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实务-习题解答
更新时间:2024-01-23 00: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政治经济学原理 穆勒推荐度:
- 相关推荐
1、主要概念解释
生产力: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现代生产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层次。(1) 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 附着性或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信息等。(3) 运行性因素,即生产的组织管理,包括生产力的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和时序安排等方面。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经济关系。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划分阶级的经济标准出发,生产关系归结为三个方面。(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 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 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按经济规律形成的条件和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大致分为3类: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若干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一特定社会形态占支配地位的特有经济规律。
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它包括两个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而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必须从考察社会生产开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社会生产包括两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经济关系。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来考察,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从划分阶级的经济标准出发,生产关系归结为三个方面。(1)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 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 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3、试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答:学习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为认识和研究现代资本主义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寻求指导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3) 为学习其他经济学科奠定理论基础。 4、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如何统一的?
答: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科学。阶级性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表现,反映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决定于它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研究生产关系问题必然触及各阶级或阶层的切身利益。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利益的经济学家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总是持有不同的解释,形成不同的观点,为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从而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经济科学。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大公无私的阶级。无产阶
1
级的根本利益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把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
5、有人说,经济活动都是有人参与的,因而没有什么客观的经济规律。请对此做出评论。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何异同点?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经济活动都是有人参与的,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1)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2)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
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相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其自身的以下特点。(1) 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各种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2) 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经济规律既然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那么,当这种经济条件消失时,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而消失。(3) 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新的自然规律,一般是比较顺利的。但是,经济规律作为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它的作用直接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因而,人们在利用经济规律时,经常会受到利益关系的限制,从而使经济规律的作用受到干扰。 第1章 劳动价值理论
1、主要概念解释
使用价值: 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或效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它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
交换价值: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性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组成部分的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简单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扩大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的唯一的、同一种商品(例如绵羊)上。 货币形式:当贵金属从商品界分离出来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时,就成了货币。这样,一般价值形式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价值尺度:作为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把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们贮藏起来,就是贮藏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由商品的赊买赊卖引起的,这种职能先是在商品流通的范围内,后来又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用来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赋税等。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是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实际上就是货币其他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 待售商品的总量。(2) 商品的价格水平。(3) 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项相乘就是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相当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纸币与金属货币具有同等的购买力;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通货膨胀:就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的纸币供应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的现象。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也就是说,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
2、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另一方面,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使
3
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同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一切有用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1) 凡不是由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都没有价值,例如空气、阳光等。(2) 有的物品虽然是劳动生产物,具有使用价值,但只用于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不是供别人使用,也没有价值。(3) 劳动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如果供别人使用,但不通过交换,也没有价值,如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对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互相矛盾。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价值。但为了获取价值,又必须生产出自己所不需要的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它的价值。商品只有首先被证明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为了实现其价值,又必须先让渡其使用价值。可见,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解决。 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他们没有发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当人们提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却可以互相比较,是什么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时,他们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正是运用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和论证了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了原有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了新价值,进而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是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等理论。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学说基础之上的。 4、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5、货币的本质和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项主要职能。 6、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式?
答:作为一种人们能够共同接受的价值体化物,货币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形态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具体有:铸币的形成、纸币的出现、信用货币、现代货币、电子货币等。
4
7、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作用。
答:在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价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则是经常发生的。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第一,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第二,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和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支配着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命运。(1)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2)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8、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要为15000件。 试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背离是多少?
解:根据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反比的原理:劳动生产力 =1/单位商品价值量 ∵去年劳动生产力=1/1=1 ∴ 今年劳动生产力=1·(1+25%)=125% ∴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125%=100/125=0·80元 根据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原理:
∵社会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为10000件,社会需求商品使用价值量为15000件 ∴社会必需的价值量为15000×0·80元=12000元 ∴单位商品价格=0·80 ×15000/10000=1·20元 单位商品价格高于价值:1·20元-0·80元=0·40元
答:(1)该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20元;(2)价格高于价值0·40元。
9、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亿 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解:根据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当年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1400+400-350-250)/8 =150亿元
货币贬值后每元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发行货币量= 150/200 =0·75元. 答:(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50亿元。(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为0·75元。 第2章 剩余价值理论
5
1、主要概念解释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并在劳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 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2) 劳动者必须同个人的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谋生手段。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资本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能进行保值和增值的价值。具有:垫支性、运动性和增值性。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资本只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而是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由于工人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从物质形态上来看,是从投入生产过程开始,一直到它的使用价值丧失为止,始终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在较长时间内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从价值形态上来看,其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按照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在其价值全部转移完之前,总有一部分包含在固定资产中。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是在一次生产过程完成后便全部被消费掉,由原来的使用价值变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态上看,是在一次生产过程完成后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且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态全部收回。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其价值并不发生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活劳动再生产出来,并通过产品的销售收回。由于它的价值周转方式与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相同,因此,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资本也被看作是流动资本。
