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更新时间:2024-03-10 20: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代号:课程名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编写学校:南京师范大学编写老师:秦晓蕾审核老师:杨光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具体理论与实践操作。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作用是通过所学使得学生能够进行理论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更好的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

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是构成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具体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

2.在具体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践操作,解决实践问题 3.通过学习能够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的考试; 4.为以后人力资源方面的学习与实践打下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本课程应当具备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六大模块,此外还需要一定的信息知识、人文知识以及实践知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属于基础课程,强调理论的掌握以及基本的实践操作。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人力资源的规划、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环节,难点是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核算、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员工结构统计、薪酬统计分析、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等内容。

Ⅱ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规定其应达到的层次

要求。各层次的含义是:

知识要求(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六大模块中所涉及的基础概念,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和选择。

能力要求(Ⅱ):要求考生在理解本课程中有关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解决实践问题。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使用教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安鸿章主编,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版。

课程说明:课程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考试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分别为:20%、15%、15%、20%、20%、10%。

考核计分:平时成绩30%(课堂参与讨论与平时作业)

期中成绩30% 期末成绩40%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1.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2.企业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工作内容。 3.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的核算方法。

4.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及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5.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与定额管理制度的制定。 6.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单件工时定额构成。 7.工作岗位调查的方式、方法。 8.企业员工的分类与统计。 9.工作时间的构成与统计。

10.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和核算的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1.1.1 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 1.1.2 企业组织信息的处理 1.2企业劳动定额管理 1.2.1劳动定额的基本形式

1.2.2劳动定额及其管理制度的制定 1.2.3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定额构成 1.3工作岗位调查 1.3.1工作岗位调查方式 1.3.2工作岗位调查方法 1.4企业员工与工时统计 1.4.1企业员工统计 1.4.2工时利用统计 1.5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核算 1.5.1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 1.5.2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核算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企业组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知识要求:①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③企业组织信息的特点;④企业组织信息采集与处理的基本原则。

能力要求:①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程序;②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方法;③企业组织信息的分析;④调研报告的撰写;⑤企业组织信息的运用。

(二)企业劳动定额管理

知识要求:①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②劳动定额的种类;③劳动定额的工作内容;④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⑤制定劳动定额的科学依据;⑥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⑦企业工时消耗的概念;⑧工时消耗的分类与代号。

能力要求:①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换算;②企业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③统计定额的制定;④定额管理制度的起草;⑤产品单件工时定额的基本构成;⑥不同生产条件下工时定额的构成。

(三)工作岗位调查

知识要求:①工作岗位研究的概念与特点;②工作岗位研究的相关概念;③工作岗位研究的原则;④工作岗位调查;⑤使用调查表格的要求;⑥工作岗位写实。

能力要求:①工作岗位调查的方式;②岗位写实;③作业测时;④岗位抽样;⑤工作岗位调查的其他方法。

(四)企业员工与工时统计

知识要求:①企业员工的统计;②企业员工的分类;③工作时间统计的意义;④工作时间的构成。

能力要求:①员工平均人数统计;②员工结构统计;③工作时间的核算;④工作时间利用程度分析。

(五)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与核算

知识要求:①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的构成;②企业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原则;③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核算的要求;④人力资源微观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所导致的成本。

能力要求:①人工成本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法;②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预算;③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核算。

四、本章关键问题

1.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简述企业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内容。 3.简述劳动定额制定方法与管理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4.简述工时消耗分类、代号和单件工时定额的构成。 5.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6.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7.简述岗位抽样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8.分析说明企业员工统计的指标内涵和分类。 9.分析说明工作时间统计的指标内涵与分类。

10.简述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与成本核算的程序与方法。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1.人员招聘配置的定义,企业人员补充的来源,招聘的基本程序和各种具体的招聘方法。

2.招聘需求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渠道与范围,掌握招聘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3.招聘广告的特点,信息发布的途径选择,招聘广告设计的原则、应用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应聘申请表设计,以及公司简介的编写。

4.人员选拔的意义,人员初步选拔的步骤和方法,应聘者的背景调查与体检的程序与方法。

5.校园招聘的概念、方式和特点,选择招聘学校应考虑的因素,校园招聘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

6.人员录用的原则,办理员工录用的具体手续,以及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2.1人员招聘的程序与信息发布 2.1.1 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与补充来源 2.1.2 招聘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2.1.3招聘信息发布与广告设计 2.1.4应聘申请表设计 2.1.5公司简介的编写 2.2企业应聘人员的选拔 2.2.1人员初步选拔的步骤和方法 2.2.2应聘者的背景调查与体检 2.3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 2.4员工录用管理 2.4.1新员工的录用与培训 2.4.2员工信息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人员招聘的程序与信息发布

