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09-23 02:47: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期终考试复习

一、选择

1、以下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观点是( A ) A.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 B. “社会心理学可以界说为人类交互作用的研究”

C.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D.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对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领域(ABDE) A. 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B. 人的社会动机 C. 民族心理 D. 人的社会认知 E. 社会态度的改变

3、目前一般认为,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要遵循以下三条伦理原则( ABE ) A. 被试者自愿原则 B. “风险最小化”原则

C. 对受到重大和永久性伤害的被试予以经济补偿 D. 可以允许研究者对被试有适当的隐瞒和欺骗 E. 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

4、乔治?米德认为,作为一种在社会情境中形成的自我,必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BC ) A. 镜中我 B. 主观我 C. 客观我 D. 本我 E. 超我

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与思想都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一般是以( B )的形式出现

A. 初级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6、移民国外所伴随来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属于(C )

A. 初级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7、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主要以升国旗、唱国歌和悬挂领袖肖像来培养儿童国家意识的阶段,称为( B)

A. 国家具象期 B. 国家象征期 C. 抽象国家观念期 D. 国际组织系统期

8、具有“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程序来改变”观念的个体,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发展阶段为( C ) A.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 B.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 C. 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 D.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9、有关社会化的理论中,属于认知发展论观点的理论是(A )

A. 科尔伯格(L. Kohlberg)的道德发展论 B. 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心理发展论

C.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J. 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10、以下有关大众传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E )

A. 大众传媒已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儿童)的“第二学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途径

B. 大众电子媒介的娱乐性暗示使得公众的生活庸俗化和琐碎化了

C. 大众传媒使个体有效地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了个体的想象,强化了其他社会化主题所倡导的价值

D. 大众传媒会冲击传统社会化执行者的地位,对个体的实际生活产生误导 E. 大众传媒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削弱个体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1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包括以下哪几个过程( ACDE )

A. 注意过程 B. 模仿过程 C. 强化和动机过程 D. 行为再现过程 E. 保持过程 12、科尔伯格(L. 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中,习俗水平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BD )

A. 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 B. “好孩子”定向 C.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 D. 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 E.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13、科尔伯格(L. 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后习俗水平包括以下哪几个阶段( AE )

A. 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 B. “好孩子”定向 C.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 D. 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 E.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14、小王是所在单位业余篮球俱乐部的会长,请问“会长”这一角色对于小王来说是( C ) A. 规定性角色 B. 期望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先赋角色

15、漂亮女孩王琳大学毕业后,有好几家公司愿意招收她为职员。她选择去了自己不太喜欢但职位薪酬最高的公司。这样她平时就可以买更多更好的衣服打扮自己。请问对于王琳来说,这个公司职位给她带来的角色属于(D )

A. 理想角色 B. 领悟角色 C. 表现性角色 D. 功利性角色

16、京剧《赤桑镇》中的包拯,作为法官他要执法如山,要斩包冕,而作为包冕的长者,他又要保持叔侄的亲情,赦免侄子,在激烈的思想冲突之后,包拯还是选择了前者。请问这一故事主要体现下面了哪一种情况(D )

A. 角色紧张 B. 角色错位 C. 角色内冲突 D. 角色间冲突

17、任何一种角色冲突都会防碍人们正常的生活,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消除.下列表述中属于角色间冲突的情况是( ACD )

A. 班上好学生希望班主任王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而差学生则希望王老师对他们放任自流 B. 小王的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婆媳矛盾”闹得不可开交,妻子要小王和她搬出去单独住,小王的母亲要求他作“孝顺儿子”和他妻子离婚

C. 学生会主席刘胜星期五上午要参与主持校学生会工作会议,而那天上午同时还有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必须要去

D. 一位教师白天给学生们上课,晚上回家后还要教育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 18、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它们分别是( C ) A. 自我觉知、自我情感、自我评价 B. 自我评价、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C.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控制 D. 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意向

4.个体由于自身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焦虑不安的体验,这属于( B ) A. 自我认知 B. 自我情感 C. 自我意向 D. 自我觉知

19、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D ) A. 生理自我 B. 物质自我 C. 社会自我 D. 心理自我 20、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A )

A. 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 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 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21、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B )

A. 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 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C. 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D. 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 22、赛期临近而恐惧比赛的运动员可能蓄意中断比赛,以便能在失败时将失败归于缺少训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D )

A. 自我防御性归因 B. 缺陷补偿 C. 自我暗示 D. 自我设障

23、组成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DE )

