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总结
更新时间:2023-08-31 13: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总结
静力学一、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线 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 约束: 周为物体。 周为物体。它对物体的作用 体现在: 体现在: 约束反力:约束对非自由体 约束反力: 施加的力 其方向: 其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 的位移方向相反 固定端约束(平面): 固定端约束(平面): 限制三个方向运动: 限制三个方向运动:两 移动、 移动、一转动YA A XA MA B P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是研 物 究物体平衡的前提。 究物体平衡的前提。 二、等效:运动状态相同。用 等效:运动状态相同。 于刚体
总结
力沿作用线移动: 力沿作用线移动: ∴力是滑动矢量。只适用 力是滑动矢量。 于刚体, 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及刚体系统。 及刚体系统。 B 反例为:绳子, 反例为:绳子,P C F A
F B B
A B
?A A F F A B A B MB
P C
力线平移
总结
力偶等效M A B B A M A B
M
B
B
思考题: 思考题: 1、图示两结 、 构是否等效? 构是否等效?
M A C
?A
M C
2、力矩与力偶矩的异同? 、力矩与力偶矩的异同?
总结
平 面各力 系的合 成与平衡力系类型 简化结果
v' FR = 0
平衡方程
Mo = 0
平衡方 程个数 3
任意力系
v' v v FR = ∑Fxi + ∑Fy j v Mo = ∑mo (Fi )几何法:力多边形的封闭边 v v v 解析法:FR = Fxi + Fy j
∑F = 0 ∑m = 0x
∑F = 0y
汇交力系
∑
∑
几何法: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解析法: Fx = 0 Fy = 0
∑
∑
2
平行力系
v Mo = ∑mo (Fi )
v' v FR = ∑Fxi
∑F = 0x
∑m = 0
2
力偶系
v Mo = ∑mo (Fi )
∑m =0
1
总结
空间力系简化结果分析主矢(O)r FR = 0 r FR = 0
r FR ≠ 0
r FR ≠ 0
r FR ≠ 0 r FR ≠ 0
简化结果 主矩(O) r M =0 平衡 r 合力偶 M ≠0 r M =0 合力 o r r r M ≠ 0 FR ⊥ M 合力 o ′ r r r M ≠ 0 FR // M 力螺旋 or M ≠0
力螺旋 o′
总结
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 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 C处为光滑铰链。已知: 处为光滑铰链。 处为光滑铰链 已知: P1=100KN,P2=50KN, , , θ=600,q=50KN/m,L=4m。 , 。 试求固定端A的反力 的反力。 试求固定端 的反力。
P1 B L
P2
θC
q D 450 L
L
A
L
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 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 已知: 和 , 为铰接。 已知:M和L,B、C为铰接。 为铰接 试求固定端A的反力 试求固定端 的反力
L A B C D M
总结
运动学一 刚体的运动 1 平动: 平动:各点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完全相同, 各点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完全相同,所以刚体的运动可以 用刚体上某一点的运动来代表, 用刚体上某一点的运动来代表,这样就可以用点的运动学来求 刚体的运动。 刚体的运动。
2 定轴转
动: 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加速度
vA = ω rn aB = ω 2 r
v v A ⊥AOωO
VA A
aB = ε r aB =n 2 B
τ
vτ aB ⊥AOτ 2B
ε
(a ) + (a )
aBnB
= r ω4 +ε2
aB α aBτ
ε aτ B tgα = n = 2 aB ω
总结
3 平面运动: 平面运动: 求速度共讲三种方法: 求速度共讲三种方法: 基点法:是点的合成运动方法, 基点法:是点的合成运动方法, 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概念清楚, 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其概念清楚,是 后两种方法的基础。 后两种方法的基础。
vA A ωAB vA
ωO
vB
B
v v v vB = v A + vBA
v vBA ⊥ABvBA vA A
ω AB
vBA = BA
β
投影法:求速度较方便, 投影法:求速度较方便,但求平面图形的角速度不方便。 面图形的角速度不方便。ωO
vB cos β = v A cos α
vB α
B
总结
瞬心法:瞬心是速度为零的特 瞬心法:殊点, 殊点,用瞬心法求速度可看成基点法 的特例。 的特例。 这种方法求速度比较简便。 这种方法求速度比较简便。vA A
P
ω AB
vA vB = = PA PB
ωO
vB
B
平面图形的加速度的求解只讲了基点法: 平面图形的加速度的求解只讲了基点法: 平面图形的加速度的求解只讲了基点法
v v vn vτ a B = a A + a BA + a BAn a BA = ω 2 AB
aτ = ε AB BA
总结
二 点的合成运动1 一点两系三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点两系三运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动 点[相对轨迹 相对轨迹 速度加速度] 速度加速度 [绝对轨迹 绝对轨迹 速度加速度] 速度加速度