知识要求:①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定义;②人员招聘的意义;③企业人员补充的来源;④竞聘上岗;⑤招聘信息的产生、收集与整理;⑥招聘广告的一般特点与基本结构;⑦招聘广告的设计原则;⑧应聘申请表的特点;⑨公司简介的功能;⑩编写公司简介的原则。

能力要求:①人员招聘面临的问题;②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③人员招聘来源的选择;④内外部招聘方式的选择;⑤竞聘上岗的程序和步骤;⑥招聘信息发布渠道的选择;⑦招聘广告的设计;⑧应聘申请表的内容;⑨应聘申请表的设计与应用;⑩编写公司简介手册的步骤。

(二)企业应聘人员的选拔

知识要求:①应聘人员选拔的意义;②简历与申请表的差异性;③背景调查的内容与原则。

能力要求:①人员选拔的主要步骤;②材料筛选法;③背景调查的方法;④背景调查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⑤假文凭的识别;⑥应聘者的体检。

(三)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

知识要求:①校园招聘的概念与特点;②选择学校的考虑因素;③校园招聘的方式;④校园招聘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能力要求:①校园招聘的流程;②编写校园招聘记录表。 (四)员工录用管理

知识要求:①人员录用的原则;②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③员工信息管理的作用;④员工信息管理的内容。

能力要求:①通知录用者;②劳动合同的签订;③新员工的培训;④新招聘人

员信息的收集;⑤员工信息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四、本章关键问题

1.什么是人员招聘与配置?说明分析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利弊。 2.发布招聘需求信息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收集和整理招聘信息? 3.说明招聘广告的特点,信息发布途径如何选择?招聘广告如何设计,又如何对外发布?说明招聘申请表的特点、设计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4.说明人员选拔的意义,以及人员初步选拔的步骤和方法。 5.说明员工背景调查的内容和要求,识别假文凭有哪些方法? 6.说明校园招聘的概念、方式、特点和选择招聘学校应考虑的因素。

7.说明校园招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校园招聘的组织与实施步骤。 8.说明人员录用的原则,办理员工录用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9.员工信息管理包含哪些内容?具有何种重要作用?说明其具体的工作步骤。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知识:

1.员工培训的概念、特性、作用、原则和培训方式,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结构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员工培训系统的运作与作业流程。

2.员工培训计划的概念、作用、要求,培训计划的层次和类型,员工培训计划设计的内容,制订员工培训计划的依据,以及培训整体计划设计的程序。

3.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与作用,培训需求分析的一般程序,培训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利用技术模型分析培训需求,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应把握的关键点,以及培训需求的组织评估与确认的方法。

4.员工培训的分类,岗前培训的特点、意义和内容,岗前培训的实施方法和程序。

5.各种在岗培训的特点、内容和具体要求,在岗培训计划的制订,以及在岗培训的设计方法。

6.脱产培训的类型和管理方法。

7.教室布置的方法,以及各种课堂培训方法的优缺点,实施要点,实施程序、步骤和方法。

8.现场培训的内容和对象,掌握适应性现场培训的程序,以改善绩效、培训人才为目的的现场培训的程序和方法。

9.自学的适用范围,各种自学的组织方式与步骤,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对自学的

管理方法。

10.培训成本的含义与构成,采集培训成本信息,核算员工培训成本,编制培训经费的预算草案,分析培训成本收益,以及核算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3.1员工培训开发体系与计划设计 3.1.1 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设计 3.1.2 企业员工培训计划的设计 3.2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3.3员工培训的分类设计 3.3.1岗前培训 3.3.2在岗培训 3.3.3脱产培训 3.3.4课堂培训 3.3.5现场培训 3.3.6自学

3.4培训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开发体系与计划设计

知识要求:①企业员工培训的内涵;②企业员工培训的方式;③企业员工培训计划的基本原理;④培训计划的层次和类型。

能力要求:①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结构设计;②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运行;③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作业流程;④培训计划设计的内容;⑤制订员工培训计划的依据;⑥员工培训整体计划设计的程序。

(二)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知识要求:①培训需求的产生;②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与作用。

能力要求:①培训需求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②培训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分析;③利用技术模型分析培训需求;④培训需求分析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⑤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应把握的关键点;⑥培训需求的评估与确定。

