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2-09 01:01:02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人教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2017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2017年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复习资料(二)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显微镜的使用 P37-39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
细胞壁:支持、保护物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篇二:2016—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1.科学证明,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劳动 D.使用文字
2.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3.《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尧舜禹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
4.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 ()
A.水稻、棉花B.水稻、粟
C.水稻、玉米D.粟、烟草
5.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B.商业C.农业D.畜牧业
7.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9.下列言论,出自右图之人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0.李冰修建都江堰主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下列选项中,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筑
C.商业与城市的兴盛D.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1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13.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A.竹简 B.青铜器 C.纸 D.丝帛
14.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15.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你认为当时记载这一天文现象的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铭文 D.大篆
1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7.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朝统一时间是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④秦朝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下面对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战国末年,秦、赵、燕为防止匈奴南下相继修筑长城 ②秦朝统一后,利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部原有长城进行增补 ③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里 ④长城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奇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0.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实施结果 B.实施过程 C.实施目的 D.实施背景
22.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3.下面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得河套地区
D.东汉时期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2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
A.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加强思想控制 D.注重儒家学说
25.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B.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C.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D.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27题15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3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6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3分)
(2) 材料二的前两句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4分)
(3)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5分)
(4)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分)
28、(20分)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
篇三: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厦门市海沧中学 2016 ~ 2017 学年 上 学期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
期中复习提纲 班级:座号:姓名:
梳理知识点:
1、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5、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
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6、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住着干栏式的房子,种植水稻,已经懂得挖掘水井。
7、四五千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
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8、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制”。尧舜禹。
9、大禹治水有功,又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0、夏桀暴政,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11、商纣王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2、西周——分封制: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1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成就代表:司母戊鼎(最重)、四羊方尊(精美)。
1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时期。
16、春秋首霸:齐桓公。
17、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18、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
原成为“天府之国”。
19、商鞅变法: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思想来源——法家思想。
(3)内容—— A: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对地方行政产生影响)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织;(农业发展,国力增强)
D: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
(4)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
中国奠定了基础。
(5)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A: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 B:改革会遇到旧势力,旧习俗的阻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 C: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20、百家争鸣: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春秋)
①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
②教育——A:创办私学,有教无类;B: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③言论记载于《论语》中;
(2)孟子——儒家(战国):主张实行“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
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4)庄子——道家,顺应自然和民心(战国);
(5)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战国)
(6)韩非——法家(战国),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2、秦统一的意义/作用: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C、在地方,建立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了度量衡;
(3)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4)军事——北修长城、抗击匈奴
25、公元前209
方法归纳总结:
(一) 选择题:(1)阅读题干,找出关键字词;(2)联系所学知识;(3)排除错误答案。
(二) 辨析题——(答题规范)答:①正确/错误;
②订正:将??改为??;
③说明理由。
(三)材料题:(1)审题——问什么,有几个小问题,分值多少;
(2)细读材料——汲取关键信息,找出关键字、词、句;
(3)联系所学知识——思考答案;
(4)规范作答——语言简洁,分点做答标序号。
正在阅读:
201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02-09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道路答案05-11
0560《公共经济学》作业01-20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03-17
多媒体技术应用试题07-21
人教版初中课内现代文段阅读与答案10-20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练习题04-25
关于开展2013年“智慧人生,书香校园”04-08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复习资料
- 上册
- 人教
- 年级
- 历史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