A. 自我意向 B. 自我觉知 C. 自我评价 D. 自我认知 E. 自我情感

24、在社会心理学中,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被称之为自我表现。现实生活中,下列属于个体自我表现的策略有( ABCE )

A. 自我监控 B. 自我揭露 C. 印象整饰 D. 自我觉知 E. 自我设障 25、下图动机(A~E)中,哪个动机决定个体行为的性质和方向(C )

26、下列有关行为目标和动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 行为目标是动机构成要素之一

B. 个体的同一动机,可以指向不同的目标

C. 在一定条件下,动机可以转化为行为目标,而行为目标也可以转化为动机 D. 目标本身一定是行为的动机所在

27、根据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下列不属于自我效能感形成和改变的途径有( D )

A. 个人的直接经验 B. 替代性经验

C. 社会环境的影响 D. 自我表现 28、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觉得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足以改进学习成绩,所以干脆不再学习;同样在对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到任何疗法都无济于事,往往会彻底放弃治疗。以上类似的现象用下列哪种理论解释最为直接和贴切( D )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

C. 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期待—价值理论 D. 斯里格曼(M.Seligman)的习得无助理论 29、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代表人物霍妮(K.Horney)认为有三种冲突使得现代人更多地产生挫折感,这三种冲突不包括下列( C ) A. 竞争与合作的冲突 B. 自由与现实的冲突 C. 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D. 满足欲望与抑制欲望的冲突 30、动机和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下列对二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BCDE ) A. 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B. 动机和行为具有依存性 C. 动机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

D. 动机产生行为,行为的结果又能增强或减弱动机 E. 人们可以根据动机预测行为,又能根据行为追溯动机

31、下列需要与动机之间关系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CD ) A.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B. 个体如果没有需要,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动机 C. 只要有需要,就会产生动机 D. 没有需要也有可能产生动机

E.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2、泰勒(Taylor)和克劳克(Crocker)把社会认知图示分为人的图示、自我图示、角色图示和社会事件图示四种。人们通常认为女人“感情丰富”,“心肠软”,这属于( C ) A. 人的图示 B. 自我图示 C. 角色图示 D. 事件图示

33、社会心理学家戴恩(K. Dion)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这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 D )

A. 首因效应 B. 相似假定作用 C. 类化原则 D. 光环效应

34、实际中,当我们和与自己背景(年龄、民族、国籍、职业等)相似的人初次见面时,常常以我们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来推测他们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这种现象属于( B ) A. 首因效应 B. 相似假定作用 C. 类化原则 D. 光环效应

35、根据韦纳(B.Weiner)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C A. 能力 B. 任务难度 C. 努力 D. 机遇

36、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的是下列哪种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C ) A. 原有经验 B. 价值观念 C. 情感状态 D. 积极偏见

39、下列各种说法,明显体现光环效应的有( CE )

A. 男性是有抱负的,有独立精神的,富有竞争性的;女性则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软弱的

B. 人们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 C. 学有成就的专家在各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 D.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E. 相貌丑陋的人往往是愚蠢的、笨拙的

40、态度的构成要素中,核心成分是( B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倾向成分 D. 价值成分

41、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B ) A.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仅由多种成分组成,而且成一定的结构

B. 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C. 态度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密不可分,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

D. 态度对于心理和行为能够起到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 42、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反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B )

A. 补偿 B.投射 C. 反向 D. 否认

45、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D )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46、研究发现,被劝说者的原有态度会对劝说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较好的劝说效果(D ) A. 个体的原有态度来自间接经验 B. 个体迫于某种压力而形成的态度 C. 原有态度之间自相矛盾、互不协调 D. 新态度和原有态度的差异很大

8、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定义,下列最符合人际关系的是( A )

A. 朋友关系 B. 雇佣关系 C. 法官与罪犯的关系 D. 顾客与商家的关系 49、比起社会关系,下列表述中最符合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特点的是(B ) A. 社会性 B. 个人性 C. 间接性 D. 功利性

50、人际吸引是个体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包括①喜欢、②亲和、③爱情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按照吸引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D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人际吸引最高形式的是( B )

A. 亲近 B. 爱情 C. 喜欢 D. 同化

54、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人类爱情包含三种成分:亲密、激情、决定/忠守。这个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 A. 弗罗姆(E.Fromm) B. 鲁宾(Z.Rubin)

C. 斯滕伯格(R.J.Sternberg) D. 阿伦森(E.Aronson) 55、“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人们更倾向于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p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