(三)员工培训的分类设计

知识要求:①员工培训的分类;②岗前培训的基本理论;③岗前培训的内容;④员工手册的构成。④在岗培训的类别与内容;⑤在岗培训实施用表;⑥培训现场的具体要求;⑦脱产培训的类型;⑧影响课堂培训效果的因素;⑨教室布置的决定因素;⑩现场培训的内容、对象与方法;?自学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能力要求:①岗前培训的实施方法;②岗前培训的步骤。③在岗培训计划的制订;④在岗培训的设计;⑤脱产培训的审批;⑥培训效果的评估;⑦培训合同的签订;⑧课堂培训的方法与准备;⑨教室布置;⑩各种培训方式的应用;?两种现场培训的程序;?自学的组织方式与步骤;?人力资源部门对自学的管理。

(四)培训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知识要求:①培训成本的含义与构成;②掌握培训成本信息的意义。

能力要求:①培训成本信息的采集;②核算员工培训成本的方法;③培训经费预算方案的编制;④培训成本收益的分析。

四、本章关键问题

1.简述员工培训的概念、特性、作用、原则和培训方式。

2.简述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结构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员工培训系统的运行与作业流程。

3.简述员工培训计划的概念、作用、要求,培训计划的层次和类型,员工培训计划设计的内容,制订员工培训计划的依据以及培训整体计划设计的程序。

4.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与作用。

5.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一般程序,培训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利用技术模型分析培训需求,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应把握的关键点,以及培训需求的组织评估与确认的方法。

6.简述员工培训的分类,岗位培训的特点、意义和内容,岗前培训的实施方法和程序。

7.简述各种在岗培训的特点、内容和具体要求,在岗培训计划的制订,以及在岗培训的设计方法。

8.简述脱产培训的类型和管理方法。

9.简述教室布置的方法,以及各种课堂培训方法的优缺点,实施要点,实施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10.简述现场培训的内容和对象,掌握适应性现场培训的程序,以改善绩效、培训人才为目的现场培训的程序和方法。

11.简述自学的适用范围,各种自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对自学的管理方法。

12.简述培训成本的含义和构成,采集培训成本信息,核算员工培训成本,编制培训经费的预算草案,分析培训成本收益,以及核算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章绩效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知识:

1.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绩效考评与绩效管理的关系,绩效管理系统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关系,以及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绩效管理的基本功能,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3.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划分。

4.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绩效考评权重的计算。

5.员工绩效考评的内容,常见的绩效考评主体以及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6.绩效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失真和处理。

7.绩效考评表格的设计,绩效数据的主要分析方法。 8.绩效考评得分的计算、考评等级的确定。 9.绩效考评强制分布及其主要优缺点。 10.绩效管理的总结及绩效管理文档的保管。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4.1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确立 4.1.1绩效管理系统设计

4.1.2绩效管理制度与考评指标设计 4.2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4.2.1绩效考评的程序与方法 4.2.2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4.2.3绩效考评结果评定与总结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确立

知识要求:①绩效及其特点;②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③绩效管理的功能;④绩效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⑤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成;⑥起草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能力要求:①绩效管理的流程设计;②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划分;③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④绩效考评权重的计算;⑤绩效结果的强制公布;⑥绩效管理文档的保管。

(二)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知识要求:①绩效考评的基本特点;②绩效考评的内容;③绩效信息收集。 能力要求:①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②绩效考评的基本步骤;③绩效考核信息采集方法;④绩效信息失真及处理;⑤绩效考评表格设计⑥强制分布法的实施;⑦绩效考评得分的计算;⑧绩效考评等级的确定;⑨绩效管理的总结;⑩绩效管理文档的分类管理。

四、本章关键问题

1.说明绩效的特点,以及加强绩效考评的重要意义。

2.什么是绩效管理?说明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绩效管理系统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关系。

4.简述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5.简述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6.简述员工绩效考评的内容,以及绩效考评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7.如何收集绩效信息?对于绩效信息失真,该如何处理? 8.分析绩效考评数据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它们具有哪些特点? 9.如何计算绩效考评得分?绩效结果归档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0.简述绩效考评强制分布法及其主要优缺点。

第五章薪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知识:

1.企业薪酬的基本概念,薪酬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内容,薪酬制度的内容和主要形式。

2.薪酬信息的概念,采集企业内、外部薪酬信息的程序和方法。 3.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和基本功能,不同岗位评价方法的基本程序。 4.收集岗位评价有关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5.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薪酬形式的特点和内容,不同形式的工资、奖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6.工资总额的概念和工资总额管理的主要内容,工资总额动态指标的分析,以及平均工资指数分析的方法。

7.员工福利的含义、作用和分类,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缴费的核算和统计,员工福利费用的提取,以及社会保险的缴费的程序和方法。

8.台账的含义,以及企业建立工资、福利和保险基金台账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5.1薪酬信息管理 5.1.1 企业薪酬信息采集 5.1.2岗位评价信息采集 5.2 薪酬统计分析 5.2.1薪酬形式和计算方法