剩余价值:就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所反映的是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和为资本提供剩余劳动之间的量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
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就是企业把积累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
6
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量。
资本集中:是把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为大资本。资本集中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之间的互相兼并,即大资本兼并小资本;另一种是企业之间互相联合,如组建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和股份公司。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即失业人口,也就是说,不是人口绝对地超过了社会财富和生产能力所能供养的限度,而是相对于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出现了一部分劳动者过剩。
2、试述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
答: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阶段。而货币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企业要组织生产,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特殊的运动中才转化为资本,货币与资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本质区别体现在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上。
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即商品生产者首先出卖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的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即资本家首先用货币购买一定的商品,再将商品出卖,换回货币。
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形式上的区别。①买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起点和终点是货币。③流通媒介不同。前者是商品,后者是货币。
(2)本质上的区别。①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中,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构成了运动的实际内容,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在资本流通中,流通终点的货币必须大于起点的货币构成了运动的实际内容,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货币的增值。②运动的界限不同。在商品流通中,由于运动的目的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流通是以需要的满足为界限的。在资本流通中,由于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使价值不断地增值,而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这一目的,这就决定了资本的运动是无止境的。 3、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答:(1)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流通中,不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情况下,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再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流通只会引起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值,从而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在不等价交换情况下,无论是贱买还是贵卖,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2) 剩余价值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第一,在流通领域之外,商品生产者只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他们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再创造出一份剩余价值。第二,在流通领域之外,商品生产者的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更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 4、试述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
7
于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的活的有机体中,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地说,包括三个部分。(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 维持劳动者家属及其子女的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劳动者的教育或训练费用。此外,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确定,还包含着历史和社会道德的因素,即还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力价值具有差异性。
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亦即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为什么说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答:资本生产的本质是为了价值的增值,因此,投资者必须使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值的过程。为了使资本发生价值增值,就要加强对劳动力的使用,在生产技术条件和劳动强度既定的条件下,主要便是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对投资者来说,他既然支付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则工人就向他让渡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价值。因此,投资者可以让工人在这一天中劳动更长时间。当工人的劳动时间被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时,价值形成过程便转化为价值增值过程。因此可以说,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试述资本的本质和构成。
答:资本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能进行保值和增值的价值。资本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体现资本的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结合在一起,其性质就是能带来私人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结合在一起,表现为集体资本和国家资本,是由公有企业占用的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反映了国家、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资本具有不同的构成。
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 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资本只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称其为不变资本。(2) 可变资本(v)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而是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由于工人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发生了变化。所以称其为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从物质形态上来看,是从投入生产过程开始,一直到它的使用价值丧失为止,始终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在较长时间内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从价值形态上来看,其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按照固定资产在生产过
8
程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在其价值全部转移完之前,总有一部分包含在固定资产中。(2)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是在一次生产过程完成后便全部被消费掉,由原来的使用价值变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从价值形态上看,是在一次生产过程完成后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且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态全部收回。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其价值并不发生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活劳动再生产出来,并通过产品的销售收回。由于它的价值周转方式与购买劳动对象的资本相同,因此,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资本也被看作是流动资本。 7、相对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答: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其结果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特别是和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有关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使得生活资料价值降低,进而使得劳动力的价值降低,最终使得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形成相对剩余价值。
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什么关系?
答: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总量。(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把工作日绝对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是产生剩余价值的前提。同时,只有将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才能以此为基础,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生产技术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生产技术的变革为条件的。 9、论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1)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机器人”“机械手”和自动化生产线,仍然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变资本。尽管这些自动化机器设备本身的价值较高,但在生产过程中,它们也只能按照磨损程度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能创造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创造剩余价值。(2) 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企业里,直接控制机器设备的劳动者减少了,但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对自动化生产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科技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相应地增加了。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其他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比重就越大。(3) 在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企业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复杂程度也比较高,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4) 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企业所获得的更多的剩余价值中,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生产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移过来的。因为现代化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使得一部分剩余价值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移到有机构成高的部门。
9
10、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量。资本集中则是把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一方面,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增大,从而加剧了竞争,也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另一方面,集中起来的企业,更有利于采用新的技术,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加快资本的积聚。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首先,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是一致的,因而单个资本的增大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量;资本集中则是通过单纯改变现有资本的分配来实现,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其次,资本积聚是以个别企业财富的增加为基础的,受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因而它的增长较慢;资本集中是现有资本的合并,因而不受财富增长的限制,并且能使个别资本迅速地达到空前巨大的规模。 11、试述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必然性。
答: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规模扩大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产物。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可以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
(1) 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方面来分析。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减少,这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原因在于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由于追加了可变资本,需要新吸引劳动力,这就引起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使整个资本的有机构成有所提高,则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结果会引起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因而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也会相对地减少。二是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原因在于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使一部分在业劳动者失去了工作岗位,出现所谓“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
