为一名各种保守主义思想和观点的集大成者,则是保守主义的第一代言人。柏克的思想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无不打上了保守主义的烙印。提到柏克,我明白了他所要保守的并不是类似中国那样的封建制度,而是英国人的自由传统,保卫捍卫这种传统的英国宪法以及其所确立的分权体制和法治。他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一切旧事物都塞进“保守”的箩筐,而是极端挑剔,只保守自由和传统。

作者也提到,保守主义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他指出,保守主义不是简单的守旧的心态,而是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保守主义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伪科学。在这里,作者从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与基本信条出发,来说明保守主义的兴起不是根基肤浅的、时髦一时的思想游戏、而是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重大的社会现实关怀。作者提到的原则也确实与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超越性的道德秩序原则则与其强调秩序下的自由有关,社会连续性原则则与其主张渐进性的变革有关,不完善的原则则与人的思想具有局限性有关。

对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关系,二者在西方世界经常发生互相冲突、互相指责和相互攻讦,但作者认为这二者都同根同源,共同起源于英国的自由传统,我认为柏克所创立的保守主义的关键不在于保守与否,而在于保守什么,很显然柏克式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温和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友善的传统,但从这一点出发就与自由主义的根源是一致的。

随后作者意图阐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保守主义强调客观的真理,它承认有一套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的道德、价值规范,支配客观秩序的是自然法则,支配客观的道德秩序的是自然道德法则,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法法则。这个哲学基础则与保守主义关于秩序和法律的主张息息相关,秩序的来源就是自然法,人们都应该受到反应自然法的法律的限制和其他权利的限制。

保守主义在哲学上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色彩,对人性的善、进步的可能都充满疑虑。对于真理和知识的态度,保守主义持无知论的看法,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变化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且没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知识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合理分配不造成知识闲置和人才浪费。这种知识论则直接为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提供理论基础。被西方思想家极度推崇理性在保守主义看来,理性并不能使人免除偏见,相反盲崇理性会加剧偏见,主张正视理性的局限性而

不是抛弃理性。

以前上政治制度的课程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问我们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当时的我更愿意把人性归因于环境,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明白了人性与环境的关系。保守主义对人性的态度也是悲观的,认为人性中有不可忽视的阴暗面,在没有约束、没有法律与秩序的状态下表现更甚,人性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可完善的。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这些都不是人的固有特征,只不过是人的潜在的倾向。与激进主义极端的善恶论相比,保守主义认为善恶来自于人性。它认为善恶不过是人的一种潜在的趋势,人的各种美好的品质与不好的品质都在人性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是所占比例的多少。所谓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是这些潜在的因素出现的因素,人性的根本特征只有量的差异,人之所以具有的使其发展为人的潜能正是人的本性所在,即情欲、理性、自由和意志。

前面说到过,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怀疑主义哲学基础,因此它在社会政治领域的主张也与其基础步调一致。保守主义持有消极的政治观,它认为由凡人组成的政府不肯能是至善至美,政治与政府的作用与人自身一样都是十分有限。因此,保守主义赋予政治的功能是调和、平衡、节制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财产权与自由权,维护一个自由的、正义的、和谐的秩序。因此,保守主义的根本政治使命是抵制暴政,维护自由,反对使用强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尽可能扩大社会的自主范围是缩小政府使用强制手段的最有效的。保守主义主义一方面对宪政的、代议的自由民主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又对纯粹的、直接的、排斥自由的民主,尤其是多数人的专制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和戒备的态度。保守主义基本上对国家和政府持一种工具性的态度,政治是第二性的,并不是自在的目的,也不是终极的目的。

其中,我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大为赞同,公共领域是官员做主的领域,私人的领域是公民自己做主的领域,政治进入私人领域就会造成泛政治化。 政府的行为应该被限制在公共领域之上,文革时期的结婚恋爱都向组织汇报是对个人自由的极大侵犯。公与私的分野对个人自由的保持极为重要,承认个人的正当自由性意味着承认私人领域极其不受干预的正当性。国家只不过是社会的工具,国家权力及其运用不能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相冲突。

在对财产权的讨论中,我也非常赞同保守主义的主张。财产权不仅仅是富人

的权利,它更是穷人的权利。自由首先是意味着正当占有的自由,占有财产的权利理应是自由权的一部分。在财产权受保障的社会中,财产才是流动的,如果财产权存在缺失,那么富人永远富裕,穷人永远贫穷,这是对自由的最大漠视。也正是财产的保护,才能筑构自由的根基,是经济和道德的必须之物。只有经济的自由才能带来权利上的自由和平等。生命权是一切权力的源泉,财产权却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工具。在政治领域,财产权的确立分散了社会经济中的经济权力,因而避免了政治经济权利的高度集中,为民主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因此,财产权是一切政治权利的先导,宪政民主的基石。而基于财产权的平等,才能带能权利上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平等。

在关于社会的问题时,保守主义强调有机社会的建立,社会在本质上是差等格局。市民社会的建立,有利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沟通和缓冲,有利于秩序的确立和维护。保守主义强调家庭的作用,认为家庭是一切人中间首要的和决定性的文明化因素。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之一,对自由和私人空间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保守主义认为男女性别的问题也十分有趣。它主张男女存在天然的生理和性别的差异,不相信一种性别比另外一种性别更为高尚,更为优越。我一直以为的性别平等是指男性可以做的事情,也同样不应该拒绝女性去做,可是保守主义强调这种结果的平等是对两性的扭曲,虽然有些工作男女都能做,但是总是存在一些工作更适合男性做,或是更适合女性。承认并维护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恰恰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利益,恰恰是出自对女性的性别特征的尊重。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中国情景下的保守主义。毫无疑问的是,传统的认识是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是造成中国落伍的文化根源,但是就保守主义的视角看来,这种看法本来就是一种激进主义,以谭嗣同、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激进派本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假思索的批判是文化一种涂炭。源于对保守主义的错误认识,导致了激进主义的野蛮生长。保守主义在中国是缺席的,我对保守主义的看法之前也是缺失的。但就作者而言,中国并不缺乏蕴含保守主义思想的因子,从孔子的中庸之道到20世纪的严复、晚年的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健康的保守主义的倾向。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化,政治激进主义在中国已是穷途末路。不仅如此,市场经济及与之相伴的市场社会还将孕育着保守主义的产生。从传统出发,这里也可以看出,

保守主义在中国的缺席很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中国缺乏自由的传统,缺乏保守主义成长的土壤。我和作者一样对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读了这本书说实话也是有点囫囵吞枣,没有细细的品味,作者也说到,他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写保守主义的百科全书,只是试图对他说接受的、认识的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作初步的描述和阐发。我的确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有幸学习了管理学课程,无可否认管理学中的理论的创始人大多是西方管理学家,我那时在思索难道中国就不存在一些管理思想的传统可以服务于当代社会,并且外国的理论也需要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保守主义告诉我,我们应该保留那些我们民族乃至是世界人民的优秀文化精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持激进主义的看法去一味地引进外国文化,对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去继承和发展,是文化多样化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