5.2.2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的统计分析 5.3员工福利管理 5.3.1社会保险缴费办法

5.3.2建立工资福利与保险台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薪酬信息管理

知识要求:①薪酬的基本概念;②薪酬管理;③薪酬制度;④我国薪酬管理的法律规制环境;⑤企业薪酬信息;⑥外部薪酬信息;⑦企业薪酬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⑧岗位评价的概念与基本功能;⑨岗位评价的信息来源。

能力要求:①采集薪酬信息的方法;②市场薪酬调查问卷设计;③不同岗位评价方法的基本程序;④收集岗位评价有关信息的工作程序。

(二)薪酬统计分析

知识要求:①薪酬形式;②工资总额的概念;③工资总额管理的主要内容。 能力要求:①不同薪酬形式的具体计算方法;②所得税的计算;③编制工资表;④工资总额动态指标分析;⑤平均工资指数分析。

(三)员工福利管理

知识要求:①员工福利含义与分类;②员工福利的作用;③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④台账。

能力要求:①基本社会保险费的计算;②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③员工福利费用的提取;④社会保险的缴费工资程序;⑤建立工资台账;⑥建立福利台账;⑦建立保险基金台账。

四、本章关键问题

1.简述企业薪酬的概念。薪酬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内容,薪酬制度的内容和主要形式。

2.简述薪酬信息的概念,采集企业内、外部薪酬信息的程序和方法。 3.简述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和基本功能,不同岗位评价方法的基本程序。 4.简述收集岗位评价有关信息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5.简述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薪酬形式的特点和内容,不同形式的工资、奖金以及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6.简述工资总额管理的内容、工资总额动态指标的分析、平均工资指数分析的方法。

7.简述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缴费的核算和统计,员工福利费用的提取,以及社会保险的缴费的程序和方法。

8.简述企业建立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台账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以下知识:

1.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2.劳动就业的概念,企业人员招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企业招工简章与招聘广告的制作,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劳动合同的含义、特点和内容,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劳动合同订立和续订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4.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具体程序与基本要求。

5.劳动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职业分类的内容、劳动合同台账、劳动合同文档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6.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卫生规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要求。

7.劳动保障监察的机构、职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原则、方式与程序。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6.1劳动关系的确立 6.1.1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6.1.2人员招聘应遵守的法律规制 6.1.3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6.2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管理 6.2.1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6.2.2劳动合同管理 6.3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6.4劳动保障监察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劳动关系的确立 知识要求:①劳动关系的含义;②劳动关系的特征;③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④劳动就业的概念;⑤企业人员招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⑥劳动合同的含义与特点;⑦劳动合同的内容;⑧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⑨劳动合同的履行。

能力要求:①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②企业招工简章与招聘广告的制作;③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④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⑤法人授权书;⑥订立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⑦无效劳动合同;⑧劳动合同的续订。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与管理

知识要求:①劳动法律事实;②劳动合同的变更;③劳动合同管理的概念;④职业分类的内容。

能力要求:①劳动合同的解除;②劳动合同的终止;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④建立劳动合同台账;⑤管理劳动合同文档;⑥特殊岗位资格证书制度。

(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知识要求:①劳动安全技术规程;②劳动卫生规程;③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能力要求:①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②国家对女工禁忌工作范围的规定;③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④执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

(四)劳动保障监察

知识要求:①劳动保障监察概述;②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与监察事项。

能力要求:①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四、本章关键问题

1.何谓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调整劳动关系有哪些方式? 2.何谓劳动就业?企业人员招聘应遵循哪些的基本原则?

3.简述企业招工简章与招聘广告制作的内容,以及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4.简述劳动合同的含义、特点和内容,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劳动合同订立和履行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5.简述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具体程序与基本要求。

6.简述劳动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职业分类的内容、劳动合同台账、劳动合同文档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7.简述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劳动卫生规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 8.简述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9.简述劳动保障监察的机构、职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原则、方式与程序。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共性部分)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共性部分)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

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注:如果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编,安鸿章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3个学分。

根据学习对象成人在职业余自学的情况,作者可结合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提出几点具有规律性或代表性的学习方法,并结合本专业的要求、本课程的特点可具体适当展开写出,以便更好地指导考生如何进行自学。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作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你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

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重点的学习如人力资源规划等环节要把握其能力要求里描述的基本方法、流程。难点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对知识点、公式进行记忆以完成最基本的计算题解答。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两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注:一般会涉及到公共政治课、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等社会科学有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其内容所占比例约为10%—15%。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课程大纲,要在本大纲里提醒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此事。)

3. 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4.课程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考试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分别为:20%、15%、15%、20%、20%、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指出考试的方法,考试时间的长度。对本课程考试要携带必要的工具等,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s9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