(2) 从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方面来分析。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绝对地增加。这是因为:由于技术进步及广泛使用机器生产,操作简化,劳动繁重程度减轻,使大批妇女和童工加入到雇佣劳动者队伍,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机械的采用导致农民的破产,大批农村劳动者流入城市;由于资本的集中,使在竞争中破产的中小资本家和手工业者沦为雇佣劳动者;总人口的增加、退休后再就业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也会加大劳动力的实际供给。
可见,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会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又会造成劳动力对资本供给的不断增加,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必然使得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劳动力的需求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从而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12、为什么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1) 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周期性的,不断从高涨到危机,又从危机到高涨这样循环往复、间歇地进行。当危机到来时,大批企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于是失业人口急剧增加;但在高涨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又迫切需要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而仅仅依靠人口的自然繁殖显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
10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便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起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2) 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加重了对在业工人的压力。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不仅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更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可以迫使在业工人接受较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劳动条件,或者强迫在业工人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
13、某纺织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生产棉纱10000千克。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0.5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千克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企业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解:
∵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80 ×50=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 c +4000v+(4000×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元
∵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16000元× (1+50%)=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4,000×1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15000斤×2·5斤=37500斤 ∴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33000=4500元 本月的m`=4500+4000/4000=212·5% 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50元;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212.5%。 第3章 资本运行理论 1、主要概念解释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使自身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周转: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固定资本: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的资本,它的价值转移是逐次进行的。
流动资本: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它的价值转移是一次性完成的。 社会资本:这种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形成社会资本。
11
社会总产品:所谓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2、产业资本循环要经过哪些阶段?与这些阶段相适应的资本的职能形式有哪些?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答:产业资本的循环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生产资本执行着为企业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商品资本执行着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业资本要实现正常的、连续性的循环,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 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使它们同时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简言之,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2) 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简言之,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3、生产资本有哪些划分?这些划分有什么意义?
答: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
第一,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二,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资本的周转对资本价值增值有什么影响?
答: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1) 生产资本的构成;2) 资本的周转时间
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主要是加快固定资本周转速度,可以避免或减少精神磨损的价值损失;可以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还可以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省预付资本量,扩大生产规模;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特别是加快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5、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12
答: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它之所以是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首先是因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只有预付资本价值全部得到补偿,顺利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有可能购买下一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保证社会资本运动的正常进行。其次是因为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社会资本运动要正常进行,必须保证上一个生产过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和替换,否则,社会资本运动过程就会发生中断或萎缩。由于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更替和补偿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并以此为前提,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成为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两个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以及按价值形式分为c、v、m三个部分的原理。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实现条件Ⅰ(v + m)=Ⅱc 派生实现条件:(1) Ⅰ(c + v + m)=Ⅰc +Ⅱc
(2) Ⅱ(c + v + m)=Ⅰ(v + m)+Ⅱ(v + m)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 + m)>Ⅱc Ⅱ(c + m-m/x)>Ⅰ(v + m/x)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实现条件Ⅰ(v + ?v + m/x)=Ⅱ(c + ?c) 派生实现条件:(1)Ⅰ(c + v + m)=Ⅰ(c + ?c)+Ⅱ(c +?c)
(2)Ⅱ(c + v + m)=Ⅰ(v + ?v + m/x)+Ⅱ(v + v + m/x)
7、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为什么生产资料必须优先增长?
答: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主要是因为,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原有预付资本和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缩小。不变资本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而可变资本主要是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因此,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得到补偿。
需要指出的是,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片面地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还是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9、企业年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比是2:1,固定资本使用年限为10年,流动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试计算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解: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2×1/10+1×4)÷(2+1)=1.4次
13
10、试述资本循坏、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资本循环原理指导我们认识和利用社会主义资金运动的规律。资本循环原理阐明:为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产业资本家必须把它的资本按照再生产要求的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部分,并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这一循环原理,撇开马克思分析时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也要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企业资金只有在不断循环中才能保值和增值。要保证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顺利进行,也必须根据生产规模、技术构成、购销时间的长短等情况,把全部资金合理地按一定比例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商品资金三种形式上,并使它们各自顺利循环。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均衡生产,产品要适销对路,从而加速资金的循环。
资本周转原理指导我们认识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资本周转原理阐明:加速资本周转,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而且可以节约预付资本,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这一原理撇开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现实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企业只有加速资金周转,才能节省预付资金,增加盈利。
第二,要加速资金周转,必须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其主要途径是: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储备,减少盲目生产,搞好产销平衡,发展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和信用制度,提高固定资金利用率等。
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也必须要努力保证两大部类之间、两大部类内部以及一、二、三产业之间合理发展,保持合理的、协调的比例关系,努力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结构上和总量上保持基本平衡。为此,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4章 收入分配理论
1、主要概念解释
国民收入:通常用NI表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总量指标,如GDP、GNP等。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即等于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之和,在数量上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是:NI = NNP - 间接税 = 工资 + 利息 + 地租 + 利润。
工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
成本价格:资本家在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价格叫成本价格,又称“生产费用”或“生产成本”。
利润:把剩余价值看成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14
平均利润: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大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产业资本家用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把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卖给消费者,这种购销之间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借代利息: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出让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支付的报酬。 银行利润:银行利润从形式上看,是由于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存放款利息的差额扣除银行业务费用后的余额,即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经营费用。实际上,银行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家付给的贷款利息。所以,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股票价格: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就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缴纳给大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着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级差地租:就是耕种某些较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由于这种地租与土地的等级相联系,所以被称为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好地或劣等地都必须要缴纳的地租。 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实质是资本化的地租。 按劳分配: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在进行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公平和效率:公平与效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公平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效率指在资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经济效率的较高增长,也就是投入与产出比率的较快提高。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怎样进行的?
