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活化小学英语教学之本-2019年精选文档

更新时间:2023-12-02 06: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做合一:活化小学英语教学之本

一、前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贯穿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始终,尤其体现在教学上(成尚荣,2005)。“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然而,在现实中,小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教、学、做”分离的现象:教师灌输的多,学生主动学的少;教师拘泥于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忽视创设真实、半真实的生活语境,激活不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动机,交际应用环节薄弱甚至空缺。 那么,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笔者在大量的教学观察中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适时多维度组合“教、学、做”,可以合理构建“教学做合一”模式,激活课堂,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活泼、创新、高效。本文用教学案例诠释“教、学、做”的具体构建,并探讨“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二、“教学做合一”模式的构建

合理构建“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厘清“教、学、做”的三者关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以做为基础”并强调“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也就是说,“教、学、做”三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果我们肤浅地理解为“教

→学→做”,课堂教学就会落入俗套:教师枯燥地讲解灌输,学生被动地记录、机械地做题。

既然“做”是“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和基础,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都要为学生的“做”服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状态灵活组合“教、学、做”,创造性地实现学生“会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即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交际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笔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了“边学、边教、边做;先学、后教、再做;先做、后学、后教”的三种模式,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边学、边教、边做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他们通过日常的观察学习,通过家长、教师、同伴等的指导,并通过生活交际中反复模仿操练(即“做”),逐步习得语言。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借鉴:“学、教、做”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边学、边教、边做”把现实生活模拟到课堂,学生学习英语是在一种真实或者半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Unit 8 How are you?”时,利用PPT呈现了一幅感冒症状的图,见图1。

图中四个孩子分别表现出“头疼、发烧、咳嗽、流鼻涕”的

体态,教师以一个问题“What’s the matter?”引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学生求知状态中实施教,自然引出“headache、fever、cough、running nose”四个和感冒相关的词汇,学生在跟读、模仿后,教师让班级学生表演任意一个和感冒相关的动作,模拟生活中的感冒,要求全班学生说出对应的词汇,这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抢先回答,给学习较慢的学生又一次提供了语言输入的机会,如果有学生说错了单词,又有同伴的及时纠正。整个活动过程把“学、教、做”有机融入到一起,“学、教、做”几乎是同时的,学生在学中做,在教师的教中做,在做中发现问题再学。

2. 先学、后教、再做

“先学后教”是江苏省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预习作业;教师在检查、批改、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学情,学生会的不教,教学生不会的,把学生的疑点、难点确定为课堂的教学重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操练,解决实际应用性的问题,也就是“做”。 “先学、后教、再做”模式是把学习环节提前了,前置于课前,学生自学后带着问题走向课堂,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这样的教学就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Unit8 How are you?”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自学如何用英语打电话向教师请假,电话信息背景见图2。

学生课前学习,查阅课本,上课时教师提问学生,当有的学生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说“I’m Yang Lin.(我是杨琳)”,学得快的学生立刻指出错误,应该是“This is Yang Lin

speaking.”,教师给予确认,这时的教是真实高效的,因为犯错的学生得到及时纠错,提供帮助的学生既强化了打电话用语,又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 3. 先做、后学、后教

人是在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敢于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修正自己的不足。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很多错误。因此,教师的任务是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前,布置学生回家制作水果沙拉,做好后拍成图片,并用英语介绍制作水果沙拉需要的原料以及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先做水果沙拉、查阅生词、用英语介?B,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习生词的能力、写作能力。班上有位学生作品很具有创意,并编写押韵的小诗。如图3。 该生在班上踊跃展示自己的成果。在介绍自己所用水果“甜枣(jujube)”时,对该单词的读音有困惑,教师及时地示范;当该生遗漏了制作水果沙拉需要原料“奶酪”时,教师自然引出单

词“cream”。这种“做、学、教”是自然融合的,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是相关的。 三、“教学做合一”的实施策略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该思想是陶先生在反对旧教育,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它调“教学做”三者的统一,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强调“做”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金颖,2011)。小学英语教学要实现“教学做”三者的统一,必须关注两点: 1. 按需多维组合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生活的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关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转引自李曦,2013)。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把“做”放在第一位,也是教学的落脚点,教师根据“做”的需求实施“教”与“学”,在“做”中“学”与“教”,在“学”与“教”中纠正、改进、升华“做”。这样的按需组合“教、学、做”是多维的、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线性的组合关系。

“教、学、做”的多维度组合还体现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我们习惯上把“教”的执行者定位于教师,把“学、做”的执行者定位于学生,其实这种定位是狭隘片面的。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教同学,教师也要低下身来向学生学习。例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rv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