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更新时间:2024-03-11 13: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作者:王耀信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2年第07期

小组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的实践与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更有效合作的思想和技术”的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当前国际教育领域内通过实践与研究取得效果最好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 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的形成,不仅表现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体现与人相处的生存能力,更涵盖了一种博大胸怀。但在具体的课堂实践操作中,却出现了“高合作,低效率”的现象,给在一线从事课堂教学的广大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出现了新的误区。分析如下: 一、缺乏正确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所学知识的相互探讨与交流,直至达成共识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进而达到“适应社会准则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却误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上针对文本内容提几个问题,然后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答案的过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涉及的问题以及小组成员的组成缺乏事先的预设,对合作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对合作的结果缺乏必要的评价。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无序化的状态,也使小组的合作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二、缺乏必要的合作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一种好的教学策略和学习形式,但决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些教师听到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不顾它的实质与法则,不结合文本实情,不管课堂需要,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把小组合作当成点缀课堂教学过程的饰品和插花。这种只为合作而合作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厢情愿的自编自导,生搬硬套;对学生而言是照猫画虎的被动接受,不知所云。它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质上却是收获甚少,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使小组合作走向极端。 三、缺乏明晰的合作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目标(问题)的设置以及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预设,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前要深入解读文本,精心设计问题,科学安排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合作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合作学习的氛围之中,以期取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但一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对文本做必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oz8.html

Top