答: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企业内部进行分配,即在与再生产直接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全部国民收入中相当于可变资本部分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工人,相当于剩余价值部分则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率的平均化在不同的产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在公有制企业内按照劳动者的劳动量实行按劳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的财政预算来实现的。国家财政是指国家凭借它的权力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财政预算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进行集中和运用,包括预算
15
收入和预算支出。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和国债,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国防、行政费用和文教卫生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可以保证国家行政机关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 3、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答:工资从现象上看,劳动者在投资者的工厂里劳动一天,付给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付给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按照生产的合格产品件数付给工资。这样,就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工人的工资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其实,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劳动力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这是因为:首先,劳动价值本身不能以劳动决定。如果说8小时劳动的价值是8小时的劳动,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其次,劳动不能作为商品独立存在和出卖。假如劳动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它必须在出卖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当工人以卖者的身份进入市场时,劳动还没有开始。当劳动过程开始时,劳动已不再属于工人。再次,把劳动看作商品,不是违反价值规律,就是违背剩余价值规律。假定劳动是商品,资本家用货币(物化劳动)同作为商品的活劳动直接交换,只能发生两种情况。一是如果要获得剩余价值,只能实行不等价交换,这就违反了价值规律的要求;二是等价交换,这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就否定了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
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商品,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或有酬劳动,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4、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答:社会上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剩余价值率相同,而各个部门的利润率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差异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不同于部门内部的竞争,它是为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它既包括原有资本在各个部门间的流出和流入,也包括新资本的投向和规模大小的变动。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这种自由转移,通过各个部门商品供求总量的变化和商品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结果造成一种趋势:社会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利润率平均化,形成全社会的一般利润率,即社会平均利润率。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必然结果。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商品不再是按照价值c+v+m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个部门的商品都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各个资本家都获得了平均利润。 5、商业利润的来源和获得途径是什么?
答:商业利润只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16
的。由于商业资本家独立承担商品买卖的业务,产业资本家用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把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卖给消费者,这种购销之间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6、借贷资本有什么特点?
答: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一种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资本形式。
借贷资本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资本,具有如下特点。
(1) 它是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定量的货币如果当作资本来使用时,就能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这样,作为资本的货币就比作为货币的货币多了一种使用价值,它不仅可以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而且还可以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利息。所以,借贷资本也称为生息资本。
(2) 它是财产资本。借贷资本作为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出现了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对于资本的所有者来说,它是财产资本;对于资本的使用者来说,它是职能资本。
(3) 借贷资本运动的独特形式为G — G' 。这一独特运动形式,致使资本关系取得了最富有拜物教的性质,似乎货币可以自行增值,从而掩盖了借贷资本的本质。 7、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有什么区别?
答:级差地租就是耕种某些较好的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由于这种地租与土地的等级相联系,所以被称为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优劣不同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差异,形成的原因则在于土地经营的垄断,级差地租的实质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而超额利润不过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好地或劣等地都必须要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8、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答:党的十六大在总结十五大以来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为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根据。
(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除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以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形式。产品的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因而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2)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既可激励生产要素投入者投入的积极性,又可激励生产要素使用者节约的积极性,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集约增长。
(3)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收入分配制度的进步。在市场
17
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贡献可以用其边际生产力来衡量。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一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所导致的产品产出的最大变化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甚至被视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延伸和提高。所以,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仅不会影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而且是收入分配制度的进步。
(4)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在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条件下的正确认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实施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例如,允许技术入股和参与分红政策,一方面会刺激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经济增长,为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扩大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队伍中来,壮大中等收入者的队伍。
9、如何理解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它是对一切剥削阶级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剥削制度的否定。但不允许任何有劳动能力的人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并不是拉平劳动报酬上的差别,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相同的时间内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不仅可以调动先进者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他们吸引和鼓励大多数人努力发展生产,勤奋劳动,从而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产生的差别,绝不是那种极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入贫穷的两极分化的差别,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同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也必须采取适应的政策和措施,避免贫富程度的过分悬殊,防止局部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由于非劳动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经济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另一方面,对经济条件很差,致富困难较大的地区和劳动者,加以必要的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10、某产业部门资本总量为900亿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0c:20v,剩余价值率为100%,商业资本家为经销商品预付商业资本100亿元。试计算①商品全部由商业资本家经销,平均利润率是多少?②在利润平均化的条件下,产业资本家获得多少产业利润?剩余资本家获得多少商业利润?