动 系
牵连运动 刚体的运动) (刚体的运动)
定 系
[牵连速度加速度 牵连速度加速度] 牵连速度加速度
动系上与动 点重合的点 牵连点) (牵连点)
总结
2 动点动系的选取原则 动点动系不能同时固连在同一个刚体上,否则动点与动系之间 动点动系不能同时固连在同一个刚体上, 动点动系不能同时固连在同一个刚体上 就不会有相对运动,也就不能构成点的合成运动。 就不会有相对运动,也就不能构成点的合成运动。 动点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明显,简单(比如轨迹是直 动点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明显, 动点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明显 简单( 圆或某一确定的曲线),并且动系要有明确的运动( ),并且动系要有明确的运动 线、圆或某一确定的曲线),并且动系要有明确的运动(比如平 定轴转动或平面运动)。 动、定轴转动或平面运动)。 3 速度合成定理:三种速度间的关系。 速度合成定理:三种速度间的关系。
v v v va = ve + vrv v v a a = ae + a r
绝对速度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方向。 绝对速度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方向。
4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
加速度合成定理: 普遍形式
加速度合成定理中加速度要素的个数可以为3、 、 、 个 当为3 加速度合成定理中加速度要素的个数可以为 、4、5、6个,当为 个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当大于3个时 用投影法。 个时, 个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当大于 个时,用投影法。
总结
已知:轮子作纯滚动, 已知:轮子作纯滚动,vo=0.2m/s,R=0.5m,固结于 , , 轮缘处的销子B可沿杆槽滑动 可沿杆槽滑动。 轮缘处的销子 可沿杆槽滑动。 求:图示瞬时ωAC A解:动点:B点(轮子) 动点: 点 轮子) 动系:杆AC 动系: 大小: 大小: a 方向: 方向: a ? a
v v v va = vr + ve? a
vavO
vr veO 600 C B
v v v 由速度合成定理 va = vr + ve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v e = v a sin30=0
vO 3 va = (2 × R) = 3vO R 2
如图示。 如图示。
1 3 3vO = vO 2 2
ve ∴ ω AB = BC vO 3 vO 3R= = = 0.2rad/s 2 2R
总结
ω
θ
A C φ O
D M B A θ
C
y′ o′
x′
ωO
B
总结
直角曲杆O1AB以匀角速度ω绕O1轴转动,则在图示位 直角曲杆 以匀角速度 轴转动, 垂直O 摇杆O 的角速度为 置(AO1垂直 1O2)时,摇杆 2B的角速度为 时 摇杆 。ω
3LA L B
ωO1 600 O2
总结
图示机构轮C作纯滚动。 图示机构轮 作纯滚动。AB=6r,OA=4r,已知当 作纯滚动 , ,已知当BC 试求: 铅直时, 的角速度为 铅直时,φ=300,β=900,杆OA的角速度为ω。试求: 的速度v 杆AB的角速度ωAB;轮C的角速度ωC与轮心 的速度 C。 的角速度 的角速度 与轮心C的速度
β
O
ωA B C r
φ
总结
长L的直杆 ,以角速度ω绕O轴转 的直杆OA, 轴转 的直杆 杆的A端铰接一个半径为 的圆盘, 端铰接一个半径为r的圆盘 动,杆的 端铰接一个半径为 的圆盘, 圆盘相对于直杆以匀角速度ωr 绕A 轴转动。今以圆盘边缘上的一点M为 轴转动。今以圆盘边缘上的一点 为 动点, 动坐标 动坐标, 垂直OA时 动点,OA动坐标,当AM垂直 时, 垂直 点M的相对速度为 的相对速度为 。 vr = Lωr , 方向沿 方向沿AM; vr = r (ωr – ω ),方向垂直 (ω ,方向垂直AM, , 指向左下方; 指向左下方 vr = ( L2 + r2 )1/2 ωr , 方向垂直 OM,指向右下方; ,指向右下方; vr = rωr , 方向垂直 方向垂直AM,指向左 , 下方。 下方。L
ωrA r M
ωO
总结
C2
F
在图示系统中,ABCD为一平行 在图示系统中, 为一平行 四连杆机构,某瞬时EF平行杆 四连杆机构,某瞬时 平行杆 CD,则杆 的速度瞬心为 ,则杆EF的速度瞬心为 。 C2 点; C1 点; E点; 点 F点。 点
C1
B
E C
ωA D
总结
在图示机构中, 在图示机构中,杆O1A= O2B, O1A∥O2B,杆O2C= O3D,O2C∥O3D , ,且O1A=20cm,O2C=40cm,CM=MD , , =30cm,若杆 1A以角速度ω= 3 rad/s ,若杆O 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 匀速转动,则D点的速度的大小为 点的
速度的大小为 cm/s,M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cm/s2。 60; C 120; 150; ; A B 360。 。 ωO1 O2
M
D
O3
总结
正在阅读:
理论力学总结08-31
社会实践投稿网站03-03
福建省周宁县上海商会会员通讯录03-08
第一课:”文艺复兴三杰“思维导图习题05-07
使用块的优化访问方式(西门子博途)04-11
故事 三只老鼠偷油喝11-18
压力容器设计基础知识06-05
猛禽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01-17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资质申请(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07-29
初中团课教案11-27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力学
- 理论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