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Harrison Bergeron(哈里森伯格朗)》

更新时间:2024-07-05 1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Harrison Bergeron(哈里森伯格朗)》

(2007-07-08 01:38:22) 转载

《Harrison Bergeron(哈里森·伯格朗)》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Kurt Vonnegut(冯尼格特)的一篇短篇小说。一般被认为是一篇反乌托邦的、讽刺绝对平等的作品,这诚然不假,因为小说中多次出现的“equal”已经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意图。但正如优秀的作品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作品传达出的信息也可以偏离作者原意,甚至超出作者预料产生新的意义,我更喜欢把这篇小说理解为另一种意思。

它是关于人的异化和艺术救赎的寓言。

固然,“equality(平等)”首先是它字面的意思——绝对平等、人人一样,像小说中写的“在上帝和法律面前、在所有方面都完全平等”“没有人更聪明、更好看、更强壮或敏捷”;但是深入下去,在狭义的、各种权利能力“一样”的背后,是否可以理解为蕴涵着广义的平庸、无个性的意思呢?在我看来,所谓的“平等”指的是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社会里,本应当通过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人,却异化成了被劳动束缚的奴隶;本应当有着千万种鲜活个性的人,却丧失了个性,成为一台台劳动的机器,也是更大的劳动、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正如卓别林《摩登时代》所表现的一样。在现代社会,一切都依据科学理性而科层化了,编码化了,一切事物都可以忽略其特性,而以层级、分类、编码代之,正如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正如让人头疼的大学专业,正如被制服和编号确定身份的、面目模糊的人们。异化的人和异化的生活诚然不完全符合小说中规定了“平等”的意思,但是,当人的个性被压抑,我之所以为我的个体确证被抹杀,其他的差异还值得一提吗?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平等”呢?

小说中的H-G正是制造了这种平等并竭力维护这种平等的组织。在现实层面上,它和小说中的政府部门一样,就是严密的国家机器。要说明的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解放人的本质为宗旨的、造资本主义的反的故事。反叛和镇压主要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冲突,在这里H-G是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的象征,也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压抑着人类自由的天性,使人不能全面发展自身潜能。女官员黛安娜就是H-G组织的代表。海瑟是完全被压抑和被控制的顺民,而乔治则是自由追求尚未泯灭,并时时为两种理性、意识的冲突而苦恼的人。

哈里森是一个艺术家,进一步说,他本人就代表了艺术。他是最最杰出的人物,聪明,英俊,高大,强壮,这样的天才对其他人来说简直是“不平等”的极致。他又是一个孩子,天真,纯洁,以至于粗鄙、乖戾。他具有不可一世的嚣张,正如艺术强大的感染力;他具有打破一切枷锁的力量,正如艺术给人最大程度的自由。在艺术的世界里,在审美的过程中,人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种种不合理,而在主客体同一的过程中重温自由,释放个性。也就是韦伯所说的“审美的救赎”,哈里森和女舞蹈演员的共舞正是“救赎”的体现,在哈里森的“强迫”或者说“鼓舞”下,女演员卸下了累赘,真正投入到美好的艺术世界中,他们是那么自由,甚至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控制;他们是那么忘我,在这悠扬的舞蹈和缠绵的亲吻中,深深体验到爱、美、

自由的感觉。是哈里森解放了女演员,是艺术拯救了被压抑的灵魂,两人共同度过了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哪怕这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后的结局则有些叔本华的悲观意味,H-G官员黛安娜残酷地结束了两人的生命,也再度压制了喷薄而出的激情。工具理性占了上风,人们再次回到理性的生活常态中来。按照叔本华的哲学,不是生存充满苦难,而是生存本身即苦难。意志注定了人逃不出欲望的循环,审美只是暂时的解脱,涅磐才是永久性的。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尾太过突兀,并且不太合理:既然哈里森的力量如此强大,可以逃出监狱,可以使其他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怎么如此轻易被杀了呢?这个问题是乌托邦主题难以解决的,而按照上文解释的主题和结尾的悲观处理反倒可以理解:短暂的审美戛然而止,人又必须回到冷酷的现实中来,面对无至尽的苦难,继续忍受压迫和异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q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