解:①产业部门资本总量为900亿元,资本有机构成为80c:20v,v=180 剩余价值率为100%,m=180 平均利润率=18%
②产业利润=900×18%=162亿元 商业利润=100×18%=18亿元
11、企业出售股票资本10万元,每股面额100元,按股息率8%售出,银行存款利息率为5%。试计算:①股票价格是多少?②通过售出股票获得利润是多少?
解:①股票价格=100×8%÷5%=160元
②售出股票获得利润=100000÷100×60=60000元
18
12、假设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工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c:v)为8:2,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c:v)为6:4,社会上平均利润率为20%。并设农业部门耕种1万亩土地,投资50万元。在存款利息率为3%的情况下,每亩土地价格是多少?
解:假设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为100%,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c:v)为6:4,投资50万元,则m=20万元
社会上平均利润率为20%。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50×20%=10万元 地租=20-10=10万元,1亩土地的地租=10元 土地价格=10÷3%=333.3元
13、试述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关系。
答:第一,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着资本家阶级各个集团及大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反映着资本家阶级各个集团及大土地所有者与工人阶级的关系以及各剥削集团之间的关系。第二,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又都是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的表面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反映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掩盖了可变资本购买来的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剩余价值这个实质,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但是,利润和剩余价值的量还是相等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得到的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就不一致了,似乎利润的多少是由投入的资本量决定的,而不是由投入的劳动量决定的,从而造成利润完全是由资本产生的假相。所以,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商业利润似乎说明商业资本家得到的利润是由流通领域产生的,似乎流通领域也创造了剩余价值,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表现为资本本身的自然果实,掩盖了利息也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转化形式的本质。地租好像是土地所有者完全凭土地得到的收入,从而掩盖了地租的真实来源,掩盖了土地所有者对农业工人的剥削关系。实际上,地租也是来源于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如果没有农业工人的劳动,再好的土地也是“生产”不出地租的。 14、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答: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社会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利润率平均化,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大小相适应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平均利润。这样等量资本就获取了等量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个部门的商品都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各个资本家都获得了平均利润。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各种资源,包括资本能在各生产部门之间自由地流动,这样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充分和有效的利用,为此,我国必须建立起保障资源流动的市场机制。同时国家也要加强宏观调控,以保证市场秩序的有序运行,避免资源的盲目流动。
19
第5章 市场经济理论 1、主要概念解释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制。
市场体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的统一体。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依据商品界定的范围不同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商品是指企业生产或供给的产品,商品市场实际上是指“产品”市场;如果商品是指一切可以在市场中交易的对象,不仅有企业的产品,而且有居民的劳动力和储蓄等,都是广义的商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现代企业制度: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即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典型的组织形式;其二,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2、市场机制的功能是什么?
答:市场机制具有以下6大功能。 (1)形成市场价格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3)平衡供求的功能。 (4)实现经济利益的功能。 (5)评价经济效益的功能。 (6)实现优胜劣汰的功能。 3、简述生产要素市场的主要内容。
答:(1)土地市场
土地是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依赖和利用的经济资源,相对于其他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土地是最难以增加的,其稀缺性比其他生产要素更显著。对于人口众多、人均可用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我国来说,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更为重要,而使土地资源商品化、配置市场化,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2)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其配置和形成价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双方的契约合同关系,实现劳动者与公有生产资料的结合。
(3)金融市场
所谓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货币资金的融通和交易的场所、机构和供求交易关系。通过买卖各种信用工具而进行货币资金的收集、发放、转换等活动,金融市场可以实现社会闲散资
20
金向生产经营性资金的转化,提高资金和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4)技术市场
技术成果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等条件。技术商品的流通表现为技术贸易,具体形式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形式是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由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活动。售产品,任何第三方不得在该区域内使用所转让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但是,许可方本身仍然保留在该区域内使用所转让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权利。
(5)信息市场
信在市场经济中,被投入市场交易的信息是具有商业价值或经济功能的经济信息。信息市场主要是信息咨询市场,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的产业就是信息咨询业,它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对生产的作用日益增强的现代经济中,信息业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并被称为“第四产业”。
4、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答:市场体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的统一体。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分析其构成,最主要的有四种。
(1)从市场交易或流通的对象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大类。 (2)从市场交易的空间范围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地产地用的商品市
场即地方性市场、消费需求和供给较为广泛的区域性市场、统一的全国性市场和各国之间的世界市场等,它们是一个在空间上高度统一的市场整体。
(3)从市场组织和机构设置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各种市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 (4)从市场交易的具体方式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三部分。
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但是,市场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经历了几百年发展,才在20世纪中叶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我国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期。 5、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国有企业原来实行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是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政企不分,产权界定不清,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在这种体制之下,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资产责任不落实,实际上呈无人负责状态;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政府对企业要承担无限责任。结果,国有企业手脚受到束缚,积极性受到压抑,只得按政府下达的计划行事,导致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脱节,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因此,这种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它使国有企业无法成为有活力的市场主体。这种体制不改革,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一,国有企业本身只能低效运行,难以发展壮大,相当多企业要靠国家不断投入大量资源才能维持生存,国家一旦停止投入,企业便会萎缩下去;第二,由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国有企业不振,必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延缓
21
我国现代化进程;第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如果国有企业不能改变效率低的状况,就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解放、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势必损害社会主义的信誉。所以,国有企业的体制必须改革,必须坚决改变陈旧的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有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这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和成败。 6、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产权关系清晰。现代企业所占有的全部资产,其产权关系十分清晰,出资者是财产的所有者,具有最终所有权;企业作为经济上的占有者,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在股份有限公司里,股东是所有者,具有最终所有权;董事会作为法人代表,具有法人财产权;总经理作为经营者,具有经营管理权。
(2) 权利责任明确。企业的出资者作为财产所有者,按其投入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利;同时,又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破产时发生的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企业作为资产在经济上的占有者和经营者,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一方面拥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另一方面又有承担自负盈亏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3) 政企关系合理。政府和企业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关系明确,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其具体表现是:政企分开,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政府不再包揽企业的一切;政府把应属于企业的权利归还给企业,企业按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并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作为目的;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企业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时依法破产,政府仅以投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不再承担其他无关的责任。
(4) 组织管理科学。这是指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等组织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其具体表现是:凡实行公司制的企业,都按公司法的规定设置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构,这些机构能有效地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间相互关系;能按公司法的规定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能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7、简述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革,改革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以“放权让利”为标志的起步阶段。起步阶段的时间区间是1978年12月至1984年8月。在这一阶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目的在于调动地方、企业的劳动者的积极性。这种改革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将企业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盈利水平联系起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创利润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由于单纯的放权让利没有使企业从根本上摆脱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企业也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以“利改税”为标志的全面改革阶段
这个阶段的时间区间大概为1984年10月至1992年。这个阶段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两权分离:即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期间,实行了两步利改税及拨改贷等措施,对企业实行承包制、租赁制,少数企业还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多种经营方式的采用,对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
22
企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经营方式的改革并没有严格界定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只是在利益分配方面作了一些调整。相反,倒造成了企业负盈不负亏、缺乏约束机制、企业行为短期化等问题。
(3)以“制度创新”为标志的深化改革阶段
国有企业经历了“临产前的阵痛”之后,终于进入了改革的攻坚阶段——制度创新阶段。这个阶段是从1992年开始的,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终于打破了坚冰,由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
8、甲企业商品单价为20元,需求量为1000件,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率)为3;乙企业商品单价为20元,需求量也为1000件,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5。现在甲、乙两企业商品的单价都降低10%。试计算两企业商品各自的需求量及收益,并帮助甲、乙两企业分析能否采用相同的降价策略。
解:甲: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3×10%=30%
需求量=1000(1+30%)=1300 总收益=PQ=20(1-10%)×1300=23400 乙: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0.5×10%=5%
需求量=1000(1+5%)=1050 总收益=PQ=20(1-10%)×1050=18900
甲企业降价后,总收益增加, 23400-1000×20=3400 乙企业降价后,总收益减少,18900-1000×20=-1100
所以,不能采取相同的降价策略。甲企业弹性大,可以通过降价,薄利多销。乙企业弹性小,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 第6章 宏观调控理论
1、主要概念解释
公共产品:是指不论人们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割地散布到整个社会里,公共产品的享用无竞争性和排他性。
私人产品:是指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的产品。 非排他性:指一些人享用一种产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中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需要: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市场缺陷: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败”、“市场失效”等,它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市场不能自然有效地配置资源,或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的状态。
外部效应: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自然垄断:指某些行业具有生产经营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而边际效益越高的自然性质,即规模报酬递增。
调控模式:指在现实经济中非常复杂的国家、市场和企业的关系,经过科学的抽象而在理论上把握其
23
运行的方式、特征和主体框架。
参数调节: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将所掌握的经济参数输入市场,使它们在市场活动中发生内部机理变换,最终输出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的市场信号,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经济进行调节的过程。
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社会的人均产量或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年均增长率来表示。
国家计划:国家统一制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依据。
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组织调节货币流通,使信贷规模和利率水平符合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需要的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及企业结构所依据的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方面的内容。
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原因主要在于: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日益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对国民经济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需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它的正常运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包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的活动是分散的,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容易使微观经济利益同宏观经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把微观经济利益同宏观经济利益统一起来。 3、简述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答:(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宏观调控目标是依据宏观调控任务而确定的,它是由若干具体目标所形成的一个目标体系,主要包括: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快速增长、提高效益、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公平分配等。
(3)宏观调控目标中,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 4、试述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及其运用。
答:我国宏观调控,要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进行,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1)经济调控手段。实现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即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利率、工资、奖金等,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2)法律调控手段。包括法律保护和法律制裁两个方面,主要采取法律形式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
24
活动。
(3)计划调控手段。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但计划调控应以指导性的间接计划管理为主。
(4)行政调控手段。宏观调控需采用一定的、必要的行政调控手段,但不能片面强调或过多地运用行政调控手段。 5、材料分析
有人主张,可能赚钱的行业都让私人去搞,社会主义国家应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专干私人不愿干的行业,因此,国有经济必须退出一切可能赢利的竞争性行业,而不管该企业现在是否有高赢利和高绩效。
问题:你认为上述言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这一言论是错误的。
(2)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是国家为了实现公有制的基础地位,由国家代表全国人民行使资产的所有权,把大量资产集中在国家手里,由国家采用一定的管理形式进行资源配置,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兼有双重职能:一是作为制度存在的基础,即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二是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工具。
(4)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有:一是基础服务功能;二是支柱构筑功能;三是调节流通功能;四是技术示范功能;五是社会创利功能;六是产权引导功能。
(5)只有企业才是生产、流通和分配的直接承担者,是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和两个文明的物质力量。如果没有这样一批国有企业作为支持公有制的微观物质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确立和保证,按劳分配也就没有实现的载体,人民收入的增加和全面小康就难以实现。 第7章 经济全球化理论
1、主要概念解释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或地区通过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使各国或地区经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增强、相互融合日益加深、相互制约日益突出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逐步一体化的历史过程。
生产的全球化:指以全球分工为基础,以建立全球生产经营体系的跨国公司为主体,面向全球发展的生产。
贸易的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的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
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指资本、技术和人员等生产要素以国际经济贸易或者经济合作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的直接流动。
金融全球化:指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逐渐趋同的过程,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一体化。 消费的全球化:由生产全球化引发的世界范围内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趋同性。
25
工业经济:以大规模的商品货物、劳务及资本的国际交流为其基本形态的经济。
信息经济:指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借助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整个世界更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方便的国际交流手段。
跨国公司:在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各种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
对外贸易: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国内贸易向国际的延伸。
利用外资:指利用国外资本来进行建设和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的活动,是一种国际信贷关系。 引进技术:指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和技术交流活动,从国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迅速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以促进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国际承包: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公司承揽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人企业主的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
劳务合作:指直接向国外提供劳务人员来获取利润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
世界贸易组织:是政府间通过谈判组成的以经济自由化为宗旨,协调成员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组织,其成员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95%。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2、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通过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使各国或地区经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增强、相互融合日益加深、相互制约日益突出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逐步一体化的历史过程。按照跨国界经济行为的不同,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 3、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答: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要是两种性质,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性质和人类文明相互融合的性质。(1)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性质。(2)经济全球化体现着人类文明不断融合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存在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平共处的一面,又存在着它们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的一面——这符合人类文明的融合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4、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答:从总体上讲,与20世纪50-60年代以前的世界经济相比,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26
经济发展模式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社会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连接世界市场体系的纽带从有形方式向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国际经济交往的方式从“线型模式”向“网络型模式”转变;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国际经济交往的节奏由平稳向快捷化转变。 5、试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答: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的国际挑战:(1) 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2) 中国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的强大压力。(3) 中国面临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一些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主权和政治影响提出严峻挑战。
市场的开放性、资源的流动性、经济的关联性、供求信号的敏感性和经济波动的传导性,是以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及内在运行机制,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1) 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2) 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为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动力支持。(3)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体现者,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先锋性作用”。 6、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1)经济安全战略。经济安全战略是我国国际经济战略的基本前提。所谓国家经济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各种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
(2)科学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不仅需要发展,而且需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不仅是我国一个战略目标,而且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手段,它不仅是我国的一个国内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问题。
(3)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它们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国要在21世纪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积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中去。应该说这是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经济战略的主体性内容。
(4)培育跨国公司战略。跨国公司是在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可以由单个国家的企业独立创办,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企业合资或合作经营。
7、你认为中国是否要培育和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为什么?
答:跨国公司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 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或金融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2) 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实行共同的政策,此种政策能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3) 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社会效益引起世人注目。
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应当积极探索培育跨国公司的可行途径。参照
27
美、日、欧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成长的经验教训,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 我国企业应针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自己的“学习、合作、竞争”战略。我国企业需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变消极防御为主动学习,积极合作,敢于竞争。(2) 切实贯彻“走出去”开放战略,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国大型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指国家支持和鼓励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国外特别是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以实现从产品到要素,从资本到技术全面地、主动地进入国际市场。 8、材料分析
2006年7月22日《中国经营报》报道: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跨国公司已占领了中国彩电市场的60%,洗发、护发用品市场的80%,外国公司生产的软饮料在中国四大城市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5%,1992年进入中国的“麦当劳”快餐已把国内众多的民族快餐击得溃不成军;夏天,各大城市街头几乎所有的冷饮网点都被国外的“和路雪”和“雀巢”覆盖??
养育了三代中国人的八大饮料名牌中的七个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纷纷合资,有人戏称为“水淹七军”。” 问题:(1)什么是国家经济安全?
(2)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是否会危及中国的经济安全?为什么? (3)你认为在对外开放中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
答:(1)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
(2)外资企业之所以对民族产业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对外资所实行的优惠政策妨碍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还有一些外资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直接损害民族产业的利益。但形成冲击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太低。
(3)面对外资的冲击,一方面我们要调整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首先,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坚持利益原则、全球原则和变动原则。其次,关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建立“三控式”民族企业集团;二是争取对半式双赢;三是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四是加大教育投入,创造知识资源。 第8章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
1、主要概念解释
资本的原始积累:包括货币财富的积累和雇佣劳动的积累。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条件。 自由资本主义: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包括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到垄断占统治地位之间的整个历史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以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垄断资本统治下资本主义社
28
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经济制度: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1)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个体经济:指个体所有制经济,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经营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私营经济: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通常统称为“三资”企业。
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将按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来分配消费品;而这种需要是一个有高度文化教养的、其个性获得全面发展的人的一切需要。 2、简述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1)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2)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3)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4)在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 3、简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1)垄断组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决定的作用;(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资本主义列强分割世界领土。 4、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形式。
答:(1)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首先,国家垄断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的产物。其次,国家垄断经济的产生也与“市场失灵”直接相关的。
(2)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形式:一是国家自然垄断经济:即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二是国家市场垄断经济,即国家对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非国有的垄断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三是国家行政垄断经济,即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要突破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阐释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局限,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1) 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都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是指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物质技术条件,也就是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
29
义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
(2) 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要实现的目标。
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划分,都是以不同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只是公有化范围不同,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7、材料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他们预见不到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要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使得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形式、收入分配政策及经济运行模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克服。从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上看,尽管股份公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
实现了资本社会化,但私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并且是一种有利于大资本对中小资本及广大作为股东的劳动者货币收入进行控制的形式。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均可视为股份公司制度的一个自然的发展。 作为劳动力的劳动者与大中小资本所有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仍是极不平等的。从分配上看,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改变分配不公正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并建立、完善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二百年前无产阶级曾经历的贫困生活确实已不多见了,但无产阶级贫困化现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角度观察,虽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并日趋缓和,但体制性的缺陷仍十分明显,从“市场失败”到国家干预, 再从“政府失败”回到市场自发调节,表面上看仅仅是国家与市场调节作用问题, 本质上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都是无法克服的,这已为二战前和二战后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所证明。
问题:(1)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不可能得到克服?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答:(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根本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第二,在分配上 资本家
30
凭借资本所有权 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占有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而雇佣劳动者一方面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相对下降,即相对贫困化;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的波动,面临着失业及生活水平下降,即绝对贫困化的威胁。第三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不可避免地要在经常发作的经济危机中循环。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经历了:市场自发调节论 和国家干预论交互替换的过程,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反映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
(2)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取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决不等于它的生产关系已经没有调整的余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那里等死。资产阶级及其国家还可以在保持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革,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和有限的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能够有一定的发展的余地,呈现出发展的生命力,使垄断资本主义还能延续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
31
凭借资本所有权 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占有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而雇佣劳动者一方面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相对下降,即相对贫困化;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的波动,面临着失业及生活水平下降,即绝对贫困化的威胁。第三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不可避免地要在经常发作的经济危机中循环。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经历了:市场自发调节论 和国家干预论交互替换的过程,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反映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
(2)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取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决不等于它的生产关系已经没有调整的余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那里等死。资产阶级及其国家还可以在保持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革,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和有限的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能够有一定的发展的余地,呈现出发展的生命力,使垄断资本主义还能延续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
31
正在阅读:
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实务-习题解答01-23
忆江南作文500字07-08
压岁钱作文350字06-27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3-15
allegro焊盘制作04-11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评价分析03-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政治经济学
- 习题
- 实务
- 解答
- 原理
- 幼儿户外活动目标与要求
- 简历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6年中考生物三模试卷(解析版).doc
- 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第二版)下册 第一单元听力原文
- 绿廊
- 行政法中的程序正当原则
- 高中生物必修1 - 第一章 - - 综合检测
-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社会福利思想的异同
- 保险经纪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 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
- 新爱婴蒙氏启蒙班教案+游戏课程
- 黎苑开闭所设备改造工程三措一案
- 学习心得天津瑞思全面英语教学让孩子在快乐中学英语
- 西南交通大学古代汉语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 2P及4P断路器选用
- 解放思想大讨论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
- 第6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课后习题
-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规范
- 体育馆维修改造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部分)
- 浪潮通软ERP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